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白帝¹城中云出门,下白帝城下雨翻盆²。¹白帝:即白帝城。这里的白帝城,是实指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²翻盆:即倾盆。形容雨极大。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高江急峡雷霆(tíng)斗,下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戎马¹不如归马²逸,下千家今有百家存。¹戎马:指战马,比喻战争。²归马:从事耕种的马。比喻战争结束。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哀哀寡(guǎ)妇诛求¹尽,下恸(tòng)哭²秋原³何处村?¹诛求:强制征收、剥夺。²恸哭:失声痛哭。³秋原:秋天原野。

  这首诗在意境上的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在暴风骤雨之后,描绘的是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图景正是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

  诗的首联即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登上白帝城楼,只觉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此极言山城之高峻。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再次衬出城高。这两句用俗语入诗,再加上音节奇崛,不合一般律诗的平仄,读来颇为拗拙,但也因而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下一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而且一反上一联的拗拙,写得非常工巧。首先是成功地运用当句对,使形象凝炼而集中。“高江”对“急峡”,“古木”对“苍藤”,对偶工稳,铢两悉称;“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日月”为偏义复词,即指日),上下相对。这样,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一个接一个奔凑到诗人笔下,真有急管繁弦之势,有声有色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高江”,指长江此段地势之高,藏“江水顺势而下”意;“急峡”,说两山夹水,致峡中水流至急,加以翻盆暴雨,江水 猛涨,水势益急,竟使人如闻雷霆一般。从音节上言,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一工,而有跌宕错落之美。如此写法,后人极为赞赏,宋人范温说:“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无古气。”(《潜溪诗眼》)

  这两联先以云雨寄兴,暗写时代的动乱,实际是为展现后面那个腥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雷声渐远,雨帘已疏,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雨后萧条的原野。颈联即是写所见: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这里一个“逸”字值得注意。眼前之马逸则逸矣,看来是无主之马。虽然不必拉车耕地了,其命运难道不可悲吗?十室九空的荒村,那更是怵目惊心了。这一联又运用了当句对,但形式与上联不同,即是将包含相同词素的词语置于句子的前后部分,形成一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喟和叹息,这和上面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景色惨淡,满目凋敝,那人民生活如何,这就逼出尾联碎人肝肠的哀诉。它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了黑暗现实。孤苦无依的寡妇,终日哀伤,有着忧愁和痛苦。她的丈夫或许就是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并不放过,搜刮尽净,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最后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在收获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况可以想见。“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 本诗在意境上的参差变化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转换,好像乐队在金鼓齐鸣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诉的缕缕哀音;又好像电影在风狂雨暴的场景后,接着出现了一幅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一转换,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其次是上下联,甚至一联之内都有变化。如颔联写雨景两句色彩即不同,出句如千军万马,而对句则阻惨凄冷,为转入下面的意境作了铺垫。这种多层次的变化使意境更为丰富,跌宕多姿而不流于平板。

  在艺术上,这首也很有特色:首先,境界开阔。诗人在描写上富有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诗歌中,诗人描写了暴风骤雨的景象,同时又给读者展现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其次,借景抒情。在诗歌中,诗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愁与哀思。

参考资料:
1、 杜甫 著 邓魁英 编.杜甫选集:中华书局,1986:272-273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08-509
3、 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6-157
4、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五).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11-212

