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2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nóng)¹家鹦(yīng)(wǔ)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piān)舟,睡煞(shà)³江渔烟雨
译文:我家在鹦鹉洲边住,是一个不识字的打鱼人。我在波涛中一叶扁舟上睡着了,外面下着蒙蒙细雨。
注释:鹦鹉曲:原名(黑漆弩),后因本曲首句易名为鹦鹉曲。¹侬:我,吴地方言。²鹦鹉洲:在今昔对比武汉市汉阳西渔长江中,后被江水冲没。此乃泛指。³睡煞:睡得香甜沉酣。煞,甚极。⁴烟雨:烟雾般的濛濛细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¹绿蓑(suō)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²安排我处。
译文:醒来时感到满眼青山都染上了暮色。抖擞绿蓑衣要回家去了。就算我从前错怪了天公,他也安排我做了渔翁啊。

yīng··--báibēn

nóngjiāyīngzhōubiānzhùshìshílànghuāzhōngbiǎnzhōushuìshājiāngnányān

juéláishímǎnyǎnqīngshāndǒusǒu绿suōguīsuàncóngqiáncuòyuàntiāngōngshényǒuānpáichù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¹彼朔风,用怀魏都²
译文:抬头仰望那呼啸的北风,心中怀念着故都邺城。
注释:¹仰:向。²魏都:曹魏的故都邺城。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愿骋代马¹,倏(shū)忽北徂(cú)²
译文: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
注释:¹代马:代郡产的马。²徂:往。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凯风¹永至,思彼蛮方²
译文: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
注释:¹凯风:南风。²蛮方:南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愿随越鸟¹,翻飞南翔。
译文:希望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注释:¹越鸟:生活在越国的鸟。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四气代谢,悬景¹运周。
译文: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已过一年。
注释:¹悬景:日月。景,同“影”。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别如俯仰,脱¹若三秋。
译文: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
注释:¹脱:离。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昔我初迁,朱华¹未希²
译文: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
注释:¹朱华:指荷花。²希:通“稀”,稀少。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今我旋止¹,素雪云飞。
译文:而今我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注释:旋止:归来。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俯降千仞¹,仰登天阻²
译文: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
注释:¹俯降千仞:向下入深谷。²天阻:天险,指险峻的高山。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风飘蓬飞,载离¹寒暑。
译文: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
注释:¹离:通“罹”,遭到。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千仞易陟(zhì)¹,天阻可越。
译文:高山深谷阻隔,千难万险,也可以翻越。
注释:¹陟:登。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昔我同袍¹,今永乖²别。
译文: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注释:¹同袍:指诗人胞兄曹彬。²乖:离。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¹
译文:你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
注释:¹贻:赠。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繁华将茂,秋霜悴¹之。
译文: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
注释:¹悴:伤。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君不垂眷¹,岂云其诚!
译文:你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
注释:¹眷:顾念。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¹
译文: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注释:¹荣:茂盛。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弦歌荡思¹,谁与销忧。
译文: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
注释:¹荡思:荡涤忧思。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译文: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可是怎么泛舟呢?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岂无和乐(yuè)¹,游非我邻²
译文: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
注释:¹和乐:指弦歌。²邻:指志同道合者。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¹
译文: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
注释:¹榜人:驾船的人。

