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对孙权说:“荆州与我们邻接,山川险要、坚固,土地广阔、肥沃,人民殷实富足,如果能占有它,这正是开创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各位将领,有的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刘备是天下的杰出人物,跟曹操有仇怨,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同心协力,就应该另作打算,以成就帝王的大业。我希望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圆满成功,天下大势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在前头。”孙权立即派鲁肃前往。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就日夜兼程,等到到达南郡时,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走,鲁肃直接去找刘备,和刘备在当阳长坂坡相会。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旨,谈论天下形势,表示真挚恳切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豫州您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将军聪明仁惠,尊敬贤者,礼遇士人,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据六个州郡,兵精粮多,足够使大事成立。现在为您打算,最好派遣亲信的人主动和东吴结交,从而建立流传后世的功业。您却准备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常人,偏僻地处在远处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哪里能够依靠呢!”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了交情。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因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现任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用了鲁肃的计策,进兵驻扎在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将要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紧急了,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就跟着鲁肃一起到孙权那里去。诸葛亮在柴桑会见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人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消除了几个大患,局面大致平定了,于是大破荆州,威势震动全国。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假如果然能以吴越的人马同曹操的力量相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为什么不停止军事行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抱着迟疑不决的想法,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几天了!”孙权说:“如果像您所说的,刘豫州为什么不就去侍奉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能坚守节义,不肯屈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代所有的人,许多人爱戴拥护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能成功,这只是天意,怎么能够再做曹操的下属呢?”孙权恼怒地说:“我不能用整个儿的吴地,十万军队,受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定了!除了刘豫州没有一个能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人。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么能顶住这场灾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可是现在归队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集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的骑兵一天一夜要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说的:‘强弓所发的箭,飞到末尾,它的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种情况,说‘一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再加上荆州的老百姓归附曹操的,只是受到武力的胁迫罢了,并不是真心的降服。现在将军果真能派勇猛的大将统帅几万军队,和刘豫州共同谋划,同心合力,打败曹操的军队是肯定无疑的。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退还北方去;这样荆州和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跟他手下的臣子商量这件事。
