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登临冬日晴,岧峣芝阁俯重城。山连碧玉诸天拱,江作青罗一带横。
宝地登临冬日晴,岧峣芝阁俯重城。山连碧玉诸天拱,江作青罗一带横。
已占六合孚玄贶,即有群仙降旆旌。潭下有龙时隐见,夜深来听步虚声。
已占六合孚玄贶,即有群仙降旆旌。潭下有龙时隐见,夜深来听步虚声。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关河迢(tiáo)(dì)¹绕黄沙,惨惨阴风²塞柳斜。
译文:长长的关河兀自绕过茫茫的沙丘向南流去,凄惨的寒风吹打着塞外的几株歪斜的柳树。
注释:春阴:春天阴冷的日子。关河,发源于山西榆社,流经太行山的昂车关,故称关河。¹迢递:高远的样子。²阴风:寒风、北风。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译文:瑟瑟的几朵野花还凝着寒露,但没有戏舞的蝴蝶,连天的草丛中只藏着几只乌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诗穷¹莫写愁如海,酒薄(bó)²难将梦到家。
译文:把诗写尽了也写不完像海一样的乡愁,喝下的两盏淡酒想做一个回家的美梦,可在梦里还没等回到家乡酒就醒了。
注释:¹诗穷:把诗写尽了。²酒薄:淡酒,酒精度数低的酒。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绝域¹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bìn)边华²
译文:春风为什么会到这种荒凉的地方来,它只能催生我鬓边的华发。
注释:¹绝域:荒凉的地方。²华:花白。

  此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黄沙碛里本无春”,“总有春来何处知?”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那是非常荒凉凄惨的。颔联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十分阴森恐怖。这就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江南春天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后两联抒情。“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诗人不尝“诗穷”,“难将梦到家”则更是难堪,而酒也不尝“薄”,诗人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美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一场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真是“酒无通夜力”,“梦短不到家”。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十分深沉。

参考资料:
1、 王璇;《春阴》赏析[J];职业技术;2007年10期

chūnyīn

zhūbiàn sòngdài 

guāntiáoràohuángshā cǎncǎnyīnfēngsàiliǔxié 
huādàihándié cǎoliányúnànyǒucáng 
shīqióngxiěchóuhǎi jiǔnánjiāngmèngdàojiā 
juédōngfēngjìngshì zhǐyīngcuībìnbiānhuā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初月如弓未上弦¹,分明挂在碧霄(xiāo)²边。
译文: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
注释:¹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²碧霄:蓝天。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时人莫道蛾(é)¹小,三五团圆²照满天。
译文: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
注释:¹蛾眉: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这里指新月,月亮弯如蛾眉。²三五团圆:指阴历十五晚上最圆的月亮。

  这首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人小志大,准备成就一番经世济民大事业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诗的另外一种意思是说,别看我这个时候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

xīnyuè

miàoshì tángdài 

chūyuègōngwèishàngxián fēnmíngguàzàixiāobiān 
shíréndàoéméixiāo sāntuányuánzhàomǎntiān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tán)¹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²入望中。
译文:当黄昏的余晖笼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楼。眼前的景色触动情怀,古今多少事齐集眼下,涌上心头。
注释:¹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²无端:没来由地。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湘泪¹浅深滋(zī)竹色,楚入²重叠怨兰丛。
译文: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润竹色的泪痕记录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现着美丑,他为兰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注释:¹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²楚入:指屈原的《离骚》《九入》《九章》等。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陶公¹战舰空滩(tān)雨,贾傅²承尘³破庙风。
译文:当年陶侃的战舰摧枯拉朽,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贾谊的破庙年久失修,呜呜的风声诉说着其中的缘由。
注释:¹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²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³承尘:床前横木之上用小帐子来承接尘土,以及天花板,名曰“承尘”。上面房梁横木所托的便是。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译文:我在故园久久地等候,看不见应约前来的老友。准备了潭州特产松醪名酒,谁与我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首联“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空”字传神,诗人身居潭州官舍,暮色中独登空楼,远眺之中,古今多少事一起涌上心头。“今古无端入望中”,已暗示明为吊古,实为伤今。陆昆曾谓“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伤在今,故曰今古无端”,颇能道出诗人用意及构思特点。