bái

 tángdài 

báichéngzhōngyúnchūmén báichéngxiàfānpén 
gāojiāngxiáléitíngdòu cāngténgyuèhūn 
róngguī qiānjiājīnyǒubǎijiācún 
āiāiguǎzhūqiújìn tòngqiūyuánchùcūn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钱王¹登假²仍如在,伍相随波³不可寻。
译文:暴君钱王早已埋入荒郊,残虐的鬼魂却仍然未消。忠诚的伍子胥惨遭杀害,尸骨随波飘流总难寻找。
注释:郁达夫:小说家。他因发起组织“中国自由大同盟”,参加“左联”,主编左翼刊物而为国民政府当局所忌恨。¹钱王:即钱镠(852-932),今浙江杭州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国王。²登假:同登遐,旧称帝王的死亡为登假。³伍相随波:伍相,即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平楚¹日和憎健翮(hé),小山香满蔽²高岑(cén)³
译文:杭州平林漠漠日丽风飘,那雄鹰却不能翱翔云霄。梅花散发著幽香的小山,都被寻山大岭层层遮掉。
注释:¹平楚:平林。登高望远,见树木连成一片,就像平地一样。²蔽:蔽于,被遮掩。³高岑:高山。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坟坛¹冷落将军岳²,梅鹤凄凉处士林³
译文:岳坟显得多么冷落萧条,林逋的孤山也凄凉寂寥。
注释:¹坟坛:指西湖边岳飞的坟墓。²将军岳:指岳飞(1103-1142),杭州西湖畔有岳坟。³处士林: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此处指林逋(967-1028)。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何似¹举家²游旷(kuàng)³,风波浩荡行吟
译文:还不如快投入社会激流,大风大浪中为革命吟啸!
注释:¹何似:哪里比得上。²举家:全家。³游旷远:指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⁴风波浩荡:喻指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斗争。⁵足:尽可。⁶行吟:这里是指创作活动。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翔云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厌恶风和日暖、平林漠漠的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的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的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的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说:“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的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的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的名胜古迹来说。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的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说,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出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的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出:“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的“行吟”的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的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写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参考资料:
1、 王维森.鲁迅诗歌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151-152页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¹三十里,泪依然。
译文:此时此地的心情,无法说清楚。期待着能相聚,却不知要到哪一年。章江早过了三十里了,离别的泪依然在流。
注释:山花子: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等。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多用对偶。相期相就:相约聚会。此指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期,邀约,会合。就,接近,趋合。¹章江:即章水,古称豫章水,亦名南江,是赣江的西源。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mù)春天。小小桃花¹三两处,得人怜²
译文:该尽早投宿,明日还有一半的路要赶。在这样一个随时会下雨的寒冷的暮春季节里,只有偶尔几处的桃花,让人觉得可爱。
注释:¹小小桃花:指凋残的桃花。小小,极小,词中有亲昵意味。²得人怜:惹人喜爱。

  这首词写作者在一次离舟中的所见所感。上片抒情,下片写景。

  这首词词上片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此处”,即此时。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行过章江三十里,泪复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

  下片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笔用对仗,曲折动人。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小小”极小之义。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965页-第1966页