这时候,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向南进军,刘琮投降了。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与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把曹操的信给手下臣子们看,没有一个不像被巨大声响所震动吓得变了脸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他挟持皇帝到处攻打,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作借口,今天抗拒他,事情不顺乎道理。况且将军可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取得了荆州,全部占领这个地方,刘表训练的水军,大小战船多到上千艘,曹操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齐下,这就是长江天险已经和我们共有了。而军事实力的大小,又是无法与他相比,我们认为万全之计不如欢迎他。”只有鲁肃不说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孙权知道他的用意,拉着他的手说:“您想要说什么?”鲁肃说:“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的主张只会耽误您,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却不可以。凭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鲁肃投降了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故乡,评定我的名望地位,还不至于失去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坐着牛车,带着吏卒,跟士大夫们交往,一步一步地升官,仍旧不会失去州郡长官的职位。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啊!”孙权感叹地说:“那些人所持的意见,使我非常失望。现在您阐明的正确方针,正和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了番阳,鲁肃劝告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他的实质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凭着超人的武略和杰出的才干,又依靠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一带,土地纵横数千里,军队精锐,物质充足,英雄乐意效力,应当驰骋天下,替汉朝翦除残暴,去掉污秽;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去投降他呢?请让我为将军具体分析一下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放弃骑兵,依靠水军和东吴比高低。现在又是严寒的天气,战马没有稿草饲料。驱赶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件事都是用兵时最忌讳的,可是曹操却冒失地这样做。将军捉拿曹操,应该就在今天。我请求得到精锐军队几万人,进军驻到夏口。一定替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想废掉汉朝皇帝而自立为皇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那几位英雄已经灭亡,只有我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该抗击他,同我的意见很相合,这是老天把您赐给我啊!”于是拔刀砍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该投降曹操的,就和这桌子一样!”于是就散会了。
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人们只看到曹操信上说水军和步兵有八十万就一个个吓住了,不再去估计它的真假,便提出这种投降的主张,是很没有道理的。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核对它,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并且久已疲惫。他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而已,还抱着犹豫的心理。用疲乏劳累的军队,控制犹豫不定的降兵,人数虽然多,也是很不值得害怕的。我能有精兵五万,就完全能制服他,希望将军不必忧虑!”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非常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这些人各人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着自私的打算,很使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同心同德,这是老天让你们两人来辅助我的呀!五万精兵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武器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和子敬、程公便可先出发,我一定继续调派军队,多多装载物资和粮草,作为你们的后援。您能对付就同他决战,万一遇到战事不利,就回到我这里来。我当和曹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以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部队同刘备共同抵挡曹操,并派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谋划作战的策略。……
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感染了疾病,刚开始交战,曹军失利,退却驻扎在长江北岸。周瑜等驻扎在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同他们坚持长久,曹军并连战船,首尾相接,可用火攻使他们败逃。”于是就用十艘蒙冲斗舰,装满干燥苇荻和枯柴,把油浇灌在里面,外面用帐幕包起来,上面插上旗帜,预先准备好轻快的小船,连结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当时东南风刮得很急,黄盖把十艘战船放在最前面,到了江心,挂起风帆,其余各船按次序前进。曹操军中的士兵和军官都走出军营站着观看,指点着,谈论着黄盖来投降了。距离曹军二里多远的时候,各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走如箭,把北面曹军的船全烧光了,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一会儿,烟雾和火焰布满天空,曹操的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紧跟在后面,擂起战鼓,大举进攻,曹军大败。曹操带领败兵从通往华容县的陆路步行逃跑,遇上烂泥,道路通不过,天又刮着大风,曹操就命令体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那些体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掉的很多。刘备、周瑜从水陆两路同时并进,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南郡。当时,曹操的军队还加饥饿和疾病,死亡的有一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军队回北方了。