  颔联“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浅深与重迭,为反义连用词与同义连用词相对,竹色与兰丛,草木名相对。望“竹色”而怀“湘泪”,借二妃事而哭武宗;见“兰丛”而怀“楚歌”,借屈原事而刺宣宗、白敏中。所谓“怨兰丛”,就是怨排斥异己,贬逐会昌有功旧臣的白敏中、令狐绚辈。

  颈联“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上句借陶侃暗寓会昌有功之将帅之遭冷遇,下句则以贾谊长沙事暗寓会昌有功文臣之遭贬斥。李德裕的功高陶侃,规划同于贾谊,却被罢斥,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尾联“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联与首联照应,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孤寂的情怀,慨叹世无知音,无人了解自己的心意,抒发自己身世凄凉的怨愤。

  这首诗用典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

参考资料:
1、 安焕章编著.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04:第214-215页

tánzhōu--shāngyǐn

tánzhōuguānshělóukōngjīnduānwàngzhōng

xiānglèiqiǎnshēnzhúchǔzhòngdiéyuànláncóng

táogōngzhànjiànkōngtānjiǎchéngchénmiàofēng

duànyuánrénzhìsōngláozuìshuítóng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欲话心情梦已阑(lán)¹,镜中依约²见春山³。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译文:想对你倾诉衷肠时已梦醒,在妆镜中隐约见到你眉如春山。这才后悔以前太过于草率,没有对你分外珍惜爱怜。
注释:山花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平韵。¹梦已阑:梦醒。阑:残,尽。²依约:隐隐约约。³春山:女子眉毛的美称。⁴草草:草率。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春佩¹只应归月下,钿(diàn)(chāi)²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译文:你缥缈的芳魂只能在月夜归来,你遗下的钿钗为什么偏偏寄留人间。我和红烛一起滴残了多少眼泪啊,不知何时才能干?
注释:¹春佩:衣服上佩戴的饰物。²钿钗:钿钗为镶嵌宝石金属等的双脚或多脚首饰。

  这首词上片由梦阑起,接以幻象的描绘,表达了痴情思念的哀伤。下片由物及人,写物是人非的伤情。全词抒情委婉深挚,一波三折,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由梦阑起,接以幻象的描绘,表达了痴情思念的哀伤。

  首句“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之感。梦已醒,词人与情投意合的妻子生死两隔,把唯一能相会的希望寄托在梦里,词人多次提到梦中与亡妻相会。可是此次,正要与妻子说说知心话,谁料话未及说,梦就醒了,只剩孤独的身影,冰冷的黑夜,让词人无比惆怅。醒来后词人再无睡意,看看四周的摆设依然,在镜子里好象看到了妻子的倩影。

  下句“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写词人的心理活动,“悔”字是词人情感和心理的写照,词人后悔的是在妻子生前没有认认真真地欣赏她、关心她,没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下片对句益发沉重,由物及人,写物是人非的伤情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容若连用两个典故,并反用其意,说旧时故物何必再见,徒然惹入伤感,不能自拔。这样的话,自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愈见其心情沉痛。这两个典故同时还点明:伊人已逝,心期难再。词义到此而明朗,自是为卢氏的悼亡之作无疑。

  末句“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明说蜡烛流泪,实指自己泪涟;明问蜡泪几时干,实叹自己伤痛几时能淡。词句暗用义山之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问蜡泪几时干实属明知故问,容若明明知道蜡烛要等到成灰之时泪才会干,也明明知道自己要等到生命结束之日才会停止对亡妻的思念。