  全诗五章,写冬寒时节诗人复还藩邑雍丘时的复杂情思。第一章以朔风起兴,抒写怀念魏都之情;第二章转入抒写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第三章慨叹自己的处境;第四章透过朔风素雪,向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责询;第五章抒写对未来生活的瞻念之情。此诗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前人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大约诗人落笔之际,正是朔风怒号之时,所以首章即以朔风起兴,抒写“用(以)怀魏都”之情。魏都洛阳,远在雍丘西北。诗人在那里,曾经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过少年的宏大梦想。从黄初四年(223年)七月离开那儿以来,至今又已五年了。朔风北来,听去似乎全都是往日亲朋的呼唤之声。古诗有“代马依北风”之句,说的是北方代郡的良马南来,一闻北风之声,便依恋地嘶鸣不已。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因此凄楚地吟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往)。”他是十分希望驱策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不过,诗人此时的怀念国都,已不是为了寻回少年之梦,而是志在“捐躯济难”、列身朝廷、报效国家。每当凯风(南风)吹拂,他总要记起“蛮方”(指江南)还有“不臣之吴”。他在此年上明帝的《求自试表》中,就以“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之语,表达了愿为征吴大业效力的急不可待之情。此章结句“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亦正化用了古诗“越鸟巢南枝”之典,抒写了诗人南征孙吴的壮志和渴望。其辞促情迫,正与上引《求自试表》之语异曲同工。

  然而,诗人的这一壮志,总是化为碎坠的泡影。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在不断流徙的“汲汲无欢”中度过的。诗之第二章,由此转入对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抒写。“四气(节气)代谢,悬景(日、月)运周”,时光荏苒。诗人于太和元年(227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并不太久。但在痛惜于光阴流逝的诗人眼中,却是“脱(忽然)若三秋(年)”,未免生出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这四句,化用了《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自身流徙往返的凄怆之感,与千年前西周戍卒重返家园的物换星移之伤,融为一体,显得愈加深沉、酸楚。

  第三章慨叹自己的处境。

  从黄初二年(221年)以来,诗人东封鄄城、北徙浚仪、二徙雍丘。八年之中,正如翻越于高山峻谷,忽而“俯降千仞”,忽而“仰登天阻(险)”,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诗人因此慨叹于身如“风飘蓬飞’,不知何时才有安定之所。这两句,与次年所作《吁嗟篇》中“宕宕当何依”、“谁知吾苦艰”之语一样,饱含着诗人无数酸辛和泪水。如果仅仅是飘徙,倒还罢了。最使诗人痛苦的是,当局还明令禁止他与同胞兄弟相往来,这简直令诗人绝望。诗中接着四句,便是诗人绝望之中的凄厉呼号:“千仞易陟(登),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极言险阻之可翻越,更反衬出当局者之禁令正如无情的“雷池”,难以跨越半步。兄弟的分离,恰似生死永别,令诗人怆然泣下。

  诗人当然明白这悲剧是谁造成的。诗之第四章,即中断对自身飘泊痛苦的泣诉,透过朔风素雪,向始终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了责询。

  前四句运用屈原《离骚》的比兴方式,以“芳草”喻忠贞之臣、“秋霜”比小人,愤懑地大声责问: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到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君不垂眷”以下,诗人又以凛然之气,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也决无改易。请看看寒霜中的秋兰,朔风前的桂木吧:它们何曾畏惧过凝寒,改变过芬芳之性、“冬荣”之节!“秋兰可喻”二句,于悲愤中振起,显示了诗人那难以摧折的“骨气”之“奇高”。

  第五章为全诗结尾,抒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瞻念。

  君王既不眷顾,诗人的流徙生涯定是绵长无尽的了。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忧从中来。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无知音,没有人能和他同销忧愁;雍丘之地,自然亦有川泽可供“泛舟”,但无同志,没有人能了解他临川思济的政治怀抱。在《求通亲亲表》中,诗人曾这样描述他的孤寂生涯:“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这正是诗人最感痛苦的,难怪他在结句中发出“岂无和乐,游(交游)非我邻(同志);谁忘泛舟,愧无榜人(撑船者)”的啸叹了。

  前人称曹植的诗“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钟惺《古诗归》)。《朔风诗》正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诗人抒写胸中愤懑,吸收了《诗经》、《楚辞》运用比兴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如“代马”、“越鸟”之喻;时而化用《诗经》名句,如“昔迁”、“今旋”之比;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如“别如俯仰,脱若三秋”等等,均思致灵巧、意蕴深长,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

