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镂愤气已销平,江入新安水至清。
净洗长安遮日手,更容尘土到冠缨。
属镂愤气已销平,江入新安水至清。
净洗长安遮日手,更容尘土到冠缨。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¹终日面崔嵬(wéi)²
译文: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注释:¹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²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¹云从底处²来。
译文: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注释:¹不道:犹不知。²底处:何处。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bò)¹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译文: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注释:¹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断梗枯槎¹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yíng)²
译文: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飘荡。
注释:¹断梗枯槎:残枝枯叶。²萦回:徘徊荡漾。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wǎng)然。
译文: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¹随处弄潺湲。
译文: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注释:¹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第一首第三、四句“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意思是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是哪里来的。其中“只看”“不道”反映出云腾致雨的现象人们经常可见,但虽是日常所见,却很少有人去追究云从何处来,所以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对日常现象习以为常,少有追根求源的现象。“云断成飞雨”是人们日常所见的景象,“云从底处来”即云雨究竟从何而来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诗歌告诉我们人们只关注现象,却不深究其背后的实质,因此这首诗旨在告诉人们,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只有透过事物探究其根源本质,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人生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的道理。

  第二首写到汹涌的泉水劈开青翠的山峦呼啸出,飞流直下,断枝枯木没有任何存身之处,直到冲到平原地区,这泉水才变成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这里面通过“擘开”“吼奔”写出了泉水经过的艰险,最后又运用了“自萦回”,写出了经过千难万险的泉水变成了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所以第二首诗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修身处世方面讲,要达到澄澈的境界,就要经历千难万险,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要冲破阻碍,一路向前。

  第三首小诗由叙而生感,因事而生议,体现了因小见大之意。首两句叙事:作者随着流水寻找溪水的源头,可是走到源头却又感到一片惘然。为什么呢?因为找不到源头之水又是从何而来。由此而引出第三句的感触:世界万物之源是很难找到的。这是唯心主义学派必然走入的死胡同。不过这里所指的万物之源是指程朱理学的宇宙观和伦理观,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由太极而生,所谓“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万物”。那么,太极又是什么生的呢?是“无极”。“无极”又怎么样来的呢?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正如西方哲学家对人类的起源找不到答案时,便用“上帝创造了人类”来解释一样。正因为作者认为真正源头是永远找不到的,所以只能以“倚筇随处弄潺谖”自我安慰来结束了。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连年戍(shù)边塞,过却芳菲节¹
译文:连续多年驻守边塞,花草飘香的春季又将过去。
注释:¹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东风¹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译文:春风用尽最后一丝力量,阴山的积雪也未曾减少。
注释:¹东风:春风。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萧条柳一株,南枝¹叶微发。
译文:一株枯瘦萧条的柳树,向南的枝条上嫩叶刚刚萌芽。
注释:¹南枝:朝南的树枝。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译文:那枝条带着故乡的情意,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晚风吹碛(qì)¹,夜泪啼乡月。
译文:晚风中裹挟着漫漫黄沙,看着与故乡同样的明月默默落泪。
注释:¹碛沙:水中沙堆。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译文:凌烟阁上悬挂的有功之人,未必全都是忠烈之士。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这首诗开头写的是长期戍守边塞的士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萌生思乡的情感。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则是渲染边塞士兵的凄凉心境和对温暖、对故乡、对和平的热切向往。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柳枝亦向南,是因为人从南方而来,似有同乡的情谊,因此,柳枝亦带有依依的感情,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而到了夜晚,晚风中含着无数的沙尘,看着与故乡同样的明月,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于是“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两句对那些以无数士卒的生命换取自己的功业的将军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了这些铺垫,当读到“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时,对作者怨愤之情就会有深切的体会。这首诗写的是经过无数场残酷战争,士兵有一身的伤痕——“赤肉痛金疮”,而那些将领却成了卫霍那样的大功臣。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译文:风雪交加的天气,独倚阑干,环顾四周,一个钓鱼的人都没有,让人倍感惆怅。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译文:偶尔有官船从桥边经过,却也是寂静无声。就连平日争鸣翔集的白鹭,此时也静静地飞,平静地落下。

