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zhǎngānzǎoqiū--zilán

fēnghuáihuāluògōuzhōngnánshānchéngqiū

ménménzǒuzhēngbīnggōngzishēngzuìlóu

子兰

子兰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 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译文:剑南此时正是腊月前的春景,山中的鸟儿伴着江风细雨让人顿感清新的春天气息。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译文:不要嗔怪我陪你走了这么远,我自己也是出门在外想家的人。

sòngshǔ--yōngtáo

jiànnánfēngjǐngqiánchūnshānniǎojiāngfēngxīn

guàisòngjūnxíngjiàoyuǎnyuánshēnshìguīrén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译文:我把元夫子你啊,看成为异姓兄弟,天伦相恰。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本无轩裳¹(qì),素以烟霞亲。
译文:我本来就对官位爵禄没有兴趣,素来喜欢亲近烟霞风景。
注释:¹轩裳:指官位爵禄。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尝恨迫世轩,铭意俱未伸。
译文:苦恨于世轩人情的逼迫,铭心刻骨的意愿没有得到实现。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译文:松柏虽然寒苦,也羞以追逐桃李那样的艳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zī)(lín)¹
译文:市朝之间,岁月悠悠,青春玉颜已经衰老。
注释:¹缁磷:当源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意思是: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纯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译文:所失去的东西重于山岳,所得到的轻于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精魄渐芜秽(huì)¹,衰老相凭因。
译文:精魄渐渐芜秽,衰老的体征竞相出现。
注释:¹芜秽:污浊;污秽。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译文:我最近得到一个锦囊妙诀,可以使你保持青春。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当餐黄金药¹,去为紫阳宾。
译文:就是炼吃黄金药,可以成为仙人紫阳的宾客。
注释:¹黄金药:道教谓炼丹所得黄金為仙药。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译文:万事难以尽得其好处,百年很快就会过去,要抓紧时间。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译文:与你分别以后,我将去东南方,思念你的心情悠悠多是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译文:不要改变修道的夙愿,征途遥遥,贵在持之以恒。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译文:休矣,世事,我归去来兮,犹如洛阳的天津桥头白云飞飘。

yǐngyángbiéyuándānqiūzhīhuáiyáng--bái

jiāngyuánzixìngwèitiānlún

běnxuānshangyānxiáqīn

chánghènshìwǎngmíngwèishēn

sōngbǎisuīhánxiūzhútáochūn

yōuyōushìcháojiānyánlín

suǒshīzhòngshānyuèsuǒqīngāichén

jīngjiànhuìshuāilǎoxiāngpíngyīn

yǒujǐnnángjuéchíjūnshēn

dāngcānhuángjīnyàowèiyángbīn

wànshìnánbìngbǎiniányóuchóngchén

biéěrdōngnányōuyōuduōbēixīn

qiánzhìshùyuǎnsuǒzūn

guīláibáiyúnfēitiānjīn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高山代郡(jùn)¹东接燕²,雁门³胡人家近边。
译文: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
注释:¹代郡:雁门郡。²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³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⁴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解放¹胡鹰逐塞(sài)鸟,能将²代马³猎秋田
译文: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
注释:¹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²将:驾御。³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⁴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¹里孤峰湿作烟。
译文: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
注释:¹雨:一本作“雾”。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闻道辽西¹无斗战²,时时醉向酒家眠。
译文: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注释:¹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²斗战:战斗、战争。

  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从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状态,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极其新颖别致。诗中先写胡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写了一个小插曲,即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而最终释然。在诗人笔下,胡人与汉人一样,同样厌恶战争并同样富有人情味,因此赋予了此诗以凝重的反战主题。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66页

yànménrén--cuīhào

gāoshāndàijùndōngjiēyànyànménrénjiājìnbiān

jiěfàngyīngzhúsāiniǎonéngjiāngdàilièqiūtián

shāntóuhuǒhánduōshāofēng湿shīzuòyān

wéndàoliáo西dòuzhànshíshízuìxiàngjiǔjiāmián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¹望乡台²,他席³他乡送客杯。
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注释:¹九月九日:指重阳节。²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³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⁴他乡:异乡。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¹苦,鸿雁(yàn)²从北地³来。
译文: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¹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²那:为何。³北地:北方。