  诗人运笔的徐疾变化、辞气的抑扬宕跌,更表现了一种“兔起鹘落”的气象。就一章来说,诗情时有起伏。如首章前四句叙怀思,哀婉低回;后四句抒壮志,辞促情迫。就全篇来说,章与章之间,亦往复回环、顿跌奋扬,呈一波三折之形。首章徐徐振起,二章平缓悠长,三章啸叹直上,四章于结尾忽作金石掷地之声,五章复以悠悠之叹收束。这些,都可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王世懋《艺圃撷余》)。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93-96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67-270
3、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54-257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xīng)¹角弓,翩(piān)²其反矣。兄弟婚姻³,无胥(xū)矣。
译文:调好角弓绷紧弦,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姻亲一家人,相互亲爱不疏远。
注释: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弓。¹骍骍:弦和弓调和的样子。²翩:此指反过来弯曲的样子。³昏姻:即“婚姻”,指姻亲。⁴胥:相。⁵远:疏远。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尔之远矣,民胥¹²矣。尔之教³矣,民胥效矣。
译文:你和兄弟太疏远,民众就会跟着干。你能言传加身教,民众互相来仿效。
注释:¹胥:皆。²然:这样。³教:教导。⁴效:仿效,效法。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此令¹兄弟,绰(chuò)²有裕³。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译文: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亲兄弟,相互残害全不顾。
注释:¹令:善。²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³裕:宽大。⁴不令:不善,指兄弟不相友善。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¹
译文:民众心地如不善,就会相互成积怨。接受爵禄不相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注释:¹亡:通“忘”。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老马反为驹(jū),不顾其后。如食宜饇(yù)¹,如酌(zhuó)²取。
译文:老马当作驹使唤,不顾其后生祸患。如像吃饭只宜饱,又像喝酒不贪欢。
注释:¹饇:饱。²孔:恰如其分。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毋教猱(náo)¹升木,如涂²涂附³。君子有徽(huī)(yóu),小人与
译文:猴子爬树不用教,如泥涂墙容易牢。君子善政去引导,小民自然跟着跑。
注释:¹猱:猿类,善攀援。²涂:泥土。³附:沾着。⁴徽:美。⁵猷:道。⁶与:从。⁷属:依附。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瀌(biāo)¹,见晛(xiàn)²曰消。莫肯下遗³,式居娄骄。
译文:雪花落下满天飘,一见阳光全融销。居于上位不谦恭,别人学样耍高傲。
注释:¹瀌瀌:下雪很盛的样子。²晛:日气。³遗:通“隤”,柔顺的样子。⁴式:用,因也。⁵娄:借为“屡”。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雨雪浮浮¹,见晛曰流。如蛮如髦(máo)²,我是用忧。
译文:雪花落下飘悠悠,一见阳光化水流。无良小人像蛮髦,对此我心深烦忧。
注释:¹浮浮:与“瀌瀌”义同。²蛮、髦:南蛮与夷髦,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全诗共八章,取喻多奇。首章“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是用角弓不可松弛暗喻兄弟之间不可疏远。“兄弟昏姻”是同类连及,并无确指,着重点是同宗兄弟。“兄弟昏姻,无胥远矣”,为全诗主题句,以下各章,多方申述,皆以此为本。

  第二章叙说疏远王室父兄的危害。“无之远矣,民胥然矣;无之教矣,民胥效矣”,四句皆以语气词煞尾,父兄口气,语重心长。作为君王而与自家兄弟疏远,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风丕变,教化不存。

  第三章用兄弟之间善与不善的两种不同结果增强说服的效果。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处,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残害,不能自保。如果说这一章还是因说理的需要而作的正反两方面的假设,那么第四章则是通过现实中已成为风气的责人不责己的小人做法直言王行不善的社会恶果。“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不善良的兄弟间只知相互怨怒,不顾礼仪道德,为争爵禄地位各不相让,涉及一己小利便忘了大德。

