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装怀岁月侵,贱官情味我能任。
龙锺老态浑非昨,索漠英游不可寻。
蜨绕书窗空费梦,蚁浮玉琖不同斟。
相望解寄重阳酒,满路西风黄叶深。
尘土装怀岁月侵,贱官情味我能任。
龙锺老态浑非昨,索漠英游不可寻。
蜨绕书窗空费梦,蚁浮玉琖不同斟。
相望解寄重阳酒,满路西风黄叶深。
王铚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 1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南望朱雀门¹,北望宣德楼²,皆旧御路也。
注释:¹朱雀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旧城南面有三座门,朱雀门是中间的一座,为正南门。²宣德楼:宫城的正门楼。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州桥¹南北是天街²,父老³年年等驾回
译文:天汉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旧老年年都伫足南望,盼望王师返回。
注释:¹州桥:正名为天汉桥,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²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这里说州桥南北街,是指当年北宋皇帝车驾行经的御道。³父老:指汴梁的百姓。⁴等驾回:等候宋朝天子的车驾回来。驾,皇帝乘的车子。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忍泪失声¹²使者,几时真有六军³来?
译文: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注释:¹失声:哭不成声。²询:探问,打听。³六军:古时规定,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天子设六军。此处借指王师,即南宋的军队。

  此诗为过汴京时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心情,隐晦地流露了作者对议和不战政策的不满。全诗在朴素的语言中把遗民盼望王师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真实感人。

  此诗四句,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 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旧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旧老苦不欲生。这里,“旧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

  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 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 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旧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旧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旧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旧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20-1021

zhōuqiáo

fànchéng sòngdài 

nánwàngzhūquèmén běiwàngxuānlóu jiējiù 

zhōuqiáonánběishìtiānjiē lǎoniánniánděngjiàhuí 
rěnlèishīshēngxúnshǐ使zhě shízhēnyǒuliùjūnlái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¹
译文:新亭已经落成,掩映在鹊山湖的南面。
注释:同:即和诗之意。李太守:指李邕。题下原注:“时李之芳自尚书郎出齐州,制此亭。”李之芳,李邕从孙,曾任驾部员外郎,此时出任齐州司马。¹“新亭”二句:作者原注:“亭对鹊山湖。”鹊山湖,据今人张忠纲考,鹊山在今济南市北,鹊山与历下古城之间有莲子湖(今淤),即鹊山湖。员外新亭当位于历下古城北城墙外,北望可见此湖。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译文:坐落在台观的旧址,气象高远,连接着大海和泰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圆荷想自昔,遗堞(dié)¹感至今。
译文:湖中圆荷田田,城上深时遗留下来的矮墙令人感到此处深今景象之绝胜。
注释:¹堞:城上的矮墙。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译文:此时,华美的筵席已经准备好,哀切的弦声演奏出千深遐思。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主称¹寿尊客²,筵秩宴北林。
译文:主人举杯为尊客祝寿,座席井然有序,开宴于城北林边。
注释:¹称:举杯。²尊客:指李邕。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不阻蓬荜¹兴,得兼梁甫吟²
译文:主人不阻我这贫士的兴致,使我有机会再唱一支《梁甫吟》。
注释:¹蓬荜:“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此作者自称。²梁甫吟:挽歌。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死人聚葬之处。今所传《梁甫吟》,相传为诸葛孔明作,诗中写齐相晏平中以二桃杀三士之典,表达以谋略用世之心。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从此音尘¹各悄然²,春山如黛(dài)³草如烟。
译文:从此分别以后,你我音信全无,远望春山如同你的黛眉,但草烟迷漂,难见你的身影。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泪添吴苑¹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²
译文:自己因思恋情人眼泪比长洲苑三更的雨水还多,离恨使得人整夜不眠。
注释:¹吴苑:吴王之苑。在江苏吴县,又名长洲苑。此处不是实指。²邮亭一夜眠;化用宋人陶穀《风光好》词。据传宋臣陶榖出使南唐,驻留驿馆。南唐韩熙载命妓女秦弱兰伪为驿卒女;陶殼悦其颜色,因与相好,作《风光好》词,词中有“祇得邮亭一夜眠”句。邮亭:旧时传递文书时停顿的处所。借指旅舍。
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jù)¹有青鸟²(jiān)³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译文:哪有青鸟(信使)传递我们别后的相思(话语)?姑且将恋情刻记在逝去的年华上。
注释:¹讵:岂。²青乌:即青鸟。旧称传信使者为青鸟。事见《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武故事》。³缄:缄封。⁴别句:别后的语句。⁵锦瑟:装饰华美的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一诗,主题说法不一,以“恋情”、“悼亡”之说居多,也有认为是回忆过去之作。黄景仁在这里是把它的主题当作“恋情”的。⁶流年:如流水易逝的年华。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他时¹脱便²微之³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译文:将来假如我经过你那里,你我都只能百转千回,徒然叹惜。
注释:¹他时:他日,将来。²脱便:或许。³微之:指唐诗人元稹,字微之。他曾撰传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是一篇带自传性的小说。有人认为记中张生即元稹。莺莺后嫁郑生,元稹也另娶别人。⁴百回千转:《莺莺传》载崔莺莺嫁人后,张生经过其居曾求见,崔不出见,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谷口来相访,空斋¹不见君。
译文:说好了今天前来拜访你,现在却只看到空空的书斋,而不见你的身影。
注释:¹空斋:空屋。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涧花¹然暮雨²,潭(tán)³暖春云。
译文: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注释:¹涧花:山涧里的花。涧,指高冠谷水。²暮雨:傍晚的雨。³ 潭树:水潭边的树。潭,指高冠谷中的石潭,名高冠潭。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门径¹稀人迹,檐(yán)峰下鹿群。
译文:门前的小路已长久没有人迹,只有成群的鹿儿快乐地玩耍。
注释:¹门径:当门的小路。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衣裳与枕席,山霭(ǎi)¹碧氛(fēn)(yūn)²
译文:只有和衣小憩于枕席之上,在氤氲的雾霭中,恭候你的归来。
注释:¹山霭:山上的云气。²氛氲:云雾朦胧貌。

