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连村映白沙。小冈回抱一川斜。旋开幽沼听鸣蛙。
翠竹连村映白沙。小冈回抱一川斜。旋开幽沼听鸣蛙。
樵客局边惊橘乐,黄尘门外任蜂衙。树头山色晚来佳。
樵客局边惊橘乐,黄尘门外任蜂衙。树头山色晚来佳。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4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老翁山¹下玉渊(yuān)²,手植青松三万栽。
注释:¹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²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¹临水为君开²
注释:¹小轩:有窗的小屋。²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试看一一龙蛇¹活,更听萧萧风雨²哀。
注释:¹龙蛇:形容枝干盘曲。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便与甘棠(táng)¹同不剪,苍髯(rán)白甲待归来。
注释:¹甘棠: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文帝之后六年¹,匈奴²³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¹⁰¹¹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注释:¹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前),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在位。²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³大:大规模,大举。⁴入边:侵入边境。⁵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⁶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译做“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⁷祝兹侯:封号。⁸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⁹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¹⁰备:防备,戒备。¹¹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¹自劳²³。至霸上及棘(jí)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nǔ),持满¹⁰。天子先驱¹¹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¹²至!”军门都(dū)(wèi)¹³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¹⁴。’”居无何¹⁵,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¹⁶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¹⁷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¹⁸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¹⁹。”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²⁰²¹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²²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²³,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²⁴,改容式车²⁵。使人称谢²⁶:“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译文: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灞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注释:¹上:特指皇帝。²劳:慰问。³军:军队。⁴已而:不久。⁵之:到,往。⁶被:通“披”,穿着。⁷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⁸彀:张开。⁹弩:用机械发箭的弓。¹⁰持满:把弓拉满。¹¹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¹²且:将要。¹³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¹⁴诏:皇帝发布的命令。¹⁵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¹⁶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¹⁷壁:营垒。¹⁸车骑:车马。¹⁹驱驰:策马疾驰。²⁰按辔: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²¹徐:慢,缓慢。²²持兵揖: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²³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²⁴为动:被感动。²⁵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²⁶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¹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²,此真将军矣!曩(nǎng)³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称善者久之
译文: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注释:¹既:已经。²嗟乎:叹词,表示慨叹。³曩:先前。⁴固:必,一定。⁵邪:语气词,表示反问。⁶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意。

  这篇文章分三段。

  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320-322

zhōujūnliǔ

qiān liǎnghàn 

    wénzhīhòuliùnián xiōngbiān nǎizōngzhèngliúwéijiāngjūn jūnshàng zhùhóuwéijiāngjūn jūnmén nèishǒuwéijiāngjūn jūnliǔ bèi 

    shàngláojūn zhìshàngménjūn zhíchí jiāngxiàsòngyíng érzhīliǔjūn jūnshìjiǎ ruìbīngrèn gòugōng chímǎn tiānxiānzhì  xiānyuē  tiānqiězhì  jūnménwèiyuē  jiāngjūnlìngyuē jūnzhōngwénjiāngjūnlìng wéntiānzhīzhào    shàngzhì yòu shìshàngnǎishǐ使shǐ使chíjiézhàojiāngjūn  láojūn  nǎichuányánkāimén ménshìwèicóngshǔchēyuē  jiāngjūnyuē jūnzhōngchí  shìtiānnǎiànpèixíng zhìyíng jiāngjūnchíbīngyuē  jièzhòuzhīshìbài qǐngjūnjiàn  tiānwéidòng gǎiróngshìchē shǐ使rénchēngxiè  huángjìngláojiāngjūn  chéngér 

