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 4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春阴漠(mò)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¹人似春情²薄。守定花枝,人放花零落。
译文:春季天气阴雨绵绵,海棠花树被猛烈的东风吹得东摇西摆。人要赏花,人像春风摧花那样薄情,守定海棠花枝,人让鲜花凋零。
注释:醉落魄: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怨春风”“章台月”等。属中吕调。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¹人情:即人要赏花。²春情:指东风催花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绿尊¹细细供春酌(zhuó)。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译文:端起酒杯在春风中细细品尝,却无奈酒醒之后愁绪还像昨天一样。殷切地期待跟东风约定,人要猛烈地吹花,为什么人把愁绪吹走呢?
注释:¹绿尊:同“绿樽”,酒杯。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人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人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人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人放花零落”。上片人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人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词人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发愁,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人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该词相近,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

  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人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宾客诣¹陈太丘宿²,太丘使³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¹⁰听。炊忘著¹¹(bì)¹²,饭落釜¹³中。太丘问:“炊¹⁴何不馏(liú)¹⁵?” 元方、季方长跪¹⁶曰:“ 大人与客语¹⁷,乃¹⁸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¹⁹成糜(mí)²⁰。”太丘曰:“ 尔²¹²²有所识²³(fǒu)²⁴?”对曰:“仿佛²⁵²⁶之。” 二子俱²⁷说,更相²⁸易夺²⁹,言无³⁰³¹失。太丘曰:“如此³²³³糜自³⁴可,何必饭³⁵也!”
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太丘和客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
注释:¹诣:拜访。²宿:住宿。³使:让。⁴炊:做饭。⁵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⁶进火:烧火。⁷俱:都。⁸委:丢开;舍弃。⁹而:表承接。¹⁰窃:偷偷地。¹¹著:放。¹²箅: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¹³釜:锅。¹⁴炊:做饭。¹⁵馏:把米放在水里煮至水开,再捞出蒸成饭。¹⁶长跪:古代的一种礼节,指直身而跪。¹⁷语:说话。¹⁸乃:于是,就。¹⁹今:如今。²⁰糜:比较稠的粥。²¹尔:你们。²²颇:很。²³识:记住。²⁴不:同“否”,“吗”,用在句末表疑问。²⁵仿佛:大概,好像,还。²⁶志:记住,记得。²⁷俱:一起,都。²⁸更相:互相。²⁹易夺:改正补充;更换。易:修整。夺:失误遗漏。³⁰无:没有。³¹遗:遗漏。³²如此:既然这样。³³但:只。³⁴自:就。³⁵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春到长门¹春草青,江梅些子²³,未开匀。
译文: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注释:¹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²些子:少许。³破:绽开、吐艳。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碧云¹笼碾(niǎn)²玉成尘³,留晓梦,惊破一瓯(ōu)
译文: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晨晓春光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注释:¹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³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⁴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⁵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译文: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二年三度¹负东君²,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译文: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注释:¹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²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开头的几句耐人寻味:第一,首句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一的成句,劈头传出了春的消息。长门,原汉宫名。它是汉武帝陈皇后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它代指“冷宫”。李清照以“长门”入词,则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自己有一种难言的幽伤,借用上述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为下文表达这种幽伤作了情绪上的铺垫。二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特有声息。“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出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无限快感。

  第二,宛如一幅斑斓的绘画,起拍以下三句有着迷人的色彩和构图。看那江梅花朵和蓓蕾相间,梅枝与新蕊互衬,愈发显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娇妍的春意图,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碧云笼碾,即碾茶。宋人吃茶都是先碾后煮。碧云是形容茶色。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它使女词人为之陶醉。她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煎煮。词人本想一边品茗,一边回味早晨的梦境。哪知一经重温“晓梦”,惊破了品尝茶香的雅兴。“惊破一瓯春”的“春”字,语意双关,不仅形容出茶色的纯正,香气的馥郁,更暗示了词人的“晓梦”是与一种春景春情有关。

