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淮东南,孰为州最。曰李大夫,实劳于外。公虽老矣,方壮方刚。
维淮东南,孰为州最。曰李大夫,实劳于外。公虽老矣,方壮方刚。
处剧而静,不烦以详。大率郡县,事如草芒。而况楚州,车轮中央。
处剧而静,不烦以详。大率郡县,事如草芒。而况楚州,车轮中央。
侯繇其冲,客出四旁。北迎大车,南乱巨航。
侯繇其冲,客出四旁。北迎大车,南乱巨航。
公移私讯,骈檄交章。大夫酬应,谈笑以将。大夫甚健,日力有馀。
公移私讯,骈檄交章。大夫酬应,谈笑以将。大夫甚健,日力有馀。
事至立决,罪无囚拘。教以好语,完其体肤。据案而坐,处之须臾。
事至立决,罪无囚拘。教以好语,完其体肤。据案而坐,处之须臾。
吏休两廊,庭中空虚。所以楚人,爱公之敏。挥刀截绳,弯弓射隼。
吏休两廊,庭中空虚。所以楚人,爱公之敏。挥刀截绳,弯弓射隼。
敏所以辅,其本则明。穷奸破伪,窥心见情。譬如工师,譬如良匠。
敏所以辅,其本则明。穷奸破伪,窥心见情。譬如工师,譬如良匠。
手无所设,目无所妄。物随以就,法随以施。大寻小尺,方矩圆规。
手无所设,目无所妄。物随以就,法随以施。大寻小尺,方矩圆规。
嗟民虽愚,所以有几。曰敏曰明,曰公有体。
嗟民虽愚,所以有几。曰敏曰明,曰公有体。
曰不生事,曰不悖理。不阿不随,不激不诡。民以是悦,众以是和。
曰不生事,曰不悖理。不阿不随,不激不诡。民以是悦,众以是和。
何以送之,其可弗歌。在昔奏事,实采谣言。凡我乡党,宜歌斯篇。
何以送之,其可弗歌。在昔奏事,实采谣言。凡我乡党,宜歌斯篇。

sòngshānyángtàishǒugōng--

wéihuáidōngnánshúwèizhōuzuìyuēshíláowàigōngsuīlǎofāngzhuàngfānggāng

chùérjìngfánxiángjùnxiànshìcǎomángérkuàngchǔzhōuchēlúnzhōngyāng

hóuyáochōngchūpángběiyíngchēnánluànháng

gōngxùnpiánjiāozhāngchóuyīngtánxiàojiāngshénjiànyǒu

shìzhìjuézuìqiújiàohǎowánànérzuòchùzhī

xiūliǎnglángtíngzhōngkōngsuǒchǔrénàigōngzhīmǐnhuīdāojiéshéngwāngōngshèsǔn

mǐnsuǒběnmíngqióngjiānwěikuīxīnjiànqínggōngshīliángjiàng

shǒusuǒshèsuǒwàngsuíjiùsuíshīxúnxiǎochǐfāngyuánguī

jiēmínsuīsuǒyǒuyuēmǐnyuēmíngyuēgōngyǒu

yuēshēngshìyuēbèiāsuíguǐmínshìyuèzhòngshì

sòngzhīzàizòushìshícǎiyáoyánfánxiāngdǎngpiān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5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丝纶(lún)¹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²长。
译文: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
注释:紫薇花: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¹丝纶阁: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阁楼。²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wēi)花对紫微郎¹
译文: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寂然相对。
注释:¹紫微郎: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因中书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为义,故称。

  这首诗中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既表现了宫廷的特色,也指出了诗人“独坐”的原因是正在宫中值班。黄昏的皇宫是一个寂静的世界,令人感到沉闷而百无聊赖,仿佛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缓慢。但是按照规矩,值班的官员不能四下走动,这更将诗人困在了一个相对局促的环境里。在诗中所描绘的这一天,诗人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公务,只有看看鲜花,听听刻漏声,打发着这空虚无聊的时光,等待着“下班”时间的到来。在这首诗中,诗人隐约地表达出了对自己所从事的枯燥工作的失望,并通过对宫廷环境的描写,影射了当时沉闷的政治气氛,进而表达了对此的不满。

  “独坐黄昏谁为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的诗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样不乏幽默的语言,对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讽了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一个“对”字,描绘出了诗人与花“相看两不厌”的情景,将诗人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情景烘托得更加生动,也将诗人闲坐无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传神,使诗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

  全诗描写诗人当值丝纶阁,因无事闲坐而觉得刻漏声长,因寂寞无伴而端详紫薇花,又因端详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浅白、叙事清晰、说理明白,这正是白诗最大的特点。

