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奶、长健如今日。送公子,上霄极。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奶、长健如今日。送公子,上霄极。

xīnláng··shuízhǔshuíwèi--wèilewēng

shuízhǔshuíwèitànrénshēngbiérónghuìféngnánshěnggāoménshíniánmèngpiēhúnzuófēngdìngluànyúnfēiběnxīnguìyuánzhīguìyuánqiěháiyuánshuízhītíngxiàngtiānránjiěhòuzhǎngānběnguàiānǎijīnlǎoyǎnshìkànzhūchéngdànyóuhuángshangcéngshíduōxièyīnqínbàoyuànānǎizhǎngjiànjīnsònggōngzishàngxiāo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1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cóngjūnxíngèrshǒu ·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jiāngjūnchūzhàn báiànguān 
sānmiànhuángjīnjiǎ chándǎnhuán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二月二日¹江上行,东风²日暖闻吹笙(shēng)³
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注释:¹二月二日:蜀地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²东风:春风。³笙:一种管乐器。它是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的。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花须¹柳眼²各无赖(lài)³,紫蝶(dié)黄蜂俱有情。
译文: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闻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注释:¹花须: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所以称为花须。²柳眼: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称为柳眼。³无赖:本指人多诈狡狯,这里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长,从而撩起游人的羁愁。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万里忆归元亮井¹,三年从事亚夫营²
译文: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
注释:¹元亮井:这里指故里。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²亚夫营:这里借指柳仲郢的军幕。亚夫,即周亚夫,汉代的将军。他曾屯兵在细柳(在今陕西咸阳西南)防御匈奴,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细柳营”或“柳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新滩莫悟游人¹意,更作风檐(yán)夜雨声²
译文: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注释:¹游人:作者自指。²风檐夜雨声: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

  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 ”,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 ”,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湿,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须以微火香料暖笙。东风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闻黄蜂俱有情。”写江上春色。如果说首联还是描写刚接触外界事物时一种自然的感受,这一联则是有意寻春、赏春了。花、柳、蜂、闻,都是春天最常见的事物,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红(花)、绿(柳)、黄、紫,更写出了春天绚烂色彩。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无赖”即“ 无心”,与“有情”相对。花、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规律行事,春天来了,便吐蕊、长叶,在东风旭日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而不顾人的悲欢哀乐,故源“无赖 ”。蜂、闻是有生命的动物,春到人间,穿花绕柳,翩翩飞舞,像是满怀喜悦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故说“有情 ”。然而,不管是无心的花柳,还是有情的蜂闻,它们作为春色的标志,生命活力的象征,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细味“各”字、“俱”字,不难发觉其中透露出的隐痛。诗人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何焯说:“前半逼出忆归,如此浓至,却使人不觉 ”。这“不觉”正是诗的蕴藉处。

  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转写长期寄幕思归。元亮井,用陶渊明(字元亮 )《归园田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亚夫营,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事,暗寓幕主的柳姓。虽用典,却像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他曾说自己“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可见诗人连归隐躬耕的起码物质条件也没有。“万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对照着“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写意》)、“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等诗句,不难感到“三年从事亚夫营”之中所蕴含的羁泊天涯的痛苦。

  末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写新滩流水在作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春江水涨,新滩流水在一般游春者听来,自然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在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的作者耳中,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不断撩动着自己的羁愁,所以发出“新滩莫悟游人意”的嗟叹。本是作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曲折有致。

  李商隐许多抒写身世之悲的诗篇,往往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着意渲染出一种迷蒙悲凄的环境气氛。这首诗却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具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55-1156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76-78 .
3、 刘学锴 李翰 .李商隐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141-143 .

