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城东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太阴垂精金气感,列宿藏景珠绳低。
钱塘城东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太阴垂精金气感,列宿藏景珠绳低。
钟鼓沈沈尚传警,羽毛谡谡屡惊栖。蟾蜍初不隔风雨,谁其翼我凌丹梯。
钟鼓沈沈尚传警,羽毛谡谡屡惊栖。蟾蜍初不隔风雨,谁其翼我凌丹梯。

yuèshíbànhòukànyuè--liǔguàn

qiántángchéngdōngcháohǎi西gèngyuèshànghántàiyīnchuíjīngjīngǎnliè宿cángjǐngzhūshéng

zhōngshěnshěnshàngchuánjǐngmáojīngchánchúchūfēngshuílíngdān

柳贯

柳贯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1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苏州司业¹诗名老²,乐府³皆言妙入神。
译文:苏州司业的诗歌久负盛名,人人称赞他的乐府高妙入神。
注释:¹苏州司业:张籍原籍苏州(吴郡),故称。²老:历时长久。³乐府:本指汉代音乐机关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这里指张籍所作的新乐府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jué)¹,成如容易却艰辛。
译文:看似寻常实际最奇特不同凡俗,写成好像容易却饱含艰辛。
注释:¹奇崛:奇特不同凡俗。

  这首诗是对张籍创作经验,也是诗人自己经验的总结。就诗歌创作而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华丽辞藻,无艰字僻典,无斧凿痕。但这是平淡,而不是平庸。这是淡而有味,是诗人着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然而这种境界并不容易达到。金代诗人元好问评陶渊明诗的语言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绮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庭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至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种平淡无奇的诗,可细味之下便觉奇崛无比。这种诗看似很容易,而写的过程却煞费苦心,惨淡经营。从“豪华”到“真淳”,从“绮丽”到“平淡”,可能是一条漫长的路,不走完这条路很难写出激动人心的作品来的。

  其实,“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合于其它事物。对于看似“寻常”的东西,不要轻视,不可忽视,有的“奇崛”就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外表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做出貌似寻常而实为奇崛的事来。

参考资料:
1、 黄士吉.历代哲理诗巡礼: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1.08:第233页

zhāngshī

wángānshí sòngdài 

zhōushīmínglǎo yuèjiēyánmiàoshén 
kànxúnchángzuìjué chéngróngquèjiānxīn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晓阴重,霜凋(diāo)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zhī)¹待发,东门帐饮乍阕(què)。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²、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译文: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注释:¹脂车:在车轮轴上涂油脂,以利行走。²红泪:女子的眼泪。传薛灵芸别父母进宫,泣泪如血(见《拾遗记》)。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译文:情意切切,思绪绵绵。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罗带光消纹衾(qīn)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qióng)壶敲尽缺¹。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译文: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
注释:¹琼壶敲尽缺:传晋王敦酒后常咏曹操“老骥伏枥”诗,并用如意击唾壶为节拍,壶口尽缺(见《世说新语·豪爽》)。

  这首写离别相思的词,是一篇曲折回环、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完整而又统一的艺术佳作。

  全词共分三片,上片,交待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晓阴”、“霜凋”、“雾隐”,说明是在一个秋天雾气很浓的早晨,在“城堞”,女子“掩红泪”、“玉手亲折”,把情人亲自送走了。中片,写离别时,两人依依遥望和内心的伤别情怀。“地”是那样遥“远”,“天”是那般宽“阔”,而情人却奔向那“露冷风清无人处”。“万事难忘”,“唯是”那场“轻别”。此后,只有“断云”、“残月”,陪伴自己度过孤独凄清的寒夜。下片,写离别以后的相思与怀念。夜不寐,茶、酒无味,“恨春去”、“弄夜色”,离情相思意难绝。

  整个篇幅,曲折回环,前呼后应,铺叙委婉,层次清晰,转换变化,顿挫有致,巧妙地把这篇多层次的作品融成一体,既照顾到词的整体结构,又注意到局部的灵活自如,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长调、结构长篇的艺术才能。陈廷焯对这首词评价很高,特别是下片。他说:“蓄势在后,骤雨飘风,不可遏抑。歌至曲终,觉万汇哀鸣,天地变色,老杜所谓‘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也。”