    chūjūnmén qúnchénjiējīng wényuē  jiē zhēnjiāngjūn nǎngzhěshàng ménjūn ruòérěr jiāngér zhì érfàn  chēngshànzhějiǔzhī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释子¹吾家宝,神清慧有馀(yú)。能翻²(fàn)王字³,妙尽伯英书。
译文:上人你乃是我们宗族的骄傲,你聪慧有余,能翻译印度佛家经典,你的书法深得张旭的精髓。
注释:¹释子:僧人、和尚,此指怀素。²翻:翻译。³梵王字:指佛经。⁴伯英:即张旭,其字伯英,是早于怀素的大书法家。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¹,孤云寄太虚²。狂来轻世界³,醉里得真如
译文:远远飞去的仙鹤没有伴侣可追逐,孤单的白云漂浮于浩渺的太空之中,你单身远离家乡已经很久。你写起狂草来眼里全然没有了时空宇宙,醉后舞墨更能展现世界万象的真谛。
注释:¹前侣:前面的伴侣。²太虚:即太空。³世界:佛家语,指宇宙。⁴真如:佛家语,指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飞锡(xī)¹离乡久,宁亲²喜腊初³。故池残雪满,寒柳霁(jì)疏。
译文:你离开家乡,四海云游,时间太久;你如今在这腊月之初回乡探望,亲人该是多么高兴。你的故园池塘中满是残雪,柳条稀疏,烟雨迷蒙。
注释:¹飞锡:佛家语,和尚游方称为飞锡。²宁亲:使父母安宁。此为奉养父母。³腊初:腊月初旬。⁴霁烟:雨后的烟气。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寿酒¹还尝药,晨餐不荐²鱼。遥知禅(chán)³外,健笔赋闲居。
译文:你祝寿敬酒,熬汤侍药,晨餐素食,精心侍奉父母。我远在千里之外,也知道你在家除了诵经之外,还健笔如飞,赋诗闲居的生活。
注释:¹寿酒:寿延之酒。²荐:献,进。³禅诵:念经。⁴健笔:勤奋地练笔。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余。”俗话说“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家里有一人出家,冥冥中上下几代,周围几族都要沾光,当然是“吾家宝”了。作为怀素大师而言,从小就是“神清慧有余”的。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怀素也可能懂印度梵文。中国的草书,始于张芝,而怀素集其大成。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出家人如野鹤闲云,如怀素大师,至少在草书上是“无前侣”的。而其下笔,也如“孤云寄太虚”。没有如此的境界,也谈不上相应的艺术成就。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唐代草书,以张旭、怀素并称于世,张旭号称“癫”,一天疯疯癫癫的,而怀素则“狂”,成天疯疯狂狂的。在“癫狂”之中,“世界”也没有多重的分量。这两位草圣都是酒仙,怀素是僧人,悟道有资,如林酒仙、济颠只能是他的后辈。不是上界下凡,哪来如此神笔,可以说是“醉里得真如”了。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飞锡”云游四海,其态若飞。怀素出家之后,多年在外云游,难以归乡。今天是腊月初,因为“省宁”亲长,才得“飞锡”归来。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怀素幼小时在舅舅家嬉戏的水池,被冬天的几场大雪积满。池边的柳树在寒烟里显得稀稀疏疏,冬天柳叶早已落尽,当然“疏”了。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怀素大师这次“宁亲”的目的是为舅舅祝寿,当然也得象征性地“侍奉”一番。中国人讲孝道,“娘亲舅大”,出家人仍然免不了这一套习俗。吃饭时儿孙先品尝,称为“试毒”,为父辈们的健康把关。怀素是酒仙,不忘酒。但鱼是荤,这个戒不能破,当然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对于这位出家的外甥,这位当舅舅的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舅甥俩都是名士,又都是知已嘛。怀素是僧人,日常课诵仪规当然不能少。怀素大师的“健笔”,书法艺术也无须介绍了。唐代大师,没有一个的诗文会很差的。怀素大师的诗文也极好,大家所熟悉他书写的“自述帖”,笔文俱健。何况他“赋闲居”笔下所写的寺庙生活及其修行了。

