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
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
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
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
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
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
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王逢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¹虽寿²,犹有竟³时。
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注释:¹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²寿:长寿。³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腾蛇¹乘雾,终为土灰。
译文:螣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注释:¹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jì)¹²(lì)³,志在千里。
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注释:¹骥:良马,千里马。²伏:趴,卧。³枥:马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¹暮年²,壮心不已³
译文: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注释:¹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²暮年:晚年。³已:停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盈缩¹之期,不但²在天;
译文: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注释:¹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盈,增长。缩,亏,引申为短。²但:仅,只。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养怡¹之福,可得永年²
译文: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注释:¹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²永年:长寿,活得长。永:长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¹,歌以咏志。
译文: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¹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诗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呢?诗人认为这是不可以的。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接着诗人诗人紧承上意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寿;缩,是专职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夭。这就是说,人的寿命的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采,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琢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采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采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参考资料:
1、 龙儒民.中国诗歌精选.北京:线状书局,2010:183
2、 韩兆琦.魏晋南北朝诗选讲.北京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1-4

guīsuīshòu寿

cáocāo liǎnghàn 

shénguīsuīshòu寿 yóuyǒujìngshí 
téngshéchéng zhōngwéihuī  (téngzuò téng )
lǎo zhìzàiqiān 
lièshìnián zhuàngxīn 
yíngsuōzhī dànzàitiān 
yǎngzhī yǒngnián 
xìngshènzhìzāi yǒngzhì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人已归来,杜鹃¹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²借与莺(yīng)³。兔葵(kuí)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译文:我人已归来,枝上杜鹃这一声声的“不如归去”又是在劝何人早归?烟花三月,树荫浓如绿云,轻易的借与莺儿自由自在穿行其间。但见道旁兔葵燕麦随风飞扬,沾上我的衣襟,禁不住想问刘郎一句,这些杂草又曾几度沾上了他的长衫?一路行来,有如翠屏下幽梦一场,醒来只觉往昔种种好似都在那水绕山围之间,几度沉浮。
注释:和赵德庄韵:时稼轩在临安司农寺任上。赵德庄见前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按赵德庄先有两首新荷叶见介庵词,稼轩依韵和作两首。此其一。¹杜鹃:鸟名。因其啼声凄切,易动人归思,所以亦称“思归”鸟、“催归”鸟。陈亮《水龙吟·春恨》:“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²等闲:轻易地、白白地。³莺飞: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⁴兔葵:燕麦野草和野麦。⁵刘郎:刘禹锡,此借指赵德庄。唐孟棨《本事诗》:“刘尚书禹锡,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座,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有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大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按:稼轩于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淳熙元年重归建康充帅属,故词中有“人已归来”和“刘郎几度沾衣”句。⁶翠屏:卧室内绿色的屏风。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¹芳菲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³,记当年、初识崔徽(huī)。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译文:携一杯酒,重游旧地,看到那满园芳菲依然开得这般随意,不由的让人忆起了往日那些繁华,只是而今早已物是人非,故人不知何处去了。尽管多年未归,我却还记得当年,与君初识,心中满是喜悦,面上却只半露春风。魂牵梦萦之余,遥遥望去,云中却少有南来的大雁,我欲寄锦书与她,也无以为凭。
注释:¹随意:任意。庾信荡子赋“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²芳菲:指花草。³半面:白居易《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⁴崔徽: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宋援注:“崔徽,河中倡妇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河中,与徽相从者数月。敬中使罢,还,徽不能从,情怀怨抑。后数月,东川幕白知退将自河中归,徽乃托人写真,因捧书谓知退曰:‘为妾谓敬中:崔徽一旦不及卷中人,徽且为卿死矣。唐元稹为作《崔徽歌》。⁵南云:古有鸿雁传书的说法。⁶因依:托付。

  这首词通篇借描写友人归来所见所感,抒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之伤感。全诗语言清新平淡,是以豪放雄浑著称的辛弃疾的偶有的婉约之作。

