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
作诗逾万首,浪仕只千穷。
醉臣三更后,閒吟两纪中。
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
作诗逾万首,浪仕只千穷。
醉臣三更后,閒吟两纪中。
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pǔ)¹。芦洲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lù)³
译文:平静的江波送来鸳鸯温柔的戏语,三三两两的钓鱼船向远岸归去。一夜风雨吹打得沙洲芦花凋落,长颈的白鹭从浅浅的沙滩飞归。
注释:¹极浦:目光望不到的水边。²芦洲:芦苇洲。³翘雪鹭:高翘长颈的白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渔灯明远渚(zhǔ)¹,兰棹(zhào)²今宵何处?罗袂³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译文:渔火照亮远处江中的小洲,你的船今宵将在何处歇息?江风吹动罗裙轻轻地飘舞,离别的愁愁杀江边采莲女。
注释:¹渚:水中小块陆地。²兰棹:兰木做的桨,这里指离别的情人所乘的船。³罗袂:罗袖。从风:随风。

  词写别情,而没有送别场面的描写,也没有情人离别时的软语叮咛,但却把人们分离的情愫表现的深至感人。

  开头两句,写水满波平而又温暖融合,鸳鸯悠闲地戏游着,相对款款作语。傍晚时分,渔船成对地返回江边洲渚之地。这是多么优美的景象,又是多么幽静闲适的生活图景。“芦洲一夜风和雨,飞归浅沙翘雪鹭”。一夜风风雨雨,洲渚上的芦苇摇晃倾斜,失去了他在平静中的姿态;栖息于水清沙浅的滩头上,稳惬舒适的白鹭,也因风雨的袭击,翘归了头,伸长了颈项,惊飞而散。

  上阕,写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情景。前幅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后幅则是不理想的生活现象。白鹭惊飞,具有象征意味,暗示出人世的悲欢离合。生活中聚少散多,别易会难。词就这样潜气内转,过度到下片抒写别情。

  过片先写从行人的角度回头顾望,只见停泊于极浦(远渚)的渔船闪烁着耀眼的灯光,这使他想到,那里的主人或许在过着宁静温馨、赏心快意的生活。而作者却在这风雨之夜,驾着一叶扁舟,离别亲人,迈上了征程,不知今夜将漂泊到何处,栖止于何方。通过两者在同一时间里生活情景的对比,表现了行人哀惋凄恻的别情.。“兰棹今宵何处”一句,为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本。柳词长于铺叙,层层渲染,写得比较“放”、“露”,固属名句;“毛词简直而情景俱足”,不同于柳词,只是用笔一点,但主人公漂泊无依的寂寥落寞的景象,凄楚悲酸的情怀,也都深深地包蕴其中,亦很警策。

  词的最后两句则转笔写送行者在他们分别时不胜其情,用以渲染行人的离情别绪。直到这里,“采莲女”才出现,这表明词里所写的是一对情人的离别。但它是在描写抒情中顺笔点出,并未着力描写,殊为省净。“罗袂从风轻举”,风吹归了她的衣袖,也吹乱了她的心,这一细节,将女子目送行人远去,悲怨难禁的情态逼肖地表现出来。对抒写行人的别情来说,“渔灯明远渚”归相反相成的作用,这两句则归相辅相成的作用。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行人的情丝恨缕作了有力的烘托。

  前人评毛词“质直寡味”。此词初看上去,两句一幅画面,一种情景,似乎各自独立。其实,每一幅画,每一种情景,都是紧扣别情的。有的寄寓着离人的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有的象征着劳燕分飞的惊恐凄楚;有的从相反的情形来反衬,也有的从相似的情形来烘托,感伤离别的宗旨得到了多层次,多侧面的挖掘和表现,因而也就显得较为深刻。可以说,这首词在同类题材中,写法却有巧妙别致之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32-233

