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落瑶华,折残琼树,魂兮可忆相逢处。枕涛亭下旧曾招,笑指冰船飞渡、胜莲桡。
吹落瑶华,折残琼树,魂兮可忆相逢处。枕涛亭下旧曾招,笑指冰船飞渡、胜莲桡。
痛结沉云,病疏行雨,鸳鸯小字三生语。梦偎红颊晕微潮,犹似雪天双骑、玉河桥。
痛结沉云,病疏行雨,鸳鸯小字三生语。梦偎红颊晕微潮,犹似雪天双骑、玉河桥。
顾贞观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2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西母¹酒将阑(lán)²,东王³饭已干。
译文:宴会上西王母已将要把酒饮尽,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
注释:¹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²阑:残尽。³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君王¹若燕²去,谁为曳(yè)³车辕(yuán)
译文: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
注释:¹君王:指称帝王。²燕:通“宴”。³曳:拉。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丝竹发歌响,假器¹扬清音。
译文: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
注释:¹假器:借助于乐器。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不知歌谣(yáo)妙,声势出口心¹
译文:你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注释:¹声势出口心:声音出口却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大子夜歌》,是《子夜歌》的一种变调。据说有个叫“子夜”的女子创制了这个声调。这首诗写的是歌谣之妙。

zièrshǒu··èr--guīméng

zhúxiǎngjiǎyángqīngyīn

zhīyáomiàoshēngshìchūkǒuxīn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
有客¹²投笔³,无憀(liáo)独上城。
译文:虽然已经从军入幕也只是徒劳无为,生活是这般无聊,我只有独自登上高城。
注释:¹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²虚:徒劳,枉自,白白地。³投笔:投笔从戎的省语。⁴无憀:即无聊,空虚、无所依托的样子。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沙禽¹失侣远,江树著²阴轻。
译文:看沙洲上的禽鸟因失去伴侣而翘首远望,江边的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阴影。
注释:¹沙禽:停留在沙洲上的水鸟。²著:附着。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边遽(jù)¹(qǐ)²天讨³,军须竭地征
译文:边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胜,可繁重的军需赋税已把地方榨得民穷财尽。
注释:¹遽:传递官府文书的驿车。²稽:迟延。³天讨:朝廷对入侵者的征讨,此指对西北边地党项族的征讨。⁴地征:土地赋税的征收。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贾生¹游刃极²,作赋又论兵。
译文:唉,可叹那贾谊空有游刃有余的韬略,纵然成天作赋论兵也不过是虚度光阴。
注释:¹贾生:指西汉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²游刃极: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首联“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感叹自己无所事事,因“上城”远眺,拟消散心中之“无憀”。“虚”字极佳,将投笔从戎的心事勾起。“独”字传神,万般无奈独上城楼。

  颔联“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写望中景色,失伴的鸟,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景语即情语,这些景色是凄清空落的,这一切也压在诗人的心头。

  颈联“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由景物转入议论时事,诗人慨叹讨寇不力而军需赋税苛繁弄得民穷财尽。就算目睹国势动乱,自己纵有韬略,也不过是虚度光阴。国事维艰,这一联给读者以喘不过气来的重压。

  尾联“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宕开一笔,只言才智足以匡国的贾谊被弃之不用。由此上溯首句“虚投笔”之语,一个心忧国事、渴望报效国家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联情感愤激,极写诗人心中的苦闷。

  诗人登城眺远,写景抒怀,以抒发其壮志难酬的苦闷,写得情景交融,含而不露,颇有韵味。

参考资料:
1、 (唐)李商隐著 张强 刘海宁解评.李商隐集 名家选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12-113页
2、 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257页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士:“舜为天子,皋(gāo)(yáo)¹为士,瞽(gǔ)(sǒu)²杀人,则如之何?”孟子士:“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译文:桃应问道:“假如,舜做天子,皋陶执行法律,要是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桃应说:“那么舜不会制止他们吗?”
注释:¹皋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²瞽瞍:人名。古帝虞舜之父。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士:“夫舜恶¹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译文: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皋陶不执行法律呢?舜作为天子就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
注释:¹恶:怎么。
“然则舜如之何?”
“然则舜如之何?”
译文: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士:“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xǐ)¹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译文:孟子说:“舜把抛弃王位看作像扔掉破鞋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到沿海边住下,终生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记曾经拥有过天下。”
注释:¹敝蹝:破旧的鞋。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似东风老大¹,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²,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³。扇底相逢,钗(chāi)头微缀(zhu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zhē)亭障驿(yì),不隔江水。
译文:暮春时仿佛东风已经衰老,哪还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只记得临近通衢大道,短暂流连不得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缀系。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注释:¹老大:衰老。²官道:指公家修筑的大道。³回风坠:旋风吹坠。⁴钗头微缀:钗的首端轻轻点缀。⁵他:指柳花。⁶解遮亭障驿: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瓜洲曾舣(yǐ)¹,等行人²岁岁。日下长秋³,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yīn)愔雨、春心如腻(nì)。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tuán)作,雪绵松润,为君裛(yì)¹⁰¹¹
译文:曾经在瓜州渡口依舟着岸,年年等待着行人返归。斜日从故宫西坠,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庐上安然春睡,又一齐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天涯遍青绿,无地存身去哪里?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腻。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赴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何人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抟成了如雪似绵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注释:¹反洲曾舣: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²行人:指折柳送别的离人。³长秋:长秋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长乐宫西。汉高祖刘邦在这居住,后太后在此长居住。借此泛指南宋都城临安故居。⁴城乌:城头乌鸦。⁵愔:宁静。⁶腻:柔腻。⁷化:迁化。指消亡。⁸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⁹抟:揉捏成圆团。¹⁰裛: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¹¹泪:拭泪。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本是柔情万种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却终须飘零。对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凉。“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词人借杨花之口回忆起当年“临官道”的无忧生活。然而这种都城之内的逸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触景生情,以欢喜之物衬托出内心的无限悲伤。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根的蓬团,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钗头微缀”,对偶的修辞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温那轻歌曼舞的快乐时光,此时作者又笔锋一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这几句写杨柳万千枝条能够遮蔽亭台驿站,却不能隔断滔滔江水。表达了词人的思归之情正似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阕写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词人巧妙的利用借杨花之口说明自己曾在扬州客居,“等行人岁岁”则用叠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时间之长和内心忧伤,盼望着春风将它带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作者将细雨、柳絮、杨花三种意向结合在一起,衬托内心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想念,“点点抟作、雪绵松润”,将生命比作雪球,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词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词写得十分悲哀,词人将亡国之痛、羁旅之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绝望,借杨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缠绵,十分感伤。

  该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387—388

liùchǒu ·yánghuā

péngyuánxùn sòngdài 

dōngfēnglǎo yǒu dāngshífēng yǒuqíngshōu jiāngshānshènshì hàodàngshì dànlínguāndào zànláizhù biàn便chūménqiān chīxīnzhǐwànghuífēngzhuì shànxiāngféng chāitóuwēizhuì jiāwàntiáoqiān jiězhētíngzhàng驿 jiāngshuǐ 
guāzhōucéng děngxíngrénsuìsuì xiàchángqiū chéng zhànghǎozàichūnshuì gòngfēiguīshàng cǎoqīng yīnyīn chūnxīn dàihuà fēnglóuqián qīngméndōufèi rénniàn liúluò diǎndiǎntuánzuò xuěmiánsōngrùn wèijūnlè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