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yùnguānyòngtáoyuánliàngguītiányuányùn--chénzhe

màizàidōngqiānsāngzhèzàinánniǎofēizàiyuānshēngshì

xiāngféngxiāngzhīfēigǒudànxīnnǎipíngshēngshuínéngkāixián

jiērénwèixíngsuǒběnmíngjiànláo

guìzhīchúqīngxiánzhōngyǒu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花枝¹出建章²,凤管³发昭(zhāo)
译文:宫女们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袅袅婷婷,鱼贯走出建章宫殿。昭阳宫里住着细腰美人赵飞燕,吹吹打打,在乐声中为王侍宴。
注释:婕妤:这里指班婕妤,班固的姑姑。¹花枝:喻美丽的嫔妃宫女。²建章:宫名。³凤管:乐器名。⁴昭阳:汉文帝所居之处。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借问承恩¹者,双蛾(é)²几许长。
译文:谁问承受帝王恩宠的宫女嫔妃,难道你们能超越我的双眉弯弯。
注释:¹承恩:受皇上宠爱。²双蛾:女子修长的双眉。借指美人。

  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这两句叙事的角度为班婕妤自己。首句写出班婕妤所见:又一个美人出现在建章宫里。这在她心里,自然是一个不祥的征兆。次句写班婕妤所闻:赵飞燕所居的昭阳宫里,彻夜凤箫之声不歇。两句都是客观地平平叙出,实际上融入了班婕妤无尽的失意和孤独,新人的蒙宠和她的被弃损也在暗中作了强烈的对比。

  后两句是模拟班婕妤的口气对皇帝宠爱宫女的质问。“双娥几许长”意即打扮得如何美丽?这是对“承恩者”乔装巧扮的讽刺。这两句问得很冷峻,同时又可以看出,所谓婕妤之“怨”并不在夺宠的宫女身上,而在喜新厌旧的汉成帝。在结构上不但突出异军,而且挖掘主题深意,见出诗人见识的高超。倘若班婕妤只是怨君王不来陪伴,或只是怨赵飞燕妖冶惑主,则仅为女人的拈酸吃醋,境界就要大相径庭了。

  诗人借抒发失宠宫女的怨愤来抒发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是“言近旨远”之作。

jiéyuàn

huángrǎn tángdài 

huāzhīchūjiànzhāng fèngguǎnzhāoyáng 
jièwènchéngēnzhě shuāngécháng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lùnshīsānshíshǒu ·shí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yǎnchǔxīnshēngshén ànzhōngsuǒzǒngfěizhēn 
huàlínchūqínchuānjǐng qīndàochángānyǒurén 
倚柴门、晚天无际,昏鸦归影如织。分明小幅倪迂画,点上米家颠墨。看不得。带一片斜阳,万古伤心色。暮寒萧淅。似捲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
倚柴门¹、晚天无际,昏鸦²归影如织。分明小幅倪迂³画,点上米家颠(diān)。看不得。带一片斜阳,万古伤心色。暮寒萧淅(xī)。似捲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
译文:我背靠柴门,对着无边无际的暮天,远看归鸦飞影纷纷如织。这分明就是一幅由倪瓒绘出的山水画,再敷上米家山水的点墨笔法。实在是禁不起不看,归鸦带着一片斜阳而去,勾起了我伤心感喟的万古幽情,更何况是在秋天的傍晚,一派西风萧瑟、秋雨淅沥的暮寒景象。好像秋风都是由它席卷而来,还带着一阵阵秋雨掠过,把秋天的阴森和黑暗催送到小红楼。
注释:¹柴门:旧时用以比喻贫苦人家。²昏鸦:黄昏时的归鸦。³倪迂:元代著名画家倪瓒。⁴米家颠墨:指宋代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他发明以墨点构图的方法,所绘山水称为“米点云山”。⁵萧淅:指秋风的萧瑟和秋雨的淅沥。
曾相识。谁傍朱门贵宅。上林谁更栖息。郎君柘弹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飞暂歇。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啼还哑哑。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
曾相识。谁傍朱门贵宅¹。上林²谁更栖息。郎君柘弹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hé)³。飞暂歇。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啼还哑哑。笑画角声中,暝(míng)烟堆里,多少未归客。
译文:这归鸦似曾相识,到底是谁曾经栖息在富贵人家?又是谁曾经驻足过汉家的上林宫苑?在几簇枯木林中,在秋霜漫地的季节里,也会栖息着像我一样倦飞的鸟儿。飞累了,暂时地停下来,刚好栖落在江边的小舟上,这模样就像是小坐在秋帆上的“倦客”。想必是它正在想念曾经栖息的旧巢,对着画角的悲鸣,沉沉的暮霭,它无言而笑:自古到今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未归的倦客!
注释:¹朱门贵宅:红色的大门,高贵的宅第,旧时借指富贵人家。²上林:即上林苑,在今陕西长安西,为汉代帝王游猎之所。³倦翮:倦飞的鸟儿。翮,鸟的翅膀。⁴却好:恰好,刚刚好。⁵画角:古代乐器,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乾隆46年(1781)初冬,黄仲则在西安访陕西巡抚毕沅后回到京都,与好友余少云,同寓法源寺。他和余少云诗云:“同是江南客,天涯结比邻。”(《六叠韵和余少云作》)他的另一好友杨蓉裳,也在京都。三人经常同游共止,写诗填词。杨蓉裳赴甘肃任职时,黄仲则作《金缕曲》送别:“羡尔抽鞭早。”到乾隆48年(1783)春天,黄仲则再赴西安,与余少云也分手了。这首词是三人同在京师时作。

