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xīnqíng--zhāng

yúnjiānquèjīncháofàngshēngràoyánfēishìxīnqíng

张昱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7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译文:天气晴暖,风和日丽,“十月小阳春”嘛,我走在上山的小路上,耳边不时有鸟儿婉转的啼鸣传来,好像在报告春天真的来临了。
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译文:忽然,花草葱在茏中,看到了桂树的倩影,如同遇到了一位独自清醒的世外高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译文:山中气候寒冷,桂花常常逢得很晚;山中风多而疾,桂花往往又落得早落得快。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译文:山中的樵夫可能又不认识桂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斧钺之灾,沦为烧火的枯柴。

shānshàngshù--líng

nuǎnshàngshānniǎozhīchūn

féngyōuyǐnchùjiànxǐngrén

shílěngkāichángwǎnfēngduōluòpín

qiáoyīngshísuìjiǔwèixīn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不惜千金买宝刀¹,貂(diāo)(qiú)换酒²也堪豪。
译文:不吝惜花费千金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去换美酒也算得上豪迈。
注释:¹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²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一腔热血勤¹珍重²,洒去犹能化碧涛³
译文:应该多珍惜这一腔革命的热血,将来献出它时,定能化成碧绿的波涛。
注释:¹勤:常常,多。²珍重:珍惜重视。³碧涛:血的波涛。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秋瑾的小诗“对酒”作于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国事板荡,中华民族濒临灭绝的危险,而满清王朝腐败不堪,鉴湖女侠愤然而起,她本出身书香门第,却不愿做娇花弱柳,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于1904年变卖掉自己的全部首饰衣物东去日本留学。她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报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在日本她以高价购得一柄宝刀,并学习剑击和射击技术。秋女侠是近代史上一位奇女子,击剑,舞刀,豪饮,赋诗,俱能来得,尽显巾帼豪气。1905年从日本回国,走访好友吴芝瑛,以所购宝刀相示,纵情豪饮,酒酣耳热,拔刀起舞。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第吴芝瑛久知秋瑾有光复志,虑其事泄贾祸,屡示珍重。面对好友的提醒,这就有了本诗的第三,第四句,秋女侠的回答。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满腔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参考资料:
1、 《初中生必读古诗词100首》,文汇出版社,2008年2月1日版,第237~238页

duìjiǔ

qiūjǐn jìnxiàndài 

qiānjīnmǎibǎodāo diāoqiúhuànjiǔkānháo 
qiāngxuèqínzhēnzhòng yóunénghuàtāo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ruǎn)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yǎn)(jiǎn)¹,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²操瓢与箪(dān)³,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jí)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译文:我在年轻的时候,读王篑的醉乡记,心里面很奇怪那隐居的人,既然和世界没有什么牵挂,为什么还说这种话,难道说真的是贪吃那酒吗?到后来读了阮籍、陶潜的诗,终知道他们虽然洒脱,不愿同世人交接,但是他们的心,终究不能平,偶然碰见那事物的是非,他就感触起来,把酒来做遁世的托辞罢了。那颜子住在一条陋巷里,只有一箪的饭,一瓢的汤。曾子唱起歌来,声音好像是从金石里发出来的,他俩寻到了圣人做老师,急急忙忙的要想学他,还觉得来不及;对那外面的事情,没有工夫去计较了;那里还会有借着醉乡做逃遁处的道理呢!
注释:¹偃蹇:困顿、失志。²颜子:颜渊。³箪:盛饭的圆形竹器。⁴金石:金,钟鼎彝器。石,碑碣石刻。金石指用以颂扬功德的箴铭。⁵圣人:孔子。⁶汲汲: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样子。⁷曲: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它发酵后再晒干,称为曲,可用来酿酒。此处指酒。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¹初,天子嗣(sì)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²,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³,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译文:所以我很哀怜那醉乡的人,不曾逢着好时候。 建中初年,天子即位,很想按照贞观开元年间的政治,做一番大事业,朝庭上官,个个上奏疏,讨论时务,这时候那醉乡的后嗣,又因为所说的话太直,丢掉了官。我读了醉乡的文词很哀怜他,又很敬重那良臣的刚烈,总想认识他的子孙。现在你肯来见我,就算是没有什么才华,我也要协助于你,况且你的文才,你的品行,很能继承家风元气,浑浑然即端方又敦厚,只可惜我的力量很薄弱,不能够提拔于你,而我的话,又没有什么人相信。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只好趁你走的时候,请你吃上杯水酒。
注释:¹建中:唐德宗年号。²丕绩:大功业。³无所挟:就算是没有什么才华。⁴张之:协助他。⁵文与行:文章与品行。
小则小偏能走跳,咬一口一似针挑,领儿上走到裤儿腰。眼睁睁拿不住,身材儿怎生捞?翻个筋斗不见了。
小则小¹偏能走跳,咬一口一似针挑,领儿上走到裤儿腰。眼睁睁拿不住,身材儿怎生捞?翻个筋斗不见了。
译文:跳蚤虽小偏偏能跑善跳,被它咬一口像是被针挑。它从领子上转眼窜到裤儿腰,眼针针看着却捉不住它。它那么小的身材怎么能抓到,翻个筋斗就不见了。
注释:中吕:宫调名。中吕宫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红绣鞋: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北曲入“中吕宫”,亦入“正宫”。虼蚤(gè):即跳蚤。¹小则小:则,这里当“虽”字讲。

zhōnghóngxiùxiéyǒngzǎo--yángjǐngxián

xiǎoxiǎopiānnéngzǒutiàoyǎokǒushìzhēntiāolǐngérshàngzǒudàoéryāoyǎnzhēngzhēngzhùshēn

cáiérzěnshēnglāofānjīndòujiànle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¹。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注释:¹青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