làngtáoshāmàn ·xiǎoyīnchóng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xiǎoyīnchóng shuāngdiāoàncǎo yǐnchéngdié nánzhīchēdài dōngménzhàngyǐnzhàquè zhèngmiàn chuíyángkānlǎnjié yǎnhónglèi shǒuqīnzhé niànhàn hóng鸿 jīngshíxìnyīnjué 
qíngqiè wàngzhōngyuǎntiānkuò xiànglěngfēngqīng rénchù gěnggěnghánlòu jiēwànshìnánwàng wéishìqīngbié cuìzūnwèijié píngduànyún liú西lóucányuè 
luódàiguāngxiāowénqīndié liánhuánjiě jiùxiāngdùnxiē yuànyǒng qióngqiāojìnquē hènchūn rén nòng kōngmǎnhuāxuě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与鸥(ōu)为客,绿野留吟屐(jī)¹。两行柳垂阴²,是当日、仙翁³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rǎn),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译文:与鸥一样为客,四处奔飞,绿野留下过吟诗的脚迹。那园池中两行暗柳垂荫,当是钱良臣仙翁亲手所栽的。一柳寂寞,柳烟之外带着愁绪横立眼前,还是柳边水池中荷花冉冉升起展着凉云有几分生气,似是彩虹呈现。
注释:¹吟屐:吟咏的足迹。屐,木头鞋,泛指鞋,此指鞋的印迹。²垂阴: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³仙翁:指钱良臣,此时钱已逝。⁴寂寞:冷清,孤单。此处作名词用。⁵苒苒:草木茂盛的样子。⁶凉云:阴凉的云。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才因老尽,秀句¹²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lán)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译文:现在年岁大了,才华已尽,你钱氏不要想我有多少好句子。园池万般皆美正迷人,但我有如那向秀思友的山阳夜笛,长久心事,只怕只有那玉栏干知道。吟诗兴未尽,又得匆匆乘船而归去。月夜留下空空的相忆情结。
注释:¹秀句:优美的文句。²君:指钱良臣后裔钱希武。³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晋嵇康旧庐所在。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向秀经其山阳旧居,闻邻笛而作《思旧赋》。后人以"山阳笛"喻悼念故友。⁴百年:谓时间长久。⁵放船:开船,行船。

  此词起首二句忆旧游:“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上言作鸥鸟的朋友,下言此处园林曾留下自己的足迹。姜夔曾以“冷鸥轻燕”寄托自己的归隐之思,鸥鸟作为姜夔笔下经常出现的鸟类意象,它们所体现的绝不仅是归隐之思。透过鸥鸟的意象,可以体味出作者内心的多种情怀:欲隐无路之悲,怀人相思之苦,世事无常之叹。这里“绿野”代指钱氏园林。次二句点明此处园林风光出自钱良臣的手泽。“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垂阴”连系“绿野”,形容风光清雅。“仙翁”指钱良臣,表明此宅来历,绾合词题。以下写园内风光:“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带愁”“寂寞”云云景中含情。

  换头转入抒情。“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自叹年事日增,诗思减退,不必强求佳句,暗用江郎才尽故事,并与开头“吟屐”联串。“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词意继续翻进,由叹老引发怀友。“万绿”迷人,易触发对培植绿色的“仙翁”的追念,更加听到凄切的“夜笛”之声,则缅忆之情力透纸背。接着推进一步,写思旧心绪深沉:“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上句包蕴丰厚,可以是宇宙、人生、今昔、存亡。下句“玉阑知”既形象又含蓄,见出白石凭栏默想,久久沉吟。收尾以记述返程归结。“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月下”呼应题面,“空想忆”,思绪绵绵,言已尽而意无尽。

  全篇上阕侧重纪游,下阕侧重抒感,在写景纪游笔墨中贯注着怀旧忆友之思。词为咏物词,然作者将身世之感融入所咏之物,家国之慨隐然寓于其中。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北京:中国书店,2001:168-170
2、 张爽.冷鸥轻燕岂相谙——姜夔笔下的“鸥”与“燕”.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7)
3、 张雷宇.幽韵冷香,挹之不尽——论姜夔的咏物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shān··qiánshìyuè--jiāngkuí

