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¹客长撑屋后船。
译文:因为我喜爱大山,所以依山而居不在城里买地盖房子,因为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所以在屋后的小河边一直放着个小船,当有客来访时,我就撑船离去。
注释:¹畏:怕。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lù)过残年¹
译文:秋天已经快结束了,池塘里的荷叶已经凋零,所剩不多,我只和我豢养的鸥鹭一起度过我的晚年。
注释:¹残年:人到了晚年。

西qiūwǎn--shàowēng

àishānmǎichéngzhōngwèizhǎngchēnghòuchuán

duōqiūshìwǎnyòutóngōuguòcánniá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我喜爱大山,所以依山而居不在城里买地盖房子,因为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所以在屋后的小河边一直放着个小船,当有客来访时,我就撑船离去。

秋天已经快结束了,池塘里的荷叶已经凋零,所剩不多,我只和我豢养的鸥鹭一起度过我的晚年。

注释

畏:怕。

残年:人到了晚年。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杜牧诗文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00:81-82
2、 罗时进.杜牧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134-135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有钱某者,赴市归晚,行山麓间。突出狼数十,环而欲噬。迫甚,见道旁有积薪高丈许,急攀跻执掘?,爬上避之。狼莫能登,内有数狼驰去。少焉,簇拥一兽来,俨舆卒之舁官人者,坐之当中。众狼侧耳于其口傍,若密语俯听状。少顷,各跃起,将薪自下抽取,枝条几散溃矣。钱大骇,呼救。
有钱某者,赴市归晚,行山麓(lù)¹间。突²出狼数十,环而欲噬(shì)³。迫甚,见突旁有积薪高丈许,急攀跻(jī)执掘?,爬上避之。狼莫能登,内有数狼驰去。少焉,簇(cù)拥一兽来,俨(yú)卒之舁(yú)官人者,坐之当中。众狼侧耳于其口傍,若密语俯听状。少顷,各跃起,将薪自下抽取,枝条几散溃矣。钱大骇,呼救。
译文:有个姓钱的人,一天晚上从市集往家里走,经过山脚下的小路的时候,忽然从旁边蹿出几十条狼,把他包围起来想要咬他。情急之下,这个姓钱的人急中生智,看到路边有很多农家堆积的木柴,有好几丈那么高,就赶紧爬上木桩躲起来。这些狼爬不上去,但是没有走,都在柴堆下面,其中有几条狼跑掉了。没过多长时间,它们抬着一只野兽一起回来了,野兽坐在中间,那情形就像轿夫抬着当官的一样。狼们把耳朵凑在那野兽的嘴边,好像在听它秘授机宜。过了没一会,就各自跳起来,开始从下面抽出柴堆的柴,很快柴堆就要散了。姓钱的人吓坏了,大声喊救命。
注释:¹麓:山脚。²突:突然。³噬:咬。⁴迫:近。⁵许:左右,约。⁶跻:登。⁷俨:俨然,很像。⁸舁:抬。⁹骇:惊恐。
良久,适有樵伙闻声,共喊而至,狼惊散去,而舁来之兽独存,钱乃与各樵者谛视之。类狼非狼,圆睛短颈,长喙怒牙,后足长而软,不能起立,声若猿啼。钱曰:“噫!吾与汝素无仇,乃为狼军师谋主,欲伤我耶!”兽叩头哀嘶,若悔恨状。乃共挟至前村酒肆中,烹而食之。
良久,适有樵伙闻声,共喊而至,狼惊散去,而舁来之兽独存,钱乃与各樵者谛视¹之。类狼非狼,圆睛短颈,长喙(huì)²怒牙³,后足长而软,不能起立,声若猿啼。钱曰:“噫!吾与汝素无仇,乃为狼军师谋主,欲伤我耶!”兽叩头哀嘶,若悔恨状。乃共挟至前村酒肆中,烹而食之。
译文:这时,正好有一群砍柴的人经过,听见他的叫声,就都大喊着过来,狼群被惊吓到散去了,只剩下被抬来的那只野兽,姓钱的和砍柴的都很奇怪,一起研究它。这个怪兽长的像狼但又不是狼,圆眼睛,短脖子,嘴很长,牙齿突出,后腿很长但是很软,不能自己站着,叫的声音像猿。姓钱的人说:“唉,我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给狼出主意,想要伤害我?”那野兽一边磕头一边哀伤地叫着,看上去特别后悔的样子。就一起把它挟制到前面的村庄酒肆之中,烹饪之后就把它吃了。
注释:¹谛视:仔细的看。²喙:嘴。³怒牙:暴突的牙齿。⁴噫:叹词。⁵素:向来。⁶乃:竟然。⁷谋主:主谋。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言多令事败¹,器²漏苦³不密
译文:言语多了会导致事情失败,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严密。
注释:临终诗:临终之时所作的时,也叫绝命诗。¹言多令事败:孔融“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常对宾客高谈阔论,并数与曹操争执(见《后汉书》本传),遂被曹操党羽郗虑罗织罪名下狱,此即所谓“言多令事败”也。令,使。“事败”,指被捕下狱。²器:用具,这里指容器。³苦:苦于。⁴不密:指容器的缝隙处相接不紧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河溃(kuì)¹蚁孔²³,山坏由猿(yuán)穴。
译文:河堤溃决从蚂蚁在堤上筑巢开始,山陵崩坏从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注释:¹河溃:河堤崩溃。²蚁孔:蚂蚁穴。³端:开头,引申为缘由。⁴坏:崩塌,倾倒。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juān)¹江汉流,天窗²通冥室³
译文:缓缓细流可汇成长溃、汉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注释:¹涓涓:细水流动的样子。²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³冥室:光线很暗的房间。冥,昏暗。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chán)¹害公正,浮云翳(yì)²白日。
译文:说坏话和不正派会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阳。
注释:¹谗邪:指喜搞谗诽邪行的人。²翳:遮蔽。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mí)¹无忠诚,华²繁竟³不实。
译文:华丽的言辞不会有丝毫的诚意,外表华丽纷繁不会有实际的内容。
注释:¹靡辞:华丽的言辞。²华:同“花”,花多而不结实,即华而不实。³竟:终。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人有两三心¹,安能合为一²
译文:几个人有几条心,又怎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注释:¹两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齐。此谓人们对维护汉室不是忠贞不二。²安能合为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反其意而用之。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三人成市虎¹,浸渍(zì)²³胶漆
译文: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也就信以为真;胶漆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解脱掉的。
注释:¹三人成市虎:谓集市内本来无虎,由于传说的人多,便令人信以为真。此比喻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²浸渍(zì):浸泡。³解:溶解,分解。⁴胶漆:胶水和油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生存多所虑¹,长寝²万事毕。
译文:一个人活在世上,所忧虑的事情实在太多;只有长眠不醒,才会对万事毫无知觉。
注释:¹虑:思虑,忧愁。²长寝:即长眠,指死亡。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泄自己的活动信息,隐情溢乎辞表,曹操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和采取对策。器不密则致漏,机不密则害成,事不可能不败。

