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盖红幢笼碧水。鱼跳处、浪痕匀碎。惜别殷勤,留连无计,歌声与、泪和柔脆。
一叶扁舟烟浪里。曲滩头、此情无际。窈窕眉山,暮霞红处,雨云想、翠峰十二。
绿盖红幢笼碧水。鱼跳处、浪痕匀碎。惜别殷勤,留连无计,歌声与、泪和柔脆。
一叶扁舟烟浪里。曲滩头、此情无际。窈窕眉山,暮霞红处,雨云想、翠峰十二。
赵长卿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3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稚子¹金盆脱晓冰²,彩丝穿取当(dàng)银钲(zhēng)³。(银钲 一作:银铮)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注释:¹稚子:幼儿,小孩子。²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³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敲成玉磬(qìng)¹穿林响,忽作玻璃²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译文: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注释:¹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²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主编,杨万里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4.2,第95页
2、 邹德金主编,名家注评 全宋词 下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11,第419页

zhìnòngbīng

yángwàn sòngdài 

zhìjīnpéntuōxiǎobīng cǎichuān穿dàngyínzhēng  (yínzhēngzuò yínzhēng )
qiāochéngqìngchuān穿línxiǎng zuòsuìshēng  (zuò  )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十五年前花月底¹,相从²曾赋(fù)³赏花诗。
译文: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
注释:¹花月底:花前月下。²相从:相伴随。³赋:作。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今看花月浑(hún)¹相似,安得²情怀³似往时
译文: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¹浑:尽,简直,完全。²安得:怎得。³情怀:心情。⁴往时:过去。

  《偶成》前两句“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妇俩在青州屏居的时候,还是赵明诚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宁的时候,这恐无人能考证出来。“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谈情说爱的场景,正是甜蜜的过去反衬出现在的心酸。“相从”,这时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随。“曾”字点出了那过去的好时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这是充满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夫唱妇随,花前、月下、赏花、赋诗的甜蜜日子的回忆。

  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境。与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作手法相似。两个“似”字,前一个“似”是花和月似旧时,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词,是这两个“似”的转折。后一个“似”是心情再也不似旧时,让人感叹世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ǒuchéng

