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鳌柱断来新气象,蜃楼留得汉威仪。
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鳌柱断来新气象,蜃楼留得汉威仪。
故人尚感褰裳梦,老我难忘伏枥诗。寄语避秦岛上客,衣冠黄绮总堪疑!
故人尚感褰裳梦,老我难忘伏枥诗。寄语避秦岛上客,衣冠黄绮总堪疑!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4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浮萍¹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译文: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注释:¹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比喻无依无靠,随波漂流的女子。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结发¹辞严亲,来为君子仇²
译文: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注释:¹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²仇:伴侣。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kè)¹发朝夕,无端²获罪尤。
译文: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注释:¹恪勤:恭敬勤劳。²无端:一作“中年”。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发昔蒙恩惠,和乐如瑟(sè)¹
译文: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注释:¹瑟琴:出自《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何意今摧颓(tuí)¹,旷若商与参。
译文: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注释:¹摧颓:蹉跎。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zhū)(yú)¹自有芳,不若桂²与兰。
译文: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注释:¹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²桂:应为樟科肉桂,非桂花。兰为何种植物,今尚有争议。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新人虽可爱¹,无若故所欢。
译文: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注释:¹可爱:一作“成列”。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tǎng)¹中还。
译文: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注释:¹傥:或者。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qiè)¹仰天叹,愁心将何愬(sù)²
译文: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注释:¹慊慊: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²愬:同“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日月不¹恒处,人²生忽若寓³
译文: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注释:¹不:一作“无”。²人:一作“所”。³寓:一作“遇”。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悲风来入怀¹,泪下如垂露。
译文: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注释:¹怀:一作“帷”。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¹(qiè)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译文: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注释:¹发:打开。一作“散”。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黄帝¹(zhù)(dǐng)于荆山²,炼丹砂³
译文: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
注释:¹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²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³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¹家,云愁成思令人嗟(jiē)
译文: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成,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
注释:¹太清:三清之一。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luán)¹
译文: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
注释:¹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登鸾车,侍轩辕(yuán),遨(áo)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译文:登上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注释:¹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fēilóngyǐnèrshǒu ·

bái tángdài 

huángzhùdǐngjīngshān liàndānshā 
dānshāchénghuángjīn lóngfēishàngtàiqīngjiā yúnchóuhǎilìngrénjiē 
gōngzhōngcǎiyánhuā piāoránhuīshǒulíngxiá cóngfēngzòngdēngluánchē 
dēngluánchē shìxuānyuán áoyóuqīngtiānzhōng yán 
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花悰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湿云¹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²。千金买光景³,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míng)。花悰(cóng)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译文:阴湿湿的浓云粘着沉滞的雁影,遥望离人的征程愁情迷乱,离绪难以调整。纵有千金来买芳华风景,但徐缓的钟声催促着黎明,乱飞的乌鸦啼唤着昏暝。感花伤别使我心绪暗省,多少深情,竟付与了相逢的梦境,即便是一片行云,全不肯归来,也该寄个音信,让我心宁。
注释:瑞鹤仙:词牌名。《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兹列周邦彦、辛弃疾、张枢三格。双片一百二字,前片七仄韵,后片六仄韵。第一格起句及结句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式。第三格后片增一字。¹湿云:湿度大的云。浓云。²整:指调整。³光景:光阴;时光。⁴暝:日落,天黑。⁵花悰暗省:悰,欢乐。指心头所能回味的。⁶行云:喻指所爱的人。
孤迥,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情丝待剪,翻惹得旧时恨。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孤迥(jiǒng)¹,盟鸾(luán)心在²,跨鹤³程高,后期无准。情丝待剪,翻惹得旧时恨。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对菱(líng)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译文:孤独而又高远呵,鸾凤盟约我记在心间,乘鹤高飞跨上云程,后会相期的愿望没有准定。待要快剪般剪断情丝,反惹得旧时的怨恨在心中乱涌。只怕老天教他到了何处,像比翼参差的飞燕有了双飞双宿,忘了我这还染着残朱剩粉的娇容。对着菱花镜,跟那镜中人儿诉说相思情,看看谁有一副消瘦、憔悴的面容。
注释:¹孤迥:孤独而清高。²盟鸾心在:指盟约记在心中。³跨鹤:指成仙飞升。⁴翻惹得:反而引起。⁵剩粉:残余的脂粉。谓余香。⁶菱花:即指菱花镜。⁷瘦损:消瘦。