注释
初: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和将领。
闻:听说。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西)人。当时任荆州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
卒:死。
言于……曰:对……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岁。
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与:介词,跟,同。
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所以能称“国”。
邻接:比邻接壤。
险固:险要坚固,指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见《三国志·鲁肃传》)。
沃野:肥沃的田野。
万里:形容地域很广阔。
士民:在古代,“士”和“民”分开讲是不同的,“士”指有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地位比一般的“民”要高一点。“民”指一般的百姓。但这里合在一起,“士民”作一个词,是泛指各阶层的百姓。
殷富:殷实富足。殷也是富的意思。
若:如果,连词。
据:占据。
而:连词,连接“据”和“有”两个动词。
之:代词,代荆州这块地盘。
帝王之资:创造帝王大业的凭借。资,这里是凭借的意思。
二子: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g)。刘表不喜欢长子刘琦,把他派到江夏郡去领兵,刘表死后,由刘琮继任荆州牧,兄弟二人矛盾很深。
不协:不和。
诸:各。
彼:那个。
此:这一个。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宗室。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后来得到诸葛亮辅助,建立蜀汉。赤壁之战时岁。
枭雄:指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枭是一种凶猛的鸟,用来形容人时含有凶猛而不驯服的意思。
操:指曹操。
有隙:有裂痕,有嫌怨。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刘备原先没有地盘,他一度依附过曹操,但后来又投靠袁绍反对曹操,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刘备投奔刘表。所以说“与操有隙”。
寄寓:寄居。
于:介词,在。
表:刘表。
恶(wù)其能:畏忌他的才能。恶,讨厌,不喜欢,这里有畏惧、嫉妒的意思。能,才能。
不能:没有能够,这个“能”是“能够”的意思,能愿动词。
用:重用。刘备当时投奔刘表,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让他住在襄阳,让他带兵驻在樊城。
备:刘备。
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协心:团结一心。
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
下:指军中诸将。
齐同:一致。
宜:应该。
抚安:抚慰。
与结盟好:和他们建立同盟友好的关系。与,介词,和,后面省掉代词“之”。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别图之:另外打算这件事。
别,另。
图,图谋、打算。
之,代词,代对待荆州的策略。实际上就是让孙权去攻打荆州。
济大事:成就帝王的大业。济,成就。大事,帝王大业。
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
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用事者:掌权的人。
及:并,并且。
说:劝说。
使:使之,使他。
抚:安抚。
表众:刘表的部下。
治:对付。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从命:听从意见。从,听从。命,意见。
如:如果。
其:代词,代联合刘备,对付曹操这件事。
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办妥的意思。
恐为操所先:恐怕被曹操赶在前头,即先占领荆州。为……所,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式。先,动词,占先,抢先,赶在前头的意思。
即:立即。
遣:派遣。
行:启程,前往。
夏口:地名,今湖北省武昌市,因为处在夏水注入长江的入口处,所以称为夏口。
闻:听说。
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
晨夜兼道:主语是鲁肃。晨夜,日夜。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
比:及,等到。
南郡:荆州下属的一个郡,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而:连词,表转折,可是。
备:刘备。
南走:向南逃走。走,跑,逃跑。
径迎之:直接去迎接刘备。径,直接。迎,迎接,这里有找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鲁肃改变了去襄阳慰问刘表二子的打算,直接去找刘备。
会:相逢。
住:通“驻”,驻军,驻扎。
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
樊口:鄂城县西北的一个地方。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
东:向东。
见:谒见。
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说:劝说。
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
收众:招收人马。