  此诗前两句“谷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点明事由,作者来到高冠谷口来拜访朋友,却只见空屋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山涧的花在暮雨之中红艳似火,潭边的树为春云笼罩暖意顿生,着实迷人;“门径稀人迹, 檐峰下鹿群”,门前的小径人迹罕至,靠近屋檐的山峰上常跑来鹿群,何其幽静。“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屋子里的衣裳和枕席,全被碧色的山雾弥漫侵吞,他的乐于隐居之情溢于言表。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人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此诗颇见出岑参写景绘物的不俗功力。诗人艺术嗅觉的灵敏及善于捕捉平凡景物中独特的意蕴,于此诗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好新奇巧妙的想象的审美意趣。如三、四句“然”、“暖”二字,即构思巧妙,新人耳目,沈德潜评其“工于烹炼”(见《唐诗别裁》卷十),甚是。全诗优美清幽的环境刻画,渗透着诗人对田园野趣、隐逸生活的追慕和神往,而这种情感又不露声色地隐含在诗人对自然风光细致独特的描写中,这又是岑参诗歌的特色之一。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3-154
2、 岑参著.岑参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12页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译文:混浊的水会使人心情低落,澄澈清明的水能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致。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思逢海底人,乞取¹(bàng)中月。
译文:幻想着能遇到那生活在海底的鲛人,向他求取蚌中吸取月光精华的珍珠。
注释:¹乞取:求得;请求采取。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此兴若未谐¹,此心终不歇。
译文:这样的心愿如果没能实现,一定会念念不忘,终身牵挂。
注释:¹谐:办妥;办成。

yǒng怀huáizuòyǒngqíngzuògǎn--mèngjiāo

zhuóshuǐxīnqīngmíngxìngchūfénghǎirénbàngzhōngyuè

xìngruòwèixiéxīnzhōngxi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