èryuèèr--shāngyǐn

èryuèèrjiāngshàngxíngdōngfēngnuǎnwénchuīshēng

huāliǔyǎnlàidiéhuángfēngyǒuqíng

wànguīyuánliàngjǐngsānniáncóngshìyíng

xīntānyóuréngèngzuòfēngyánshēng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¹湿。
译文: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注释:¹沾:润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惊鹊栖(qī)¹未定,飞萤(yíng)卷帘²入。
译文: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注释:¹栖:栖息。²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庭槐寒影疏,邻杵(chǔ)¹夜声急。
译文: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注释:¹杵:舂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佳期¹旷何许,望望²空伫(zhù)³
译文: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注释:¹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²望望:望了又望。³伫立:久久站立。

  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也有许多的愁苦涌上心头,如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坎坷等。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参考资料:
1、 陆坚主编.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08:第194-195页
2、 吴颖民总主编.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课题组实验班学生作品选集: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53页
3、 吴颖民总主编.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课题组实验班学生作品选集: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53-354页

qiūxiāoyuèxiàyǒuhuái怀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qiūkōngmíngyuèxuán guāngcǎizhānshī湿 
jīngquèwèidìng fēiyíngjuǎnlián 
tínghuáihányǐngshū línchǔshēng 
jiākuàng wàngwàngkōngzhù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¹午梦长。
译文: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注释: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¹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之句,或以为“书”即指陶渊明诗集。解为一般书史亦可。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睡起莞然¹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láng)²
译文: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注释:¹莞然,微笑的样子。²沧浪:即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写得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睡觉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贫,衣服稍敝。”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表现得更加强烈了。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一方面明示作者“万事不关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听“渔歌入浦深”的情状,所以归隐的题旨比较明显。而蔡确这首诗,却仅以“莞然独笑”、“数声渔笛”揭示主旨,这就比王维之诗更形委婉;更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描写闲散生活,委婉抒发归隐之志,便是这首诗的主旨。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06-307

xiàdēngchēgàitíng

càiquè sòngdài 

zhǐpíngshízhěnzhúfāngchuáng shǒujuànpāoshūmèngcháng 
shuìwǎnránchéngxiào shùshēngzàicāngláng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ruǐ)(zhàn)¹红玉房²
译文: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
注释:¹绽:裂开。此指花开。²红玉房:指红牡丹花瓣。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千片赤英¹霞烂烂²,百枝绛(jiàng)³点灯煌(huáng)
译文: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玉烛似的辉煌。
注释:¹英:花瓣。²烂烂:光彩鲜明耀眼。³绛:深红色。⁴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shè)(náng)¹
译文: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
注释:¹兰麝囊:装着兰草、麝香等香料的香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仙人琪(qí)¹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译文: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注释:¹琪树:神话中的玉树。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译文: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红紫二色间¹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áng)
译文: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
注释:¹间:更迭。随:任凭。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译文: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译文: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huì)乱花无比方¹
译文: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注释:¹比方:比较。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石竹¹金钱何细碎,芙蓉²(sháo)³苦寻常
译文: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
注释:¹石竹:草名,开红白小花如铜钱大小。²芙蓉:荷花。³芍药:观赏植物名,花大而美。⁴寻常:平常,平凡。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遂使王公与卿士¹,游花²冠盖³日相望。
译文: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
注释:¹王公与卿士:古时封爵,有王,有公,又论品阶又有卿、大夫、士。²游花:外出赏花。³冠盖:帽子与车上的帷盖。此朝中的达官贵人。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bēi)¹软舆(yú)²贵公主,香衫细马³豪家郎。
译文: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注释:¹庳车:指一种轻便灵巧的车子。²软舆:软座轿子。³细马:良马。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卫公宅¹静闭东院,西明寺²深开北廊。
译文: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
注释:¹卫公宅:唐李靖封卫国公,其宅多植花木。²西明寺:唐时玩赏牡丹的胜地。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译文: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译文:担心太阳晒损娇姿,张起帷幕遮取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译文:花开花落,二十来天,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三代¹以还文胜质²,人心重华不重实。
译文:三代以后文采胜过实质,一般人都重华而不重实;
注释:¹三代:这里指夏、商、周。²文胜质:此处意为人们喜尚文采胜过了喜爱事物质朴的本性。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¹非今日。
译文:重华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注释:¹有渐:有所加剧。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元和天子¹忧农桑,恤(xù)²动天³天降祥。
译文:元和皇帝很关心农桑,由于他体恤下民,天降吉祥。
注释:¹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²恤下:抚恤下民。³动天:感动了上天。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译文:去年的嘉禾长出九穗,田中寂寞,没有人理睬。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今年瑞麦分两岐(qí),君心独喜无人知。
译文: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但是这些却无人知晓,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
无人知,可叹息。
无人知,可叹息。
译文: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我愿暂求造化¹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译文: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
注释:¹造化:大自然。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少回卿(qīng)¹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jià)(sè)²
译文: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注释:¹卿士:古官阶有公、卿、大夫、士。这里泛指朝中官员。²稼穑:指农事。