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芟:消除。
夷:削平。
大难:大患,指袁绍、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
吴越之众:指东吴的人马。吴越,指孙权据有的江东地区,春秋时吴国和越国在这里建国。
中国:古汉语中所说的“中国”,通常是一种地域概念,指中原地区,这里指曹操的力量。
抗衡:相对抗。
之:代词,代曹操。
绝:断绝关系。
按兵:按兵不动。按,止。
束甲:把铠甲捆起来。按兵束甲指停止军事行动。
北面:面朝北,称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
王室之胄:王室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胄:后代。
盖世: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
事:指与曹操争天下之事。
不济:不成功。
全吴之地:整个儿的吴地。
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受制于人:受别人控制。
当:抵挡。
然:转折连词,然而。
新败:指刘备败于长坂的事。
败于长坂:指公元年秋(建安十三年九月),刘备驻樊城,曹操引兵进击,刘备逃跑,至长坂,被曹军追及,刘备大败,连妻子和儿子都丢下了,只带了十几个人逃走。
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
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强弓射出的箭,到射程的末尾,不能穿透鲁地出产的薄绢。弩,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鲁缟,鲁地出产的绢。鲁,山东。缟,未经染色的绢。山东出产的白色生绢,以轻细著名。
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逼兵势:“逼于兵势”的省略。逼,迫。兵势,军队的势力。
诚能:果真能够。
协规:协同规划,合谋。规,谋划。
还:这里是退却的意思。
荆:指刘备。
吴:指孙权。
鼎足之形:指三国分立的形势。鼎,古代烹煮用的器具,有并立的三足。成,形成。
群下:群臣。下,臣下。
谋之:商量这件事。之,代词,代联刘抗曹这件事。
是:这。
遗:送给。
书:信。
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旌麾南指:意思是向南进军。旌麾,主将指挥军队的旗帜。
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
治:治理、训练。
方:将要。
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
响震:被巨大的声音所震动。
失色:变了脸色。
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挟:挟持。
大势:优越的形势。
以:介词,凭借。
奄有:全部占有。奄,覆盖,包住。
蒙冲斗舰:大小战船。蒙冲,一种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斗舰,一种大型战船。
悉浮以沿江: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悉,全部。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以,同“于”,在。
不可论:不能相提并论。
愚:对自己的谦称。
迎之:迎接他,即投降他。之,代词,代曹操。
独:只有。
言:说话,发表意见。
更衣: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宇下:廊檐下。
何言:就是“言何”,说什么。
向:刚才。
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今:连词,如果、假设。
以肃还付乡党:把我送回老家去。
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
犊车:牛车。
从吏卒: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
交游士林:与士大夫们交往。交,结交。游,来往。
累官:一步一步地升官。累,积累多次。官,动词,升官、做官。
故:仍旧。
州郡:指州、郡的长官。
欲安所归:想要回到哪里?意思是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安所,什么地方。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莫:副词,不要。
持议:所持的意见。
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
孤:王侯自称。
廓开:扩开、阐明。
大计:根本性的方针。
时:当时,这时。
受使:接受使命。
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其实:他的实质。其,他的,代词。
神武: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
雄才:杰出的才干。
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
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
割据:分割并占有。
地:土地。
方数千里:纵横各数千里。
兵精:军队精锐。
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乐业:乐意效力的意思。业,职守。
横行:纵横驰骋。
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而:同“岂”,怎么。
筹之:筹划这件事,意思是说再具体分析一下。
驱:驱赶。
中国:指中原地区。
涉:过河、渡水,这里指经历。
江湖:指长江及两岸湖泊地带。
不习:不服。
此数者:这几件事情。
用兵:指行军打仗之事。
患:忧虑,这里是忌讳的意思。
冒行之:冒失地、轻率地做这几件事。冒,冒失、冒险。行,实行,这里指蛮干。之,代词,代“此数者”。
禽:捉拿,同“擒”。
住:通“驻”,驻扎。
二袁:指袁绍(曾割据河北)、袁术(袁绍的堂弟,曾割据江、淮一带地区)。
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
前奏案: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案,几案,长方形的矮桌。
诸将吏:各位文武官员。将,武将;吏,文官。
罢会:散会。
是夜:这天晚上。
诸人:人们,指主降的张昭等人。
水步:水军和步兵。
而:连词,就。
恐慑:恐惧、害怕。
料:估计。