  上片写黄昏时分归鸦情状。薄暮,乌鸦纷纷归巢,“归影如织”,极言其多。犹如一幅古木归鸦图,“分明小幅倪迂画,点上米家颠墨”。元代著名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好洁成癖,我行我素,人称倪迂。他长于山水景物。米颠,指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字元章,号鹿门隐士,行为违世异俗,人称米颠。他的山水画别出新意,自成一家。这两句实为“景色如画”四字,但又不落俗套地称为倪云林和米元章两人合作的画,真是看似平常却奇倔。“看不得,带一片斜阳,万古伤心色。”夕阳西下,万古伤心,大概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宋玉《九辩》云:“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施。”这是夕阳西下,时光流失,年岁徒增而功业无成的悲叹。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皆。”则重在表示美好事物即将消逝而倍增感伤。“万古伤心色”,蕴含多方面意义,耐人寻味。“暮寒萧淅”,实写秋末初冬的萧瑟景象。“似卷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巧妙地刻划了飞来的阵阵昏鸦。飒飒飞来的归鸦卷起的风,如点点雨滴落在树梢。乌鸦的黑色更增添了浓重的暮色,天色愈来愈黑了。诗人把鸦群的描摹与时光的推移结合起来,极富想象力。上片开端四句,纯是写景,自“看不得”到结末,在景色描绘中表达了凄凉寂寞的感情色彩。

  下片重在抒情。“曾相识,谁傍米门贵宅?上林谁更栖息?”似曾相识的归鸦,有哪些曾经栖息于豪门贵族之家?甚至是在帝王的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代著名的皇家苑囿,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应有尽有。这里用来泛指君王苑囿。用这样的对比描述,显示得意者与失意者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懑。“郎君柘弹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这是诗人自喻。倦飞归来的归鸦,再也经不起柘弹的袭击了;历经坎坷的人,怎能再受打击和挫折?黄仲则江宁乡试屡次落第,曾奔走四方。到了京城,任卑微的武英殿书签官,郁郁不得志。这时,正等待按照惯例由书签官转为主簿或县丞的机遇。“郎君柘弹休抛洒”,表达了他此时惴惴不安的心情。“飞暂歇,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黄仲则在京师贫病交迫,无法养活一家八口。乾隆45年(1780),他出于无奈,托好友洪亮吉筹措盘缠,把老母和妻儿送回常州老家。此时,他多么希望趁江船,就此归去。“啼还哑哑,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归来的乌鸦,庆幸有枝可依,可以“笑”哪些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诗人自己借此表示深切同情那些听着声声号角戍守边境的战士和在沉沉暮色中匆匆赶路的游子。由自己的归思之情升华为对普天下的未归客的同情,既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也深化了词的内在含蕴。

  写这首词之前九年,黄仲则在安徽颍州,写了同样题材的《寒鸦》诗。诗与词在摹写刻划方面异曲同工,但在思想感情方面,词胜于诗。诗限于个人无衣无褐、飘泊流离的悲叹,词则由一己的得失而想到天涯海角的游子。这种不同是与诗人阅历的增长,对现实社会感知的深度密切相关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常¹,明镜²亦非台³
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注释:¹常:这里指菩提常,意译为“觉常”或“道常”。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常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常为菩提常。²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³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佛性¹常清净²,何处有尘埃³
译文: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注释:¹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²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³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身是菩提常,心为明镜台。
译文: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译文: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常,明镜亦非台。
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译文: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¹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注释:¹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铭》:“不识玄者,徒劳念佛。”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¹只在目前!
译文: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¹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论根据。