  第五、六两章以奇特的比喻、切直的口吻从正反两方面劝诱周王。只有自身行为合乎礼仪,才能引导小民相亲为善。“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取譬新奇,以物喻人,指责小人不知优老而颠倒常情的乖戾荒唐,一个“反”字凸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如食宜饇,如酌孔取”,正面教导养老之道。第六章更是新意新语竞出。“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用猿猴不用教也会上树,泥巴涂在泥上自然粘牢比喻小人本性无德,善于攀附,如果上行不正,其行必有过之。后两句“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又是正面劝戒,如果周王有美德,小民也会改变恶习,相亲为善的。此意与后世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正相一致。

  诗的最后两章以雪花见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骄横而无所节制和不可理喻。“莫肯下遗,式居娄骄”和“如蛮如髦”说的是小人,却暗指周王无道。有鉴于此,诗人不禁长叹“我是用忧”,此“忧”非为自身忧,也非为小人忧,而是为国家为天下而深怀忧患。

  全诗因是父兄口吻,所以“少微婉,多切直”(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孙鑛语),少了一些通常意义上的诗味。又正因为是父兄口吻,全诗以气贯通,或取譬,或直言,都在光怪陆离中显示出一种酣畅,一种奔涌的激情。因此孙鑛给出“风骨自高奇”的评价。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1-494

