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长安百里家,湖边无日不香车。
一林柳色吾无分,看杀庭前荠菜花。
春入长安百里家,湖边无日不香车。
一林柳色吾无分,看杀庭前荠菜花。
范镇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 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从石首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耳。
从石首¹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青山²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yíng)回山中,故帆樯(qiáng)³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rú)耳。
译文:从石首到岳阳,湘江水平如镜,山峰像青色田螺一样,我们在船中透过窗户怎么也看不够。最奇特的是墨山延绵只有三十里,船走了两天,总共二百多里,还在山下盘旋。太阳早上从山上升起,傍晚落下,早晚霞光都辉映一处。只因为江水在山中环绕,所以船绕着山行驶,虽然走得很快,却只觉得慢啊。
注释:¹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市,靠长江。²青山:在湖北省石首市与湖南省交界处。³帆樯:指船只。⁴腹背:指山的凸出处与凹曲处。⁵甚驶:船行驶甚速。⁶濡迟:迟缓,慢。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常事耳。”因大笑。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¹。季弟²小修³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hàn)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常事耳。”因大笑。
译文:过了岳阳,我们正要游览洞庭湖,被大风所滞留。我的小弟小修作了《诅柳秀才文》一文,文中多玩笑话。傍晚,风很大,击打的波浪如雪一样白,靠近岸边的湖水都成了白沫,船几乎翻了。小弟说:“这不是柳秀才在报复我们吗?”我笑着说:“兄弟之间开玩笑,是经常的事。”因此都大笑起来。
注释:¹尼:滞留。²季弟:小弟。³小修:袁中道,字小修。⁴诅:咒骂。⁵柳秀才:指唐代传奇《柳毅传》中的柳毅,传说中他为受丈夫虐待的龙女传书到洞庭龙宫(洞庭龙王是龙女之父),龙君讨回公道后感谢他的传告,遂招他为婿。⁶谑语:玩笑话。⁷同袍:穿同样衣服的人,意指季弟与柳毅同为秀才。⁸调:调笑。
明日,风始定。
明日,风始定。
译文:第二天天亮,风才停住了。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昨晚西窗风料峭(qiào)¹,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了。
注释:¹料峭:风寒貌。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¹,相思渐觉诗狂少。
注释:¹“谁信”句:犹口语“谁讲(我)多情”,实为反语。
此词咏寒夜之苦,故首句点出“昨晚”。次叙夜起看天,鹤唳空庭,霜月冻云,只觉满目凄凉。心中愁结,遂致诗兴全无。“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有“此恨绵绵”之痛。全词幽怨含蓄,表现了作者“惊才绝艳”。

fēnfēi··hán--

zuówǎn西chuāngfēngliàoqiàoyòuhuángméishòulerénbèihuāxiāngnǎokàntiāngòngqīngshānlǎo

jiàokōngtíngshuāngyuèxiǎoláidòngyúnxiǎoshuíxìnduōqíngdàoxiāngjiànjuéshīkuángshǎo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译文: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我知道即使我们能结同心,恐怕也不能终成眷属。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情脉(mò)¹,意忡(chōng)²。碧云³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yuān)(yāng)两处笼。
译文: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奈何只是因为在前生的时候,爱把一对鸳鸯养在两个笼子里。
注释:¹脉脉:情意绵绵,凝视不语得样子。²忡忡:忧虑不安。³碧云:碧空中得云,喻指远方或天边,多用来形容离愁别绪。⁴前生:佛教认为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来世。生,亦作“世”。前生即前一辈子,对今生而言。

  词精粹警拔,甘之如饴。上片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清冷空寂,抒情韵悠意远。“路远人还远”前冠“因惊”,遂上精警拔俗之妙。所谓“人还远”,即人更远也,即心远也。与欧阳修“平荒尽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意想埒。只是欧词是从闺妇感受言之,柳词则以行人心会出之。俱可称俊语。

  下片妙在后两句,前生有缘爱自可相期,是自慰语,也是祝祷语,更是期待语,语“愿天下有缘上都成了眷属”词异意同,它使全词拔高了一个音节,可堪细味。《全宋词》此词调名下唐圭璋括注一行小字曰:“案此首调名原作《瑞这股》,非,今按律改。”

zhètiān ·chuīcányānfēng

liǔyǒng sòngdài 

chuīcányānfēng xuānmíngyuèshàngliánlóng yīnjīngyuǎnrénháiyuǎn zòngxīntóngqǐnwèitóng 
qíng chōngchōng yúnguīrènzōng zhǐyīnghuìxiàngqiánshēng àiyuānyāngliǎngchùlóng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灯火钱塘¹三五夜²,明月如霜(shuāng),照见人如画³。帐底吹笙(shēng)香吐照(shè),更无一点尘随马
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注释:¹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²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³“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⁴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⁵香吐照: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照香气。照:即照香,名贵的香料。⁶更无一点尘随马:一作“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却入 一作:乍入)
寂寞山城¹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²。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³野。(却入 一作:乍入)
译文: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注释:¹山城:此处指密州。²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³垂:靠近。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diéliànhuā ·zhōushàngyuán

shì sòngdài 

dēnghuǒqiántángsān míngyuèshuāng zhàojiànrénhuà zhàngchuīshēngxiāngshè gèngdiǎnchénsuí 
shānchéngrénlǎo chuīxiāo quènóngsāngshè huǒlěngdēngshuāngxià hūnhūnxuěyúnchuí  (quèzuò zhà )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译文:好像是欺侮百花开放得晚,嫉恨傲雪绽放的腊梅。
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译文:张狂杂乱地萌发枝条,他这才得益于和煦春风的润育几天啊!
司空曙的《新柳》,一“欺”一“妒”一“撩乱”,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新贵们一副小人得势的嘴脸。“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末一句,点明他确乎是位平步青云的暴发户。

xīnliǔ--kōngshǔ

quánfānghuìwǎnshìhánméi

liāoluànqīngtiáochūnfēng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