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玄岩咏紫芝,蒲轮前队引非氂。七闽虎变雄三户,百粤鹰扬载六师。
烨烨玄岩咏紫芝,蒲轮前队引非氂。七闽虎变雄三户,百粤鹰扬载六师。
砌荚尚依唐日月,宫槐重睹汉威仪。十年辛苦调元老,窥见河清饮月氏。
砌荚尚依唐日月,宫槐重睹汉威仪。十年辛苦调元老,窥见河清饮月氏。

zibàimìngyuánkuíshīzhuāng--kuàng

xuányányǒngzhīlúnqiánduìyǐnfēimáomǐnbiànxióngsānbǎiyuèyīngyángzàiliùshī

jiáshàngtángyuègōnghuáizhònghànwēishíniánxīndiàoyuánlǎokuījiànqīngyǐnyuèshì

邝露

邝露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皎皎¹牵牛河汉女²,盈盈³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pǔ)
译文:皎洁遥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相视无言。遥望碧空,神思遐想,昔日的亲友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盼望在梦中相见了。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正体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¹皎皎:光明貌。²河汉女:指织女。³盈盈:美好貌。⁴春浦:春日水边。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pín)¹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²长送人归去。
译文: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如雨,小洲旁的蘋草已经衰老。此时只有明月才有情,照在窗户上,我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我归去。
注释:¹汀洲蘋老:洲渚旁的蘋草已经衰老。²清光:指月光,清亮的光辉。

  这首词是为七夕念远之作。词的上片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应七夕之景,还写出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下片转写眼前景象,反映出了作者的处境凄凉孤独以及内心的悲凉。此词情中写景,以景衬情,含蓄委婉。

  上阙开篇化用《古诗十九首》其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应七夕之景,引出下文别情的抒发。“望断碧云空日暮”,写遥望碧空,神思遐想的情状。“望断”二字,刻画出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无寻处”两句,言昔日亲友相聚,吟诗缀词,宴饮唱合,欢洽情深;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下阙两句,承上片末“梦回”句,转写眼前景象。以“鸟散馀花”“日洲蘋老”暗喻亲友离散、自己日渐衰老,处境凄凉孤独。着末三句,以景结,回应篇首。这时,作者感到,在这七夕之夜,只有“明月多情”,伴随他度过这寂寞的漫漫长夜,他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自己归去。“明月多情”,这是作者的移情。月本无知无情,但在此时此境的作者,感到只有明月才有情,它与自己相依相伴,让自己温存在它的清辉之中,得到关爱。这里作者使用曲笔,不直接说出内心惆怅,而用“明月多情来照户”反衬出处境的孤寂和内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 易蓉,陈扬燕编著.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04月:280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明明¹天子兮圣德扬,穆(mù)²皇后兮阴化康。
译文:天子为人英明他的圣德就会被弘扬,皇后美好那么她的阴德就会和畅。
注释:¹明明:引申为明察贤明之士、显然有明德之人。²穆穆:仪容、言语美好;行止端庄恭敬。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méng)(sì)兮家扶桑。
译文:登上了座位就是坐上了光明的高堂,池塘被灰尘蒙蔽的话就会扶持池塘边的桑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武化偃¹兮文化昌²,礼乐昭兮股肱(gōng)³良。
译文:武官的衰落必然伴随着文化的昌盛,礼乐的昭显就代表科举人才良多。
注释:¹偃:停止。²昌:兴旺;兴盛。³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译文:君臣之间的关系坚定,君的领土就会辽阔,颜回重生也只是徒有美貌。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译文: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译文:吃的是玉露琼浆,心思坚定只是一路上险阻太多。

zhōngyuèjiǔzhāng ·zǒngjiǔ

zhàolín tángdài 

míngmíngtiānshèngyáng huánghòuyīnhuàkāng 
dēngruòzuòmíngtáng chíméngjiāsāng 
huàyǎnwénhuàchāng yuèzhāogōngliáng 
jūnchéndìngjūnyǒngjiāng yángēngshēnghuánghuáng 
ruòyǒuréntiānfāng zhōngwéixìnwéicháng 
cānbáiyǐnqióngfāng xīnquáncháng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¹丑村²则村意相投。则³为他丑心儿真,则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juàn)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译文:我事事处处愚笨,他般般样样都丑。丑就丑吧,笨就笨吧,情意却十分相投。只因他相貌丑心里有真情,以心换心,我对他的情意也同样厚。像我们这样的丑眷属村配偶,世上难找除非天上才能有。
注释:¹则:虽。²村:粗俗、蠢笨。³则:只。⁴只除:除非是。

  该作品对传统文化中固有的 “男才女貌” 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一反传统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的择偶标准,而以“心儿真”,“情儿厚”作为感情的基础,唱出人间最本色最天然的纯真、朴实、无邪的爱情颂歌。