jiǎogōng

míng xiānqín 

xīngxīngjiǎogōng piānfǎn xiōnghūnyīn yuǎn 

ěrzhīyuǎn mínrán ěrzhījiāo mínxiào 

lìngxiōng chuòchuòyǒu lìngxiōng jiāoxiāngwéi 

mínzhīliáng xiāngyuànfāng shòujuéràng zhì wàng 

lǎofǎnwéi hòu shí zhuókǒng 

jiāonáoshēng  jūnyǒuhuīyóu xiǎorénzhǔ 

xuěbiāobiāo jiànxiànyuēxiāo kěnxiàsuí shìjiāo 

xuě jiànxiànyuēliú mánmáo shìyòngyōu 

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
¹²(mǎo)³,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¹⁰于中阳¹¹,实惟翰(hàn)¹²之是取。历晦明¹³而喔(wō)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¹⁴,最足增人情思。处宗¹⁵窗下,乐兴¹⁶纵谈¹⁷;祖逖(tì)¹⁸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¹⁹以为帻(zé)²⁰,王朝有报晓之人²¹;节²²其状以作冠,圣门²³称好勇之士²⁴
译文:鸡啊,在天上以昴日星君而著名于二十八宿,使太阳神所钟爱的。在人间,你能沟通神明,显示国运兴衰的征兆。黎明时分,雄鸡高叫,把人们从梦中叫醒。风雨之天,胶胶而鸣,诱发人的思乡之情。宋处宗窗下的长鸣鸡啊,与处宗舒心畅谈,祖逖床前的鸡,叫醒祖逖舞剑习武。头戴鸡帽打扮成鸡形的人,那是朝廷报时间的官员,用鸡冠形的头盔作帽子,那是圣人孔门的弟子子路。
注释:¹盖:语气词。²闻:听说。³昴日:指以鸡命名的昴日鸡星座。⁴著名:排名。⁵列宿:指二十八宿,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际坐标,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坐标之意,表示星辰所在的位置。⁶允:副词,确实,果真。⁷阳德:日的代称。⁸钟:钟爱。昴宿在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所以说“为阳德之所钟”。⁹登天:指鸡的叫声能为上天神明听见。¹⁰垂象:显示征兆。¹¹中阳:易经卦名,典出《易经·中阳》,该篇提倡诚信,大意是诚信施及到愚钝无知的禽畜身上也能感化它们,可以因此获得好运,利于坚守中正之道。“登天垂象于中阳”特指人们用动物祈祷卜卦的行为。¹²翰音:这里特指祭祀用的公鸡。¹³晦明:夜间和白天、阴暗和晴明。¹⁴胶胶:形容鸡鸣的声音。¹⁵处宗:晋朝人宋处宗。¹⁶乐兴:快乐而有兴致。¹⁷纵谈:长谈。¹⁸祖逖:晋朝人,援引著名的“闻鸡起舞”的典故。¹⁹肖其形:模仿鸡的形象。²⁰帻:头巾。²¹报晓之人:周朝特设官职,被称为“鸡人”,负责黎明时呼醒百姓起床,典出《周礼·春官》:“掌共(供)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赐;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以时”。²²节:简化。²³圣门:圣人孔子门下。²⁴好勇之士:指孔子的弟子子路。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秦关¹早唱,庆公子²之安全;齐境³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shè)则设于竿。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kē)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qín),固非凡鸟。文顶¹⁰武足¹¹,五德见推于田饶¹²;雌(cí)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yíng)¹³。迈¹⁴种首云祝祝¹⁵,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wū)¹⁶得混其声¹⁷,蟋蟀安能窃其号¹⁸。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¹⁹(yú)²⁰?体介²¹²²²³,邀荣²⁴已极;翼舒²⁵爪奋²⁶,赴斗奚辞²⁷?虽季²⁸(hòu)²⁹犹吾大夫,而埘(shí)³⁰(jié)³¹³²³³³⁴³⁵。两雄³⁶不堪并立³⁷,一啄何敢自妄³⁸?养成于栖(qī)³⁹⁴⁰之时,发愤在呼号⁴¹之际。望之若木⁴²,时亦趾⁴³⁴⁴而志⁴⁵⁴⁶;应⁴⁷之如神,不觉尻(kāo)⁴⁸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guàn)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yuán)⁴⁹⁵⁰(xiāo)⁵¹,率⁵²(è)⁵³(chī)⁵⁴。