  此词为思妇闺怨之作。上片写别后离愁。望长天灰云漫漫,一行大雁正如自家一样唳声哀哀地飞向远方的空茫。“湿云粘雁影”中的“湿”、“粘”二字用得十分绝妙。云湿,意味着将要落雨,它能将雁影“粘”住,表明雁飞得无力而缓慢,其实这都是词人眺望云空雁阵时的一种主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独特的、准确的,因而当他用一个千锤百炼后的“粘”字将这种感觉贴切地表现出来时读者就觉得非常新颖、触目,立刻就和自身曾经有过体验发生共鸣,不禁击节叫绝。仰望云天之后,词人便放眼前瞻,前面长路漫漫,征尘迷濛,“愁远”之情自然又涌上心来。家乡是一步比一步离得远了,亲人的面影,昔日的温馨纷乱如丝地在自己的心头缠绕着,剪不断,理还乱,又怎能整出个头绪来呢?

  以下词人继续抒写旅途的辛劳和感怀。“疏钟催晓,乱鸦啼暝”二句写出他晓行夜宿的情状,清晨晓钟催他出发,黄昏乱鸦迎他寄宿。一个“催”字点出千金难买的光阴之倏忽不停;一个“啼”字点出在昼逝夜来的匆促行旅中心情之哀伤如乱鸦的悲鸣。其实“疏钟”也无所谓“催晓”,“乱鸦”也无所谓“啼暝”,这“催”与“啼”不过是诗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内心情绪的外化,是诗人.主观情绪对客观外界景物的渗透。“花悰暗省”以下数句是诗人.在行旅的寂寞中对昔日欢情追忆与眷恋,诗人.与新欢的相逢只能在梦中恍惚的瞬间;而音书的久杳则更增添了心中的幽怨与怅恨。

  下阕进一步抒写词人客居异乡的情怀。“孤迥”二字是一个总的概括,“迥”者,深远也。孤寂因离家愈远而愈深,真乃“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者也。“盟鸾心在”数句表明词人盟誓之心不变,但毕竟不能如仙人似地跨鹤出世,在茫茫红尘之中前程尚难逆料,情丝还是趁早斩断为好;然而正待剪时,反而惹得旧情更浓,怀恨更炽。这样就把词人对恋情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怕天教何处”三句是一个诗意的象征和哲理性的感喟,从字面上说,诗人.是吟叹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双飞的燕子,就难免衔落花染蕊粉;实际上是指人,都难于逃脱男女之爱,而一旦为爱所持,便难于摆脱相思之苦,这是古往今来人类注定的宿命。因此接下来词人便在想象中遥对他的所思者说:“咱们都对着菱花镜瞧瞧吧,看谁在相思中瘦得最厉害?在外飘泊的我一点都不比你少瘦呵!”看来词人陆叡实在是位情种,他的痴心并不比他闺中的所爱差。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 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266-267页

ruìxiān ·shī湿yúnzhānyànyǐng

ruì sòngdài 

shī湿yúnzhānyànyǐng wàngzhēng chóunánzhěng qiānjīnmǎiguāngjǐng dànshūzhōngcuīxiǎo luànmíng huācóngànxǐng duōqíng xiāngféngmèngjìng biàn便xíngyúndōuguīlái jiāngyīnxìn 
jiǒng méngluánxīnzài kuàchénggāo hòuzhǔn qíngdàijiǎn fānjiùshíhèn tiānjiàochù cēnshuāngyàn háirǎncánzhūshèngfěn duìlínghuāshuōxiāng kànshuíshòusǔn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月满蓬(péng)¹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²。贪看鹤阵笙(shēng)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³
注释:¹蓬壶:即蓬莱。古代所说为仙人所居。²端门:宫殿南面正门。³鸳鸯失群:夫妻分散。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词林纪事》根据《宣和遗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词云云。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