  如果将这首诗与周必大的《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洪咨夔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都写了宫禁的静穆以衬托皇宫的庄严,都写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书省的工作性质,都表达了几分得意之情,以显示受到皇帝的恩宠是很荣耀的事。则此类诗的写作缺乏创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40
2、 李希南.白居易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02-203

zhízhōngshūshěng

bái tángdài 

lúnxiàwénshūjìng zhōnglóuzhōnglòucháng 
zuòhuánghūnshuíshìbàn wēihuāduìwēiláng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jī)¹云外入松阴。
译文:我听到有山岩之景便立即去寻找,也在云雾中行走,在松树下伫立。
注释:¹跻:登。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虽然未是洞中境¹,且异人间名利心。
译文:虽然还不是洞天胜境,但也与人世间的名利之心所不同了。
注释:¹洞中境:洞天胜境。道教把风景名胜叫作“洞天”,喻该处能洞察天上玄机,是修道的好地方。

xíngxiànzhìdōuyāohángqiánjiànhóumíngshěnshèngyántóngyóuluóyán--zhōudūn

wényǒushānyánxúnyúnwàisōngyīnsuīránwèishìdòngzhōngjìngqiěrénjiānmíngxīn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古木阴阴¹六月凉,幽花藉(jí)²四时香。
译文:参天古木,荫蔽覆盖着阁楼,给六月送来了清凉。幽静的花朵,杂乱地盛开,送来了四时的芳香。
注释:¹阴阴:荫蔽覆盖。²藉藉: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丝桐¹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译文:古琴悠扬,清夜漫长,不妨弹奏一曲《梅花三弄》。皎洁的月光,照入帘幕,清风轻轻吹过了床头。
注释:¹丝桐: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百丈¹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译文:江边的风景随着百丈竹索不断变换,孤舟在斜阳下缓缓前行。
注释:¹百丈:牵船的篾缆。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兴来犹杖屦(jù)¹,目断更云沙。
译文:杖屡登岸,犹如昨日,而目断湘祠,飘飘渺渺就好像隔着云纱。
注释:¹杖屦:手杖与鞋子。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山鬼迷春竹,湘娥(é)倚暮花。
译文:回想花竹幽冥,更加觉得凄凉,暮色中的花也是那样迷茫。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译文:迁客旅人经过这个清绝之地,都不禁感叹不已。

nánwàng--

bǎizhàngqiānjiāngzhōufànxiéxìngláiyóuzhàngduàngèngyúnshā

shānguǐchūnzhúxiāngéhuānánqīngjuéwànzhǎngji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chóng)¹杰观(guàn)²(yì)³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译文:重重高阁与楼观相对耸立,有山河屏障的徐州自来雄镇一方。
注释:寇十一: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人,从陈师道学。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授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主簿。白门,徐州城门名。¹重楼:多层的楼。²杰观:雄伟的楼观。观:楼观。³屹:高耸貌。⁴表里山河:谓有山河屏障,自守无虞。⁵自一方:即自成一方重镇,与帝城气象遥分,徐州自古为兵家要地,陈师道此语,确实形容准确。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小市¹张灯归意动²,轻衫当户³晚风长。
译文:直待到小市门张起明亮灯火,我才起了回家的念头;身穿轻薄衣衫对着窗户,晚风吹来只觉得分外悠长。
注释:¹小市:徐州有地名小市门。²归意动:起了回家的念头。³当户:对着窗户。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孤臣¹白首逢新政²,游子³青春见故乡。
译文:被朝廷遗忘的臣子白了头发,幸喜看到如今新的政令更张,被贬在外的游子正好趁着春光,返回久别的故乡。
注释:¹孤臣:远离朝廷、被君上所遗忘的臣子。此处是作者自称。²新政:指徽宗初即位,赦元祐旧臣内迁以示宽大。³游子:指苏轼、黄庭坚等人。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译文:富贵本不是我们享有的事情,但又怎能在隐居生活中把师友淡忘!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白门楼的所见所思。该诗上半段写登临的情况,下半段写归来后的感触,结体灵活,用意深婉。由于是写给晚辈的和诗,作者则写得潇洒自如,在欣喜之中略带轻松放旷的意绪。

  首联起势壮阔,将白门的形势及登楼所见都包容在内。

  颔联极洒脱而轻松,因看到小市上了灯,诗人才萌动了归意,可见其游兴之浓;乘着和煦的春风回到家门,然而诗人的意兴仍然未尽,故伫立门前,让晚风吹拂着轻衫。此二句将诗人的意绪动态与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小市”“轻衫”“归意动”“晚风长”诸语,都如同随手拈来,颇有谐谑放达的意趣,特别是以“长”字形容风,形象而生动,画面逼真。

  颈联则道出了诗人轻松心情的由来。当时苏轼等人还贬谪于南方,因朝廷有重新起用旧党的趋势,所以庆幸又“逢新改”,语中带着喜悦和希望,但“白首”二字中却包蕴着无限感慨,暗示出政治上派别斗争之漫长和严酷。但诗人为流贬远方的朋友可以北归而高兴,“游子”句即设想他们在春天融和的天气中重回故乡的情景。这一句脱胎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首中“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其中表达的感情也同杜诗的欢愉之情相仿佛。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感叹道:“富贵早已与我们绝缘,但羁身于仕宦之途,既不能建功立业,又不能归隐江湖,自由自在,所以永远处于矛盾困窘之中。”至于这种既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又留恋仕途,功名之心难忘的矛盾,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颇有典型意义。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715页
2、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94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