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薄犹疑翠袖寒,东林日暮忆曾看。渭川千亩谁能写,烟雨空濛千万竿。
影薄犹疑翠袖寒,东林日暮忆曾看。渭川千亩谁能写,烟雨空濛千万竿。

wèishěnjǐnggāoshìqiānsuǒzuòyānwàn竿gān--língyúnhàn

yǐngbáoyóucuìxiùhándōnglíncéngkànwèichuānqiānshuínéngxiěyānkōngméngqiānwàn竿gān

凌云翰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6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魏都¹接燕赵,美女夸芙蓉²
译文:魏都邻接燕国赵国,美女个个赛过芙蓉花。
注释:¹魏都:一作“魏郡”。唐时魏郡即魏州,属河北道。今淇水下游一带属当时魏州。²芙蓉: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qí)¹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译文:淇水流趟,宛如碧玉,舟车交通繁忙,日夜奔流。
注释:¹淇水:淇河。《尚书正义》:“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县入河。”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青楼¹夹两岸,万室喧歌钟²
译文:青楼夹两流而立,千家万户繁弦密鼓,歌声嘹亮。
注释:¹青楼:豪华的楼房。也指妓院。²歌钟:伴唱的编钟。此指歌乐声。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译文:天下称此为豪贵之都,游此每每与豪杰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洛阳苏季子¹,剑戟(jǐ)²森词锋。
译文:你和洛阳苏季子一样,口齿流利,如剑戟森锋。
注释:¹苏季子:苏秦,字季子。²剑戟,泛指武器。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译文:虽然还没有佩挂六国的相印,门前豪华轩车如奔马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译文:有黄金数千两,还有白璧好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散尽空掉臂¹,高歌赋还邛(qióng)²
译文:散尽万金,两袖清风潇洒自在而去,高歌吟赋还故乡。
注释:¹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无所眷顾。²邛,中国古州名,汉置临邛县,唐时治所曾在临邛(今邛崃),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落魄¹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译文:落魄的时候都如此豪爽,谁不愿意跟从?
注释:¹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豪迈不受拘束。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译文:此处一别,远隔黄河淮河,云山杳杳千万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译文:何时再见,更尽一杯酒,到时候再论心胸。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离长安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开封商丘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此诗当写于李白从梁宋到幽蓟(幽州和蓟州)时。此诗写和苏明府于淇水分别。诗人笔下,淇水景色壮丽,女子姣美。当时的淇水下游当是天下较富庶的地方,水面千船竞发,岸上万车争道。作者以苏秦比苏明府,颂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最后抒写别情,盼再次相见。

wèijùnbiémíngyīnběiyóu--bái

wèidōujiēyànzhàoměikuāróng

shuǐliúzhōuchēbēnchōng

qīnglóujiāliǎngànwànshìxuānzhōng

tiānxiàchēngháoguìyóuměixiāngféng

luòyángzijiànsēnfēng

liùyìnsuīwèipèixuānchēruòfēilóng

huángjīnshùbǎibáiyǒushuāng

sànjǐnkōngdiàogāoháiqióng

luònǎirénxiāngcóng

yuǎnbiéliǎngyúnshānyǎoqiānzhòng

shígèngbēijiǔzàilùnxīnxiōng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说相思,问相思,枫(fēng)落吴江¹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注释:¹吴江:县名,在江苏南部。亦为吴淞江的别称。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yuàn)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¹飞。
注释:¹翠羽:翡翠鸟。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zhǎngxiāng··shū西língzhūyǒuhòu--

shuōxiāngwènxiāngfēngluòjiāngyànchítiānhánèrjiǔshí

yuànshuízhīmèngshuízhīyǒuméihuāzhīxuěláicuìfēi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晓色¹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xiè)²,飞燕蹴(cù)³红英。舞困榆(yú)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译文: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注释:¹晓色:拂晓时的天色。²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³蹴:踢。⁴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⁵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⁶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⁷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多情,行乐处,珠钿(diàn)翠盖¹,玉辔(pèi)红缨²。渐酒空金榼(kē)³,花困蓬瀛(yíng)。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啊,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注释:¹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²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³金榼:金制的盛酒器。⁴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⁵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秦观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这首词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细腻自然,悠悠情长,语尽而意不尽。此词的情调是由愉悦转为忧郁,色调从明快渐趋暗淡,词人的心情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换而在起着变化,却又写得那样宛转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词的上阕写明媚春光。“晓色云开”三句,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雨过天晴,晓云初霁,春光如此美好,令人欣欣然以为春天是多么地随人心意。接下去春日明丽景象,从游赏于春色中的人眼中一一展现,如电影之特写镜头联翩而来:本来苍凉的古时台榭,在这姹紫嫣红时节,也显得春意盎然,似乎散发着无限的生机;飞燕自由地上下翻飞,不时地碰触到柔嫩的花瓣;串串榆钱愉快地随风飘舞,似乎直到舞蹈困倦了才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千高荡,但见外面绿波荡漾,几与桥面相平。此处写景,颇见功力。以苍凉古台写春,更见春色之明媚;飞燕、榆钱不但是组成春色的一道风景,更是与人一样为春沉醉的精灵。他们或不时碰碰花瓣,或在风中舞蹈,既见此物形态,更见万物心情之明朗;而写秋千则暗示出荡秋千之人,暗转人庭院、花园中的春色和春色映照下的佳人。“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却写得极有韵致。朱门之内,绿柳掩映下,红妆少女弹奏着秦筝,秦声悠扬,令朱门外的人心动神驰,想象联翩。