  在兰楚芳的笔下,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男才女貌”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剧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土里土气、没有女性引以为傲的美丽容颜;一个是相貌丑陋,没有男子英俊倜傥的翩翩风度,与我们对于“完美”爱情的预想完全不符!“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显然,自己之村、爱人之丑并未给爱情中的女子造成任何困扰,她坦然承认自己与爱人并不符合世俗“完美”的标准,却更自信地彰显着爱情最核心的价值——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自然这看似又村又丑的一双爱人在世间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他们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具有洞悉爱情真谛的智慧,在双方村与丑的表象之外,能感受到彼此的真心与深情。所以,这份厚实的幸福只有天上的神仙眷侣才能与之媲美。爱情的主人公没有令世俗艳羡的名誉、地位或财富,甚至与普通人相比他们都显得寒酸很多,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却是无法用金钱、权力和容貌得到的真情和幸福。
 
  兰楚芳的《南吕·四块玉·风情》将一段人间的真爱放到当时社会非常态的镜像下作变形的展现,对社会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了质疑,让我们看到在那弥漫着畸形而荒唐的迷雾社会中仍然透出一丝真善美的光亮,也为追求光明和幸福的人们注入了继续跋涉的勇气,使人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至于完全绝望。若将作品放到整个元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来考量,该作以一个“写丑而显美”的角度表现了作家对生命真谛独特的理解,也与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一贯具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传统相互呼应,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元散曲这一当时文坛新生的充满着活泼的生命张力的文学样式进行重新评价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1、 魏佳,《变形记中的生命救赎 ——以兰楚芳 <南吕· 四块玉· 风情> 为例》[I]普洱学院中文系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故鄣(zhāng)¹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²,孤峰入汉³;绿嶂(zhàng)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yí),悟衷散赏¹⁰
译文:故鄣县往东三十里,有座青山,悬崖陡峭,连接云霄,山峰直插银河;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
注释:施从事:不详。从事,宋以前对幕僚的称呼。书:古代的一种文体。¹故鄣: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²干天:直插云霄。³汉:指银河。⁴企水:口渴思饮。⁵罗:一种地衣类植物。⁶被:同“披”。⁷荡累:消除忧虑。⁸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⁹悟衷:开扩心胸。¹⁰散赏:散心,欣赏。

  这篇散文是作者向好友施从事描绘了故彰县附近的山景。文章首先总写勾勒全景,然后分镜头描绘山中的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节以及雨中之景,展现了山中变幻多姿的景象,流露出对美好的大自然的爱慕。全文寥寥数笔而极富情趣。

  大然对于人类永远具有无比博大的内蕴,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了无尽的物质宝藏,也得到了刚柔并济的精神抚慰。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那么它的生存是无法想象的。既然人类与自然有着如此不可隔离的关系,所以对自然也充满了各种感情,当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自然时,自然就会展示出无限的魅力。由此人们创作出了不胜计数的文学作品来表现和赞美自然,南朝梁吴均给友人的这封小简,就是一篇出色的山水礼赞。

  这篇小品描写了浙江故彰县附近的山景,寥寥数笔而极富情趣。这座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整个画面体现出刚健和秀丽相结合的美,实足令人陶醉。“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作者在这里描写了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这两个动景,它们的存在和活动给山水增添了蓬勃的活力。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秋天和春天各有山景,无论是秋天还是春天,所显示的山景都带来一种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如果说上面的景色都有一种晴朗之美,那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两句就是借《诗经》中的名句来点染风雨中的山水,这时的山水别具一种略显伤感的韵味。其实,山水本身是无情之物,也无所谓美感,只是有了人的介入,才产生了情愫与美感,这是人与自然相沟通后所产生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可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和慰藉。

  结尾两句说“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清纯奇丽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忧愁苦累都会被洗涤一清,陶冶了性情,舒展了心胸。尤其当终日为俗务杂念所缠绕时,一旦面对自然的山水,就更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难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摆脱了污浊的官场的羁绊而回归田园时会产生由衷的愉悦,并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感叹。

参考资料:
1、 汤高才主编 沈伟麟 吉明周副主编.历代小品大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06:126

shīcóngshìshū

jūn nánběicháo 

    zhāngxiàndōngsānshí yǒuqīngshān juégàntiān fēnghàn 绿zhàngbǎichóng qīngchuānwànzhuǎn guīfēizhīniǎo qiānjìnglái shuǐzhīyuán bǎixiāngjiē qiūwéishuāng chūnluóbèijìng  fēnghuì míng  xìndànglěi zhōngsànshǎng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兵事,以¹天下莫能当²。尝³与其父奢以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以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到用兵之法,认为天下没人能比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他却把它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注释:¹以:以为,认为。²当:比得过。³尝:曾经。⁴故:原因。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史记》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¹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史记》
译文: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军法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
注释:¹更:改变,变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