yīngtiānzhǎng··píngjiāngnuǎnyuānyāng--máowén

píngjiāngnuǎnyuānyāngliǎngliǎngdiàochuánguīzhōufēngfēiqiǎnshāqiàoxuě

dēngmíngyuǎnzhǔlánzhàojīnxiāochùluómèicóngfēngqīngchóushācǎilián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qióng)¹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注释:¹蛩:蟋蟀。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清冰凝簟(diàn)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¹桐。
注释:¹金井:妆饰讲究的井台。
西风蛩声,入梦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试凉,清冰凝簟,气候已截然不同于夏夜。何况五更钟响,井桐鸦啼,在在皆是秋声。季节移人之感,为此词造出一种特有的气氛。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材朽行秽¹,文质²无所底³,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¹⁰。终¹¹非其¹²¹³,卒¹⁴与祸会¹⁵。足下¹⁶¹⁷¹⁸愚,蒙¹⁹,赐书教督²⁰以所不及²¹,殷勤²²甚厚。然²³²⁴²⁵足下不深推²⁶²⁷终始²⁸,而猥(wěi)²⁹随俗³⁰之毁誉³¹也。言鄙陋³²之愚心³³,若³⁴逆指³⁵而文过³⁶;默³⁷而息³⁸³⁹,恐违孔氏⁴⁰各言尔志⁴¹义。故敢⁴²⁴³⁴⁴其愚⁴⁵,惟⁴⁶君子⁴⁷⁴⁸⁴⁹
译文:我才能低下,行为卑污,外部表现和内在品质都未修养到家,幸而靠着先辈留下的功绩,才得以充任宫中侍从官。又遭遇到非常事变,因而被封为侯爵,但始终未能称职,结果遭了灾祸。你哀怜我的愚昧,特地来信教导我不够检点的地方,恳切的情意甚为深厚。但我私下却怪你没有深入思考事情的本末,而轻率地表达了一般世俗眼光的偏见。直说我浅陋的看法吧,那好象与你来信的宗旨唱反调,在掩饰自己的过错;沉默而不说吧,又恐怕违背了孔子提倡每人应当直说自己志向的原则。因此我才敢简略地谈谈我的愚见,希望你能细看一下。
注释:¹材朽行秽(huì):才能低劣品行肮脏。²文质:文采和质朴,指文章、道德。³底:至,到达,“底”通“抵”。⁴赖:依靠。先人:指已经去世的父亲杨敞。⁵馀业:遗留的功业。⁶备:备员,充数。⁷宿卫:在宫中值宿警卫,这是郎官的职责。杨恽曾任郎官。⁸时变:时局变故,指霍氏谋反、杨恽告发之事。⁹以:连词,用法同“而”。¹⁰爵位:指扬恽所获的“平通侯”。¹¹终:终究。¹²其:代第一人称。¹³任:胜任,指胜任的官职。¹⁴卒:最终,最后。¹⁵会:遭遇,碰到。¹⁶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可译为“您”。¹⁷哀:哀怜。¹⁸其:代第一人称。¹⁹愚蒙:愚笨蒙昧。²⁰教督:教导督正。²¹所不及:没有做到的地方。²²殷勤:恳切的情意。²³然:转折连词,可是。²⁴窃:谦指自己,私下。²⁵恨:遗憾。²⁶推:推究,推寻。²⁷其:那件事。²⁸终始:首尾经过,原委。²⁹猥:副词,随随便便地。³⁰俗:世俗,社会上一般人。³¹毁誉:偏义复词,义偏于“毁”,毁谤。³²鄙陋:浅薄粗陋³³。愚心,愚昧的见解。³⁴若:好像。³⁵逆指:违背来信的旨意。³⁶文(wén)过:掩饰自己的过错。³⁷默:不说话;³⁸息:歇止,停止。³⁹乎:语气词,吧。⁴⁰孔氏:孔子。⁴¹各言尔志: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⁴²敢:表敬副词,冒昧地。⁴³略:简略地,稍微。⁴⁴陈:陈述。⁴⁵其愚:我的愚见。⁴⁶惟:句首语气词,表希望。⁴⁷君子:对孙会宗的称呼。⁴⁸察:审察。⁴⁹焉:代词兼语气词,于是。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末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恽家方¹隆盛²时,乘朱轮³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¹⁰窃位¹¹素餐¹²之责¹³久矣。怀禄贪¹⁴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¹⁵,横¹⁶¹⁷口语¹⁸,身幽¹⁹北阙²⁰,妻子²¹满狱。当此之时,自以²²夷灭²³不足以塞责²⁴,岂意²⁵得全²⁶首领²⁷,复奉先人之丘墓²⁸乎?伏惟²⁹圣主³⁰之恩不可胜³¹³²。君子游道³³,乐以³⁴忘忧;小人全躯,说³⁵以忘罪。窃自念过³⁶已大矣,行³⁷已亏³⁸矣,长³⁹为农夫以末世⁴⁰矣。是故⁴¹身率妻子,戮力⁴²耕桑⁴³,灌园⁴⁴治产⁴⁵,以⁴⁶⁴⁷公上,不意当复用此⁴⁸为讥议也。
译文:我家正当兴盛的时候,做大官乘坐朱轮车的有十人,我也备位在九卿之列,爵封通侯,总管宫内的侍从官,参与国家大政。我竟不能在这样的时候有所建树,来宣扬皇帝的德政,又不能与同僚齐心协力,辅佐朝廷,补救缺失,已经受到窃踞高位白食俸禄的指责很久了。我贪恋禄位和权势,不能自动退职,终于遭到意外的变故,平白地被人告发,本人被囚禁在宫殿北面的楼观内,妻子儿女全关押在监狱里。在这个时候,自己觉得合族抄斩也不足以抵偿罪责,哪里想得到竟能保住脑袋,再去奉祀祖先的坟墓呢?我俯伏在地想着圣主的恩德真是无法计量。君子的身心沉浸在道义之中,快乐得忘记忧愁;小人保全了性命,快活得忘掉了自身的罪过。我私下认为自己的过错已经很大了,行为已经很恶劣了,长期做个农夫直到死亡算了。因此亲自率领妻子儿女,竭尽全力耕田种粮,植桑养蚕,灌溉果园,经营产业,用来向官府交纳赋税,想不到又因为这样做而被人指责和非议。