虚实:指真假。
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
无谓:没有意义。
以实:根据实际情况。
所将:率领的,所字结构。将,率领。
中国人:中原地方的人。
已久疲:久已疲惫。
表:刘表。
尚怀狐疑:还抱着犹豫的心理(指刘表的降兵不相信曹操)。狐疑,犹豫,指对曹操有二心。
疲病之卒:疲乏劳累的士卒。疲病,疲乏劳累。
御:驾驭、控制、驱使。
众数:人数。
甚未足畏:很不值得害怕。
公瑾:周瑜的字。
子布:张昭的字。
元表:应作“文表”,秦松的字。
妻子:妻子和子女。
挟持:带着、怀着。
私虑:私心。
与:前一个“与”是连词;后一个“与”是介词。
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
前发:先出发。
发:调拨、派遣。
人众:部队、人马。
资粮:作战物资和粮草。资,物资。
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
者:助词,表示假设。
决:决战。
邂逅:副词,偶然、万一。
不如意:指战事不利。
便还就孤:就回到我这里来。还,回来。就,走近、靠近。
孟德:曹操的字。
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
画:谋划、筹划。
方略:策略。
进:进军。
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长江南岸。曹操从江陵顺江而下,孙刘联军从樊口逆江而上,两军在赤壁相遇。
时:当时。
疾疫:感染了疾病。
初一:刚开始。
不利:失利。
引:退却。
次:动词,驻扎。
在:动词,驻扎。
黄盖:字公覆,东吴老将。
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方:两船并行,这里是并、并船的意思,动词。
可烧而走也:可以用火攻使他们逃跑。走,动何使动用法,“使……逃跑”。“烧”“走”后边都省去了宾语“之(操军)”。
燥荻:干燥的苇荻。荻,类似芦苇的一种草本植物。
帷幕:帐幕。
旌旗:旗帜的总称。
豫备:即“预备”。
走舸:轻快的小船。
系:连结。
遗:送给。
诈云:假说。
盖:黄盖。
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
举帆:拉起船帆。
以次:按次序。
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
立观:站着观看。
指言:指点着、谈论着。
去:距离。
北军:指曹操的军队。
延:蔓延。
营落:营盘,军盘。
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炎:通“焰”,火焰。
张天:满天。张,扩张、满。
人马烧溺死者:烧溺死的人马。“者”字起帮助定语后置的作用。
雷:通“擂”,敲击。
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
步走:从陆路败逃。
羸兵:体弱的兵。
蹈藉:残踏。
疫:疾病。太
半:大半。
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这首词上片即景叙情,情致委婉。词起端就显示出心灵的酿化,在宽笔叙景之中传递着一股哀怨莫名的感情。浅草萌绿,梨花皎皎,整个北国的春天刚刚开始着色,而女词人的心灵中却已经是漫天飞絮(难以收拾的情感的弱絮)。
这里的用笔微妙无比,”芽”字名词动用,尖颖而又空灵;”未雨”是指梨花尚未经春雨的洗礼,还是指梨花还没有乱落如雨,发人遐思;”春魂作絮”的联想,也给人奇幻空灵之感。是什么促使她产生浓郁迷离的哀怨之情。接韵曲折地传递出她心中的苦味感怀:纵然自己在水晶帘后幽幽等待所爱者的知遇,他也是不知此情。这里的典故化用十分巧妙,词人化用的是李白《玉阶怨》中表现妇人空闺之怨的诗句:”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写自己等待的寂寞,”为谁”一问,尤见出其怅望怨抑的心态;接着又表明触目所见,只有帘外黄莺飞上樱桃树的景象。自打唐人金昌绪写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后,黄莺在闺怨诗词里,就成了最为常用的一个抒情”道具”,词人在此借它写意,本有”俗套”之嫌,不过若细细体味,就会感受到,她之所以用唐明皇称呼黄莺鸟为”金衣公子”的典故而不直呼此鸟,似别有深意:”金衣”者,”公子”之谓也,人之谓也。于是,一方还在水晶帘后深情地等待,一方却早已如鸟般轻盈飞上别的枝头,这种鲜明对比令人心中惨痛。在明清易代之际,它不仅写出了词人的一己之悲,即与再仕新朝的丈夫在政治节操上的分歧,而且也写出了对她刺激甚深的易代风景,即一批明朝的旧臣,不顾”臣节”,不恋旧朝,却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仕清。这样的意思,妙在并不成为发露的政治批判,若有若无的含藏之中,词的滋味反而更耐回味。可见曲笔写情胜过直笔。
下片明写自己的心意所向,词味深厚。过片直书胸怀,表明了词人的心灵选择,是在那”茫茫”的”故国”之中,做一个扁舟自远的世外人。这就无意中对于贪恋禄位的”金衣公子”们做出了否定。这里的”故国”一词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她那处于烟水江南中的故乡,一是指已经破灭了的故明王朝。”茫茫”一词,写尽了她身不由己的感慨与茫然;”何许”一问,也显示了她因故国无地、无处可隐而生的伤痛感。在”夕阳一片江流去”的时空大背景下,因易代而生的哀愁和心绪微茫的惆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令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操行清慎的才女所体验着的易代之痛、兴亡之感如江水一样平远渊深。这里”夕阳一片江流去”无疑是与李后主《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义相近的语句。结拍于触景生情的感慨中,复掉头凝视,写自己于无可盼望中的盼望,无可坚守中的坚守。宋代遗民词人王沂孙曾经在《眉妩·新月》一词的结拍感慨道:”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徐灿翻用此典故,表明在那碧云遮覆的深处,还有一角河山是”旧山河”,是属于”故国”的,她祈求着,那照临人间的月痕,把所有的角落(也包括碧云外的旧山河)都不留余地地照亮。这里措意极隐微,明清易代之际,各地的抗清义士曾经彼伏此起地进行过军事上、政治上的反抗,星星之火,虽未燎原,但却给词人心中带来过隐隐的安慰和希望。这里对于”旧山河”的感情,就透露出了这一线信息。义士抗清的爝火,也点燃了包括词人在内的一代具有遗民情怀的人士的共同心火。
此词措意窈深而感情浓郁饱满,结构曲折而笔触灵动优雅,用典巧妙地表达了不便言说的心语,是徐灿的代表之作。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