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刚,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来下休,高风千古为标格。
坚不刚,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来下休,高风千古为标格。
释智愚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1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译文:人不知从哪来,也不知死后将要去何处;从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何须¹²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译文:何必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注释:¹何须:何必。²更:再。
女几之山,乾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噪之。鸲鹆闻之,亦集而噪。鹎鶋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鸲鹆,鸲鹆无以对。鹎鶋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女几之山¹,乾鹊²所巢,有虎出于朴簌(sù)³,鹊集而噪之。鸲(qú)(yù)闻之,亦集而噪。鹎(bēi)(jū)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diān)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鸲鹆,鸲鹆无以对。鹎鶋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译文:有座山叫女几山,喜鹊在这里筑巢。有老虎出没在树丛之中,喜鹊聚集在一起然后向它叫嚷。八哥鸟听到后,也聚集起来然后向老虎大叫。鹎鶋见了问它说:“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它不会影响到你),你们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向它鸣叫呢?”喜鹊回答道:“它咆哮起来会产生风,我们害怕风会把我们的窝从树上吹下来,所以才大叫使它离开。”然后问到八哥鸟,八哥鸟(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回答(鹎鶋)的。鹎鶋笑着说:“喜鹊的巢在树梢上,它怕风(把它的巢吹走),所以忌恨老虎;而你们是住在树洞里的动物,为什么也跟着乱叫呢?”
注释:¹女几之山:据《山海经·中山经》载:“女几山,……洛水出焉,东注入江。”女几山,在河南宜阳县西,俗名石鸡山。²乾鹊:即喜鹊,因其厌湿喜晴,故叫乾鹊。³朴蔌:树名,此指树丛。⁴鸲鹆:鸟名,即八哥。⁵鹎鶋:即寒鸦,也叫“雅乌”。其形如乌,其声雅雅,故名。⁶颠:颠覆。⁷末:树梢。⁸忌:憎恨。⁹何以噪为:为何鸣叫呢?何以,以何的倒装,为什么。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¹长堤(dī)柳暗船。
译文:记得去年的今夜,我们在月明花娇的万树丛中举杯欢饮,一同进入醉乡。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个停立江边,心情无比惆帐。月色朦胧,长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摇曳的阴影遮住了停靠江边的小船。
注释:¹月暗:昏暗,不明亮。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此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¹去。来岁²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译文:远游的故人你现在何处?请江月把我的离愁带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预想来年百花吐艳的时节,我还会像今年这样,更加深情地追忆去年呢!
注释:¹江外:指长江以南地区。因从中原看出来,江南地带地处长江以外。此称“江外”,亦作“江表”。²来岁:来年,下一年。

  这首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读。表层的,亦即文本的层面,可以说是写怀念朋友、亦即词中所说的“此人”。“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一个月明之夜的花下,这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又幽静的环境。当时作者和友人都喝醉了,其情也是非常动人的。按照宋时的习惯,有酒宴,就一定有歌妓侍宴。大的背景是月下、花前,如此幽静。而具体到酒宴上,却又是红烛光摇,翠袖持觞。正如晏几道在他的《鹧鸪天》中说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又是何等的旖旎。将灯红酒绿,轻歌妙舞,置于如此清丽幽雅的环境之下,真个可谓是人间天上,无怪他们都要喝醉了。接下来却是一跌:“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这个落差极大。今夜作者却独自在江边,月亮是昏暗的,所以照见长堤也是这般的昏暗。昏暗的长堤,可谓全无生气,别说歌筵酒宴,竟是连一个送行的朋友也没有。而船在这柳阴之下,更显出没一丝生气。因为船既是“暗”的,说明船中连孤灯也没有一盏。

  下片由自己的无聊,转向了他所思念的朋友:“此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此人在哪里呢。说明他们之间,连信息也没有通过。这就更加令人挂念了。他不说自己思此人之愁,而偏说是此人“带我离愁”而去的,则虽不知此人现在何处,但作者的愁却是长伴着他的,他在什么地方,作者的愁也在什么地方。“江外去”,是虽不知处,但不是在长江之边,却是可以肯定的了。最后想结一个光明的尾巴:“来岁花前”,希望未来的岁月,像过去那样,能再次的醉倒在花前月下,只是恐怕“又是今年忆昔年”终是没有信心。

  吕本中的词,不像他的诗,现实感很强,贫富对立的社会矛盾在他的诗集中,比同时代的其他诗人表现得更为深刻。而在词中,则多写风花雪月,离思别情。这自然是与词作为“艳科”所决定的。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战士血管里流的总是血,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他写的词也会流露出他的这一遗恨。

  南宋的形势,大抵是战战和和,所以也有“月明花下”之时,这时主战派自是“同醉’的,因为形势喜人。然而多数的情况,却是“月暗长堤柳暗船”,正因为如此,所以主战派的人多数都被贬谪以去了,这就是“此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的写照。而国势看来是无可恢复的,所以他不得哀叹;“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这就是深层次的解读。正如在《宋史·吕本中传》的最后一段“论”所说:“传有之:‘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绍兴之世,吕颐浩、秦桧在相位,虽有君子,岂得尽其志,宋之不能图复中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乎?若常同……吕本中,其才猷皆可经邦,其风节皆可以厉世,然皆议论不合,奉祠去国,可为永慨矣。”

  另外,将三种不同时空意象叠映,借以烘托出别情之深切是此词突出的艺术特点。上片犹如两个蒙太奇镜头,对比中生出无限悲愁。同是月夜,去年月明花香,人聚同醉;今年却是月暗柳昏,人别船离。过片直写离别。结句写“来岁”思念,妙在“来岁”又包含“今年忆去年”之聚散忧乐。在时间的三维(过去、现在、未来)上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事态情思,而又相融相生,用笔极简练而情思极丰富。

参考资料:
1、 成绶台,程序.《历代长江词曲赏析》.北京:长江出版社,2008:65-66
2、 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772-773

jiǎnlánhuā··niánjīn--běnzhōng

niánjīntóngzuìyuèmínghuāshùxiàjiāngbiānyuèànzhǎngliǔànchuán

rénchùdàichóujiāngwàiláisuìhuāqiányòushìjīnniánnián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万里辞家事鼓鼙(pí)¹,金陵²驿路楚云西³
译文: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注释:¹事鼓鼙:从事军务。鼓鼙,军用乐器。²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³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江春不肯留行客¹,草色青青²送马蹄。
译文: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注释:¹行客:过客;旅客。²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诗人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倾注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

参考资料:
1、 刘克智.《新编唐诗300首赏读》:金盾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
2、 赵丽雅.《唐诗鉴赏解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sòngpànguānzhīrùnzhōuxíngyíng

liúzhǎngqīng tángdài 

wànjiāshì jīnlíng驿chǔyún西 
jiāngchūnkěnliúxíng cǎoqīngqīngsòng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译文:年老体衰身上的疾病还没有痊愈,又有世间的烦心事扰乱自己的幽静的心情。
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
纱幮(chú)¹笛簟(diàn)²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
译文:躺在床上只觉得差了一点音乐,暂且听着傍晚时分的潇潇雨声聊以慰藉吧!
注释:¹纱幮:亦作“纱厨”。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²笛簟:笛竹做的席子。

tīng--yóu

lǎotàilóngzhōngwèipínggèngkānshìbàiyōuqíngshāchúdiànchàkānqiětīngxiāoxiāo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