注释:¹方:正,正当。²隆盛:兴盛,兴旺。³朱轮:指高官所乘的马车,车轮是红色的。汉制,公卿列侯及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乘朱轮马车。⁴列卿:指九卿之列。九卿是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各朝各代名称不全相同。汉代的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⁵通侯:即列侯。汉制,刘姓子孙封侯者,叫诸侯;异姓功臣封侯者,叫列侯,也叫彻侯,后避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总领,统领。⁶从官:皇帝的侍从官。杨恽曾任“诸吏光禄勋”,所有侍从官都归他管理,并负责监察弹劾群官。与(yù)闻,参与和知晓。⁷曾(zēng):乃,竟。⁸建明:建树倡明。⁹陪辅:辅助,辅佐。¹⁰负:担负,这儿指遭受。¹¹窃位:窃取官位,指不能恪尽职守。¹²素餐:白吃,指不劳而获、白吃官俸。¹³责:指责,责备。¹⁴怀、贪:思念,贪图。¹⁵变故:意外发生的灾难,指杨恽被戴长乐上书告罪之事。¹⁶横(héng):意外地。¹⁷被,遭受。¹⁸口语:这儿指毁谤诬陷之语。¹⁹幽:幽禁,关押。²⁰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观阙,是大臣上章奏事或被皇帝召见的地方。²¹妻子:妻子儿女。²²自以:自己认为。²³夷灭:消灭,指杀戮。²⁴塞责:抵塞罪责。²⁵意:意料,料想。²⁶全:保全。²⁷首领:头颈。²⁸丘墓:坟墓。²⁹伏惟:伏在地上想,表敬之辞。³⁰圣主:皇帝,指汉宣帝。³¹胜:尽。³²量:估量。³³游道:游于大道,即学习道义之事,浸身道义之中。³⁴以:连词,而。³⁵说(yuè),通“悦”,?高兴。³⁶过:过失,过错。³⁷行:品行。³⁸亏:缺失,欠缺。³⁹长(cháng):长久,永远。⁴⁰没(mò)世:过完一辈子。⁴¹是故:因为这个缘故,因此。⁴²戮(lù)力:合力,齐心合力。⁴³耕桑:耕田植桑,泛指农业生产。⁴⁴灌园:浇灌园圃。⁴⁵治产:治理产业。⁴⁶以:连词,表目的,以便,用来。⁴⁷给(jǐ):供给;公上,公家、主上;给公上,供给国家税收。⁴⁸用此:因此,以此。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fú)¹人情²所不能止³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¹⁰¹¹,烹¹²羊炰(páo)¹³羔,斗酒自劳(lào)¹⁴。家本秦也¹⁵,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¹⁶善鼓瑟(sè)¹⁷。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¹⁸(fǒu)¹⁹而呼乌乌²⁰。其诗曰:“田²¹彼南山,芜秽(huì)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qí)²²。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奋袖²³低昂²⁴,顿足²⁵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dí)²⁶贱贩贵,逐²⁷什一之利。此贾(gǔ)²⁸²⁹之事,污辱之处³⁰,恽(yùn)亲行之。下流³¹之人,众毁所归³²,不寒而栗³³。虽³⁴雅知恽者,犹³⁵随风而靡(mǐ)³⁶,尚何称誉之有?董生³⁷不云乎:“明明³⁸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³⁹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⁴⁰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⁴¹,不相为谋,今子尚⁴²安得⁴³以卿大夫之制⁴⁴而责⁴⁵⁴⁶哉!
译文: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圣人也不加以禁止。所以即使是最尊贵的君王和最亲近的父亲,为他们送终服丧,至多三年也有结束的时候。我得罪以来,已经三年了。种田人家劳作辛苦,一年中遇上伏日、腊日的祭祀,就烧煮羊肉烤炙羊羔,斟上一壶酒自我慰劳一番。我的老家本在秦地,因此我善于秦地的乐器。妻子是赵地的女子,平素擅长弹瑟。奴婢中也有几个会唱歌的。喝酒以后耳根发热,昂首面对苍天,信手敲击瓦缶,按着节拍呜呜呼唱。歌词是:“在南山上种田辛勤,荆棘野草多得没法除清。种下了一顷地的豆子,只收到一片无用的豆茎。人生还是及时行乐吧,等享富贵谁知要到什么时辰!”碰上这样的日子,我兴奋得两袖甩得高高低低,两脚使劲蹬地而任意起舞,的确是纵情玩乐而不加节制,但我不懂这有什么过错。我幸而还有积余的俸禄,正经营着贱买贵卖的生意,追求那十分之一的薄利。这是君子不屑只有商人才干的事情,备受轻视耻辱,我却亲自去做了。地位卑贱的人,是众人诽谤的对象,我常因此不寒而粟。即使是素来了解我的人,尚且随风而倒讥刺我,哪里还会有人来称颂我呢?董仲舒不是说过吗:“急急忙忙地求仁求义,常担心不能用仁义感化百姓,这是卿大夫的心意。急急忙忙地求财求利,常担心贫困匮乏,这是平民百姓的事情。”所以信仰不同的人,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好商量的。现在你还怎能用卿大夫的要求来责备我呢!