qīngzhào sòngdài 

shíniánqiánhuāyuè xiāngcóngcéngshǎnghuāshī 
jīnkànhuāyuèhúnxiāng ānqínghuái怀wǎngshí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长啸¹梁甫(fǔ)吟,何时见阳春?
译文: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注释:¹长啸:吟唱。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君不见,朝歌屠(tú)(sǒu)¹辞棘(jí)津,八十西来钓渭(wèi)滨。
译文:你看那朝歌屠牛的老者姜太公离开棘津,以八十高龄垂钓于渭水之滨。
注释:¹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lún)¹
译文:不以清水映照白发为羞,只为等待时运际遇,一展胸中壮气和治国宏图。
注释:¹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经纶:喻治理国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广张三千六百钓¹,风期²暗与文王亲。
译文:他为遇明主垂钓十年,广投下三千六百钩;他的风度气质,冥冥中与周文王相契合。
注释:¹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²风期:风度和谋略。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大贤¹虎变²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译文:圣人的行为变化如同猛虎之虎纹,骤然得志,愚者不能看透,当年棘津贩食之时,他也如同寻常人一般!
注释:¹大贤:指吕尚。²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君不见,高阳酒徒¹起草中,长揖(yī)山东隆准公²
译文:你看那高阳嗜酒的儒生郦食其发迹于草莽之中,向那崤山山东高鼻隆准的刘邦长揖自荐!
注释:¹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²隆准公:指刘邦。隆准:高鼻子。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qū)¹
译文:他入门只揖不拜,展开一番雄奇的辩谈,高祖停下侍女的服侍,上前恭敬迎接他。
注释:¹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xuàn)¹
译文:他东去降伏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指挥谋划楚汉战争,战事顺利如同风卷走蓬草!
注释:¹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狂客¹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译文:落魄的狂客郦食其尚能如此一展抱负,何况身负韬略能够比肩群雄的壮士!
注释:¹狂客:指骊食其。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我欲攀(pān)¹见明主,雷公²(pēng)(hōng)³震天鼓。
译文:我本欲攀上龙鳞得见明主,天门边雷公却轰隆隆敲响天鼓。
注释:¹攀龙: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²雷公:传说中的雷神。³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帝旁投壶多玉女¹,三时²大笑开电光,倏(shū)(shuò)³(huì)(míng)起风雨。
译文:天帝与身旁许多玉女投壶娱乐,整日大笑,雷电闪耀,倏忽让天阴云聚起了风雨。
注释:¹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²三时:早、午、晚。³倏烁:电光闪耀。⁴晦冥:昏暗。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chānɡ)(hé)¹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hūn)²怒。
译文:九重的阊阖天门不容许我通过啊,以额头叩门,门官却怒我搅扰天帝。
注释:¹阊阖:神话中的天门。²阍者:看守天门的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qǐ)国无事忧天倾¹
译文:白日昭昭看不见我精诚之心啊,说我是杞人忧天。
注释:¹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此自嘲之意。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yà)(yǔ)¹磨牙竞人肉²,驺(zōu)(yú)³不折生草茎。
译文:猰貐猛兽一样的人磨牙吮血竞食人肉,仁兽驺虞一样的人不忍折断草木的茎干。
注释:¹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²竞人肉:争吃人肉。³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手接¹飞猱(náo)搏雕虎²,侧足焦原³未言苦。
译文:我的才能能够手搏飞猿、制服斑虎啊,在方寸深渊的焦原置身却不畏苦。
注释:¹接:搏斗。²飞猱、雕虎:比喻凶险之人。³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¹
译文:智者能够韬光养晦而愚者只知逞强显能啊,何况世人视我轻如鸿毛,何必展露才能?
注释:¹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¹
译文:古时有三位力能排山的壮士可谓才能卓然,齐相晏婴杀掉他们却只花费两只桃。
注释:¹力排二句: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吴楚弄兵无剧孟¹,亚夫咍(hāi)²为徒劳。
译文:汉初吴楚七国起兵叛乱却不起用剧孟这样的名士,难怪周亚夫要咍笑他们注定徒劳无益。
注释:¹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²咍尔:讥笑。
梁甫吟,声正悲。
梁甫吟,声正悲。
译文:梁甫吟,到此音声正悲切。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张公¹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译文:好像张华的两柄龙剑注定相会,我一定能得到际遇。
注释:¹张公:指西晋张华。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风云感会¹起屠钓,大人²(niè)(wù)³当安之。
译文:风云际会天地交感贤人得志啊,大才之人暂遇坎坷又当如何!
注释:¹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²大人:有才干的人。³臲屼:不安。此指暂遇坎坷。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不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¹。娇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²
注释:¹熏风:南风。²熏笼:作熏香及烘干之用。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此词写春闺怀人。上片言闺中无聊,强临宝镜。憔悴娇慵,懒于梳妆。垂帘独坐,倚遍熏笼。下片写怀人之情。玉人不见,锦书频寄,约在春归,今已入夏,不见归来。粉墙花影,罗帐梦断,添人愁思。“最难忘”三句,写出了作者的一片深情与相思之苦。全词抒情宛转柔媚,构思精巧细腻。

dié··wèishénláitiānbìng--míng

wèishénláitiānbìngqiánglínbǎojìngqiáocuìjiāoyōngrènchāihéngbìnluànyǒngxūnfēngnǎozhīxiāoliúhóngjìngxiūjiǎndiéfěncóngzhōngyōuyōuchuíliánzuòchuánbiànxūnlóng

ménglóngrénjiànluócáinángjǐnxiějiānfēngyuēzàichūnguīxiàláijiù西dōngfěnqiánghuāyǐngláishìluózhàngmèngduànchéngkōngzuìnánwàngpíngbiānpiējiànwàixiāngféng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译文:追求长生之道,自从神农就开始了。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译文:听别人说:紫阳真人是在仙人名录中挂了号的。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译文:呼吸真妙之气,吟颂〈步虚〉仙词。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译文:所行之道符合仙人规程,心灵与自然融合,人天合一。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译文:居住的高楼仿佛来自蓬莱仙岛,饲养的白鹤即将载你飞到天庭。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译文:清晨,窗外松雪明媚,玉阶下池塘水波潋滟。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译文:喜欢听歌赏琴,管他什么皇帝公卿。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译文:希望赐予我金丹妙药,一起飞往天庭。

suízhōuyángxiānshēng--bái

shénnónghǎozhǎngshēngfēngjiǔchéng

wényángzǎoshǔdāntáimíng

chuǎncānmiàoyínzhēnshēng

dàoxiānxīnjiāngyuánhuàbìng

lóuchūpénghǎishìfēijīng

sōngxuěchuāngwàixiǎochíshuǐjiēxiàmíng

dānshēngshīxuānmiǎnqíng

zhōngyuànhuìjīnxiélíngtàiq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