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
姚燮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 16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柳街¹灯市²好花³多。尽让美琼(qióng)(é)。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译文:柳街灯市上美人如云。但都比不上美如西施的她。她千娇百媚,眼神柔软似水波流转。她天生丽质不许刻意装扮,只喜欢画浅浅的双眉。
注释:¹柳街:花街柳巷,指妓院。²灯市:元宵节放花灯的地方。³好花:美女。⁴让:比不上。⁵的的:分明,明显。⁶层波:眼睛。⁷双蛾:双眉。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断肠最是金闺¹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zhǐ)尺,无计枉²朝珂(kē)³。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nèn)相过。
译文:最伤心断肠的是我,空自爱恋着她,却不能接近她。近在咫尺,空有骏马也没办法过去。有意爱怜她的才气,每次到了游玩之地,希望能时时过访。
注释:¹金闺:对女子住处的美称。²枉:屈就。³朝珂:官员上朝时骑的马上的玉。这里指骏马。⁴行云处:游玩的地方。

西shīsānzhīèr··xiāndiào--liǔyǒng

liǔjiēdēngshìhǎohuāduōjǐnràngměiqióngéwànjiāoqiānmèidedezàicéngshūzhuāngyǒutiānrántàiàiqiǎnhuàshuāngéduànchángzuìshìjīnguīkōngliánàinàidòngfángzhǐchǐwǎngcháoyǒuliáncáiměixíngyúnchùxìngshínènxiāngguò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此君堂¹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译文:记得此君堂后面有着美好的青苍玉,自从离开金陵之后哪里有一点音信?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故都。¹此君堂:堂名。“此君”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常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想见秦淮¹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dī)平。
译文:想起当年在此堂下,美丽迷人的秦淮月夜里,西风吹起河中浪花拍击着河堤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注释:¹秦淮:即秦淮河,河畔一带为金陵名胜。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三门横峻滩,六剌(lá)¹走波澜。
译文:三座由悬崖对峙形成的山门,横躺在这段溪流上,六个尖锐的险滩就好像钢刺一样,流水翻滚着急速波澜。
注释:¹六剌:滩名,在安徽省泾县陵阳溪。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yíng)¹
译文:岸上的巨石如虎踞虎跃,溪中的激流如龙盘龙飞。
注释:¹萦盘:萦回。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译文:此处风光一点也不比七里濑逊色,我真想在这里垂竿钓鱼,这里就是天堂。

xiàlíngyáng沿yángāosānménliùtān--bái

sānménhéngjùntānliùzǒulán

shíjīngshuǐzhuànglóngyíngpán

cánlài使shǐchuí竿gān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昔日¹仓颉(jié)作书而天雨(yù)²(sù),鬼夜哭。《淮南子》
译文:以前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降下粟,鬼神晚上哭泣。
注释:¹昔日:曾经,从前。²雨:天上降下。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说文解字》
黄帝之史仓颉,《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qì)¹。《说文解字》
译文:黄帝的记事官员仓颉,看《鸟兽的脚印,知道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分不同的事物,(于是) 开始创造了文字。
注释:¹书契:指文字。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¹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²(zhào)³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
译文:仓颉有四只眼睛,能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他根据鸟兽的足迹,就确定了汉字的形状。造化不能藏住秘密,因此在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降下了谷子;灵怪不能隐遁形迹,因此鬼在夜里发出哭声。在那个时候,书和画还没有分开,图画起初尤为简略。因为没有办法传情达意,因此有了书的出现,因为没有办法表达事物外形,因此有了画的出现,这都是天地圣人创制汉字的意图。
注释:¹遂:于是,就。²象制:绘制的物象。指图画。³肇创:初创。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江月¹去人只数尺,风灯²照夜欲三更(gēng)³
译文: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注释:¹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²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³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沙头¹宿鹭(lù)联拳²³,船尾跳鱼拨剌(là)鸣。
译文: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¹沙头:沙滩边;沙洲边。²拳:屈曲貌。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³静:一作“起”。⁴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或许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已暗示出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0-591

mànchéngshǒu

 tángdài 

jiāngyuèrénzhǐshùchǐ fēngdēngzhàosāngēng 
shātóu宿liánquánjìng chuánwěitiàom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