  “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蚁孔导致河堤溃决,猿穴引来大山崩坏。多言多失,不慎小节,造成孔穴,留下空于,足以败乱大事,与此正相类似。更深一层,作者用“山”、“河”二字暗隐汉家山河。蝼蚁卑微善钻,附羶趋利。猿猴能言不离走兽,沐猴而冠,望之不似人君。作者所选取的动物形象,暗比篡汉的野心家,语含谴责,憎恶情烈。

  “涓涓不塞,终成溃河”(《周金人铭》)。屋顶天窗可以直通青冥幽深。“涓涓”两句似在警戒自己应当守口防意,谨小慎微;又似在暗示窃国篡位,其来浸渐,迹象可征。两解均堪耐人寻绎,似故弄玄虚,有意让人捉摸不定。

  下边“谗邪”两句颇为显露。汉成帝时《黄雀谣》有“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句,系喻王莽败坏汉政,饰伪乱真。“谗邪害公正”可能暗引其意。“浮云翳白日”昭示奸臣蔽君迹象,揭发曹操当权、挟持天子实况。

  “靡辞”二句表明自己进尽忠言,吐露词华;然而听者逆耳,全无效果。恰如繁花空开,并不结果。又《黄雀谣》中有“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之句,据《汉书·五行志》引注谓:“桂赤色,汉家象。花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像黄雀巢其颠也。”这里自不排斥作者对操、莽之间的篡逆阴谋,产生联想和比附。

  “人有”两句哀叹满朝官员,大多二三其德,不能忠于汉室。“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与这帮人并列朝班,无非貌合神离,终必分道扬镳。此句颇有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之感。