  诗人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完成了这首有名的乐府诗。先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牡丹妖艳迷人的姿色。继写由于牡丹的妖艳而引逗出卿士赏花的狂热场面。然后笔锋一转,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华不重实的流弊,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这里没有采取直接抨击卿士的办法,而是采取一种委惋的方式,说“卿士爱花心”是由于“牡丹妖艳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来减却牡丹的妖艳色,削退卿士的爱花心。最后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忧稼穑”的主张。白居易提倡天子与卿士关心农业生产的主张值得肯定。

  开始四句从正面极写牡丹的艳丽之态: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成千上百的牡丹联成一片,像那晚霞似的

  牡丹 灿烂辉煌。“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这四句意思是:牡丹初开似锦绣的身段,光辉照地,香气四溢。仙人的玉树,王母的桃花都无法相比。“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以上四句意思是:夜露的滋润,朝阳的照耀,使牡丹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展示着美丽的娇态。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这几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华丽、高贵、娇美的牡丹超凡脱俗,与那些杂卉乱花不可相提并论。比方即比拟。比起牡丹,这两种花都显得太细小了。

  “遂使”以下四句:写王公贵族狂热地赏玩牡丹, 这四句的大意是:牡丹的妖艳引逗着王公卿相,贵族公主,豪家儿郎,穿着漂亮,乘坐着轻便舒适的车马终日赏玩。“卫公宅”以下八句:继写牡丹盛开时赏花的盛况。这里用一“闭”字。写尽了王公贵旋倾家出动赏牡丹的情景。又用一“开”字,写尽了牡丹开处皆有人的情景。“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在谷雨前后开,从开至谢,一般为二十来天。花开花落,仅仅二十来天,在这一年一度的花开时节,满城的人看花。就好象发狂了似的。“三代”以下四句:议论时弊,进入主题。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这四句的大意是说:夏、商、周三代以后,浮华胜过了质朴,时人都重视虚华而不重视质实。直到看重牡丹的芳菲。这种流弊并非抬自今日,而是由来已久。“霞和”以下六句大意是:元和天子很关心农业生产.由于他怜悯老百姓感动了神灵,上天便降下了吉祥。去年地里的谷子长出了九穗。但是群臣不关心百姓疾苦。以致田野里很寂寞,无人前往问津。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真是祥瑞的征兆,但是这些却无人理会,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这是对皇帝的颂扬欢捧。“无人知”至末尾:直抒胸臆,点明主题。这四句的大意是: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作者痛斥上层统治者狂热地赏玩妖艳的牡丹而不关心与广大百姓生命攸关的农桑。但作者无回天之力,只能无可奈何地呼喊:“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回卿士慢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作者对皇帝的褒奖,只是一种类似辞赋中的说反话而已。

参考资料:
1、 贾炳棣.咏牡丹诗词精选:金盾出版社,2008年8月:第22页
2、 李冷文、曹法舜、董寅生.牡丹古诗选: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4月第1版:第21页
3、 龚克昌、彭重光.白居易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01月:第5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