  词中记述宣和年间,元夕观灯的盛况。上片写京都的繁华。元宵节日,灯宣交辉,歌舞腾欢,笙乐通宵。下片写观灯女子饮酒窃杯的一段月话。这首小词,反映了当时都市生活的繁华,也反映了当时的佳风之盛。通篇以一个民间女子的口吻,写得婉转自然,颇具诗色。

zhètiān··yuèmǎnpéngcànlàndēng--míng

yuèmǎnpéngcànlàndēnglángxiéshǒuzhìduānméntānkànzhènshēngjuéyuānyāngshīquèqún

tiānjiànxiǎogǎnhuángēnchuánxuānjiǔyǐnbēixúnguījiākǒngbèiwēngqièjīnbēizuòzhàopíng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xiù)¹。寒压²重帘幔(màn)(tuō)³。袖炉远,倩东风,与吹透。
译文:春风殆荡,莺语啁啾,翠柳如烟,水波潋滟,远山如黛。室内帘幔重重,挡住了窗外的春光,仍透着寒意,令人感到压抑。袖中虽然笼着燃着远料的手炉,还是希望春风能将手炉吹得旺些。
注释:¹远岫:远山。岫,峰峦。谢胱《郡内高斋闲望》诗:“窗中列远岫。”²寒压:写闺中人对室内重帘叠幔的压抑的感受。³拕:同“拖”。⁴绣:指室外春光。⁵袖炉远:即炉远拂袖,此代指闺中人。⁶倩:同“请”。
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花讯¹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²。春澹(dàn)³情浓半中(zhòng)。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译文:春花催发,引起了旧日的相思情。如今孤身一人,闲极无聊得难捱这早春的清昼。唯有以酒销愁,来冲淡那春的引诱,情的煎熬。将醉未醉,闺中人玉损远销,有如梅花,甚或更加清瘦。
注释:¹花讯: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认为花期有信,应风而开。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²闲昼:指极至无聊的时光。³春澹:春之淡薄,这是闺中人思春的心里感受。⁴情浓:指闺中人的内心情感。⁵中酒:因酒醉而身体不爽,犹病酒。

  发端“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二句,以丽语勾出春暖花开的美景。“春语”句为近景,着“烟隔断”三字,点明下面所写“晴波远岫”是远景,开头所绘之春景,有柳之翠,莺之黄,山之青,水之绿,色彩鲜明清丽;有峰峦之静谧,水波之动荡,翠柳之摇曳,黄莺之歌唱,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远近交融的立体画面。这画面充满蓬勃的生机,为下文起着反衬的作用。

  “袖炉香”三句,写闺中人在薰香的室内,敬请春风的吹拂,“吹透”二字,刻画出闺中人要驱走重帘叠幔所造成的寒气与重压之情何等强烈。这里没有春天来临的欢愉与轻松,由此将“闺怨”正面作了暗示。

  过片紧承“倩东风”,“花讯催时候”写闺中人盼望春天的迅速到来。“旧相思、偏供闲昼”一句,以直抒胸臆手法写出“闺怨”之情。“旧相思”与上片的“寒压”相呼应,可见“寒压”之感绝非客观的重帘叠幔所致,而是有内在的原因。因此,就更感到永昼漫漫,百无聊赖了。“春澹情浓半中酒”一句,继写闺中人的所为所感。正因“春澹情浓”这种感情的反差,造成的内心矛盾,也只好以酒消愁了。然而酩酊之后更引起身体不适。最后道“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以闺中人玉损香销,如清瘦的梅花作结,从而将“闺怨”之情一笔托出。

  此首小令在艺术颇具特色:一、含蓄委婉以景托情,反复渲染,揭示主旨。开章描绘春景之美,用以反衬闺怨之情,后以帘幔塞压从正面衬托闺怨,进而以“倩东风,与吹透”表达闺情之渴望;下阕又以闲昼相思,情浓病酒来揭示“闺怨”,最后以玉容消损如清瘦梅花的比喻将闺怨写足。二、善于炼字。词语声调铿锵,色彩鲜明,景物描写富有主体感。如“春语莺迷翠柳”一句,写翠柳飘拂,黄莺婉转,不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而且加上一个“迷”字,将黄莺拟人化了,有力地表达了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它起了诗眼的作用。又如“晴波远岫”二个词的修饰语为“晴”“远”二字,于是就将晴空如洗,水波荡漾,峰峦起伏,山青如黛的美好境界勾出。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349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