  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60-61

shǔzhōngjiǔ

wáng tángdài 

jiǔyuèjiǔwàngxiāngtái xiāngsōngbēi 
rénqíngyànnánzhōng hóng鸿yàncóngběilái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àn)¹销魂²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³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wēi)于山侧。棹(zhào)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¹⁰金觞(shāng)¹¹而谁御¹²,横¹³玉柱¹⁴而沾¹⁵¹⁶。居人愁卧,怳(huǎng)¹⁷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¹⁸,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qiū)¹⁹之离²⁰霜。巡层楹(yíng)²¹而空掩,抚锦幕²²而虚凉。知离梦之踯(zhí)(zhú)²³,意²⁴别魂之飞扬²⁵
译文: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注释:¹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²销魂,即丧魂落魄。³秦吴:古国名。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⁴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⁵燕宋:古国名。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⁶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⁷棹:船桨,这里指代船。⁸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⁹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¹⁰掩:覆盖。¹¹觞:酒杯。¹²御:进用。¹³横:横持;阁置。¹⁴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¹⁵沾:同“沾”。¹⁶轼:车前的横木。¹⁷怳:丧神失意的样子。¹⁸沉彩:日光西沉。¹⁹楸:落叶乔木。枝干端直,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²⁰离:即“罹”,遭受。²¹层楹:高高的楼房。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²²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²³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²⁴意:同“臆”,料想。²⁵飞扬:心神不安。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¹。至若龙马²银鞍(ān),朱轩³绣轴(zhóu),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兮箫鼓陈,燕、赵¹⁰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¹¹。惊驷(sì)¹²之仰秣(mò)¹³,耸¹⁴渊鱼之赤鳞¹⁵。造¹⁶分手而衔(xián)¹⁷,感寂寞¹⁸而伤神。
译文: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注释:¹万族:不同的种类。²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³朱轩:贵者所乘之车。⁴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⁵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⁶东都:指东都门,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⁷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曾帐饮于金谷园。⁸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弹奏出羽声。⁹张:调弦。¹⁰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¹¹上春:即初春。¹²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¹³仰秣:抬起头吃草。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此处反其意。¹⁴耸:因惊动而跃起。¹⁵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¹⁶造:等到。¹⁷衔涕:含泪。¹⁸寂漠:即“寂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乃有剑客惭恩¹,少年报士²,韩国³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lì)共诀,抆(wěn)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¹⁰于泉里¹¹。金石震¹²而色变,骨肉¹³悲而心死。
译文: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注释:¹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²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³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⁴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⁵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⁶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⁷沥泣:洒泪哭泣。⁸抆血: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抆:擦拭。⁹衔感:怀恩感遇。衔,怀。¹⁰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¹¹泉里:黄泉。¹²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¹³骨肉:指死者亲人。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或乃边郡(jùn)未和,负羽¹从军。辽水²无极,雁山³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xūn)。日出天而曜(yào),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袭¹⁰青气¹¹之烟煴(yūn)¹²,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¹³兮沾罗裙。
译文: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透过红色的雾霭阳光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注释:¹负羽:挟带弓箭。²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³雁山:雁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⁴曜景:闪射光芒。⁵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⁶镜:照耀。⁷朱尘:红色的尘霭。⁸照,日光。⁹烂,光彩明亮而绚丽。¹⁰袭:扑入。¹¹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¹²烟煴:同“氤氲”。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¹³爱子:爱人,指征夫。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至如一赴绝国,讵(jù)¹相见期?视乔木²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班³(jīng)兮憎恨,惟樽(zūn)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méi)
译文: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注释:¹讵:岂有。²乔木:高大的树木。³班:铺设。⁴荆:树枝条。⁵尊:同“樽”,酒器。⁶湄:水边。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又若君居淄(zī)¹,妾家河阳²,同琼珮(pèi)³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shòu)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huì)高台之流黄。春宫(bì)¹⁰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diàn)¹¹清兮昼不暮,冬釭(gāng)¹²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译文: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回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注释:¹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²河阳:黄河北岸。³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⁴结绶:指出仕做官。绶:系官印的丝带。⁵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少妇。⁶徒芳:比喻虚度青春。⁷晦:昏暗不明。⁸流黄:黄色丝绢,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⁹春宫:指闺房。¹⁰閟:关闭。¹¹簟:竹席。¹²釭:灯。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tǎng)¹有华阴²上士³,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¹⁰而方坚。驾鹤上汉,骖(cān)¹¹(luán)¹²腾天。暂游万里,少别¹³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¹⁴主人兮依然。
译文: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间游行万里,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注释:¹傥:同“倘”。²华阴: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南。³上士:道士;求仙的人。⁴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⁵还仙:即成仙。⁶寂:进入微妙之境。⁷传:至,最高境界。⁸丹灶:炼丹炉。⁹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¹⁰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¹¹骖:三匹马驾车称“骖”。¹²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¹³少别:小别。¹⁴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¹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²卫女,上宫³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l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guī),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译文: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注释:¹下:下土。与“上士”相对。²桑中:卫国地名。³上宫:陈国地名。⁴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⁵渌波:清澈的水波。⁶南浦:泛指送别之地。⁷圭: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谁能 一作:讵能)
是以别方¹不定,别理千名²,有别必怨,有怨必盈³。使人意夺神骇(hài),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¹⁰,兰台¹¹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diāo)龙之声,谁能摹(mó)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谁能 一作:讵能)
译文: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塞于心,使人意志丧失神魂滞沮,心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惊。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深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杰出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像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情状,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
注释:¹别方:别离的双方。²名:种类。³盈:充盈。⁴折、惊:均言创痛之深。⁵渊:即王褒,字子渊。⁶云:即扬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⁷严:严安。⁸乐:徐乐。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⁹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¹⁰彦:有学识才干的人。¹¹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其结构类似议论文,开宗明义,点出题目,列出论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以“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段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打破时空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其结构又似乐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应,以突出主旨。