shānhuā ·chùqínghuái怀wèntiān

liúchénwēng sòngdài 

chùqínghuái怀wèntiān xiāngxiāngjiùnián xíngguòzhāngjiāngsānshí lèirán 
zǎo宿bànchéngfāngcǎo yóuhánchūntiān xiǎoxiǎotáohuāsānliǎngchù rénlián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山河千里国,城阙(què)¹九重门。
译文:国家山河千里,都城门户九重。
注释:¹城阙:都城,京城。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不睹皇居¹壮,安知天子尊。
译文:没有看到帝都皇宫的壮丽,怎么知道天子的尊贵?
注释:¹皇居:皇宫,亦指皇城。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皇居帝里¹(xiáo)²谷,鹑(chún)³龙山侯甸(diàn)服。
译文:帝都坐落于崤山与函谷关,秦地龙山一带都属于侯服与甸服。
注释:¹帝里:犹言帝都,京都。²崤函:崤山与函谷关。自古为险要的关隘。函谷东起崤山,故以并称。³鹑野:指秦地。⁴侯甸: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五纬¹连影集星躔(chán)²,八水³分流横地轴。
译文:五星连缀与日月依次运行,八川分流纵横于地轴之上。
注释:¹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²星躔: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³八水:八川。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¹三十六。
译文:秦地关塞有一百二十重,汉家离宫有三十六座。
注释:¹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桂殿嶔(qīn)(cén)¹对玉楼,椒房²窈窕连金屋。
译文:高峻的宫殿对着华丽的楼宇,幽深的后宫连着金碧的屋室。
注释:¹嶔岑:高峻。嵚,一作“阴”。岑,一作“崟”。²椒房: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三条九陌¹²城隈(wēi)³,万户千门平旦开。
译文:帝都的角落也都是纵横大道,千门万户一到清晨次第开。
注释:¹三条九陌: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²丽:一作“凤”。³城隈:城内偏僻处。⁴平旦:清晨。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复道斜通鳷(zhī)鹊观¹,交衢(qú)²直指凤凰台。
译文:凌空的复道斜着伸向鳷鹊观,道路要冲直接通向凤凰台。
注释:¹鳷鹊观:汉宫观名,在长安甘泉宫外,汉武帝建元中建。²交衢:指道路交错要冲之处。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剑履¹南宫入,簪(zān)²北阙来。
译文:高官显宦们身佩宝剑,昂然从南宫北阙进进出出。
注释:¹剑履:即剑履上殿,古代得到帝王特许的大臣,可以佩着剑穿着鞋上朝,被视为极大的优遇。²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声名冠寰(huán)¹,文物象昭回²
译文:美名扬于天下,形象题于画阁,业绩载入史册,光荣如同日月。
注释:¹寰宇:犹天下。旧指国家全境。²昭回:谓星辰光耀回转。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钩陈¹肃兰戺(shì)²,璧沼(zhǎo)³浮槐市
译文:后宫圣境,静穆清幽,在学宫泮池边,青槐之下,纵论古今。
注释:¹钩陈:指后宫。²兰戺:台阶的美称。³璧沼:即璧池,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⁴槐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铜羽¹应风回,金茎²承露起。
译文:展翅翱翔的铜乌殷勤地探测着风云的变幻,高擎金盘的仙掌虔诚地承接着玉露。
注释:¹铜羽:即铜乌。羽:一作“雀”。²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校文¹天禄阁²,习战³昆明水。
译文:文武百将各司其职,文将治国安邦,武将戍边拓疆。
注释:¹校文:校勘文章。天²禄阁:汉宫中藏书阁名。汉高祖时创建,在未央宫内。³习战:练习作战。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朱邸¹²平台³,黄扉(fēi)通戚里
译文:权贵们的居所,就像皇帝的离宫一样众多华丽。
注释:¹朱邸: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朱邸。后泛指贵官府第。²抗:一作“接”。³平台: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⁴黄扉: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以黄色涂门上,故称。⁵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平台戚里带崇墉¹,炊²金馔(zhuàn)³待鸣钟。
译文:他们不但身居华屋,而且钟鸣鼎食,饮食考究。
注释:¹崇墉:高墙,高城。²炊:一作“灼”。³馔玉:指珍美如玉的食品。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小堂绮(qǐ)¹三千户,大道青楼²十二重。
译文:娱乐场所多达三千户,大道旁青色阁楼足有十二重。
注释:¹绮帐:华丽的帷帐。²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宝盖雕鞍(ān)¹金络²马,兰窗绣柱玉盘龙³
译文:他们骑着宝盖雕鞍金络马,住着兰窗绣有玉盘龙柱子的房子。
注释:¹雕鞍:刻饰花纹的马鞍;华美的马鞍。²金络:即金络头,借指良马。³玉盘龙:梁柱盘龙浮雕的美称。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¹柱璇题²³壁映,锵(qiāng)金鸣玉王侯盛。
译文:绣柱上玉饰椽头粉彩墙壁,映出锵金鸣玉的王侯贵人的景况。
注释:¹绣:一作“绮”。²璇题:玉饰的椽头。³粉:一作“彩”。⁴锵金鸣玉: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王侯贵人多近臣¹,朝游北里暮南邻。
译文:王侯贵人大多是皇帝的近臣,他们早晨游北里傍晚游南邻。
注释:¹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陆贾(jiǎ)分金¹将宴喜²,陈遵投辖³留宾。
译文:享着像陆贾休官后分家产的安乐,像陈遵投辖那样好客留宾。
注释:¹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平分家产与子孙以为生计。²宴喜:安乐。³陈遵投辖:为好客留宾的典故。⁴正:一作“尚”。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赵李¹经过密,萧朱²交结亲。
译文:他们的交情就像赵飞燕和婕好李平、萧育和朱博一样。
注释:¹赵李:历来注家对“赵李”的注解存在分歧,按照顾炎武的看法,赵李应该指汉成帝时期的皇后赵飞燕和婕妤李平。²萧朱:指萧育和朱博。西汉时人,两人始为好友,后有隙,终成仇人。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丹凤朱城¹白日暮,青牛²(gàn)(xiǎn)³红尘度。
译文:从暮色苍茫到更深漏残,绿杨青桑道上,车如流水马如龙。
注释:¹朱城:指宫城。²牛:一作“巾”。³绀幰:天青色车幔。⁴红尘:指繁华之地。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侠客珠弹¹垂杨道,倡妇²银钩采桑路。
译文:垂杨道上侠客以珠作弹,采桑路上娼妓争奇斗艳。
注释:¹珠弹:以珠作弹,谓其豪贵。²倡妇:以歌舞为业的倡家妇女。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倡家桃李自芳¹菲,京华游侠盛²轻肥³