注释:¹夫:句首语气词。²人情,人之常情。³止,禁止。⁴君父至尊亲:君至尊,父至亲。这是修辞上的“分承表示法(并提)”。⁵送其终:为他们送终、服丧。有时,有一定时限。古代臣子为君父服丧三年。⁶既,尽,终。⁷作苦:劳作辛苦。⁸岁:指年。⁹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伏、腊,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秦汉时都是节日。¹⁰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初伏)。¹¹腊: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世以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即“腊八”)。伏腊都是祭日。¹²烹:煮。¹³炰:烤。¹⁴劳:慰劳。¹⁵家本秦也:我家本来是秦地人。杨恽是华阴人,华阴本属秦地。¹⁶雅,甚,很。¹⁷瑟:一种乐器,有弦可供敲击。古代赵国妇女多善音乐。¹⁸抚:拍,轻击。¹⁹缶:古乐器,瓦制,腹大口小,秦人歌唱时常按节击缶。²⁰乌乌,呜呜,唱歌的声音。²¹田:用作动词,种田。²²萁:豆茎。须,等待。治、萁、时,押韵。²³奋袖:挥舞衣袖。²⁴低昂:高低起伏。²⁵顿足:跺脚。²⁶籴:买进(粮食)。²⁷逐,追求。什一之利,十分之一的利息。²⁸贾:商人。²⁹竖:奴仆,童仆;贾竖,对商人的贱称。³⁰污辱之处:肮脏受辱的地方。³¹下流:原指水的下游,这里比喻卑贱的身份和受辱的境地。³²归:归往一处。³³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栗,战栗,颤抖。³⁴虽,即使,即便。³⁵犹,尚且。³⁶靡:倒下。尚,还。何称誉之有,有何称誉,宾语前置句。³⁷董生:董仲舒(前—前年),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汉武帝时的大儒。³⁸明明,意同“皇皇”,匆急慌忙的样子。³⁹化民:感化老百姓。⁴⁰困乏:穷困。⁴¹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引用《论语·卫灵公》的话,意思是思想信仰不同的人,不在一起谋划事情。⁴²尚:还。⁴³安得:怎么能够。⁴⁴制:标准。⁴⁵责:要求。⁴⁶仆:第一人称的谦称,我。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凛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夫西河魏土¹,文侯²所兴³,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凛(lǐn)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¹⁰足下离旧土¹¹,临¹²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¹³旧壤¹⁴,子弟¹⁵贪鄙¹⁶,岂习俗之移人¹⁷哉?于今¹⁸¹⁹²⁰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²¹,愿²²勉旃(zhān)²³,毋(wú)²⁴多谈。
译文:你的家乡西河郡原是魏国的所在地,魏文侯在那里兴起大业,还存在段干木、田子方留下的好风尚,他们两位都有高远的志向和气节,懂得去留和仕隐的抉择。近来你离开了故乡,去到安定郡任太守。安定郡地处山谷中间,是昆夷族人的家乡,那里的人贪婪卑鄙,难道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改变了你的品性吗?直到现在我才看清了你的志向!如今正当大汉朝的鼎盛时期,祝你飞黄腾达,不要再来同我多噜。
注释:¹西河魏土:战国时期魏国的西河在今陕西NB阳一带,与汉代的西河郡(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县)不是一个地方。杨恽故意把孙会宗的家乡讲成是战国魏地,是为了与下文的安定郡对照,讽刺孙会宗。²文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始创之君魏文侯(前—前年在位),是著名的贤君。³兴:建立,创建。⁴段干木:战国高士,魏人。魏文侯请他作宰相,他坚辞不受,文侯乃以客礼待之,尊他为师。⁵田子方,也是魏文侯的老师,文侯视他为国宝。遗风,遗留下来的美好风范。⁶凛然:严肃不可侵犯的样子。一本作“漂然”,意同“飘然”,高远之貌。⁷节概:节操气概。⁸去就:辞官隐居和出仕为官。⁹分:分别。¹⁰顷者:最近,近来。¹¹旧土:这儿指家乡。¹²临:光临,来到。¹³昆戎:古代西夷的一支,即殷周时的西戎,是当时西方的一个种族。¹⁴旧壤:旧地。¹⁵子弟,指后辈子孙。¹⁶贪鄙,贪婪卑劣。¹⁷移人,改变人的志向情操。¹⁸于今:到现在。¹⁹乃:才。²⁰睹:看清。²¹隆:指鼎盛时期。²²愿:希望。²³旃:“之焉”的合音字。²⁴毋:不要。

