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
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
丘葵

丘葵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 2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¹。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午(àn)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注释:¹亭午:正午。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qīn)¹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zhù)。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zhù)²,不受些儿³暑。
注释:¹骎骎:形容眼光急迫不安。²苎:苎麻,多年生草本。³些儿:一点儿。
此词着意描绘夏景,抒写闺中人的生活情态。夏日亭午,如火的榴花和满地绿荫给庭院带来特异的气氛,使人如痴如醉。闺中人午睡刚醒,娇眼蒙眬,喃喃自语,情困意慵。一阵清风吹来,扇不摇而自凉。翠竹白苎亭亭玉立,摇曳多姿,丝毫没有感到暑意。作者工画,故以画家之笔,勾勒人物景象,确是词中有画。全词纤丽娟秀,妩媚多姿。

qīngàn··tíngxiàshíliúhuāluàn--wénzhēngmíng

tíngxiàshíliúhuāluànmǎn绿yīntíngshuìjuéláishíyōuyánghúnmèngànránqíngdiéguòqiáng

qīnqīnjiāoyǎnkāiréngqiāorénzhìháiníngzhùtuánshànyáofēngyíngyíngcuìzhúxiānxiānbáizhùshòuxiēérshǔ

玉楼缥缈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玉楼¹(piāo)(miǎo)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译文:夜晚独自登上小楼,烟雾朦胧,忧愁漫上心头就像醉酒似的。大雁飞来了,可是爱人却远走了,想到这更加惆怅。窗帘边一钩新雁,这凄凄黄昏最是难熬。
注释:¹玉楼:华丽的楼阁。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¹
译文:所爱的人心音全无,我这幽恨何时才能除去呢。那绕着花儿飞舞的蝴蝶若是懂我的心的话,麻烦到我的梦里去,飞去我爱人的地方,寄去我的相思。
注释:¹相亲:互相亲爱;相亲近。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¹依竹住江滨²
译文:春天的江水旁,翠绿的竹子像云一般繁多,我就住在靠着竹子和江河的简陋屋舍。
注释:¹结茅:指建造简陋的屋舍。²江滨:江岸。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江欲覆邻。
译文:台阶前即将破土的竹笋试图侵入道路,雨后树叶垂下,它们的阴影意欲遮掩四周。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译文:在花的叶子旁边,一只黄鹏在喃喃低语,靠近人类的白鹤,依然能被驯服驾驭。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遥知¹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译文:我在远处知晓,有超然恬静的人已将声色等娱乐事物抛诸脑后,整个房间内弥漫清风之气,丝毫未有贫困之忧。
注释:¹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shì)¹²欲进³,含羞未肯前。
译文:仗恃着恩爱想要前进,却带着羞怯不肯踏足。
注释:¹恃爱:仗恃着恩爱。²如:若。好像。³欲进:想要前进。⁴未肯:不肯。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朱口¹²艳歌³,玉指娇弦
译文:嫣红的嘴唇唱出艳丽的歌曲,晶莹纤细的手指弹出美妙的乐章。
注释:¹朱口:红唇的嘴。²发:发出。唱出。³艳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⁴玉指:白玉般的手指。⁵弄:弄琴。拨弄。⁶娇弦:娇柔的琴弦。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表演弹唱的歌女。作者如同养鸟人欣赏笼鸟一样,正以一种得意的心情以及赞许的目光欣赏着她的演出。

  一二句以形写神,以“如欲进”与“未肯前”描写歌女“恃爱”与“含羞”的神态:她凭仗着主人的宠爱,仿佛正要向听歌的主人走去;但她终于没有前进,原来她害羞了。这两句写的的歌女弹唱前的神情体态。她是坐着准备弹唱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由于“恃爱”与“含羞”作出的“如欲进”与“未肯前”的表示。也许只是在调弦弹唱时向前略微欠一欠身子吧。诗人便故作多情,笔底澜翻,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

  三四句继而正面写歌唱与弹奏,用大特写镜头展示口唱与指弹两个动作。注意演员的“口”与“指”,这原是一般人的欣赏习惯。出现在诗人眼前的是“朱口”与“玉指”,“口”是红润的,“指”是白净的。由此美的局部,令人联想起这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歌者,同时从“朱”、“玉”这两个肯定性的修饰词中,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歌者的爱悦之情。歌称“艳歌”,弦名“娇弦”,则又进一步写出它弹唱的动人。一个“弄”字,包含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种种纯熟的动作,亦传达出演奏者沉浸于曲调之中的热烈而又细腻的感情。

zièrshǒu--xiāoyǎn

shìàijìnhánxiūwèikěnqiánzhūkǒuyànzhǐnòngjiāoxián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¹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yú)²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魏文侯和群臣命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命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命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注释:魏文侯:魏国君主。¹适:到……去。²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译文: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使乐羊伐中山¹,克²之,以封其子击³。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huáng),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注释:¹中山:中山国。²克:战胜、攻破。³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⁴任座:人名。⁵反:通“返”,返回。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