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
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
意君成大舜,千古闻膻香。
意君成大舜,千古闻膻香。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
片玉弃且在,双足何辞伤。
片玉弃且在,双足何辞伤。
王章死于汉,韩愈逐诸唐。
王章死于汉,韩愈逐诸唐。
狱中与岭外,妻子不得将。
狱中与岭外,妻子不得将。
义士抚卷起,眦血一沾裳。
义士抚卷起,眦血一沾裳。
胡弗学揭厉,胡弗随低昂。
胡弗学揭厉,胡弗随低昂。
干时宴安人,灭然已不扬。
干时宴安人,灭然已不扬。
匹夫虎敢斗,女子熊能当。
匹夫虎敢斗,女子熊能当。
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
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
我爱古人节,皎皎明于霜。
我爱古人节,皎皎明于霜。
今日贬江徼,多惭韩与王。
今日贬江徼,多惭韩与王。
罪大祸不称,所损伤纖芒。
罪大祸不称,所损伤纖芒。
尽室来官下,君恩大难忘。
尽室来官下,君恩大难忘。
酒圣无隐量,诗豪有馀章。
酒圣无隐量,诗豪有馀章。
秋来魏公亭,金菊何煌煌。
秋来魏公亭,金菊何煌煌。
登高发秘思,聊以摅吾狂。
登高发秘思,聊以摅吾狂。
卓有梅圣俞,作邑郡之旁。
卓有梅圣俞,作邑郡之旁。
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
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
因成答安戏,移以赠名郎。
因成答安戏,移以赠名郎。
泉南曹使君,诗源万里长。
泉南曹使君,诗源万里长。
复我百馀言,疑登孔子堂。
复我百馀言,疑登孔子堂。
闻之金石音,纯纯自宫商。
闻之金石音,纯纯自宫商。
念此孤鸣鹤,声应来远方。
念此孤鸣鹤,声应来远方。
相期养心气,弥天浩无疆。
相期养心气,弥天浩无疆。
铺之被万物,照之谐三光。
铺之被万物,照之谐三光。
此道果迂阔,陶陶吾醉乡。
此道果迂阔,陶陶吾醉乡。

yángchóuquánzhōucáo使shǐjūnjiàn--fànzhòngyān

shēngxìngsuǒbǐngduōgāngcháng

shēngānzhīcháoxīnqiānrènxiáng

zhìgǒutiānmìngguìfēiwàng

tánwànchéngqiángānjiéhóujiāng

jūnchéngshùnqiānwénshānxiāng

cùn怀huáichūnfēngtiānxiàfāng

piànqiězàishuāngshāng

wángzhānghànhánzhúzhūtáng

zhōnglǐngwàizijiāng

shìjuǎnxuèzhānshang

xuéjiēsuíáng

gànshíyànānrénmièrányáng

gǎndòuzixióngnéngdāng

kuàngèrzhǎngzhěkěnqiǎohuáng

àirénjiéjiǎojiǎomíngshuāng

jīnbiǎnjiāngjiǎoduōcánhánwáng

zuìhuòchēngsuǒsǔnshāngxiānmáng

jǐnshìláiguānxiàjūnēnnánwàng

jiǔshèngyǐnliàngshīháoyǒuzhāng

qiūláiwèigōngtíngjīnhuánghuáng

dēnggāoliáoshūkuáng

zhuōyǒuméishèngzuòjùnzhīpáng

jiǎoshǒulíngcānglàng

yīnchéngānzèngmíngláng

quánnáncáo使shǐjūnshīyuánwànzhǎng

bǎiyándēngkǒngzitáng

wénzhījīnshíyīnchúnchúngōngshāng

niànmíngshēngyīngláiyuǎnfāng

xiāngyǎngxīntiānhàojiāng

zhībèiwànzhàozhīxiésānguāng

dàoguǒkuòtáotáozuìxiāng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3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译文:萧瑟稀疏的梧桐树叶上,悬挂着刚刚升起的月亮。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滴沥(lì)¹清光满,荧(yíng)²素彩寒。
译文:露水泛出闪亮的光茫,闪亮的光线装扮了这朴素的寒夜。
注释:¹滴沥:流滴。²荧煌:辉煌。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译文:秋风摇动树叶像摇摇欲坠的白玉令人愁怅,枝干上微微挂着露珠。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¹
译文:这寒冷的气温让人怀疑是不是秋天已经过去,细小的声音都能在这夜里被人察觉。
注释:¹夜阑:指夜残;夜将尽时。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译文:月光流遍空气中,被露水湿润的东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见。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译文:不厌烦的看着外面的景色可以让我抛开的疲倦,将这美好的景色都聚在一起更是难能可贵的。