  此信以针锋相对地文辞回复了孙会宗作为朋友的善意的忠告,总述回信意旨,交待了作者遇祸的经过,描述了作者罢官的生活,对孙会宗的指责一一分辨,共有四层意思:首先表述作者与孙会宗不同的意见,概括回信大旨;然后表述作者归乡置田兴财闲居,自甘卑贱是作者最后的退路,指责孙会宗不理解他,不该对此加以嘲讽;接着描写作者乡居生活的自由快乐,当个百姓是另一种生活境界,指责孙会宗不该再拿一个卿士大夫的规矩来要求他;最后表述人各有志,祝愿孙会宗鹏程大展,讽刺了孙会宗汲汲于功名的势利而浅薄。全信笔调轻快,以叙立论,行文顿挫跌岩,前呼后应,曲折有致,锋芒毕露,锐气逼人。

  这封信一共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先简述作者自己的身世,表明回信的原因,直抒胸臆,引经据典,显得情理交融,分析细致,既揭示了写信的缘由,又为作者进一步抒情达意奠定了基础。其中,开头的叙述谦逊而平淡,实际是正话反说,流露出不平之气。

  第二段追叙作者身居要职的仕途生涯和被谤免职的不幸变故,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激愤和讽刺,反映出朝廷的刻薄寡恩与不明是非,对照强烈,反语讥刺,心理描写灵活自如,决绝之意溢于言表。其中,描写写出自己内心活动时,表面指责自己,称颂皇上,实则抱怨朝廷无情,痛恨政治昏暗,完全是胸中不平的激愤之辞。

  第三段描述作者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针对孙会宗来信以为大臣废退应该谨慎行事,作者针锋相对地回答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理人情。先以圣人有关礼节的规定来肯定自己的处事,驳斥人们的非议,说得理直气壮,令人信服。然后笔锋一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幅田家乐的图画,不仅展现了作者醉酒歌舞的情景,也吟唱了大胆抨击朝政、令统治者无法容忍的歌词,可谓是对朝廷和世俗的公开挑战,充分表明作者我行我索的态度。

  在讲完放肆玩乐之举后,作者比较卿了大夫与庶人的不同职责,认为主张不同,不必互相商量,强调自己已是庶人,孙会宗不当用卿大夫的规矩来责备自己。全段诗文融合,引用恰当,叙述形象,议论深刻,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字里行间充满愤懑之情。最后一段借古地史事对孙会宗进行讽刺,用事自然,褒贬分明,讥刺巧妙,所言既是对孙会宗的挖苦和抨击,也是对朝廷的辛辣讽刺和对现实的有力批判,呼应开头,突出主旨,令人回味无穷。