  下阕写昔日行乐与当前寂寥寡欢之情。“多情”四句承接上阕写游乐场景。作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春游之乐。华贵的马车,华美的马匹,只从游乐时所用舟车的不凡,就已经令人想见其冶游盛况了。古时出游,女子多乘车,而男子多骑马。典型的代步工具的渲染,让人想象男女同行远游之乐。“渐酒空”句,将许多行乐场面省略,而从行乐之结果来写冶游时间之长和游乐之尽兴。“豆蔻”三句,急转直下,点出以上所写盛况美景,都是前尘旧梦。而如此丰富的内容,用杜牧诗意表现,用典贴切,辞约义丰。“堪惊”两字,黯然神伤,用在此处,有千斤之重。结末三句,转写面前萧瑟景色与忆旧者怅惘之情。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无已。而眼前只见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烟雾,如此凄凉景物,与人物悲苦心情合二为一。随着夕阳西下,伤感的人与夕阳一样孤独落寞。

  全词结构精巧,形容巧妙,语言精练生动。景随情变,情景交融,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分析,这首词有三条结索交织构成。第一条是时间线索,以清晨雨过天晴开始,到黄昏的疏烟淡日结束,中间于描写景物之中点出酒空花困的午时情怀。第二条是游历所经的线索,从古台到横桥,从朱门到芜城凭栏,将一日游赏展现出来。第三条是情感线索,从清晨出发时的逸兴满怀,到中午时分的意阑无绪,再到日暮时分独下芜城的寂寞无聊,将词人游赏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展现出来。虽然进行艺术分析时,可以清理出这么许多条线索来,但是,由于词人熔裁得体,使三条线索浑然融为一体,不仅没有造成滞碍之嫌,反而使词风更趋婉约,词情也更有风致了。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秦观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214-218
2、 傅德岷,卢晋主编.宋词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46-148

mǎntíngfāng ·xiǎoyúnkāi

qínguān sòngdài 

xiǎoyúnkāi chūnsuírén zhòucáiguòhuánqíng táifāngxiè fēiyànhóngyīng kùnqiánluò qiūqiānwài 绿shuǐqiáopíng dōngfēng zhūményìngliǔ ànxiǎoqínzhēng 
duōqíng xíngchù zhūdiàncuìgài pèihóngyīng jiànjiǔkōngjīn huākùnpéngyíng dòukòushāotóujiùhèn shíniánmèng zhǐkānjīng pínglánjiǔ shūyāndàn xiàchéng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润玉¹笼绡²,檀(tán)³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带枝应压愁鬟(huán)乱。
译文: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注释:¹润玉:指肌肤。²笼绡:簿纱衣服。³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檀,浅红色。⁴绣圈:绣花圈饰。⁵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⁶带枝:端午节用带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带叶以戴。见《荆札岁时记》。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¹。香瘢(bān)²新褪红丝腕³。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gū)叶生秋怨。
译文: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注释:¹一箭:指刻漏。古代计时工具。²香瘢:指手腕斑痕。³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见《风俗通》。⁴菰: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这是首感梦词,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句中的“千山”二字,表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解说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这不是感叹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联系上句,作者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在这片刻,对作者说来,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梦中,他还分明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

  如果联系他另外写的几首端午忆姬之作,可发现,词人对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丝系腕一事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这就无怪他在这次梦中也注意及此,并在梦醒后仍念念不忘了。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此词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也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界所吸引,而又感其乍离乍合,难以追寻。就连最不喜欢梦窗词的王国维也对“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大加赞赏,这不仅是因为这两句所摄取的眼前景物——“雨声”、“晚风”、“菰叶”,既衬托出、也寄寓着作者在梦醒后难以言达的情思和哀怨,同时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044-2046页

suōxíng ·rùnlǒngxiāo

wényīng sòngdài 

rùnlǒngxiāo tányīngshàn xiùquānyóudàizhīxiāngqiǎn liúxīnkōngdiéqúnhóng àizhīyīngchóuhuánluàn 
mèngqiānshān chuāngyīnjiàn xiāngbānxīntuìhóngwàn jiāngrénzàishēngzhōng wǎnfēngshēngqiūyuàn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独咏沧浪¹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²
译文:独自在古老的锦江河畔吟咏诗歌,风儿轻柔,连柳丝都忍不住牵拉一把,此刻江面上升起淡绿色的烟雾,缥缈若纱。
注释:¹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²凝烟:浓密的雾气。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得鱼且斫(zhuó)¹金丝鲙²,醉折桃花倚(kuài)钓船。
译文:如果这时候得到一条大鱼多好啊,定要把它做成金丝一样的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待上钩的鱼儿。
注释:¹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²鲙: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此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