  词的下片承“晓梦”而转入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疏帘,有雕饰的帏帘。作者轻轻两笔,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黄昏景色。它如一幅水墨写意画,虽无明丽的色彩,但却能在黑白中见精神,在清淡中显神采,愈发给庭院增添了几分恬静与优雅。两句里“压”“铺”二字精策而传神。“压”字,委婉地描绘出了花儿的繁盛。因为花儿稀疏零星,花影就不会重重叠叠,给人以浓重如“压”来之感。同时,它又体现了花儿的蓬勃生机。“铺”字。首先,形象地显示了月光朦胧和清淡。因为此时,夕阳才落,月亮刚刚升起,月是淡月,光是微光,若有若无,像是薄如蝉翼的轻纱一般,铺蒙在疏帘之上,显得是那样轻灵,那样柔美。其次,“铺”字又写出了月亮“多情”的神态。它就像是在含情脉脉地关注着女主人,表现出深深的依恋,类似于“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境界。“铺”又与“压”在用墨的浓淡、轻重、明暗、虚实上相互辉映,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朦胧和谐之美。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在李清照的笔下,有许多著名的春景情词,《如梦令》“昨夜雨风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都是熟知的咏春名篇。对每一个春天,她都不肯虚度。此处特意提出“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地经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统观全词,上下两片,一早一晚,布局精严。虽然每一片都是由景及人,但通篇读来词意层层递进,情感节节发展。上一片如花含苞,味之无穷;下一片如百花竞放,感情浓烈。两相映照,足见她对丈夫的爱之深,思之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也很有特点。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浅白直露的口语,显示了易安词淡笔点染,自然隽永的风韵;也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精炼的对句,显示了易安词的炼句炼意之功。特别是“压”与“铺”两个字锻炼精妙,感到仿佛那诱人的花影不是映在门上,而是压在作者的心上;那迷人的淡月也不是照在帘上,而是直接铺到了词人的心里。它承上启下,把作者此时此地的心灵感受形象,委婉地传达出来。

参考资料:
1、 傅秋爽 .涵韵集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年 :420—422页 .
2、 善行 .齐鲁历代诗文词曲鉴赏 .泰安市 :泰山出版社 ,2002年 :704-705页 .

xiǎochóngshān ·chūndàochángménchūncǎoqīng

qīngzhào sòngdài 

chūndàochángménchūncǎoqīng jiāngméixiē wèikāiyún 
yúnlóngniǎnchéngchén liúxiǎomèng jīngōuchūn 
huāyǐngchóngmén shūliándànyuè hǎohuánghūn 
èrniánsāndōngjūn guīlái zhuóguòjīnchūn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jiàn)¹灯窗,识秋娘²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³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眄(miàn)兰情,总平生稀见。
译文: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坊。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注释:¹竹槛:竹栏杆。²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呼。³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⁴水眄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眄,顾盼。一作“水盼兰情”。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何、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¹。谁知道、自到瑶台²(pàn)。眷(juàn)恋雨润云温³,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何、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译文: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注释:¹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²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³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⁴荒寒:既荒凉又寒冷。⁵怎奈何:怎么办?何,语助词。

  这首词所咏情事,略同《瑞龙吟》,但并非重游旧地,而是神驰旧游。作为一位工于描写的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稀有的动人的画像。

  为了要使词中女主人的登场获得预期的应有的效果,词人在艺术构思上是煞费苦心的。他首先画出背景。在一个月色阴沉的晚上,更鼓催来了夜色,露水收尽了街尘,正是在这样一个极其幽美的时刻,他来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阑槛外种着竹子,窗户里闪着灯光,正是在这样一个极优雅的地方,他会见了这位人物。与杜甫《佳人》之写“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这里的竹槛、灯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来陪衬人物之淡雅的。

  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晤,层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却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过,对于闻名乍见、倾慕欢乐之情,一概省略。这样,就将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来。在这里,可以悟出创作上虚实相间的手法。

  “似觉”以下四句,是对美人的正面描写,又可以分为几层:第一、二句,乍见其光艳;第三句,细赏其神情;第四句,总赞。写其人之美,不用已为人所习见的“云鬓花颜”、“雪肤花貌”,而用“琼枝玉树”、“暖日明霞”来形容,就不熟滥,不一般化;用两个长排句,四种东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吴白先生云:“‘琼枝’,见沈约《古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玉树’,见杜甫《饮中八仙歌》:‘皎如玉树临风前。’”)上句说像琼枝和玉树互相交映,是写其明洁耀眼;下句说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辉灿烂,是写其神采照人。两句写入室乍见之初,顿时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缭乱,尤其因为这次见面是在夜间,就使人物与背景之间,色彩的明暗对比更为显著。在用这种侧重光觉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见的暗淡月色与庭坊中所见的隐约灯光的描写,也对之起了一种很好的衬托作用。如果不仔细研究全词的布局,对于这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一些优秀的电影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段的巧妙构思,是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的。两句写其人之美,可谓竭尽全力,而犹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兰情”一句。韩琮《春愁》“水盼兰情别来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兰情”,指性情幽静像兰花。这句虽也是写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见其容光而转到细赏其神态了。这已是进了一层。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够、写不完的,所以再总一句说:“总平生稀见。”这才画完了这幅美人图的最后一笔。