  “三人”两句,说明流言可畏。城市本无猛虎,但经三人转述,便可惑乱视听,何况进谗者如郗虑、路粹之流,又决不止三人;而曹操原本疑忌自己,身遭横祸注定难免。此句重在说明造谣传播者多。胶漆一类物质难溶于水,但长期浸渍,同样也会稀释离解。此句重在说明中伤由来已久。

  于是作者最终以极其沉痛的语调,作无可奈何的结笔。“生存多所虑”,活着倒是千忧百虑,无时或已,不如“长寝万事毕”,让身死来解脱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都听任它了结去罢。

  全诗叙喻错综。或单叙,或先叙后喻,或连续用喻,造成笔法参差多变。引事运典灵活,或隐括,或变用。而以双关、假托、暗示、含蓄等讽刺艺术手法,揭示曹操篡汉野心。作者持身贞正,志意高迈,秉性刚直,不畏邪恶,幼龄即曾冒死私藏党人,并与其兄争承官府罪责。又曾因面斥权贵,几遭暗杀。诗如其人,读时如感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凛然生气,故远非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摹拟的《临终诗》所能企及者。

参考资料:
1、 熊依洪著.《中国历代文学大观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第181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渡远¹(jīng)²外,来从楚国³游。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注释:¹远:远自。²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³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¹尽,江²入大荒³流。
译文: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注释:¹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²江:长江。³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¹,云生结海楼²
译文: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注释: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²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¹²故乡水³,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¹仍:依然。²怜:爱。一本作“连”。³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⁴万里:喻行程之远。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这一联,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这句的意思是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其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如何把四种景象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呢?作者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月下随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随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随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2-303

jīngménsòngbié

bái tángdài 

yuǎnjīngménwài láicóngchǔguóyóu 
shānsuípíngjìn jiānghuāngliú 
yuèxiàfēitiānjìng yúnshēngjiéhǎilóu 
réngliánxiāngshuǐ wànsòngxíngzhōu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何处金衣客¹,栖(xī)²翠幕(mù)³中。
译文:黄莺你从何处来,为什么被囚禁在这富贵之家?
注释:¹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因其羽毛为黄色,故称。²栖栖(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³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zhuàn)¹春风。
译文:清晨你的啼叫让主人惊醒,好像是在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让你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
注释:¹啭:鸟儿婉转地叫。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¹逐梁间惊,谁巢(cháo)²井上桐。
译文:飞燕在梁间嬉戏打闹,梧桐树上的鸟儿自由的筑巢,而你却再无自由。
注释:¹漫:随意,不受约束。²巢:做动词,筑巢。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空将云路翼,缄(jiān)¹在雕(diāo)²
译文:飞翔云天只不过是心中的奢望,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漫漫一生。
注释:¹缄恨:衔恨。²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性德看到黄莺虽然处于金丝笼中,有水和上好的食物,却始终不快乐,不再歌唱,由此联想到自己。身处相国府,要谨遵父母之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有了锦衣玉食有了舒适的生活还是不快乐。就像那只关在笼中的黄莺,他就算飞的很远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弄得满身伤痕也无怨无悔。在家——一个像是金丝玉雕的笼子里面,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生活是性德不屑的却是不得不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他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己任,教育他要将自己的不满埋在心里不能轻易表达出来。这种悲哀与愁绪一点一点积淀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了性德沉抑忧郁的性格。而文字,是从来不会骗人的,笔下流露的东西很少能够掩饰一个人心中所想。另一方面,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表达自己所希望的所不满的东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回一个真正的纳兰性德。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所以,他的词,哀怨和悲伤都明明白白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反映了容若一生的不快乐。
望断南冈远水通,客樯来往酒旗风。
望断南冈远水通,客樯(qiáng)¹来往酒旗风。
译文:举目远眺,南冈尽头,河水悠悠。客船来往穿梭,和风中酒旗招展。
注释:山房:僧舍。¹客樯:这里指客船。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译文:隐隐约约的画桥,藏在依依的杨柳中;多情的夕阳,又给它涂上一抹桔红。

shíshānfángshì--shěnqiú

wàngduànnángāngyuǎnshuǐtōng

qiángláiwǎngjiǔfēng

huàqiáoyuēchuíyángwài

yìngdàicánxiáh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