  此诗通篇赞誉之词,却无奉承之嫌,洋溢着浓浓深情。全诗使用了很多佛家用语,十分切合怀素上人身份。意境清新,蕴藉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27-228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见上好仙,乃遂奏《大人赋》,其辞曰: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见上好仙,乃遂奏《大人¹赋》,其辞曰:
译文:司马相如被拜为孝文园令,见皇上“好仙道”,于是就上奏了《大人赋》,这篇赋是:
注释:¹大人:喻天子。
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乘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建格泽之长竿兮,总光耀之采旄。垂旬始以为幓兮,抴彗星而为髾。掉指桥以偃蹇兮,又旖旎以招摇。揽欃枪以为旌兮,靡屈虹以为绸。红杳渺以眩湣兮,猋风涌而云浮。驾应龙象舆之蠖略逶丽兮,骖赤螭青虬之蚴蟉蜿蜒。低卬夭蟜据以骄骜兮,诎折隆穷躩以连卷。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骧以孱颜。蛭踱輵辖容以委丽兮,蜩蟉偃篬怵彘以梁倚。纠蓼叫奡踏以艐路兮,蔑蒙踊跃腾而狂趡。莅飒卉翕熛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
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¹。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²兮,朅(hé)³轻举而远游。乘绛幡(fān)之素蜺(ní)兮,载云气而上浮。建格泽之长竿兮,总光耀之采(máo)。垂旬始¹⁰以为幓(shēn)¹¹兮,抴(yè)¹²彗星而为髾(shāo)¹³。掉¹⁴指桥¹⁵以偃(yǎn)(jiǎn)¹⁶兮,又旖(yǐ)(nǐ)¹⁷以招摇¹⁸。揽¹⁹(chán)²⁰以为旌兮,靡屈²¹虹以为绸²²。红杳(yǎo)(miǎo)²³以眩(xuàn)(miàn)²⁴兮,猋(biāo)风涌而云浮²⁵。驾应龙²⁶象舆²⁷之蠖(huò)²⁸²⁹(wěi)³⁰兮,骖(cān)³¹赤螭(chī)³²青虬(qiú)³³之蚴(yòu)(liào)³⁴蜿蜒。低卬(áng)³⁵夭蟜(jiǎo)³⁶³⁷以骄骜³⁸兮,诎(qū)³⁹隆穷⁴⁰(jué)⁴¹以连卷⁴²。沛(xiù)(yì)⁴³赳螑(xiù)(yǐ)⁴⁴以佁(chì)(nǐ)⁴⁵兮,放散畔岸⁴⁶(xiāng)⁴⁷以孱(chán)⁴⁸。蛭(chì)(duó)⁴⁹(hè)⁵⁰容以委丽⁵¹兮,蜩(tiáo)(qiú)⁵²偃篬(qiāng)⁵³(chù)(chuò)⁵⁴以梁倚⁵⁵。纠蓼(liǎo)⁵⁶叫奡(ào)⁵⁷踏以艐(jiè)⁵⁸兮,蔑蒙⁵⁹踊跃腾而狂趡(cuǐ)⁶⁰。莅(lì)(sà)卉翕(xī)⁶¹(biāo)⁶²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
译文:世间有大人啊,生活在中州。住宅遍布万里啊,却只能短促停留。可怜人世窘迫艰难啊,何不轻飞去远游。跨上素霓般绛色旗啊,驾着云气向上浮。把格泽星竖作长竿啊,系住阳光成彩旄。垂挂旬始星作旗旒啊,再拉彗星装饰尾梢。挥动起来轻柔回翔啊,也自婀娜随风摇。天橇天枪二星作旌旗啊,挽曲彩虹把旗杆缠包。红光强烈眼花迷乱啊,暴风奔涌祥云狂飘。乘应龙象舆如尺蠖曲行啊,骑赤螭虬龙迂徐蜿蜒。俯仰屈伸纵恣奔驰啊,龙身隆起疾速向前。昂头伸颈摇身不行啊,放纵自恣翘首望天。摇目吐舌前后瞻顾啊,转头奔走高耸如梁。相引相呼喧嚣而去啊,飞虫般踊跃奔腾狂。飞奔追逐如火光闪电啊,突然雾散云消闪亮光。