yuètóngshàngjiànhán--dàichá

xiāoshūtóngshàngyuèbáichūtuánqīngguāngmǎnyínghuángcǎihánfēngyáochóuzhuìzhīdòngzhūgànlěngqiūwǎnshēngwēijuélánníngkōngliúbiànrùnjìngkànyànkuīlínjuànjiānggèngnán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天地相震荡,回薄(báo)¹不知穷。
译文: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
注释:¹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人物禀(bǐng)常格¹,有始必有终。
译文: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
注释:¹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chóng)¹
译文: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注释:¹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xū)¹
译文: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
注释:¹虚冲:守于虚无。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¹
译文: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
注释:¹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译文: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慷慨成素霓(ní),啸咤(zhà)起清风。
译文: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震响骇(hài)八荒¹,奋威曜(yào)四戎(róng)²
译文: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
注释:¹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²四戎:指周边的敌国。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zhuó)(lín)¹沧海畔(pàn),驰骋(chěng)大漠中。
译文:既可像鱼那样遨游沧海,也可驰骋于大漠。
注释:¹濯鳞:像鱼那样遨游。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译文: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这是一首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全诗共二十句,分为五节。

  第一节言天地宇宙时刻不停地在运动,人和万物都受自然规律支配,有生就有灭,有始就有终。首二句化用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震荡即激荡,回薄意为回旋运转。“禀常格”,禀受常规。天地的运动是“不知穷”,人、物的生长“必有终”,这就显出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作为一个人来说,应妥善对待这个矛盾。

  第二节道:“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岁月俯仰之间就过去了,功名要赶快建立,使之崇高,壮士心怀愤激之情,不能恬淡无为。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壮士觉着时不我待,所以及时努力,这与当时泛滥的老庄那“守虚冲”的人生哲学正相反对。

  第三节写到壮士的立功行动了:“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大宛马,西域产的良马。繁弱弓,古代的一种大弓。“乘我”、“抚我”,着两“我”字,其豪迈自得情态宛然可见。“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宋玉《大言赋》云“长剑耿耿倚天外”,此言“长剑横九野”也是极言长剑之长。屈原《离骚》有“高余冠之岌岌”,此言“高冠拂玄穹”,帽子都摩着天了,也是极言高冠之高。这些夸张,突出壮士的英武。以上这些描写表示壮士要驰逐疆场杀敌立功了。

  第四节写壮士参加战斗的英雄气概。“慷慨成素霓,啸吒起清风”,二句是暗用荆轲的故事。据说荆轲刺秦王,有白虹贯日。他赴秦廷前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素霓即白虹,啸吒即呼啸。这表现了壮士赴敌时高亢的斗志。“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八荒、四戎,指周围的敌国,这是说壮士耀(通曜)武扬威,使敌国为之震慑。真是刀兵未加已声威远被,其立功是指日可待了。

  末节即写功或名就。“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濯鳞”意谓像鱼那样遨游,阮瑀《为曹公与孙权书》有“濯鳞清流,飞翼天衢”的话,是以远大相期许,这里的“濯鳞沧海”、“驰骋大漠”是说壮士由东而西横行天下。所以下句说:“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独步”,谓其天下无敌手,这样四海都称赞他这位大英雄了。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不朽。这个壮士在有限的“年时”里建立了不世之功,这样他就可以不朽了。

  这首诗表现壮士的英风豪气,自然也表现了自己的胸襟、抱负,可说是一首“风云”之作。这样的作品在诗风日趋轻靡的当时并非多见,而张华集中还有一些,如《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励志诗》等,都是很可值得注意的作品。钟嵘《诗品》谓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从现有的作品看,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361-363页

