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行游江水浔,千年陟圯与同情。一航正泛输公棹,百里难酬负米心。
孝子行游江水浔,千年陟圯与同情。一航正泛输公棹,百里难酬负米心。

zhìxiá--wèi

xiàozixíngyóujiāngshuǐxúnqiānniánzhìtóngqínghángzhèngfànshūgōngzhàobǎinánchóuxīn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¹家。
译文:少年时期曾纵酒使气游遍京都,也常到京城名妓的居处。
注释:都下:京都。¹小小:苏小小,南朝钱塘名妓。此处指宋代名妓李师师。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看舞霓(ní)(cháng)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¹
译文:在文期酒会上欣赏《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等著名小舞。
注释:¹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两者都是乐曲名,用以说明李师师的歌舞技艺。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门侵杨柳垂珠箔(bó),窗对樱桃卷碧纱。
译文:那里绿柳夹道,门在柳阴深处,门上垂着珠帘绣箔,窗户上卷起碧绿的窗纱,窗口对着樱桃树,红的樱桃与绿的窗纱,色彩对比鲜明。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译文:但昔日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¹双邀阿母家。
译文:乘着春风踏着明月走过章华宫,被邀请至阿母家与佳人相会。
注释:¹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见《汉武故事》。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¹
译文:佳人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
注释:¹迎人桃出隔墙花:此句倒装,应作“隔墙桃出迎人花”解。
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bìn)深钗(chāi)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译文:鬓深钗暖,如春云侵脸;臂薄衫寒,似碧玉映纱。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译文:你不要为不能长久如此而惆怅终生,要知道相邻并不遥远,并不是天涯海角,仍是后会有期的。

  第一首诗的前六句是追怀往昔的汴京之游。作者少年时代,是个裘马轻狂的贵公子。“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押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沓,声艳一时。”(《宋诗钞·具茨集序》)这段记载,可视为“少年使酒走京华”两句的注脚。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才华横溢,芳容绝世,此诗以苏小小指代李师师。“看舞”、“听歌”两句,是回忆昔日的风月繁华和对名妓歌舞的欣赏。《霓裳羽衣曲》是唐乐,相传为唐明皇所制;《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造,后主曾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诗人想到这些轻歌曼舞来,仍觉声犹在耳,舞姿婆娑。紧接着,回忆起名妓李师师居处的豪华和环境的优美,显出名妓居处的幽雅,但是这些都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最后两句诗,发出眼前的感慨。昔日的风月繁荣此时已风流云散,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这句是从杜甫“亲朋半为鬼”句化出),李师师虽在,但文期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第二首写法与第一首相仿佛,并且用同一韵,只不过变换了一下字面与典故,首句写春日步月的冶游之乐。章华台在楚,章华门在齐,汴京并无章华台或章华门,这里不过是借用其名喻指京华罢了。《汉武故事》说,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以后“青鸟”便成了爱情的使者,这里是写诗人与名妓的欢会。颔联两句,与第一首的颈联相似。颈联两句写名妓装束与体态之美。最后两句是劝慰友人江子之并与友人共勉的话:劝友人不要一生惆怅,他们虽然将要分手了,但彼此所在,不过是相邻州郡,并不是天涯海角,还是后会有期的。

  这两首七律在宋代曾传诵一时,或与晁冲之的风流韵事有关。诗人所追怀的是少年豪华自放的狎妓生活,在内容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不过在艺术上却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吕本中把晁冲之放在江西诗派中,但他又认为晁冲之与江西诗派的师承不同。“众人学黄庭坚,叔用独专学杜诗。”(《具茨集序》)从“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一联中,可以看到他在学习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句法。“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两句,是从杜甫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化出,但他缺乏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便落入晚唐纤巧一路。不过,这两首诗还是有为人称道的佳句。如“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两句。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83-684

dōuxiàzhuīgǎnwǎngyīnchéngèrshǒu--cháochōngzhī

shǎonián使shǐjiǔzǒujīnghuázòngcéngyóuxiǎoxiǎojiā

kànshangtīngshùhòutínghuā

ménqīnyángliǔchuízhūchuāngduìyīngtáojuǎnshā

zuòbànjīngsuíshìshuǐzhǔrénxīngsànluòtiān

chūnfēngyuèguòzhānghuáqīngniǎoshuāngyāoājiā

liǔdāngyíngréntáochūqiánghuā

bìnshēnchāinuǎnyúnqīnliǎnbáoshānhányìngshā

zuòshēngchóuchàngshìlínzhōuzàihǎi西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愃矣。
孟子少时¹²,其母方³。孟子辍(chuò)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¹⁰刀裂¹¹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诫¹²之。自是之后¹³,孟子不复愃矣。
译文:孟子年轻时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然后再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这织物断了,还能连接起来吗?”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之后,孟子不再因分心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注释:¹少时:年轻的时候。²诵:背诵。³方:正在。⁴织:织布。⁵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⁶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背诵下去。⁷愃:一作“喧”,通“谖”,遗忘,忘记。⁸何为:即“为何”,为什么。⁹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¹⁰引:拿来,拿起。¹¹裂:割断。¹²戒 :告诫。¹³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

mèngjiè

hányīng liǎnghàn 

    mèngshàoshísòng fāngzhī mèngchuòránzhōngzhǐ nǎijìn zhīxuān érwènzhīyuē  wèizhōngzhǐ  duìyuē  yǒusuǒshī   yǐndāolièzhī yuē  zhīduàn néng  jièzhī shìzhīhòu mèngxuān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译文:高盖山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黄昏时我独立林中,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¹嘱早归。
译文: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叮嘱我早早回家的声音了。
注释:¹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西shàngfén--chén

gāogàishāntóuyǐngwēihuánghūn宿qínlínjiānjiǔkōngchuílèijiàndīngníngzhǔzǎoguī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biàn)¹流,泗(sì)²流,流到瓜州³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译文: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注释:¹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²泗水:传统上认为发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的泉林。³瓜州: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⁴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悠悠¹,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注释:¹悠悠:深长的意思。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他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chángxiāng ·biànshuǐliú

bái tángdài 

biànshuǐliú shuǐliú liúdàoguāzhōutóu shāndiǎndiǎnchóu 
yōuyōu hènyōuyóu hèndàoguīshífāngshǐxiū yuèmíngrénlóu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事关休戚(qī)¹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译文:回家相聚聚的渴望,牵动着我的喜乐忧愁,转眼已成空。整夜里都充满了对万里外家乡的思念。
注释:¹休戚:喜乐和忧虑,幸福与祸患。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译文:最让人哀愁的是伴着阵阵报晓的鸡鸣,憔悴的我又沐浴在春风中。

chú

lái tángdài 

shìguānxiūchéngkōng wànxiāngzhōng 
chóudàoxiǎoshēngjuéhòu yòujiāngqiáocuìjiànchūn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