注释:¹中州:中原,中国。²迫隘:窘迫艰难。³朅:通“盍”,何不。⁴幡:旗。⁵蜺:通“霓”,副虹。⁶格泽:星名。⁷总:系。⁸采:通“彩”。⁹旄:旌旗。¹⁰旬始:星名。¹¹幓:旗旒,旗下饰物。¹²抴:曳。¹³髾:燕尾,此指燕尾状饰物。¹⁴掉:摇动。¹⁵指桥:“随风指靡”,柔弱的样子。¹⁶偃蹇:夭矫的样子。¹⁷旖旎:婀娜。¹⁸招摇:飘动的样子。¹⁹揽:摘取。²⁰欃枪:星名,又名天欃、天枪。²¹靡屈:使降下弯曲。²²绸:缠裹物。²³杳渺:深远的样子。²⁴眩湣:眼花迷乱。²⁵猋风涌而云浮:指如猋风涌动,如祥云浮游,形容轻举之状。²⁶应龙:有翅膀的龙。²⁷象舆:太平盛世才出现的一种像车的精气。²⁸蠖:尺蠖虫。²⁹略:缓行。³⁰逶丽:通“逶迤”,弯弯曲曲。³¹骖:三马驾一车。此为驾乘意。³²螭:一种似龙的动物。³³虬:无角龙。³⁴蚴蟉:屈曲行进的样子。³⁵卬:高。³⁶夭蟜:曲伸的样子。³⁷据:直着颈。³⁸骄骜:纵恣奔驰。³⁹诎折:通“曲折”。⁴⁰隆穷:通“隆穹”,隆起的样子。⁴¹躩:疾行的样子。⁴²连卷:蜷曲的样子。卷:通“蜷”。⁴³沛艾:昂首摇动的样子。⁴⁴仡:举头。⁴⁵佁儗:停止不前。⁴⁶畔岸:自我放纵的样子。⁴⁷骧:举,抬头。⁴⁸孱颜:高峻的样子。⁴⁹蛭踱:忽进忽退的样子。⁵⁰輵辖:摇目吐舌。⁵¹容以逶丽:闲适地曲身。容,从容、安闲。⁵²蜩蟉:掉转头。⁵³偃篬:高耸的样子。⁵⁴怵彘:奔走。⁵⁵梁倚:如梁相倚。⁵⁶蓼:通“缭”,相引。⁵⁷叫奡:相呼;奡,通“嚣”。⁵⁸踏以艐路:踏上征途;艐,至。⁵⁹蔑蒙:通“蠛蠓”,一种小虫,性喜乱飞。⁶⁰狂趡:狂奔。⁶¹莅飒卉翕:飞奔相追逐。⁶²熛:火焰。
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悉征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于瑶光。使五帝先导兮,反太一而从陵阳。左玄冥而右含雷兮,前陆离而后潏湟。厮征北侨而役羡门兮,属岐伯使尚方。
邪绝¹少阳²而登太阴³兮,与真人乎相求。互折窈(yǎo)(tiǎo)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悉征灵圉(yǔ)而选之兮,部署众神于瑶光。使五帝¹⁰先导兮,反¹¹太一¹²而从陵阳。左玄冥¹⁴而右含雷¹⁵兮,前陆离¹⁶而后潏(yù)(huáng)¹⁷。厮¹⁸征北侨¹⁹而役羡门²⁰兮,属²¹岐伯²²使尚方²³
译文:斜穿东极登北极啊,与神仙¹³相聚在一堂。相携右转共探幽远啊,横渡飞泉在正东方。把所有仙人招来挑选啊,部署众神在北斗旁。派遣五帝在前开道啊,遣返太一侍从留陵阳。玄冥侍左含雷侍右啊,前有陆离后有濡湟。役使神仙羡门、征北侨啊,黄帝太医岐伯管药方。
注释:¹邪绝:斜渡;邪,通“斜”。²少阳:东方极地。³太阴:北方极地。⁴真人:仙人。⁵相求:相交游。⁶窈窕:指深邃的地方。⁷厉:涉水,渡。⁸灵圉:仙人名。⁹瑶光:北斗杓头第一星。¹⁰五帝: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¹¹反:通“返”。¹²太一:天神名。¹³陵阳:陵阳子明,古仙人。¹⁴玄冥:一说水神,一说雨师。¹⁵含雷:一说是天上造化神,一说是水神。¹⁶陆离:神名。¹⁷潏湟:神名。¹⁸厮:役使。¹⁹征北侨:古仙人名。²⁰羡门:羡门高,古仙人。²¹属:通“嘱”,叫。²²岐伯:相传是黄帝的太医。²³尚方:主管方药。
祝融惊而跸御兮,清雰气而后行。屯余车其万乘兮,綷云盖而树华旗。使勾芒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嬉。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纷湛湛其交错兮,杂遝胶葛以方驰。骚扰冲苁其相纷挐兮,滂濞泱轧洒以林离。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衍曼流烂坛以陆离。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崛礨嵬石褱。遍览八紘而观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