译文:娼妓们打扮入时艳若桃李,京城的游侠也是轻裘肥马。
注释:¹芳:一作“芬”。²盛:一作“事”。³轻肥:“轻裘肥马”的略语。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延年¹女弟双凤²入,罗敷(fū)³使君千骑归。
译文:碧纱帐里,彩珠帘内,皇帝与宠妃,使君与罗敷,出双入对。
注释:¹延年:指西汉协律都尉李延年。²凤:一作“飞”。³罗敷:古代美女名。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译文: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厮守之状如胶似漆。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春朝桂尊¹尊百味,秋夜兰灯²灯九微。
译文:歌舞场上,轻歌曼舞,沉迷于灯红酒绿的梦幻里。
注释:¹桂尊:即“桂樽”,对酒器的美称。²兰灯:精致的灯具。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翠幌(huǎng)¹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²自相依。
译文:精致的灯具和绿色的帷幔交相辉映,真是纸醉金迷。
注释:¹翠幌:绿色的帷幔。²宝瑟:瑟的美称。
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且论三万六千¹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译文:他们不可能像蘧伯玉那样,五十岁知道四十九年的不是。
注释:¹三万六千:一作“二八千金”。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译文:古来功名利禄就像天上的浮云,人生的祸福相互依存难解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卫霍有功勋。
始见田窦(dòu)¹相移夺,俄闻卫霍²有功勋。
译文:刚刚看田窦两家在争夺权利,很快卫霍两人又建立功勋。
注释:¹田窦:田、窦是汉代的两个大士族。²卫霍:汉代两个大将军卫青、霍去病。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未厌金陵¹²,先开石椁(guǒ)³
译文:还未压住金陵的天子气,先打开石椁上的铭文。
注释:¹金陵:南京。²气:气脉。³石椁文:石椁上的铭文。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朱门¹无复张公子²,灞(bà)亭谁畏李将军。
译文:朱门已没有伴君微服出行的张公子,灞亭有谁敬畏李将军。
注释:¹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²张公子:即张放,经常陪伴汉成帝微服出行。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¹万化咸应改。
译文:就算活到百岁也不能完全自由,世间万物都会适时而变化。
注释:¹居然: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桂枝芳气¹已销亡,柏梁²高宴今何在。
译文:桂枝的香气不能永存,柏梁台的宴会现在还在吗?
注释:¹芳气:芬香的气味。常喻美德。²柏梁:指柏梁台。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¹为。
译文:春去春来,年年岁岁,苦苦地争名夺利其实都是枉然。
注释:¹徒尔:徒然,枉然。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久留郎署¹终难遇,空扫相门²谁见知。
译文:久留郎署,为丞相扫门,还是未遇到赏识、引荐自己的人。
注释:¹郎署: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²扫相门:为丞相扫门,以求引荐。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当时¹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译文:当时一旦登上高位得豪华,自以为可以长久地骄奢下去。
注释:¹当时:一作“莫矜”。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shū)忽抟(tuán)¹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译文:可是忽然间刮起一阵狂风,很快就失势坠落到泥沙之中。
注释:¹抟风:旋风。后因称乘风捷上为“抟风”。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黄雀¹徒巢桂²,青门遂种瓜³
译文:王莽篡权是徒然的,不如邵平在青门外种瓜。
注释:¹雀:一作“鹤”。²桂:一作“柱”。³青门遂种瓜: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在青门种瓜。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
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黄金销铄(shuò)¹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译文:黄金会销熔,白丝因染会变色,贵贱交情需考验。
注释:¹销铄:熔化。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
红颜宿昔¹白头新,脱粟(sù)布衣轻故人²
译文:从前的红颜不久就变白头,富贵之后就会轻视故人。
注释:¹宿昔:旦夕。²脱粟布衣轻故人:典出公孙弘。这里反典故之意而用之,意谓贵者轻视故人。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故人有湮沦,新知无意气。
故人有湮(yān)¹,新知无意气。
译文:故人沦落失势,新结交的知心朋友也没有义气。
注释:¹湮沦:沦落,埋没。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zhái)廷尉。
译文:韩安国能够死灰复燃,翟公失势之后就受冷落。
已矣哉,归去来。
已矣¹哉,归去来。
译文:罢了,还是回去吧!
注释:¹已矣:叹词。罢了,算了。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马卿¹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译文:司马相如辞赋再佳也只能回到临邛卖酒,扬雄学识渊博却无人赏识他。
注释:¹马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后人遂称之为马卿。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三冬自矜¹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zhān)²
译文:东方朔自夸三冬所学知识已经足够,张释叹息为骑郎事十年也未有升迁境遇。
注释:¹自矜:自负;自夸。²邅回:难行不进貌。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汲黯¹薪逾积,孙弘²阁未开。
译文:汲黯官吏年高资深反位居人下,我的才华还没被孙弘一般的有识之士发掘。
注释:¹汲黯:西汉大臣,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²孙弘: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谁惜长沙傅¹,独负洛阳才²
译文:谁来怜惜被贬长沙贾谊,空有一身才能无处施展。
注释:¹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文帝时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故称。傅,一作“赋”。²洛阳才:汉洛阳贾谊年少敢言,朝廷公卿如绛灌之属尽害之,终遭贬谪为长沙王太傅。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洛阳才”比喻遭贬谪、流放之才人。