huìnéng tángdài 

běnshù míngjìngfēitái 
xìngchángqīngjìng chùyǒuchénāi 

shēnshìshù xīnwéimíngjìngtái 
míngjìngběnqīngjìng chùrǎnchénāi 

běnshù míngjìngfēitái 
běnlái chùchénāi 

zhǐxiàngxīn láoxiàngwàiqiúxuán 
tīngshuōxiūxíng 西fāngzhǐzàiqián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一丘壑(hè)¹。老子风流占却。茅檐(yán)上、松月桂云,脉(mò)脉石泉逗山上。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²。终须是、邓禹³辈人,锦绣麻霞(xiá)坐黄阁
译文:一山一水,有幸占断这里的山水风流。茅屋檐上,松树和桂树间都有云月相伴,山泉静静的流淌,在山脚间逗留玩耍。我不该错入仕途,徒教猿鹤愤恨。功名终须是邓禹之辈的事情,穿着色彩斑斓的锦绣坐在丞相府之上。
注释:¹一丘壑:一丘一壑,即一山一水。²晨猿夜鹤:语出《北山移文》。³邓禹:字仲华,新野人。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拜为大司徒。⁴麻霞:色彩斑斓。⁵黄阁:指丞相府。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长歌自深酌(zhuó)。看天阔鸢(yuān)飞,渊静鱼跃¹。西风黄菊芗(xiāng)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²。入江海曾约。
译文:自己饮酒大声放歌。看天空广阔,鸢鹰翱翔,深渊宁静,鱼儿跳跃。西风中黄菊和香草的香味四处飘逸。日将暮,佳人不知道在何处,令人惆怅。在入江河之前我们曾经有过约定。
注释:¹“看天阔”两句:喻心境之舒展自在。鸢:鹰。²杜若:香草名。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遇合¹。事难托。莫击磬(qìng)²门前,荷蒉(kuì)³过,仰天大笑冠簪(zān)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译文:君臣之合这种事难有凭托。不要效仿孔子击磬于卫,唯恐不为人知。仰天大笑冠簪脱落。说起人生中的困顿与显达,不需要怀疑迷茫。以古代的贤者为师,进退皆乐。
注释:¹遇合:得到君主的赏识。²磬:古时一种打击乐器。³荷蒉人:挑草筐之人。⁴穷达:指人生路上的困顿与显达。

  全词共分三段。第一段,首韵直接入题,以占尽一丘一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下一韵,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上下清泉脉脉的优美风景,具体写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以下以“寻思前事”退过一层,转写以前入仕的错误,印证今日生活的正确,遥领下文。作者把错误用两个意思来表达,一是此间猿鹤为他的离去而悲鸣烦恼;二是功名本是邓禹那样少年得志者的事。这两个表达,一正一反,反借山间猿鹤来表明自己本性合居于山中,正借邓禹辈人的得志,表明功名之事本不属于自己。“终须是”一语,内藏自己多少努力都以失望的感慨。

  第二段明接上段起韵,暗接“前事错”,专言今朝心情的愉快和伸展。起言独自饮酒放歌,仰观天上鹰飞,俯视水中鱼跃,颇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舒畅,鹰与鱼的行迹,虽可能来自于现实的观察,但归根到底是作者心灵自由的幻象。“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作词的时间,也营造出一种近似于当年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氛围。作者以“喷薄”写菊花香气,生新脆硬,足见豪情。以下突然转入惆怅的感受中,借用前人诗句,写他对一位曾经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他的想象中像屈原那样身佩芳香饰物的佳人,即使真有所指,也更像作者所创造出的自我精神的化身。而“日暮云合”一词,虽是借词于前人,却能“夺胎换骨”,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老人时间无多时的特有的精神感受。“入江海”一句,以倒装句式,不仅无碍于押韵,而且显示出一种拗折的风味。

  第三段揭明主旨,言自己虽然落魄失志,但不求闻达,甘心笑傲林泉,以退为乐。写得极有气势和风骨,显示出一个不免于精神不平的人,对于出处大节的看重。作者先以“遇合”一韵,从第二段所述的意路上转回,轻轻逗出政治失意的牢骚。但马上以“莫”字,压住要倾发壮志才华不为人知的愠怒。此处虽然借用孔子击磬求知的典故,但作者的傲岸显然远过于孔子。下句仍借用典故,表达自己笑傲泉林,不以穷达为怀的精神风采,说明自己不以退处为忧为耻,而觉得其中自有乐处。这就回应开篇“风流占却”一语,使包孕丰富的慢词长调获得了圆满的结构。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 叶嘉莹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 ,2006年1月:第883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