zhuàngshìpiān--zhānghuá

tiānxiāngzhèndànghuíbáozhīqióng

rénbǐngchángyǒushǐyǒuzhōng

niánshíyǎngguògōngmíngchóng

zhuàngshì怀huáifènānnéngshǒuchōng

chéngwǎnfánruògōng

zhǎngjiànhéngjiǔgāoguānxuánqióng

kāngkǎichéngxiàozhàqīngfēng

zhènxiǎnghàihuāngfènwēiyàoróng

zhuólíncānghǎipànchíchěngzhōng

shèngmíngshìhǎichēngyīngxióng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高高亭子郡城¹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译文: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
注释:西亭子: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李司马:作者友人,生平未详。¹郡城:指虢州。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¹崖缘壁试攀跻(jī)²,群山向下飞鸟低。
译文:顺着与崖向着与顶登去,群与向下觉得飞鸟更低。
注释:¹盘:盘旋。²跻:登,升。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使君¹五马²天半嘶(sī)³,丝绳玉壶为君提。
译文: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
注释:¹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²五马: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这里指虢州刺史的车马。³天半嘶:在半天空嘶叫。形容亭高。⁴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⁵玉壶:酒壶。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坐来一望无端倪(ní)¹,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²连回溪³
译文: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
注释:¹端倪:边际。²井:古时八家为一井,引申为乡里,家宅。³回溪:回环的溪水。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酒行¹未醉闻暮鸡,点笔²操纸为君题。
译文: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
注释:¹行:行酒。²点笔:以笔点墨。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为君题,惜解携¹。草萋(qī)²,没马蹄。
译文:为君题诗啊,哀伤别离,春草萋萋啊,没了马蹄。
注释:¹解携:别离,分手。²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描绘西亭景物,抒写惜别情怀。

  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诗的后面六句写“送”。先以不觉时间流逝,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留恋不忍别离,接着又两处点出“为君题”,这种复唱的句式,与上文“为君提”一样,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十分深挚。诗的结尾两句:“草萋萋,没马蹄”,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友人就要跨马登程,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以景写情,“惜”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

  这首诗写景物,语句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开阔。诗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中间以三句为一节,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写得挥洒自如,自然流畅。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既点明题意,又十分优美含蓄。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2-285

西tíngzisòng--céncān

gāogāotíngzijùnchéng西zhíshàngqiānchǐyún

pányuánshìpānqúnshānxiàngxiàfēiniǎo

使shǐjūntiānbànshéngwèijūn

zuòláiwàngduānhónghuā绿liǔyīngluànqiānjiāwànjǐngliánhuí

jiǔxíngwèizuìwéndiǎncāozhǐwèijūn

wèijūnjiěxiécǎoméi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¹²渡河,公竟渡河!
译文:你不要涉水渡河啊!你却一定要涉水渡河!
注释:¹公:对年长男子的尊称。²无:同“毋”,禁止之辞,不要,不可以。
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渡河而死,当¹奈公何!
译文:未曾渡过却淹死在河里!拿你怎么办呢!
注释:¹当:一作“将”。

  《公无渡河》是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汉乐府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的殉情之作。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每句一顿,每顿愈深,叙述出悲惨事件的完整过程,抒发诗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

  全诗虽只有十六字,里面却是蕴含了丰沛的情感和激烈的心理冲突:“公无渡河”表警止;“公竟渡河”表惊叹;“渡河而死”表哀叹;“当奈公何”表无奈。此诗叙述方式上用的是第二人称,这是面对逝者倾诉亲人悲泣与哀悼的表达方式。诗歌以妇人的口吻,通过妇人对丈夫行为发展的话语反应过程,有效地表达出妇人在面临丈夫遇难全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开始是急促的警告阻止,阻止失败后的惊呼,在面对已经预知的悲剧发生后的哀戚,之后是无法阻止悲剧发生的无力感。虽然文字浅显,但是,每一句里面都蕴含了无可复制的情感,每一句都是一次情感矛盾的深化。最后一句含不尽之意,甚至可以将它引申解读为“当奈公何?当奈我何!”女主人公在这一刻的心理矛盾达到了极点,最终她选择了殉情,这也令目击者和传诵这个故事的人不胜感伤因而为之传唱不息。全诗以“河”为韵,前三句都有“河”字,这是诗中主人公遇难之所在,亦是诗人目击心伤之所在。全诗以“公”字与“河”字连锁全篇,体现了诗人全部思绪倾注萦系于此,造成回环往复、缠绵凄恻、沉痛莫名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辞总共只有四句,明白简洁,但其情调则悱侧凄怆,蕴藉深厚,直入于人类心灵的深处,表达了一位妇女对亲人的真挚感情。面对着咆哮的无情河水,她长歌当哭,继以身殉。这个惨剧,似乎能够向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要慎所往,尤其是在世态无常、前路莫测的关头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招致祸殃。这也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 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2-83
2、 宫月.《公无渡河》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7-20