  这首诗是作者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名篇。作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从武功主簿调任明堂主簿时。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这首诗又题《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诗的前面曾有一篇“启”,作者投赠给当时的吏部侍郎裴行俭,传遍京畿,“以为绝唱”。

  全诗描绘帝京长安的繁华,颇多壮词,显示出大唐帝国的强盛和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提出了“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的居安思危的警示,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诗的结构严谨,共分四个段落:

  从开头到“黄扉通戚里”为第一段,描绘京城胜状;从“平台戚里带崇牖”到“宁知四十九年非”为第二段,描写王侯贵戚的豪奢习气和下层社会的悠游宴会生活;从“古来荣利若浮云”到“罗伤翟廷尉”,是第三段,描绘上层社会变幻莫测的斗争;“已矣哉”以下抒发个人滞留京都无人赏识的苦闷,气势遒劲。清人沈德潜评介这首诗时说:“首叙形式之雄,宫阙之壮;次述王侯贵戚之奢僭无度,至‘古来’以下,慨世道之变迁;‘已矣哉’以下,伤一己之湮滞。”(《唐诗别裁》)诗中“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二句,突出帝京长安一代关塞之险与宫阙之胜,气势宏伟,艺术效果极佳,堪称名句,历来脍炙人口。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在本篇中运用赋法,为盛唐歌行的创作开了新生面,是一篇“卓荤不可一世”(陈熙晋语)的艺术杰作。

  该诗约作于上元三年担任明堂主簿时。诗前有《启》,介绍说是应吏部侍郎“垂索”而作的。该诗取材于汉代京城长安的生活故事,以古喻今,抒情言志,气韵流畅,有如“缀锦贯珠,滔滔洪远”,在当时就被视为绝唱。它不仅是诗人的代表作,更是初唐长篇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堪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媲美,被称为姊妹篇。

  全诗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山河千里国”至“黄扉通戚里”),状写长安地理形势的险要奇伟和宫阙的磅礴气势。此部分又分作三个小层次。开篇为五言诗,四句一韵,气势凌历,若千钧之弩,一举破题。“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对仗工整,以数量词用得最好,“千里”以“九重”相对,给人一种旷远、博大、深邃的气魄。第三句是个假设问句,“不睹皇居壮”。其后的第四句“安知天子尊”,是以否定疑问表示肯定,间接表达赞叹、惊讶等丰富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此处化用了《史记·高祖纪》中的典故:“萧丞相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见城阙壮甚,怒。萧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悦。”只有熟悉这一典故,方能更好体会出这两句诗的意韵。它与开篇两句相互映照,极为形象地概括出泱泱大国的帝都风貌。以上四句统领全篇,为其后的铺叙揭开了序幕。