diàoxuětíng

jiāngkuí sòngdài 

lángānfēnglěngxuěmànmàn chóuchàngréndiàogān竿 
shíyǒuguānchuánqiáopànguò báiōufēiluòqiántān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庭空客散人归¹后,画堂半掩珠帘²。林风淅(xī)³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xiān)
译文:宴会结束后,宾客都各自回去了,只留下冷清庭院,画堂中珠帘半掩。长夜漫漫,听风吹过林梢,更加冷清。抬头仰望这纤纤的珠月,倍感清冷。
注释:谢新恩:词牌名。此词调名在《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全唐诗》等本中均作《临江仙》。王国维《南唐二主词》校勘记中云:“此亦临江仙调。”《词谱》在《临江仙》调名下注曰:“李煜词名《谢新恩》。”¹归:离去。²珠帘:以珍珠缀成的帘子。《全唐诗》中作“朱帘”。³淅淅:形容风声。⁴厌厌:安静,静谧。⁵纤纤:小巧、尖细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蛾眉似的新月的纤巧。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春光镇¹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²!金窗³力困起还慵。一声羌(qiāng),惊起醉怡(yí)
译文:春光虽正好,人却无端端老去,珠愁往恨什么时候会穷尽啊?只想醉卧不起,但是醉后的欢悦,偏偏被羌笛声惊起。
注释:¹镇:正。²何穷:么时候才是尽头,即无穷无尽的意思。³金窗:又称黄金窗,宫廷中装饰华美的窗户。窗,《词谱》中作“刀”。⁴力困:力乏。⁵慵:困倦,懒得动。《花草粹编》中误作“墉”。⁶羌笛:又为羌管,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带有悲凉之感。⁷醉怡容:酒醉以后脸上泛起红晕的容颜。怡,舒适愉快,喜悦的样子。

  这首词的上片,写热闹的宴会过后,宾客离席,庭院一片空寂,夜月一片冷清。主人公应是一个寂寞满怀的人。每一种景物、每一个场面都蕴含了一种无法言表的落寞之感,尤其“厌厌”和“纤纤”等词,更是烘托了作者无以自遣的怅愁之情。从词的写法上看,以空起,以静收,虚者多,实者少,情绪气氛浓,直言胸臆淡,有空灵透剔之特色。

  下片写主人公早晨睡醒之后感愁伤恨的心情。春光依旧明媚,人却已空然老去,眼前美景并不能吸引作者、给作者以愉悦,往日今日的新愁旧恨总是郁于心头,只想醉卧不起,情绪愈发低沉,心情更加郁闷。结尾一句“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陡然一转,羌笛如晴空一声惊雷,惊醒了酣睡之人,形象地表达了人物此时心理的脆弱。

  整首词中,已经没有了后主前期词中的纵情欢娱,字里行间预示着国家形势堪危。

参考资料:
1、 东篱子.李煜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58-59

línjiāngxiān ·tíngkōngsànrénguīhòu

 dài 

tíngkōngsānrénguīhòu huàtángbànyǎnzhūlián línfēngyànyàn xiǎolóuxīnyuè huíshǒuxiānxiān 
chūnguāngzhènzàirénkōnglǎo xīnchóuwǎnghènqióng jīnchuāngkùnhuányōng shēngqiāng jīngzuìróng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¹
译文:到崆峒山访问道士来到了湖湘边, 我读了万卷诗书越读越感觉愚鲁。
注释:¹愚:痴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译文:踏破了铁鞋也寻不到的诗情灵感, 实践中得来竟全然不费什么功夫。

jué--xiàyuándǐng

kōngdòng访fǎngdàozhìxiāngwànjuǎnshīshūkànzhuǎn

tiěxiéchùláiquánfèig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