  全信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首先,文气疏荡,言词激越,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如回顾“总领从官”和“横被口语”的情况,倾吐满腹牢骚,这是叙事抒情;强调“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表达明显的嘲讽之意,这是议论抒情;反映歌舞醉酒、“淫荒无度”的田园自娱活动,抒写激愤行乐的情怀,这是描写抒情;谈到罢官以后的心中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抒发充满愤慨的感情,这更是直抒胸臆:各种抒情方式灵活运用,作者感情世界得以充分展现。其次,文章正面嘲弄与反面讥讽相结合,尤其是多用反语。如描写农家饮酒自劳、抚缶而歌、举袖上下、跺脚起舞的场面,以及提到“昆戎旧壤,子弟贪鄙”的情况。这些都是从正面驳斥孙会宗的劝诫,并讽刺他为习俗所移志。文中反语讥讽层见叠出。通过运用反语手法,显示作者个人的品德才干,表明作者以往的从政成绩,肯定作者的务农经商活动,抨击了社会丑恶现象。最后,作者善用对比方法来表情达意。如把得官的过程与获罪的景象对比,把兴隆旺盛时的情况与遭谗罢官后的处境对比,把“君子游道”与“小人全躯”对比,把“卿大夫之意”与“庶人之事”对比,还把贤人遗风与子弟贪鄙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官场的黑暗与朝政的腐败,也充分表现出作者与统治集团作无情的决裂。

参考资料:
1、 汪耀明 选解.汉魏六朝文选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04月第1版:73-77

bàosūnhuìzōngshū

yángyùn liǎnghàn 

    yùncáixiǔxínghuì wénzhìsuǒ xìnglàixiānrén bèi宿wèi zāoshíbiàn huòjuéwèi zhōngfēirèn huòhuì xiàāiméng shūjiàosuǒ yīnqínshènhòu ránqièhènxiàshēntuīzhōngshǐ érwěisuízhīhuǐ yánlòuzhīxīn ruòzhǐérwénguò ér kǒngwéikǒngshìyáněrzhìzhī gǎnlüèchén wéijūncháyān 

    yùnjiāfānglóngshèngshí chéngzhūlúnzhěshírén wèizàilièqīng juéwéitōnghóu zǒnglǐngcóngguān wénzhèngshì zēngnéngshíyǒusuǒjiànmíng xuānhuà yòunéngqúnliáotóngxīnbìng péicháotíngzhīwàng qièwèicānzhījiǔ huái怀tānshì néngtuì退 suìzāobiàn hèngbèikǒu shēnyōuběiquè mǎn dāngzhīshí miè quánshǒulǐng fèngxiānrénzhīqiū wéishèngzhǔzhīēnshèngliáng jūnyóudào wàngyōu xiǎorénquán yuèwàngzuì qièniànguò xíngkuī chángwéinóngshì shìshēnshuài gēngsāng guànyuánzhìchǎn gōngshàng dāngyòngwéi 

    rénqíngsuǒnéngzhǐzhě shèngrénjìn jūnzhìzūnqīn sòngzhōng yǒushíér chénzhīzuì sānnián tiánjiāzuò suìshí pēngyángpáogāo dǒujiǔláo jiāběnqín néngwéiqínshēng zhào shàn zhěshùrén jiǔhòuěr yǎngtiānfǒuér shīyuē  tiánnánshān huìzhì zhòngqǐngdòu luòérwéi rénshēngxíngěr guìshí  shì fènxiùáng dùn chéngyínhuāng zhī yùnxìngyǒu fāngjiànfànguì zhúshénzhī shùzhīshì zhīchù yùnqīnxíngzhī xiàliúzhīrén zhònghuǐsuǒguī hánér suīzhīyùnzhě yóusuífēngér shàngchēngzhīyǒu dǒngshēngyún  míngmíngqiúrén chángkǒngnénghuàmínzhě qīngzhī míngmíngqiúcái chángkǒngkùnzhě shùrénzhīshì  dàotóng xiāngwéimóu jīnshàngānqīngzhīzhìérzāi 