  第二个小层次描写长安的远景:“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这六句七言诗,从宏观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庞大壮丽的立体图景。天地广阔,四面八方,尽收笔底。星光辉映,关山绵亘护卫,沃土抚育,帝京岂能不有!六句诗里连用“五”“八”“一百二”“三十六”等多个数字,非但没有枯燥之感,反而更显典韵奇巧,构成鲜豁之境和独特的景象。此为首句“山河千里国”的细致绘写。

  第三个小层次为长安的近景刻绘:“桂殿嵚崟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直入云宵、耀眼辉煌的宫殿,温馨艳冶的禁闱;宽畅而通达的大道,复道凌空,斜巷交织。此为对“皇居壮”的具体刻划。六句诗阐明了帝京的壮观、繁华、气度,不由令人念及天子的尊贵与威严。

  第二部分(“由剑履南宫入”到“宁知四十九年非”)重点描绘长安上流社会王侯贵戚骄奢纵欲的生活。诗人由表面的繁荣昌盛落笔,意在阐释兴衰祸福相倚伏的哲理。此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诗的前二十六句为第一层次,主要绘写权贵们及其附庸的日常生活。“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声明冠寰宇,文物象昭回。”细致传神地刻划出享有殊荣的将相们,身佩宝剑,昂然出入宫殿的情景。他们的美名扬于天下,形象题于画阁,业绩载入史册,光荣如同日月。“钩陈肃兰,璧沼浮槐市”,写的是天子的学宫圣境,静穆清幽;学士们漫步泮池、文市,纵论古今于青槐之下,何等的风流儒雅!教化之推行,言路之广开,由此可见一斑!“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既写景又抒情。那展翅翱翔的铜乌殷勤地探测着风云的变幻,期盼国泰民安;那高擎金盘的仙掌虔诚地承接着玉露,祈愿天子万寿无疆!“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指的是文武百将各司其职,文将治国安邦,武将戍边拓疆。“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说的是权贵们的居所,如同皇帝的离宫一样众多华丽。他们不但身居华屋而且饮食考究,“炊金馔玉待鸣钟”,真是气派。“小堂绮窗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是他们娱乐的场所。娼优之多可想而知。她们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需要而滋生的附属阶层。她们的生活自然也豪华奢靡:“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这样的生活是“朝游北里暮南邻”的锵金鸣玉的王侯贵人所带来的。除了北里南邻的“多近臣”,还有那些失势的旧臣元老和专宠的新贵:“陆贾分金将燕喜,陈遵投辖正留宾。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活动场所和享乐消遣之法,游说饮宴,兴高采烈,逍遥自得。这是朝廷之外的另一番热闹景象。

  第二个层次是描绘长安的夜生活,从暮色苍茫到更深漏残,绿杨青桑道上,车如流水马如龙。一边是艳若桃李的娼妓,一边是年少英俊的侠客。碧纱帐里,彩珠帘内,皇帝与宠妃,使君与罗敷,出双入对,相互依偎,厮守之状如胶似漆。歌舞场上,轻歌曼舞。王公贵人,歌儿舞女,沉迷于灯红酒绿的梦幻里。他们便是如此浑浑噩噩度过自己的一生,岂能如蘧伯玉一般,“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呢?现实是残酷的,乐极必定生悲。因而诗人在第三部分(从“古来荣利若浮云”至“罗伤翟廷尉”)以其精练灵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动人心弦的历史画卷,把西汉一代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你死我活的残酷的斗争景象和世态人情的炎凉,状写得淋漓尽致。考究用典,精到的议论,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抒情,惊醒的诘问,交叉使用,纵横捭阖,举重若轻地记录了帝京上层社会的生活史。这部分重点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无法逃脱的没落命运。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从古到今,统治阶级都是一样的。诗人生活的武则天时代,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激烈,酷吏罗织罪名陷害忠良,正所谓“倏忽搏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有谁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呢?面对唐朝的现实,诗人发出无可奈何的慨然而叹:“已矣哉,归去来”!继而诗人列举了汉代著名的贤才志士,他们的升迁湮滞,都不取决于个人学识才智的高低,而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司马相如辞赋再佳,怎奈景帝不喜欢辞赋,只得回到临邛卖酒为生;后来武帝赏识他的辞赋,经过狗监的推荐,才被召任为郎。扬雄学识尽管渊博,然而成、哀、平三位皇帝都不赏识他,他也就无法被提升。“十年不调几邅回”,语意双关,既指张释之十年为骑郎事,也是叹息自己十年没升迁的境遇。汲黯因为直谏而遭到忌恨,贾谊因为才高而被谗言所害。这一结尾,婉转地表达了忠直之士难以被容纳之意。