纵众寡⁵⁵各分⁵⁶,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⁵有喙(huì)之独长。昂首而来,绝⁵⁸⁵⁹鹤立⁶⁰;鼓翅以往,亦类鹏抟(tuán)⁶¹。搏击所施⁶²,可即用充公膳⁶³;翦(jiǎn)⁶⁴降略尽⁶⁵,宁⁶⁶犹容⁶⁷彼盗啼(tí)⁶⁸。岂必命付⁶⁹(páo)⁷⁰,不啻(chì)⁷¹魂飞汤火⁷²。羽书⁷³⁷⁴至,惊闻鹅鸭之声⁷⁵;血战功成,快睹鹰鹯(zhān)⁷⁶之逐。于焉⁷⁷⁷⁸之鸡幛(zhàng)⁷⁹,甘为⁸⁰其口而不羞;行且⁸¹树乃鸡碑⁸²,将味⁸³其肋⁸⁴而无弃。倘⁸⁵违鸡塞⁸⁶之令,立⁸⁷⁸⁸鸡坊⁸⁹之刑。牝(pìn)⁹⁰⁹¹而索⁹²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zhì)⁹³畜;雌伏⁹⁴而败类⁹⁵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⁹⁶。此檄(xí)
译文:秦国函谷关的夜鸣,使孟尝君安全离境,齐人百姓家鸡声的应和,让人们知道齐国的富裕;遇有疑问,人们用鸡卜卦,遇到大赦,人们把金鸡立于长杆之上。淮南王刘安之宅的鸡随刘安得道升天,宋卿房梁鸡窝里的小儿是他说不清年龄的祖宗。鸡啊,你是高德之禽鸟,决不是普通的凡鸟所能比。文有凤冠,武有利爪,你的五种美德借助于田饶昭示给国人。雌能称霸,雄能称王,你的祥瑞之气借助于二宝呈现给秦王。辛勤饲养你们,为你们起名的祝鸡翁,使你们有了朱朱的名字。苍蝇从此不能和你并列同类,蟋蟀也从此窃取不了你美好的名声。看你连续扑打纵横跃击的气势,那里会有自断其尾逃避决斗的的担心呢?身上披甲,脚上武装金钩,你的装备之好已到极点,两翼张开,脚爪奋起,去与其它鸡搏斗吧。季平子和郈昭伯此时成了你的的臣下,你雄立斗桩俨然国君一样威风。两雄相斗必须决出胜负,一次啄击的胜利又怎能自夸呢?平常的训练中养成优良的品性,在呼号争杀中才显示出真正神威。初时看你似木头一般没有反应,关键时刻你却是铁爪横举神志昂扬。应战时,反应机敏神鬼莫测,冲杀中不由自主地尾巴高耸,俯首直击。无论是在村或是在店,碰到对手就攻击,无论生为鹳生为鹅,在同类中都要傲立群雄。凭借枭勇好斗的天性击退对手的攻击。即使力量大小悬殊,也敢勇于战斗,即使形势不利,也要(用我的利喙战斗到底)战斗到底。大胜之后,昂首挺胸,张开翅膀,俨然大鹏展翅。搏击中撕下的对方身上的肉,成了你口中的美食,对于败者你岂能容它有私下鸣叫的余地,不必等到交付厨房,你的铁口无异于滚水与烈火。捷报快迅传出,鹅鸭为你惊呼。胜利时刻,大家争睹你雄鹰般的矫健英姿。颁发旌旗,你依然只顾呑食对方而不害羞,用优美语言记述你的功绩时,你还把它的鸡肋放在嘴里而不吐出。没有尽力战斗的鸡立即拉到鸡坊行刑,表现懦弱如同母鸡的鸡就要格杀无论,战场投降认输者更应斩尽杀绝。不能象其它对待其它家畜一样可怜它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连累家族的祸根。特此发布檄文。
注释:¹秦关:指函谷关。²公子:指孟尝君,引用著名的“鸡鸣狗盗”的典故。³齐境:齐国境内。⁴群黎:百姓。⁵决疑则荐诸卜:古人用鸡占卜,根据鸡头骨在火上炙烤后裂开的纹理来判定所卜事情的吉凶。⁶颁赦则设于竿:唐朝时流传着天鸡星移动人间就要大赦的迷信说法,所以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赦令。典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⁷惟:只有。⁸德禽:有高尚品德的禽鸟。⁹固:本来。¹⁰文顶:指鸡冠像文人的官帽一样。¹¹武足:指鸡爪象武士的刀剑一样。¹²五德见推于田饶: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典出西汉刘向《新序·杂事》:春秋时鲁国大夫田饶对鲁哀公说:“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同伴,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¹³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赢氏:典出晋朝干宝《搜神记》:秦穆公时,陈仓有一个农夫耕地时捉到一个怪物,名叫媪,农夫想把它献给秦穆公,路上碰上两个童子,媪告诉农夫说:“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农夫就追赶两个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最后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又有传说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灭莽兴汉,是因为在南阳捉到了雄雉的缘故。¹⁴迈:勤勉。¹⁵祝祝:呼鸡的声音。¹⁶恶:怎么能。¹⁷声:名号。¹⁸号:名声。