祝融¹惊而跸(bì)²御兮,清雰(fēn)³而后行。屯余车其万乘兮,綷(cuì)云盖而树华旗。使勾芒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嬉。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纷湛湛其交错¹⁰兮,杂遝(tà)¹¹胶葛¹²以方驰。骚扰冲苁(sǒng)¹³其相纷挐(rú)¹⁴兮,滂濞(pì)¹⁵(yǎng)(yà)¹⁶洒以林离¹⁷。攒(zǎn)罗列聚¹⁸丛以茏(lóng)¹⁹兮,衍曼²⁰流烂²¹²²以陆离²³。径入雷室²⁴之砰磷郁律²⁵兮,洞²⁶出鬼谷²⁷之崛礨(lěi)(wéi)石褱(huái)²⁸。遍览八紘(hóng)²⁹而观四荒³⁰兮,朅(qiè)³¹渡九江³²而越五河³³
译文:火神祝融警戒清道啊,清除恶气后启程才宜。集合我的龙车上万辆啊,车篷如云扬起华丽旗。让木神勾芒奉命随行啊,我想到南方徜徉游嬉。历经尧墓在崇山啊,路过舜坟在九嶷。旗上飘带密集交错啊,众车并驱不整齐。扰攘冲撞牵扯纠结啊,车流弥漫遍布如云移。聚集罗列如草丛啊,连绵续进拥挤参差。直入幽深险恶的雷渊啊,通往鬼谷颠簸于地势高低。看遍四面八方极远之地啊,尽渡人境仙界大河小溪。
注释:¹祝融:传说是古帝高辛氏的火官,后为火神。²跸:清道。帝王出行,阻止行人。³雰气:恶气;雰,通“氛”。⁴綷:合,五采杂合。⁵勾芒:相传是古帝少皞氏的木官,后为木神。⁶嬉:嬉戏。⁷崇山:狄山。⁸九疑:九嶷山,又名苍梧山。相传虞舜葬此山。⁹湛湛:积厚的样子。¹⁰交错:交互。¹¹杂遝:众多而杂乱。¹²胶葛:驱驰。¹³冲苁:冲撞;苁,通“摐”,撞。¹⁴纷挐:牵扯,纠结。¹⁵滂濞:众盛的样子。¹⁶泱轧:弥漫。¹⁷林离:众盛的样子。¹⁸攒罗列聚:聚集排列。¹⁹茏茸:聚集的样子。²⁰衍曼:即“曼衍”,连绵不绝。²¹流烂:布散。²²坛:通“啴”,众多的样子。²³陆离:参差众盛貌。²⁴雷室:雷渊,神话中水名。²⁵砰磷、郁律:一说都是形容深峻,一说都是雷声。²⁶洞:通。²⁷鬼谷:众鬼所居之地。²⁸崛礨嵬石褱:不平的样子。²⁹八紘:八极,八方;紘,维。³⁰四荒:四方荒远之地。³¹朅:往。³²九江:一说指长江水系的九条河,一说指九江郡,在今江西长江边。³³五河:仙境中的五色(紫、碧、绛、青、黄)河。
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奄息葱极泛滥水嬉兮,使灵娲鼓瑟而舞冯夷。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诛风伯而刑雨师。西望昆仑之轧芴洸忽兮,直径驰乎三危。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登阆风而遥集兮,亢乌腾而一止。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矐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经营¹炎火²而浮弱水³兮,杭浮渚而涉流沙。奄息葱极泛滥水嬉兮,使灵娲¹⁰鼓瑟而舞冯夷¹¹。时若薆(ài)¹²将混浊兮,召屏翳(yì)¹³诛风伯¹⁴而刑雨师¹⁵。西望昆仑¹⁶之轧(zhá)(wù)(guāng)¹⁷兮,直径驰乎三危¹⁸。排阊(chāng)(hé)¹⁹而入帝宫兮,载玉女²⁰而与之归。登阆(làng)²¹而遥集兮,亢²²乌腾²³而一止。低回²⁴阴山²⁵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²⁶?矐(hé)²⁷白首,戴胜²⁸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²⁹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³⁰万世不足以喜。
