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欢传现毕星,中宵急雨换愁生。禦寒价索公孙被,送暑功调傅说羹。
里巷欢传现毕星,中宵急雨换愁生。禦寒价索公孙被,送暑功调傅说羹。
檐外浓阴沧海立,枕边清响碧云平。人间别有焦枯地,寄语天瓢莫尽倾。
檐外浓阴沧海立,枕边清响碧云平。人间别有焦枯地,寄语天瓢莫尽倾。

qiūtīng--cáo

xiànghuānchuánxiànxīngzhōngxiāohuànchóushēnghánjiàsuǒgōngsūnbèisòngshǔgōngdiàoshuōgēng

yánwàinóngyīncānghǎizhěnbiānqīngxiǎngyúnpíngrénjiānbiéyǒujiāotiānpiáojǐnqīng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¹;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²。可知积善以遗子家,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³。可知积财以遗子家,其害无穷也。
译文:常常积德行善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的德泽;多行不义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必然多是祸患。由此可知多积德行善,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最长远的打算。贤能又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容易使他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愚笨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只有让他增加更多的过失。由此可知,遗留许多财产给子孙,会有很多祸害。
注释:¹余庆:先代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²余殃:留下祸害;后患。³过:过失。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yìn)恭勤不倦¹,博学²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náng)³(chéng)数十萤(yíng)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在文中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¹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谨慎的意思。²博学:学识渊博。³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⁴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译文: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译文: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译文: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对周围的事物的感应,不是凭心灵的冲动,而是凭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这种情绪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将“南行拂楚王”,远离故乡有关。

  另一方面“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春天到来了,三峡通航,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苏解,因为李白可以离开这个滞留他几个月的巫山。这首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如“桃花”,在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高丘怀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传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刘勰即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从这可以看出,李白欣赏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全诗注重把握整体的气势和氛围“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凭个性的感兴泼墨写意“雨色风吹去”、“访古一沾裳”,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这首抒情诗,把瞿塘峡—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境。