参考资料:
1、 许结主编.历代诗词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0:第439页
2、 (清)纳兰性德著;鸿恩主编.纳兰词图解详析 超值全彩珍藏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0:第195页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以“南来数骑,问征尘”二句起笔,写作者对南方形势的关心,所以碰到从南宋来的人就向他询问消息。但询问的结果,却是“江头风恶”,即形势不好。家铉翁北赴之后,南宋流亡小朝廷继续坚持斗争,这里,作者关心的,可能就是这种反元斗争形势。“耿耿”两句,写出作者(也可能包括陈正言在内)的孤忠与气节。“磨不尽”三字,指耿耿孤忠如磐石一般的坚固,同时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种种磨难。磨难愈重,他的志向就愈加坚定,作者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但因为作者身在北地,远离祖国,其孤忠不被人知,故云“唯有老天知得”。“短棹”五句,则转入对丙子(1276)之难的回忆。这五句所写乃是南宋临安被破的过程,其惨痛之情状,令作者终身难忘铭心。“短棹浮淮,轻毡渡汉”,是写元军南下。元军渡淮,揭开了亡宋战争的序幕;而元军(元人戴毡笠,故这里以“轻毡”称之)渡汉水,则直接导致了临安的陷落。元军在襄樊战役之后,立即潜兵入汉水,水陆并进,与渡淮元军互相呼应,势如破竹,于是在德祐二年正月,兵临临安城下。“回首觚棱泣”是写作者在北赴途中回望京城宫阙而失声痛哭。“觚棱”,即觚稜,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状,这里代指宫阙。词中“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指的是这一历史事件。

  “清跸”,指皇帝出行时,清道戒严,这里指宋三宫北迁。事变大而迅速,故加“惊”字。大都、临安相距三千余里,故云“天外”。以上这五句,写事变接踵而起,连用“短棹”、“轻毡”、“回首”、“欲上”、“惊传”等语词,语气急促,有倏忽千里之势,作者在回忆这段历史时心头的压抑悲怆,历历在目。词的下片写作者被扣留北方后所经受的种种磨难。以及作者慨然面对,毫不动摇的气节风骨。“路人”五句,写作者引苏武自喻。“昔汉家使者”,指苏武,由“路人指示荒台”句看,苏武“曾留行迹”的“荒台”,正在作者眼前。所以,“曾留行迹”,既是写苏武的经历,也是写作者自己遭际。以喻作者与苏武当年处境相同。“我节”两句,是将自与苏武并提并论,苏武持节漠北,最终不改初衷,而作者也同样是“我节君袍雪样明”。家铉翁身处绝域,不变节,不易服,贞如冰雪,故云“雪样明”;其心迹行事,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家和人民,所以说“俯仰都无愧色”。结处“送子”五句,是送别陈正言的话,意思有两层,一是趁您堂上“慈颜未老”,正可回去与家团圆承欢,并享三径馀乐。“三径”,即指隐居故园,是用蒋诩故事。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归故里,院中辟有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二是表示自己不易其节。这层意思是通过回答故人询问的形式来表现的,一片赤城之心寓于委婉的言辞之中,虽不是表面上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读来却更令人感慨不已,由衷叹赞。从家铉翁的《则堂集》看,大约凡友朋回南,他送别时总要表达同样的心情。

  此词上片虽从眼前现状落笔,但主要还是写对过去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回忆,多用赋笔的手法,下片则重在抒写自己的心情与气节。在异域之中送别具有同样遭遇的友人回到也同样为自己所朝思暮想的地方,最容易让人激动感伤。同时也激励他人,作者送别友人,只能依旧在北国羁留,心中的愁苦可谓至深。

  然而作者却并未伤悲沉沦,而是以此自励,鼓动起感动天地的忠节气概。这种词,是一般送别词所无法比拟。至今读之,依旧觉其中蕴藏着一种坚如磐石的沉稳和不可征服的坚韧力量,不禁为之掩泣,为之勉励。

niànjiǎo··sòngchénzhèngyán--jiāxuànwēng

nánláishùwènzhēngchénzhèngshìjiāngtóufēngègěnggěngzhōngjǐnwéiyǒulǎotiānzhīduǎnzhàohuáiqīngzhānhànhuíshǒuléngjiānshūshàngjīngchuántiānwàiqīng

rénzhǐshìhuāngtáihànjiā使shǐzhěcéngliúxíngjiéjūnpáoxuěyàngmíngyǎngdōukuìsòngzixiānguīyánwèilǎosānjìngyǒuféngrénwènwèishuōgānchángzuó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