kōnghóuyǐn

míng liǎnghàn 

gōng gōngjìng 
ér dāngnàigōng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湖平春水,菱荇(xìng)¹(yíng)²船尾。空翠³入衣襟,拊(fǔ)轻桹(láng)、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yǐ)(lǐ)(mò)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译文:春天的湖水平如明镜,菱荇缠绕在船尾。眼前绿意盎然,水雾迷蒙,扑入游人的衣襟,轻轻拍着桹,水里的游鱼都避让开来。傍晚潮水来临,淹没曲折绵延的岸沙。四面环绕着青山。云霞渐渐升起。飞鸟从这重叠的山峦经过。
注释:蓦(mò)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¹菱荇:泛指水草。菱:一种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荇:荇菜,一种浮于水面的白茎紫叶的水草。²萦:缠绕。³空翠:指带露的草木的叶子又绿又亮,像是要滴下水来。⁴拊:拍,击。⁵桹:捕鱼时用以敲船的长木条。⁶迤逦:曲折绵延。⁷没:淹没。⁸屏风:喻重叠的山峰。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周郎¹逸兴²,黄帽³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zhào)、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chún)羹美¹⁰
译文:周郎兴致闲适,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落日晚霞使得水滨之地更显艳美,自由自在地划船桨,意犹未尽。与吹箫弄笛的美人共游,也比上这番,为什么呢?在这云烟雾气当中,独独偏爱故乡莼羹的美味。
注释:¹周郎:作者自称。²逸兴:清雅闲适的兴致。³黄帽:指头戴黄帽的船夫。⁴侵云水:指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⁵媚:娇媚,这里是艳美的意思。⁶沧洲:水滨之地。⁷棹:船桨。泛一棹:指用桨划船。⁸夷犹:徜徉,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意思。⁹玉箫金管:管乐器的美称,也指吹箫弄笛的美人。¹⁰莼羹美:指隐居的乐趣。

  周邦彦是钱塘人,钱塘的软糯甜美在他的词里面好像手工的豆沙汤圆,妥帖细腻——读入是朗朗 上口的浑然天成,探究起入又全都是工巧。这首《蓦山溪》讲一次春日郊游,读起入真的让人如同春风拂面,不饮而醉。

  细究起入,大概因为词牌押了仄尾,在“避”“倚”“里”的韵脚上,单韵母且齐口韵读起入气息绵密,扁平,在听觉上就好像丝绒的皱,水上的痕,绵绵荡远。

  上片描写黄昏里的船行。他说泛舟,你却不觉得水花四溅,好像每一棹都是温柔的。水藻和菱角“紫”绕着船尾,晚入的潮水,不急不缓仪态万千,“迤逦”没过沙滩,而远处的山也如美人一.般随意地摆了一个“倚”的姿势。

  所有的动词都经过仔细考量,烘托出一种似有似无的缠绵。“云渐起,鸟度屏风里”一句是转一景由远而近,情由实而虚。如同我们看电视的片头曲,空镜头摇过山水,而后由窗子里框人寻常百姓家。

  整个上片是周邦彦式的对于章法结构的推敲,看上片,像是走在曲院风荷,移步换景,却又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上片与下片之间,用“鸟度屏风”一句虚实交替,由自然的天地之美,转向人文的江南。

  下片写情,重用典,却因为融典故于情境之中,并不显得掉书袋。下片几乎可以说是无-字不用典,却因为精巧的安排,脱胎换骨,成为自己的博雅之句。

  说江南的风流,自然少不了音乐,在周邦彦的这首词里,周瑜不再是火烧赤壁的将领,而是“曲有误,周郎顾”的音乐家,黄帽青鞋,如同一般文人士子的打扮,持双桨泛舟夕阳,是十分的风流。

  有趣的是,周邦彦也可被称作“周郎”,他也曾经自比周郎--在《六幺令》里,周邦彦就写道“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所以“周郎”一句,周邦彦一语双关,既用周瑜的典,也在照应自己这次的出游。“玉箫金管”出自李白的“木兰之世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在这里却是反用一-- -边是华丽的乐器,美艳的女子,一-边却是黄帽青鞋的朴素诗人,而隔开华美世俗与清淡自我的是诗人的人生追求——“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周邦彦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43页

shān··píngchūnshuǐ--zhōubāngyàn

píngchūnshuǐlíngxìngyíngchuánwěikōngcuìjīnqīnglángyóujīngwǎnláicháoshàngméishāhénshānyúnjiànniǎopíngfēng

zhōulángxìnghuángmàoqīnyúnshuǐluòmèicāngzhōufànzhàoyóuwèixiāojīnguǎngòngměirényóuyīnshényānàichúngēngmě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