参考资料:
1、 《李白诗论丛》詹锳,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版

宿shānxià

bái tángdài 

zuóshānxià yuánshēngmèngcháng 
táohuāfēi绿shuǐ sānyuèxiàtáng 
fēngchuī nánxíngchǔwáng 
gāoqiūhuái怀sòng fǎng访zhāncháng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冥冥¹深林兮树木郁郁²
译文:幽暗不明的山林,树木密密层层生长茂盛。
注释:¹冥冥:幽暗不明。²郁郁:葱郁,繁茂。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山参(cēn)(cī)¹以崭(zhǎn)²兮,阜(fù)³(yǎo)以蔽日。
译文:山势高峻岩石峥嵘,峰峦遮天蔽日天色阴郁。
注释:¹参差:不齐貌。²崭岩:高峻的山势。崭:古通“巉”,高而险峻。³阜:阜丘,土丘。⁴杳杳:幽暗深广。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悲余心之悁(yuān)¹兮,目眇(miǎo)²而遗泣³
译文:可怜啊心中无限惆怅,举目远眺涕泣涟涟。
注释:¹悁悁:忿怒的样子。²眇眇:极目远望的样子。³遗泣:留下泣声。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风骚屑¹以摇木兮,云吸吸²以湫(qiū)(lì)³
译文:秋风萧萧摇动百草,云气浮动卷曲滚滚布满天空。
注释:¹骚屑:形容风呼啸的声音。²吸吸:形容云气浮动的样子。³湫戾:卷曲的样子。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於山陆。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kǒng)(zǒng)¹於山陆²
译文:人生毫无欢乐只余差伤,久居深山野岭忧愁困苦。
注释:¹倥偬:困苦窘迫。²山陆:山间和陆地。陆,大土堆。
旦徘徊於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旦徘徊¹於长阪²兮,夕彷徨³而独宿。
译文:白天在山坡上徘徊游荡,夜晚形单影吊独宿山间。
注释:¹徘徊:来回游荡。²长阪:亦作“ 长坂 ”,长长高坡。³彷徨:犹豫不决。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发披披¹以鬤(ránɡ)²兮,躬³(qú)而瘏(tú)
译文:我披头散发容貌萎靡,身心劳苦憔悴病卧在床。
注释:¹披披:散乱的样子。²鬤鬤:头发纷乱的样子。³躬:自身。⁴劬劳:过分劳苦,辛劳。⁵瘏悴:疲病,疲惫憔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沾襟而濡袂。
魂俇(ɡuànɡ)¹而南行兮,泣沾襟而濡²(mèi)³
译文:心神不定匆匆南行,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注释:¹俇俇:犹“惶惶”,恐惧不安、心神不定的样子。²濡:沾湿。³袂:衣袖。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心婵媛(yuán)¹而无告兮,口噤闭²而不言。
译文:愁思缠绕又能向谁诉说,只能紧闭双唇沉默不语。
注释:¹婵媛:情思牵萦。²噤闭:闭口不做声。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违郢(yǐng)都之旧闾¹兮,回湘、沅而远迁。
译文:离开我的家乡郢都,经过湘江沅水流放至远方。
注释:¹闾:乡里。巷里。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念余邦之横陷¹兮,宗鬼神²之无次³
译文:惦念我的祖国横遭灾难,祖庙混乱鬼神无人祭祀。
注释:¹横陷:意外陷落。²宗鬼神:宗族祖先的鬼神。³无次:失去次第,指没有人祭祀。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mǐn)¹先嗣²之中绝³兮,心惶惑而自悲。
译文:哀怜祖先事业由此中断,心中恐惧疑惑独自差伤。
注释:¹闵:忧虑,担心。²先嗣:先祖事业的继续。³中绝:中断。⁴惶惑:惶恐疑惑。
聊浮游於山陿兮,步周流於江畔。
聊浮游於山陿(xiá)¹兮,步周流於江畔。
译文:暂且漫步徘徊在山谷之中,再到江边四处游荡。
注释:¹陿:同“峡”,峡谷。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临深水而长啸¹兮,且倘(cháng)(yáng)²而氾(fàn)³
译文:面对深渊引吭高歌,徜徉漫游四处观望。
注释:¹长啸:长声呼啸。²倘佯:同“徜徉”,往来盘旋。³氾观:纵观,广泛地浏览。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¹离骚之微文²兮,冀灵修³之壹悟
译文:申发《离骚》的隐约讽喻,希望君王能够最终醒悟。
注释:¹兴:创作。²微文:隐约讽喻的文章。³灵修:有修为之神灵。讽指楚王。灵,神修,美。⁴壹悟:一悟,专一醒悟。
还余车於南郢兮,复往轨於初古。
还余车於南郢兮,复往轨¹於初古²
译文:能让我的马车返回郢都,遵循先王辙迹决不改向。
注释:¹往轨:往日之轨道。²初古:犹远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道修远¹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²
译文:郢都道路遥远啊我实难回还,黯然神伤啊我无法自已。
注释:¹修远:修为遥远。²已:止。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背三五¹之典刑²兮,绝洪范³之辟纪
译文:君王背离三皇五帝的常法,断绝《洪范》的准则纪纲。
注释:¹三五:指三皇五帝。²典刑:旧法,常规。³洪范:《尚书》篇名。洪,大。范,方法,规范。相传为周灭商后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⁴辟纪:法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播规矩以背度¹兮,错²权衡而任意。
译文:放弃圆规直尺违背法度,丢开称物权衡任意估量。
注释:¹背度:违背法度。²错:错置。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操绳墨¹而放弃兮,倾容²幸而侍侧。
译文:认真执行法纪的遭受放逐,侧头安身的能够近君旁。
注释:¹绳墨:木工的墨线。喻法度。²倾容:即侧头安身的人。倾,歪斜。容,容身。
甘棠枯於丰草兮,藜棘树於中庭。
甘棠¹枯於丰草兮,藜(lí)(jí)²树於中庭。
译文:棠梨枝叶枯萎而野草却丰盛啊,把蒺藜荆棘种满庭院中央。
注释:¹甘棠:即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²藜棘:蒺藜和棘刺。
西施斥於北宫兮,仳倠倚於弥楹。
西施斥於北宫兮,仳(pǐ)(suī)¹倚於弥²(yíng)³
译文:美女西施被斥冷宫之中,丑妇仳倠得宠搔首堂前。
注释:¹仳倠:古代丑女的名。《淮南子·修务》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²弥:遍及。³楹:堂前的直柱。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於马圉。
乌获¹²而骖(cān)³兮,燕公操於马圉(yǔ)
译文:莽夫乌获作为贴身警卫,让燕公操劳在马房之中。
注释:¹乌获:乌获:人名,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名。秦武王崇好力士,罗致并宠用他们,皆至大官。他力能举百钧,年八十余岁。后用作力士的泛称。²戚:亲近,亲密。³骖乘:在车右边陪乘,是近侍警卫。⁴燕公:即邵公,姓姬名奭,被周武王封于燕,故曰燕公,也称燕邵公。⁵马圉:养马的地方。
蒯聩登於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kuǎi)(guì)¹登於清府²兮,咎繇(yáo)³弃而在野。
译文:蒯瞶叛逆无义却能进宗庙,皋陶贤明圣智被弃逐远方。
注释:¹蒯瞶:人名,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太子。由于不顺其亲,欲害其后母。²清府:清府:即清庙,也即宗庙。由于宗庙肃然清静,所以被称为清庙。³咎繇:即皋陶,舜时的法官,公正无私,为传说中的司法之祖。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¹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译文:看到如此世界使我长叹啊,想要进身规劝又犹豫惊慌。
注释:¹盖:大概,皆因。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乘白水¹而高骛(wù)²兮,因徙弛³而长词
译文:还是从白水之上远走高飞趁此退身隐居永别君王。
注释:¹白水:神话中的水名,据说发源于昆仑山,相传饮之可以不死。²高骛:高远奔驰。³徙弛:退却。⁴长词:通“长辞”,长久告别。
叹曰: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
叹曰:倘佯垆¹²³水深兮,容与涕淫淫兮,
译文:可叹啊:徜徉在垆山坡上,池水深深我彷徨。徘徊汉水之滨,涕泪涟涟流连彷徨。
注释:¹垆:山名。²阪:山坡。³沼:水池。⁴容与:徘徊。⁵汉:汉水。⁶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⁷淫淫:泪流不断的样子。
钟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
钟牙¹已死谁为声兮?纤阿²不御³焉舒情兮,
译文:子期伯牙已死,谁能知晓弹妙音?纤阿不能驾驭车马,怎能发挥力量?
注释:¹钟牙:指钟子期和俞伯牙,春秋时人,精于音律。²纤阿:古神话中御月运行的女神。³御:驾驶马车。
曾哀凄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¹哀凄欷(xī)²心离离³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译文:无限差哀凄凉,心痛欲裂如刀绞。回望楚国方向,眼泪抛洒不断。
注释:¹曾:通“增”,更加。²欷:欷歔,哽咽。³离离:割裂的样子。⁴还顾:环顾。