ōuwèi绿liúyínliǎngxíngliǔchuíyīnshìdāngxiānwēngshǒuzhítíngyānwàidàichóuhéngrǎnrǎnzhǎnliángyúnhénghóngqiānchǐ

cáiyīnlǎojǐnxiùjūnxiūwàn绿zhèngréngèngchóushānyángbǎiniánxīnshìwéiyǒulánzhīyínwèilefàngchuánhuíyuèxiàkōngxiāng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¹²清和³,芳草亦未歇(xiē)
译文: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注释:¹首夏:初夏。²犹:仍然。³清和:清爽和暖。⁴亦未歇: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水宿(sù)¹淹晨暮²,阴霞³(lǚ)兴没
译文: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
注释:¹水宿:生活在水中,即住宿舟船之上。²淹晨暮: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³阴霞:阴云和彩霞。⁴屡兴没:多次变换,即或雨或晴,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河图》:“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气,上蒸为霞,阴而赫然。”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周览¹宿瀛(yíng)(ruán)²,况乃³穷发。
译文: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注释:¹周览:遍观,即全都游览过了。²宿瀛蠕:对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宿。传说九州之外有大瀛海包围,故东海也可泛称为瀛。³况乃:何况是。⁴陵:凌驾,漂游。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川后¹时安流,天吴²静不发³
译文:波神使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注释:¹川后:波神。曹植《洛神赋》:“川后静波。”²天吴:水伯。³不发:不动作,不激荡,不掀起波涛。《楚辞·九歌·湘君》:“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扬帆采石华,挂席¹拾海月²
译文:张帆行舟去采石华,扬帆起航去捡海月。
注释:¹扬帆、挂席:都是张帆行舟的意思。²石华、海月:两种可食用的海味水产。又:“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míng)¹无端倪(ní)²,虚舟³有超越
译文: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注释:¹溟涨:泛指海洋。²无端倪:无头无尾,无边无际。³虚舟:没有载物的空船。⁴超越:超然漂行。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仲连轻齐组¹,子牟(móu)(juàn)魏阙(què)²
译文: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
注释:¹仲连轻齐组: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组,系冠帽或印章的丝带,借指官爵。²子牟眷魏阙: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这里借用来讽刺假隐士。魏阙,富门外悬法之处,代指政界官场。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jīn)¹道不足²,适己³物可忽
译文: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适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摆脱的。
注释:¹矜名:崇尚空名。²道不足:不足道,不值得称道。³适己:顺从自己的本性。⁴物可忽:万事万物(所有的功名利禄)都可以忘记。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请附¹任公言²,终然³天伐
译文:将听从任公之言,弃功名利禄以全吾生。
注释:¹附:依附,遵从。²任公言:指任公教导孔子的一段话,见《庄子·山木》篇。³终然:自然老死,全命而终。⁴谢:辞去,避免。⁵天伐:与“终然”相对,指人为因素或外力影响而致损毁夭折。

  这首诗分三个层次,由起句到“况乃陵穷发”为第一层,写倦游赤石,进而起帆海之想。由“川后”句至“虚舟”句为第二层次,正写帆海情状与心态变化。“仲连”句以下,为第三层次,即游生想,结出顺天适己,安养天年之旨。心情的变化则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首夏”二句遥应《游南亭》诗“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点明此游节令,又显示了一种莫可如何而慰情聊胜无的复杂心情。游南亭触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这里说,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可见诗人似乎已从前诗的悲感中稍稍复苏。尤可注意:“芳草犹未歇”,实反用《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则又于自幸自慰中,见出谢客这位“逐臣”的傲兀性格来。但是这种欣慰并不能维持多久,在出郡数十里南游赤石中,日复一日地水行水宿,未免单调,而阴晴的变化,云霞的出没,也因屡见而失去了新鲜之感。这滨海的周游,已使人厌厌生“倦”,更何况面临的是极北不毛之地,穷发更北的溟海呢。有人认为“况乃临穷发”是写诗人豪情勃发,顿起泛海之想,然而“况乃”二字分明承“倦瀛壖”来,见出帆海之前,诗人的心情并不甚佳。

  然而当舟船沿港湾进入大海,奇景忽开,水面一平如镜,川后既令江水安流,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黄的朝阳谷神水伯天吴,虽然脾气暴虐,此时却也“静不发”,仿佛都在迎接诗人的来游。于是他高张云帆,泛舟海上,随意掇取那形如龟足的石华,那其大如镜白色正圆的海月。而当他抬头回望时,溟海无涯,心情也竟如坐下的轻舟而起凌虚凭空之想。