  换头一句,从抒情来说,是上片的延伸;从叙事来说,却是更进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旧事。杜甫《咏怀古迹》咏王昭君云:“画图省识春风面。”词句即点化杜诗而成,意思是说:在和其人会面之前,就已经知道她的声名,见过她的画像了。从而也看出了,这次的会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终于如愿以偿,欢乐可想。

  从这以下,才正面写到离情。“谁知道”二句则是这一幕小小悲剧的转折点。“瑶台”是美女所居。《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这里却兼用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就暗示了这位姑娘有着如李白所形容的杨玉环那样神仙般美丽风姿,作为上片实写其人之美的补充。云雨习用,而“雨”以“润”来形容,“云”以“温”来形容,则化臭腐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爱悦之深,由此两字,都可想见,且与上文“兰情”关合。但这叙述两相爱悦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却以“谁知道”领起,以“苦惊风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个面。惊风吹散了温润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缘,通体用比喻说明,处理得极其含蓄而简洁。读到这里,读者才发现,原来在这以上所写,都是追叙。行文变化莫测,与《夜飞鹊》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现在。独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关上重重门户,听着坏了的墙壁中秋虫的叫声,这种种凄凉情景,用一“念”字领起,就显得更加沉重。因为无人可语,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写人叹,而以虫鸣为叹,似乎虫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极力描摹此时此地之哀,正是为了与上片所写彼时彼地之乐作出强烈的对比。

  末以纵使水远山遥,却仍然隔不断一缕相思之情作结,是今昔对比以后题中应有之义,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这种相思之情含义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038-1039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31-132页 .

bàixīngyuèmàn ·cuīgēng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cuīgēng qīngchénshōu xiǎoyōufāngyuèàn zhújiàndēngchuāng shíqiūniángtíngyuàn xiàoxiāng juéqióngzhīshùxiāng nuǎnmíngxiáguānglàn shuǐmiǎnlánqíng zǒngpíngshēngjiàn 
huàzhōng jiùshíchūnfēngmiàn shuízhīdào dàoyáotáipàn juànliànrùnyúnwēn jīngfēngchuīsàn niànhuānghán 宿rénguǎn chóngmén bàiqiūchóngtàn zěnnài xiāng shānduàn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海天谁放冰轮¹满,惆(chóu)(chàng)离情。莫说离情,但值²凉宵(xiāo)³总泪零。
译文:谁在海天之间放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匆匆一瞥就不禁令人惆怅起来。不要再说什么离愁别绪,每个夜晚总是涕泪飘零。
注释: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¹冰轮:月亮。²值:每到,正值。³凉宵:景色美好的夜晚。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只应碧落¹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²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译文:只有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才能重逢,可今生又到哪里去相遇呢?这无奈的今生今世,刚刚因触景而伤了情,就又在愁怀中想起了你。
注释:¹碧落:道教语。指青天、天空。²可奈:怎奈。李煜《采桑子》:“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上片前二句因离情而责怪月亮:是谁让天字中的月儿变得那么皎洁明亮。难道他没有看到我的离情惆怅吗,词人恼月照人,又增“月圆人不圆”的怅恨,这种借月以表达怀念之情的作法与苏东坡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的“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有异曲同工之妙。“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接下二句,写这种离情已不堪提起,每到凉夜,总耍使人伤心落泪。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离情,而不说明是怎样的离情。

  “只应说落重相见,那是今生。”直至下片的“说落重相见”,才知道先前所说之离情,并非一般之生离,而是凄然断肠的死别。自居易《长恨歌》诗里有“上穷说落下黄泉,丽处茫茫皆不见”之语,是说贵妃死后,明皇命方士通天彻地去寻。容若作此语。说明爱人亡故。然而就算说落重逢。也正如李商隐《马嵬》诗中所说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即使能够重见,已不是今生的事了。至于今生呢,偏偏在忧愁之时总会想你。“刚作愁时又忆卿”。语简情深,哀婉之处动人心魄。愁上浇愁,苦上加苦。容若心思之凄惋低徊,由此亦可见一斑。既然无力逃脱记忆的深渊,他也只能寻求一些希冀,今生最想实现的事情,不过是再见一面,再走一遭,却已是天上人间。纳兰明白,只应说落,才有重见的可能,可今生,又如何去到那里啊。她依然消失人世,他只能遥望不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鸿恩主编.纳兰词图解详析 超值全彩珍藏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0:第325页-第326页

cǎisāng ·hǎitiānshuífàngbīnglúnmǎn

lánxìng qīngdài 

hǎitiānshuífàngbīnglúnmǎn chóuchàngqíng shuōqíng dànzhíliángxiāozǒnglèilíng 
zhǐyīngluòchóngxiàngjiàn shìjīnshēng nàijīnshēng gāngzuòchóushíyòuq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