译文:历经炎火山渡过弱水河啊,横穿沙丘走过沙漠时。到葱岭休息游水嬉戏啊,女娲弹琴跳舞有冯夷。天时昏暗模糊不明啊,召天神诛杀风神雨师。西望昆仑看不分明啊,径直向仙山三危奔驰。推开天门进入天帝宫啊,载上天女一路相携。远登阆风山去歇息啊,如鸟高飞又齐下聚集。在阴山徘徊盘旋飞舞啊,我现在才见西王母容仪。满头白发戴首饰住山洞啊幸好有三足乌替她操持。若定要如此才长生不死啊,即使活万代何足悦怡。
注释:¹经营:经过,往来。²炎火:炎火山。³弱水:河水名。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山在昆仑山外,水在昆仑山下。⁴杭:通“航”,渡。⁵绝:横渡。⁶流沙:沙漠。⁷奄息:休息。⁸葱极:葱岭山顶。⁹泛滥:漂流。¹⁰灵娲:女娲。传说伏羲作琴,使女娲鼓之。¹¹冯夷:黄河水神河伯的姓名。¹²薆薆:通“暧暧”,昏暗的样子。¹³屏翳:《史记正义》:“天神使也”。¹⁴风伯:风神。¹⁵雨师:雨神。¹⁶昆仑:昆仑山,传说是天帝的下都。¹⁷轧芴洸忽:不分明的样子。¹⁸三危:仙山名。¹⁹阊阖:天门。²⁰玉女:神女,美女。²¹阆风:神山,传说在昆仑之颠。²²亢:高。²³腾,飞腾。²⁴低回:徘徊。²⁵阴山:传说在昆仑山西。²⁶西王母:传说中神女。²⁷矐然:白的样子。²⁸胜:玉胜,一种首饰。²⁹三足乌:传说是为西王母取食的鸟。³⁰济:渡。
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兮叽琼华。僸侵浔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贯列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沛。驰游道而循降兮,骛遗雾而远逝。迫区中之隘陕兮,舒节出乎北垠。遗屯骑于玄阙兮,轶先驱于寒门。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乘虚无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
回车¹(hé)²来兮,绝道不周³,会食幽都。呼吸沆(hàng)(xiè)兮餐朝霞,噍(jiào)芝英兮叽琼华。僸(yǐn)侵浔(xún)¹⁰而高纵兮,纷鸿涌¹¹而上厉¹²。贯¹³列缺¹⁴之倒景¹⁵兮,涉丰隆¹⁶之滂沛¹⁷。驰游道¹⁸而循¹⁹降兮,骛(wù)²⁰遗雾²¹而远逝。迫²²区中之隘(ài)²³兮,舒节²⁴出乎北垠(yín)²⁵。遗屯骑²⁶于玄阙(què)²⁷兮,轶²⁸先驱²⁹于寒门³⁰。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眩眠³¹而无见兮,听惝(chǎng)³²而无闻。乘虚无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
译文:何不回转车归来啊,路尽不周山会食极北山陵。呼吸露气吞食朝霞啊,咀嚼琼华和芝英。缓缓仰面高高腾跃啊,群龙攒动如波涛涌腾。穿过闪电下射光芒啊,冒着云神降滂沱大雨行。从远游道上长驱而下啊,迅速抛掉云雾远远奔。迫近狭隘的人世间啊,缓缓驶出从北极边垠。把屯骑官留在北极之山啊,把前导人留在北极之门。下看不见峥嵘大地啊,上看不见广阔高曼。眼睛眩花看不见啊,耳朵模糊听而不闻。凌空虚之境向上游啊,超脱有无独自长存。
注释:¹回车:转车。²朅:通“盍”,何不。³不周:不周山。传说在昆仑山东南。⁴幽都:极北之地,传说是日落处。⁵沆瀣:夜半气,露气。⁶噍咀:咀嚼。⁷叽:小吃。⁸琼华:玉英。⁹僸:仰望。¹⁰侵浔:渐进。¹¹鸿涌:波涛腾涌的样子。¹²厉:扬。¹³贯:通。¹⁴列缺:闪电。¹⁵倒景:下射光。¹⁶丰隆:云神。¹⁷滂沛:雨水盛。¹⁸游道:远游的路途。¹⁹循:长。²⁰骛:奔驰。²¹遗雾:把云雾抛在身后。²²迫:逼近。²³隘陕:狭隘。²⁴舒节:缓行。²⁵北垠:极北边际。²⁶屯骑:官名,管骑士。²⁷玄阙:北方的山。²⁸轶:通“遗”,留下。²⁹先驱:前导。³⁰寒门:北极之门。³¹眩眠:目不安的样子。³²惝恍:模糊不清的样子。