  出涯涘而观大海,诗人之所感,必也与《庄子·秋水》中那位河伯一样,涵容无尽的海波,真使他心胸开张,一扫积日累月的烦酲。于是他即游生想,远追往古,进而悟彻了人生的至理:海上曾有过形形色色的隐者,有助齐却燕,功成辞赏而退的鲁仲连;也有“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的公子年(见《庄子·让王》)。形踪虽似,而其趣迥异。后者只是矜伐虚名的假隐士,与庄子所说的“无以得殉名”(《秋水》)格格不入,有亏大道。而似鲁仲连所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才深合漆园傲吏物我两忘,适己顺天,“返其真”的至理。两者相较,诗人似乎对自己既往自负任气蹙蹙于一己得失的生活有所警省,他愿意铭记《庄子·山木》中太公任(任公)教训孔子的一段话:“直木先伐,甘泉先竭”。露才扬己,必遭天伐,唯有“削迹损势”,澡雪精神,中充而外谦,才能养生全年——这正与渊深无底,广浩无涯,却一平如镜的大海一样。诗至此,情景理完全契合无际。

  方东树《昭昧詹言》曾指出,谢客博洽而尤熟于《庄》,此诗不仅取义于《庄子》,而且在构想上也有得于《秋水篇》。诗以赤石为宾,帆海为主,以“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与“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两联作转折顿束,遂在层曲的写景抒情中表达了出涯涘而睹汪洋所引起的精神升华,情与理与典实均能合若符契,足见谢诗结构之精。

  此诗的情理又都在自然精美的写景记游中自然地体现。“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海产珍奇,而俯拾皆是,可见诗人扬帆于暖风静海中盈满心胸的恬适之感,于是下文请从任公适己顺天之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鲍照评谢诗云“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正是指的这种中充实而溢于外,风华流丽而不伤于巧的语言特色。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42-644页

yóuchìshíjìnfānhǎi

xièlíngyùn nánběicháo 

shǒuxiàyóuqīng fāngcǎowèixiē 
shuǐ宿yānchén yīnxiáxīng 
zhōulǎnjuànyíngruán kuàngnǎilíngqióng 
chuānhòushíānliú tiānjìng 
yángfāncǎishíhuá guàshíhǎiyuè 
míngzhǎngduān zhōuyǒuchāoyuè 
zhòngliánqīng móujuànwèiquè 
jīnmíngdào shì 
qǐngréngōngyán zhōngránxiètiān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¹,古来谁会,行藏(cáng)用舍²?人不堪忧,一瓢(piáo)自乐,贤哉回³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qī)者。”
译文:稼轩何谓贫穷,任凭檐外泉水如玉珠倾泻。顺应天意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处境。自古谁真正理解“用我则行,舍我则隐”? 贤者颜回住陋巷,一竹篮饭,一木瓢水,别人也许受不了这种穷困,他却守清贫而自乐。料想当年,会问孔丘:既以粗茶淡饭为乐,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停?
注释:瓢泉:《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泉为辛弃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规直若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可鉴。”¹乐天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²行藏用舍:指出世入世之道。³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得意弟子,现在山东曲阜有颜庙。⁴饭蔬饮水:吃粗粮,喝冷水,即粗茶淡饭之意。语出《论语·述而》:“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栖栖: 忙碌状。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零落,轻裘(qiú)肥马¹。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²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译文:泉水呀,姑且与浮云青山相伴,不要匆忙地流下山去。对泉照影,自觉苍老,被当权者冷落,乃意中事。饮罢泉水,但觉口齿清凉,满怀清香。笑挂瓢树上,风吹有声面摔碎。问:何不作哑以保全自己?
注释:¹轻袭肥马: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即指富豪之人。²笑挂瓢:《逸士传》:“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有声,由以为烦,去之。”

  这首词吟咏瓢泉,主旨就在一个“乐’字上。

  上片起句即以“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来表明自己的乐观情绪,他并不担心必隐以后的清贫生活,甚至将瓢泉溅起的朵朵浪花比作琼玉珍珠,将其视为自己的财富,可见词人之高雅。“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作者为自己能够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人生而表示得意,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行藏用舍”,因而也就毫无遗憾。接下来词人又以安贫乐道的颜回自许,“一瓢自乐”意为其所居之地有如琼玉一般的瓢泉,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没有烦恼,也不用再为仕途的得失而忙碌奔波,且悠闲自在。

  下片是作者面对瓢泉产生的独特想法,“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一句希望泉水能够居于山中保持自己清冽的本色,而不要流下山去变得浑浊,寄托了自已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的理想。“苍颜”三句,是作者以瓢泉为镜,看见自己衰老的容颜之后的感受,功名富贵如过眼云烟,人最终还是会变老,万事都成一梦。结句双关,“挂瓢风树”的瓢,既指饮水之瓢,又暗指瓢泉之瓢,点明了远离喧器的尘世以保持自己高洁品行的主旨。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 经典传家 图解辛弃疾词[M]. 合肥:黄山书社, 2016.03.第14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