    西wèi wénhóusuǒxīng yǒuduàngān tiánfāngzhīfēng lǐnránjiēyǒujiégài zhījiùzhīfēn qǐngzhěxiàjiù línāndìng āndìngshānzhījiān kūnróngjiùrǎng tān zhīrénzāi jīnnǎizhīzhì fāngdāngshènghànzhīlóng yuànmiǎnzhān duōtán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朝作猛虎行¹,暮作猛虎吟。
译文: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
注释:¹猛虎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肠断非关陇(lǒng)头水¹,泪下不为雍(yōng)门琴²
译文: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
注释:¹陇头水:古乐府别离之曲。²雍门琴:战国时鼓琴名家雍门子周所鼓之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jīng)旗缤纷两河道¹,战鼓惊山欲倾倒。
译文: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
注释:¹两河道:谓唐之河北道和河南道,即现在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此二道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已先后被安禄山叛军所攻陷。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xián)洛阳草¹
译文: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东都沦陷,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
注释:¹“秦人”二句:秦人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官军和百姓。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jì)¹城。
译文: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
注释:¹幽蓟:幽州和蓟州。在今北京市和河北一带。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巨鳌(áo)¹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译文: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
注释:¹巨鳌:此指安禄山。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译文: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朝过博(bó)浪沙¹,暮入淮阴市。
译文:我到过博浪沙和淮阴市,想起了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决定楚汉命运的人物。
注释:¹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译文: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暂到下邳(pī)受兵略,来投漂(piǎo)¹作主人。
译文: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
注释:¹漂母:漂洗衣絮的老妇人。此用《史记》韩信典故。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贤哲栖(xī)¹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译文: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
注释:¹栖栖:急迫不安貌。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¹
译文: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
注释:¹胡尘:指安史之乱战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译文: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chè)铃交通二千石¹
译文:昨日还在宣城作客,与宣州太守交游。
注释:¹二千石:指太守、刺史类的官员。汉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称郡守。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有时六博¹快壮心,绕床三匝(zā)呼一掷。
译文: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
注释:¹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有十二棋,六黑六白。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译文:是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译文: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pān)龙附凤¹当有时。
译文: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
注释:¹攀龙附凤:此指君巨际遇。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lì)¹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译文: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
注释:¹溧阳:即今江苏省溧阳县。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zhù)¹飞梁尘。
译文: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紵》,余音绕梁。
注释:¹白纻:即《白纻歌》,乐府曲名。为吴地歌舞曲。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chuí)¹(zhuā)鼓会众宾。
译文: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
注释:¹槌牛:此处槌牛谓宰牛。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¹
译文: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注释:¹情相亲:谓知己。

  全诗共分三段。从开始至“鱼龙奔走安得宁”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诗中将安禄山叛军比做吃人的猛虎。对安史叛乱,大唐帝国危在旦夕的局势,诗人十分焦虑。他肠断泪下,不是因为古乐府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的忧伤曲调勾起了他的故乡之思;也并非因为听了像战国时的音乐家雍门子周那样的高手所弹的凄楚动人的琴声而触动了他个人的伤心之事。而是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灾难痛哭。以下八句写胡兵掳掠洛阳,时局混乱,国衰民亡的惨状,亦即诗人伤心的原因。“非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安禄山叛乱时,河北道、河南道相继陷落,被胡人所占领。安禄山攻破洛阳后,朝廷派大将高仙芝率兵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抵抗,被安史乱军所败,成了安禄山的俘虏,因为他的部下多是关中人(即秦人),禄山的军队多是燕人,因此说“ 秦人半为燕地囚”; 东都陷落,胡骑遍于市郊,故而说“胡马翻衔洛阳草” 。

  “ 一输一失关下兵” ,是指高仙芝因兵败于安禄山(故云“一输”),明皇闻此大怒,命宦官边令诚斩高仙芝于军中。高仙芝不战而退,退守潼关,乃出于保卫长安的战略考虑,而唐明皇听信宦官谗言,草率杀掉干城大将,是极失策的(故云“一失”)。“关下兵”,指退守潼关的军队。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河北十七郡皆归朝廷,等到颜杲卿被安史乱军攻陷,河北诸郡又复归贼手,故云“朝降夕叛”。“幽蓟城”指唐河北道的幽州、蓟州(均在今河北、辽宁地区)等地的城池。安史乱军如海中的巨鳌,搅得海水翻滚,以致海中的鱼龙(指唐朝的军民百姓)奔走不宁,此所谓:“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第一段将洛阳沦陷后敌焰猖狂,天下罹乱的情景及诗人忧心如焚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

