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
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
释绍昙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6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
天都¹奇伟²海云幽³,莲蕊莲花入秋。
译文:天都峰奇丽雄伟,云海深远,莲花峰高耸入云,奇松怪石千姿百态,如莲蕊盛开。
注释:¹天都:诗中指天都峰。²奇伟:形容奇特壮美、奇异不凡。³幽:深远。⁴莲蕊:诗中指莲蕊峰。⁵莲花:诗中指莲花峰。⁶高:高峻。
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¹识黄山真面目²,风华³半在玉屏楼。
译文:要想领略黄山的真正的风采,它的一半风貌展现在玉屏楼的上面。
注释:¹欲:想要。²真面目:真实的景色。³风华:风采、风貌。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锦带¹杂花钿(diàn)²,罗衣³垂绿川。
译文:头上戴着华丽的彩带与花钿,罗衣飘飘垂在绿色的水面。
注释: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¹锦带:锦制的衣带。² 杂花钿:杂饰着花钿。花钿,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饰物。³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问子¹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译文:询问夏日盛装的少女将要到哪里去?是要乘舟去采江南莲。
注释:¹子:你,指采莲女子。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辽西¹三千里,欲寄无因缘²
译文:想把暗示爱怜心意的莲子寄给你,辽西三千里,路远道阻无机缘。
注释:¹辽西:指辽河以西的地区,今辽宁的西部。此指丈夫征戍之地。²无因缘:没有机会。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愿君早旋返¹,及此²荷花鲜³
译文:只希望你早日凯旋,趁这美好的荷花还艳丽澄鲜。
注释:¹旋返:回还,回归。²及此:趁此。³荷花鲜:字面是指荷花的鲜艳美丽,实际是用来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

  此诗前二句勾勒出思妇的形象,让读者从美的装扮想象出美的人;接着二句设问过渡,巧妙地将笔触从采莲女转向采莲女的怀人;之后二句暗示采莲女的丈夫在遥远的边地,二人音息难通;最后二句直接抒情,写采莲女盼望夫君早日归来。

  此诗首先以第三者的眼光描绘采莲女,继开头纯客观的描写以描写与之直接对话,使“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直接参与者的身份。其中,首二句只写采莲女的穿着打扮而不作肖像描绘,于描写穿着中点出其身处的地点,使一个可爱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二句以设问的形式作为过渡,转而采用与采莲女亲切对话的形式:前句是用一个假设中的人物的问话,后句则采莲女的回答。紧接着的“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四句又改用第一人称来描写,直接从采莲女的角度抒发情感,是主人公思“君”心境的自我剖露。其中,“辽西”与“江南”的对比突出了采莲女与“君”地理上相隔之遥远;“欲寄”则透出采莲女难以言说的一往深情。

  全诗短小厚实,纯用白描手法,重在抒情,从不同角度着笔,描写角度虽几经改换,表现了多次顿挫,却极为自然,毫不生硬,显示了曲折多变的艺术手法,而采莲女的情感完全由眼前景、手中物触发,情由景生,触景生情,情意绵绵,意味深长,双关手法的采用更使得诗中表现的情感显得深沉、含蓄、细腻。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 主编.古诗鉴赏辞典(下).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1118-1119

shǒusāncǎilián--jūn

jǐndàihuādiànluóchuí绿chuānwènzijīnchūcǎijiāngnánlián

liáo西sānqiānyīnyuányuànjūnzǎoxuánfǎnhuāxiān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zhè)¹红。谁家²刻烛³待春风。
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注释:¹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²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³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竹叶¹(zūn)枝翻采燕²,九枝灯³(xiè)颤金虫。风流端倚天公。
译文: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¹竹叶:指竹叶酒。²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³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⁴灺:熄灭。⁵金虫:比喻灯花。⁶端:真。⁷合:应该,应当。

  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个黎明的到来。“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本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在一片本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舞裙犹忆柘枝红”,此情此景让纳兰回忆起了当年观看柘枝舞的情景,气氛热烈,婀娜婉转。“谁家刻烛待春风”,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这就是十分风雅的事情了。这两句看似是回忆,却也道出了纳兰在除夕夜的一种怀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写守岁时的场景。富贵人家的除夕夜别有一派富贵景象:“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竹叶酒喝尽了,头戴采燕装饰的人们欢歌笑语,兴高采烈。九枝灯即将燃尽,余光之中贵妇们头上的金虫头饰与摇曳的烛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这两句用酒杯、彩燕和灯几种意象来衬托除夕夜的热闹,反映出整个除夕夜的欢腾的情景。这两句还是对仗句。“竹叶樽”对“九枝灯”,“空”对“灺”,“翻彩燕”对“颤金虫”,很是工整,这些丰满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庆气氛。在这样风流快活的场景中,纳兰是沉默的,冷峻的,“风流端合倚天公”,要成为与前贤比肩的“风流人物”,去建功立业,却只能赖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强求,这句也表明了纳兰对当年逍遥自在生活的无限回忆。

  通篇来看,这首词写的是纳兰对往年除夕的回忆,词中着力描写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风流,也深隐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词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43页

huànshā··gēngshēnchú--lánxìng

shōuxiánxīnlěngchùnóngqúnyóuzhèzhīhóngshuíjiāzhúdàichūnfēng

zhúzūnkōngfāncǎiyànjiǔzhīdēngxièchànjīnchóngfēngliúduāntiāngōng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庄周梦胡蝶¹,胡蝶为庄周。
译文: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注释:¹胡蝶:今写作“蝴蝶”。“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译文: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译文: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青门¹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译文:你看那长安东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注释:¹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富贵故¹如此,营营²何所求。
译文: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注释:¹故:一本作“固”。²营营:追求奔逐。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人去西楼雁杳(yǎo)。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译文: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雨外蛩(qióng)声早。细织就、霜丝¹多少。说与萧娘²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³人老。
译文: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¹霜丝:指白发。²萧娘:女子泛称。³几:多么,感叹副词。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yóugōng ·rén西lóuyànyǎo

wényīng sòngdài 

rén西lóuyànyǎo biémèng yángzhōujiào yúndànxīngshūchǔshānxiǎo tīng qiáo huàwèiliǎo 
wàiqióngshēngzǎo zhījiù shuāngduōshǎo shuōxiāoniángwèizhīdào xiàngchángān duìqiūdēng rénl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