  词的上片抒写友人归来之感。“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友人已然归来,长作“不如归去”的杜鹃鸟却依然啼叫不止,不知是为谁而啼?这句实质上是为友人归来感到高兴,责备杜鹃鸟不应该胡乱啼叫,破坏了友人归来作者的高兴心情。“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化用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责备友人归来太迟,不能共赏春光,自己只能和黄莺作伴。接下来,作者又用唐代诗人刘禹锡两次游玄都观的故事,借用典故来抒发人事代谢无常的感慨。“春风”两句回忆当年初识伊人情景。春风半面春风中袖遮半面,写少女羞涩之态。“翠屏幽梦,觉来水飞山围。”将友人的种种经历归于翠屏一梦,酒醒后抛却烦恼悠闲的在山水间游玩。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乐游山水之意,“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作者带着美酒重游故园,芳草依旧萋萋,美景依旧,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小园还是那个小园,芳草环飞,可是人事变化太大,原来的人却都已不在,让人不禁生出物是人,世事无常的感慨。“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还记得当年仲春时节,认识那位美人的情景,仿佛依旧在眼前。只是可惜“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南飞的大雁太少,没有人可以代传音信。佳人的娇羞之态好像仍在眼前,而今却是天涯相别,不同音信。

  这首词通篇写的清新哀婉,是稼轩早期婉约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辛弃疾词: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第19页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怜君谪(zhé)(huàn)¹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译文:我怜惜您被贬谪来到了楚江,家门外面湘水日日日日夜夜流淌。
注释:¹谪宦:贬官另任新职。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译文:废弃的深井经过很过年之后生长了许多乱草,古墙上的春景将夜,墙上长满了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猿声似诉孤臣恨¹,马首空劳过客哀。
译文:一阵阵猿声好像在倾诉你的遗憾,梁怀王因坠马而死,你深深歉疚哀伤,抑郁而亡。
注释:¹恨:遗憾。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
此地无须叹寥(liáo)¹,长安甲第亦成灰。
译文:这个地方无须感叹寥落,毕竟长安登甲第之名的人最后也成为灰烬。
注释:¹寥落:孤单;寂寞。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译文:劝耕亭上游春的人络绎不绝,而我却四处漂泊如今已老病缠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译文:在那满是春光的日子里,随意插山茶已然是昨日旧梦,如今再去海云寺寻池摸石已是暮春时节了。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译文:令人心惊的岁月已如流水般向东飞逝,已往的人情世故象尘埃般飘落得无影无踪。
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赖有¹(yí)²(móu)³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译文:幸好有带来的大麦可以让我饱食终日,在那路上遇到农民让我寂寞的心情随之而舒展,真心感谢他们!
注释:¹赖有: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²贻:遗留。³牟:通“麰”。大麦。⁴田畯:指农民。

sānyuèèrshísānhǎiyúnshí--fànchéng

quàngēngtíngshàngwǎngláipínhǎipínglǎobìngshēn

luànchāshāncháyóuzuómèngzhòngxúnchíshícánchūn

jīngxīnsuìyuèdōngliúshuǐguòyǎnrénqínghōngchén

làiyǒumóukānbǎofàndàoféngtiánjùnqiěméishēn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桃蹊(xī)柳陌¹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译文:桃柳下道路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唱歌。
注释:¹桃蹊柳陌:栽植桃树柳树之路。蹊、陌,都是路的意思。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为是襄(xiāng)王故宫¹地,至今犹自细腰²多。
译文:因为是襄王故宫地,到现在还是美女多。
注释:¹襄王故宫:本在今河南信阳西北,隋唐时故城久已荒废。这里当是用宋玉《神女赋》之意,以夔州一带泛称楚襄王所历之故地。²细腰:指苗条细腰的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shǒu ·èr

liú tángdài 

táoliǔhǎojīngguò dēngxiàzhuāngchéngyuèxià 
wèishìxiāngwánggōng zhìjǐnyóuyāodu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