  从“颇似楚汉时”至“绕床三匝呼一掷”为第二段。此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胸怀“王霸大略”、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展,无奈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安史乱军来势凶猛,东都洛阳很快沦陷,战争的局势颇似楚汉相争时,呈拉锯状态。这使李白联想起历史上决定汉朝命运的杰出的谋臣和大将——张良和韩信来。他们在未遭君臣际遇之时,境况也与自己目前的状况差不多。张良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误中副车,被秦追捕,他只能更名改姓,亡命下邳(今江苏邳县),在下邳圮上遇黄石公,授他《太公兵法》。韩信最初在淮阴(今江苏淮阴)市曾受市井无赖的胯下之辱,无以为生,钓于城下。受漂絮的老妇的饭食充饥。后来韩信投汉,汉高祖一开始也未重用他,他月夜逃亡,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

  像张良和韩信这样的贤才智士,尚且有困顿不遇之时,像汉高祖那样的明君,还有不明之时,“今时亦弃青云士”就不足为怪了。李白在安史之乱未发前,就曾单身匹马闯幽州,探安禄山虚实。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曾三入长安,欲向朝廷报告安禄山欲反叛的情状,无奈唐玄宗十分昏聩,凡是告安禄山欲反的人,都被送给安禄山发落。李白因此“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了。传说龙的颈下有逆鳞径尺,若触动他的逆鳞,则必怒而伤人,这里以此喻皇帝喜怒无常,不喜听批评意见,暗示唐玄宗、肃宗决非是汉高祖那样的贤君明主。愤慨之馀,诗人只好“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旷达,其实所表达的是对朝廷不用贤才的深切愤懑。诗人无事可做,只好在诸侯门里做客。刚刚在宣城太守家里做筵上客,此时又在溧阳府上当座上宾。自己的满腔豪情和壮志无处抒发,唯有在赌博场中吆五喝六,搏髀大呼,以快壮心,一吐愤懑。

  从“楚人每道张旭奇”至诗末为第三段。前六句盛赞大书法家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后六句写在溧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自己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达自己壮志未已,仍旧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张旭是李白的好友,在长安时,他们曾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有过“饮中八仙”之游。

  张旭不但因善书被尊为“草圣”,而且胸怀大志,“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是写他不但深得吴郡的地方长官的赏识,而且甚为海内雄侠所钦佩。因张旭做过常熟县尉,因此诗中将他与曾做过沛中吏的汉初大臣萧何、曹参相比,称他将来也会有风云际会“攀龙附凤”之时,干出一番事业来。这几句话虽是祝愿张旭的,其中也有诗人自期的意味。后几句点明和张旭等人宴别的时间和地点,及席上轻歌曼舞、挝鼓欢饮的热闹场面。最后向张旭等人赠别,表示自己要像《庄子》中的神人任公子一样去钓鳌东海,施展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宏伟抱负。

  《庄子·外物篇》中所说的任公子所钓的“大鱼”“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就是指此诗开始所说的使得海水震动的“巨鳌”,或诗中屡提起的“长鲸”。“巨鳌”和“长鲸”在李白诗中很多地方都是指安史叛军的。因此,东海钓鳌,当喻指寻找平叛报国机会。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42-146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gě),记来时,尝与鸳(yuān)(yāng)为侣,三十六陂(bēi)¹人未到,水佩风裳²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pú)³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译文: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注释:¹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²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³菰蒲:水草。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¹亭亭,情人不见,争忍²凌波³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译文: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¹青盖:特指荷叶。²争忍:犹怎忍。³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⁴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⁵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⁶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可是,这样的好词,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其实,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姜夔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启发性。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731-1734页

niànjiāo ·nàohóng

jiāngkuí sòngdài 

líng běixiànzhìzàiyān chéngshuǐ qiáocāntiān èrsānyǒu dàngzhōujiān huāéryǐn xiàngyōuxián lèirénjìng qiūshuǐqiě chūxúnzhàng yīnlièzuòxià shàngjiàn qīngfēnglái 绿yúndòng jiānshūchù kuījiànyóurénhuàchuán  qièláixīng shùxiāngyánghuāzhōng yòufàn西 guāngjǐngjué xiězhī 

nàohóng láishí chángyuānyāngwéi sānshíliùbēirénwèidào shuǐpèifēngchángshù cuìchuīliáng róngxiāojiǔ gèng yānrányáodòng lěngxiāngfēishàngshī 
 qīnggàitíngtíng qíngrénjiàn zhēngrěnlíng zhǐkǒnghánluò chóu 西fēngnán gāoliǔchuíyīn lǎochuīlàng liúhuājiānzhù tiántiánduōshǎo huíshā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