¹⁹断尾之足: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²⁰虞:担心。²¹介:披甲。²²距:鸡爪上的小趾。²³金:金属钩子。²⁴邀荣:从主人那里获得荣耀。²⁵翼舒:舒展翅膀。²⁶爪奋:张开脚趾。²⁷赴斗奚辞:怎会推辞去参加战斗?²⁸季:季平子。²⁹郈:郈昭伯。³⁰埘:(音 时)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³¹桀:鸡栖的木桩。³²隐:威严庄重的样子。³³若:象。³⁴敌:匹敌,同等。³⁵国:这里指国君。³⁶两雄:两只搏斗争雄的鸡。³⁷并立:同时存在。³⁸自妄:自夸。³⁹栖:指鸡白天站在树上。⁴⁰息:指鸡夜晚休息。⁴¹呼号:鸡争斗时的叫声。⁴²木:木讷、痴呆。⁴³趾:鸡爪。⁴⁴举:张开。⁴⁵志:神志。⁴⁶扬:昂扬。⁴⁷应:反应、招架对方。⁴⁸尻:脊骨的末端,代指屁股。⁴⁹爰:援引,凭借。⁵⁰资:指天赋,天资。⁵¹枭勇:像枭一样凶猛。枭是一种猛禽,还有首领、魁首等意思。⁵²率:直接。⁵³遏:遏制。⁵⁴鸱张:像鸱张开翅膀。鸱是一种嚣张、凶暴的鸟。⁵⁵寡:少。⁵⁶分:分明。⁵⁷信:果真。⁵⁸绝:非常。⁵⁹胜:像。⁶⁰鹤立:鹤立鸡群,比喻非常突出。⁶¹抟:盘旋。⁶²施:得到赠物。这里指战斗中撕下的对方的肉。⁶³膳:指日常吃的饭菜。⁶⁴翦:翦灭。⁶⁵略尽:全部。⁶⁶宁:难道。⁶⁷容:容忍。⁶⁸盗啼:在角落低声啼叫。⁶⁹付:交付。⁷⁰庖厨:厨房。⁷¹不啻:无异于,如同。啻:仅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 啻”,“奚 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⁷²汤火:滚水与烈火。⁷³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⁷⁴捷:捷报。⁷⁵鹅鸭之声:鹅鸭被宰杀时的叫声。⁷⁶鹯:一种猛禽。形状像鸡。⁷⁷于焉:因为这。⁷⁸锡:通“赐”,给予。⁷⁹幛:上面题有词句的整幅绸布,用作庆贺表功。⁸⁰甘为:宁为。⁸¹行且:跟着。⁸²鸡碑:为鸡树碑立传。⁸³味:品味。⁸⁴肋:鸡肋,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东西。⁸⁵倘:如果。⁸⁶鸡塞:指鸡鹿塞,古代西部边关,汉族和匈奴曾经在这里大战过。违鸡塞之令喻指战败。⁸⁷立:立即。⁸⁸正:执行刑罚。⁸⁹鸡坊:杀鸡的地方。⁹⁰牝:母鸡。⁹¹晨:报晓。⁹²索:败兴。⁹³彘:猪。⁹⁴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⁹⁵败类:损害本族类的名誉。⁹⁶牛刀:出自“杀鸡焉用牛刀”。典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大意是孔子到了鲁国的一个小邑武城,他听到那里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杀牛的刀呢?”意思是说,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不着施行礼乐教育。后来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惨澹¹龙蛇日斗争,干戈(gē)²直欲尽生灵。
译文:连年的战争把一切搅动得阴天惨地,这场战争真的要让活着的人全部死去方才罢休。
注释:¹惨澹:凄惨暗淡。²干戈:指战争。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尽风来草木腥。
译文:蒙军南侵,山河破碎,国土变色。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草木,以至于在吹来的风中也带上了血腥气。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xū)¹无泪哭秦庭。
译文:当年蒙金和亲,却不能使金国真正安宁,如今就算有申包胥再世,也不能再去秦庭恸哭了。
注释:¹包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xíng)¹
译文:如今的并州豪杰还有谁在,可悲的是河朔诸将帅竟然没有人学五代刘知远那样分兵解救汴京之围!
注释:¹井陉:山名。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时为军事要尽。

rénchénshíèryuèchējiàdōngshòuhòushìshǒu ·èr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cǎndànlóngshédòuzhēng gānzhíjìnshēnglíng 
gāoyuánshuǐchūshāngǎi zhànfēngláicǎoxīng 
jīngwèiyǒuyuāntiánhànhǎi bāolèiqíntíng 
bīngzhōuháojiézhīshuízài fēnjūnxiàjǐngx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