  此赋用骚体赋形式,汉大赋的手法,虚构夸张地铺叙“大人”游仙,对跨乘的各种龙想像描写得尤其生动形象。先写“大人”不满人生短促,人世艰难,于是驾云乘龙遨游仙界;然后分东南西北四方写遨游盛况,其中游西方见“西王母”几句通过仙人居住山谷形貌很瘦来劝诫求仙的;文末归于超脱有无,暗含对汉武帝好神仙之道的讽谏,同时流露了作者对于自己仕途进退的矛盾之情。全赋想象丰富,文字糜丽,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

  纵观全文,此赋在结构、文句等方面拟则《远游》,但又有变异。

  在结构上,《远游》始述“悲时俗之迫陬兮,愿轻举而远游”,然后述游求仙,从故乡“南州”出发,历东、西、南、北,又“周流六漠”,加之“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蝾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一段,最后归结到“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此赋袭用这一结构而先谓“世有大人兮……竭轻举而远游”,然后写“大人”从中州出发的东、南、西、北四方之游,文末袭《远游》“下峥嵘”四句而归结到“乘虚无而上假兮,超无友而独存”。

  在文句上,此赋造句于首尾袭用《远游》数句,但中间四游诸段则并不照抄,而是用辞赋家敷衍夸艳之笔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赋应该是以《天子游猎赋》述游仙的“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历骇飚,乘虚无,与神俱”数句为蓝本的,但因主旨不同而调整别构:“载云气而上浮”源自“扬节而上浮”;“焱风涌而云浮”源自“陵惊风,历骇飚”;“乘虚无而上假”源自“乘虚无”;“使五帝先导兮,反太一而后陵阳”以下一段源自“与神俱”。

  在内容上,此赋之旨则在于求仙不足为喜,以讽武帝求仙之谬,与《远游》抒发恋土之情和自我排遣的寄托之意存在根本的不同。

参考资料:
1、 李孝中,侯柯芳 注译.司马相如作品注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61-69
2、 方鸣 主编.一生最爱古诗词 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189-191
3、 李诚 主编.巴蜀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05月第1版:103-104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¹时,不见西飞雁(yàn)²。以¹斜阳欲尽: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²西飞雁:从西边飞回的大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qióng)¹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²断。¹蛩:蟋蟀。²柔肠:女子的情怀。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89页

suàn ·shàngcénglóu

chénggāi sòngdài 

shàngcénglóu lóuwàiqīngshānyuǎn wàngxiéyángjìnshí jiàn西fēiyàn 
xiàcénglóu lóuxiàqióngshēngyuàn dàidàohuánghǔnyuèshàngshí jiùróuchángdu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