  沈德谮曾这样评论《帝京篇》:“作帝京篇,自应冠冕堂皇,敷陈主德。此因己之不遇而言,故始盛而以衰飒终也。首叙形势之雄,次述王侯贵戚之奢侈无度。至古来以下,慨世道变迁。已矣哉以下,伤一己之湮滞,此非诗之正声也。”诗论家评诗,立场不同,标准各异,结论自然相左。陈熙晋曾反驳沈祐谮说:“窃谓不然,夫陈思王京洛之篇,每涉斗鸡走马;谢眺金陵之曲,不离绿水朱楼,未闻例效班、张,同其研铄。此诗为上吏部而作,借汉家之故事,喻身世于本朝,本在摅情,非关应制。……篇末自述邅回,毫无所请之意,露于言表。显以贾生自负,想见卓荦不可一世之概。非天下才不能作是论也。沈说非是。”按如今的理解,沈祐谮所说的“次述王侯贵戚之奢侈无度”,并不是该诗的缺点,反而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诗人以汉事讽唐,大胆揭露统治阶层的荒淫腐败,以至于“衰飒”,也正是其最富有现实意义之处。

  《帝京篇》的特色,正象闻一多先生所评论的那样,是“洋洋洒洒的宏篇巨作,为宫体诗的一个巨变。仅仅篇幅大没有什么,要紧的是背面有厚积的力量撑持着。这力量是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所以卢骆的来到,能使人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有感情,所以卢骆的作品,正如杜甫所预言的,‘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是呈给吏部侍郎的,因此内容比《长安古意》庄重严肃 ,气势也更大。形式上较为自由活泼,七言中间以五言或三言,长短句交错,或振荡其势,或回旋其姿。铺叙、抒情、议论也各尽其妙。词藻富丽,铿锵有力,虽然承袭陈隋之遗,但已“体制雅骚,翩翩合度”,为歌行体辟出了一条宽阔的新路。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疏影¹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qiǎn)。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粉啼痕休泫²。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³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zhàng),夜中展。
译文: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此时的梅花带着霜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注释:¹疏影:指疏朗的梅影。²泫:下滴貌。冰茧,即蚕茧纸。³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韵。⁴写照:犹映照。⁵泼:指泼墨写意。⁶素障:即障子。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残釭(gāng)¹掩过²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líng)³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shuāng)(qiú)。休便把,落英剪。
译文: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刚刚绽放的梅花像是开放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这美丽的花朵正好慰藉我的心境,不管外界沧桑变化。隔开了尘世和其中庸俗肮脏的世事,避开繁华热闹。西风吹来,帘幕舞动,我久久不能入睡,这样的悠闲自在的时光,舍得把鹔鹴裘典当出去来换取。不要把枯萎的梅花修剪掉了。
注释:¹残釭:将要熄灭的灯粉。²掩过:犹遮蔽起来。³鹤翎:本指鹤之羽毛,此处喻白色的花瓣。⁴银扁,遍地银白色。 扁,通“遍”。⁵浮云苍犬:犹白云苍犬(或白云苍狗),即白衣苍狗。即谓变化巨大之意,后以之喻世事无常,变化剧烈。⁶隔:隔开、分开。⁷软红:犹软红尘,即繁华热闹之意。⁸恁:如此、这样。⁹鹴裘典,即典当鹴裘。鹴裘,鹔鹴裘。相传为司马相如所制。一说用鹔鹴鸟皮做,一说用鹔鹴飞鼠皮做。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