  这首诗主要叙写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放逐后,行走江湖,无人理解,孤苦而无所适从,进退两难的悲苦情景。全诗设喻形象贴切,格调凄清忧伤。

  诗文起笔便设置了一个幽暗凄清的自然环境:屈原独自一人徘徊在空旷的山野,心情凄楚抑郁,在渲嚷嘈杂之声已然沉寂之际展开了内心独白。他先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遭到放逐,离开故国郢都,流落在沅湘蛮荒之地。虽说境遇如此,但他仍然挂念着邦国宗族的兴衰存亡。

  《九叹·思古》诗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从首句到“且倘佯而泛观”。这一层起笔描写阴森的森林和荒芜的大山,为屈原代言,抒发了诗人被排挤、被流放在沅湘蛮荒之地后的孤独、困苦和徘徊、失意、悲伤心情。

  第二层是从“ 兴《离骚》之微文兮”到“因徙弛而长词”。这一层直写屈原悲哀、困苦的原因。这一层诗人用了很大篇幅,用历史人物来比喻、对比屈原的怀才不遇,欲忠心报国,却遭受奸邪谗言,不见信于君王,更被排挤流放,返国无望的悲惨结局。

  第三层是从“叹曰:倘佯垆阪”到末句。这一层倾诉了屈原没有知音,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伤心情。这其实也明示和表达了屈原真正的伤心和悲哀是在于见疑与君王,不得效力国家。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诗经楚辞鉴赏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296-1338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tiáo)霅(zhà)¹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cù)远山,相对盈盈²里。水¹苕霅:苕溪和霅溪的并称。是唐代张志和的隐居之处。²盈盈:形容美好的样子。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溪上有鸳鸯,艇(tǐng)子¹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²底。水¹艇子:小船。²阑干:即栏杆设在楼阁或路边水边。李白《清平调词》:沉香亭北倚阑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