  《别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对生活进行观察、概括,提炼,择取不同的场所、时序、景物来烘托、刻画人的情感活动,铺张而不厌其详,夸饰而不失其真,酣畅淋漓,信然能引发共鸣,而领悟”悲“之所以为美。作者对各类特殊的离别情境,根据其各自特点,突出描写某一侧面,表现富有特征的离情。作者力求写出不同离怨的不同特征,不仅事不同,而且情不同,境不同,因而读来不雷同,不重复,各有一种滋味,也有不同启迪。

  善于抓住特征,善于选择素材,还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技巧,方可描写出色。《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着落预判,千古传诵。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 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680-687

bié

jiāngyān nánběicháo 

    ànránxiāohúnzhě wéibiéér kuàngqínjuéguó yānsòngqiān huòchūntáishǐshēng zhàqiūfēngzàn shìxíngchángduàn bǎigǎn fēngxiāoxiāoérxiǎng yúnmànmànér zhōuníngzhìshuǐbīn chēwēichíshān zhàoróngérqián hánmíngér yǎnjīnshāngérshuí héngzhùérzhānshì rénchóu huǎngruòyǒuwáng xiàérchéncǎi yuèshàngxuānérfēiguāng jiànhónglánzhīshòu wàngqīngqiūzhīshuāng xúncéngyíngérkōngyǎn jǐnérliáng zhīmèngzhīzhízhú biéhúnzhīfēiyáng 

    biésuī shìnǎiwàn zhìruòlóngyínān zhūxuānxiùzhóu zhàngyǐndōng sòngjīn qínzhāngxiāochén yān zhàoshāngměirén zhūyànqiū luójiāoshàngchūn jīngzhīyǎng sǒngyuānzhīchìlín zàofēnshǒuérxián gǎnérshāngshén 

    nǎiyǒujiàncánēn shàoniánbàoshì hánguózhào gōngyānshì rěnài bāng gòngjué wěnxuèxiāngshì zhēngér jiànxíngchénzhīshí fāngxiángǎnjiàn fēimǎijiàquán jīnshízhènérbiàn ròubēiérxīn 

    huònǎibiānjùnwèi cóngjūn liáoshuǐ yànshāncānyún guīzhōngfēngnuǎn shàngcǎoxūn chūtiānéryàojǐng xiàérténgwén jìngzhūchénzhīzhàolàn qīngzhīyānyūn pāntáorěnbié sòngàizhānluóqún 

    zhìjuéguó xiāngjiàn shìqiáo juéběiliángyǒng zuǒyòudòng qīnpénglèi bānjīngzēnghèn wéizūnjiǔbēi zhíqiūyànfēi dāngbáixiàshí yuànyuànyuǎnshān chángméi 

    yòuruòjūnyòu qièjiāyáng tóngqióngpèizhīchénzhào gòngjīnzhīxiāng jūnjiéshòuqiān yáocǎozhīfāng cányōuguīzhīqín huìgāotáizhīliúhuáng chūngōngqīngtái qiūzhànghánmíngyuèguāng xiàdiànqīngzhòu dōnggāngníngcháng zhījǐnjìn huíwénshīyǐngshāng 

    tǎngyǒuhuàyīnshàngshì shíhuánxiān shùmiàoéryóuxué dàoérwèichuán shǒudānzàoér liànjīndǐngérfāngjiān jiàshànghàn cānluánténgtiān zànyóuwàn shàobiéqiānnián wéishìjiānzhòngbié xièzhǔrénrán 

    xiàyǒusháoyàozhīshī jiārénzhī sāngzhōngwèi shànggōngchéné chūncǎo chūnshuǐ sòngjūnnán shāngzhī zhìnǎiqiūzhū qiūyuèguī míngyuèbái guāngyīnwǎnglái zhībié xīnpáihuái 

    shìbiéfāngdìng biéqiānmíng yǒubiéyuàn yǒuyuànyíng shǐ使rénduóshénhài xīnzhéjīng suīyuān yúnzhīmiào yán zhījīng jīnguīzhīzhūyàn lántáizhīqúnyīng yǒulíngyúnzhīchēng biànyǒudiāolóngzhīshēng shuínéngzànzhīzhuàng xiěyǒngjuézhīqíngzhě  (shuínéngzuò néng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