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chūshǒutóngdàozhōngshíjué--fànzhòngyān

xīnàiyúnshuǐdōngnánxíng

xiàojiěchényīngchùcānglàngxiànqīng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3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zhàng)¹抱春寒²,梦中何处山。
注释:¹斗帐:小帐。形如覆斗,故称。²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卷帘¹风意恶,泪与残红²落。羡煞(shà)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注释:¹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²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这是一首闺怨词。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请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压蕊丝丝雨”,真切地写出春雨的绵长轻润。但这丝雨“困”花“压”蕊,原来也像是了解了闺中女子的愁肠,一任默默地飘洒相伴。“斗帐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红罗绣帐里却不能成寐,便更觉得春夜的清寒。“抱”,写出闺中人之孤单无助,惟有抱“春寒”而已。“梦中何处山”,独自寻梦,梦里山重水远,并不能遇见自己所思念的人。下片,“人帘风意恶”,因心事凄迷,便觉得连吹人起珠帘的风也欺悔人。这是以“我”之眼观物的写法,此语看似极无理,实则极含情。惟究词人心绪何以如此之坏,“泪与残红落”拖出了并不难猜的谜底:原来是看流水逝花,叹岁月流转,恐年华不再,故而泪与残红落。结句乃把一段心事,付与自由飘舞的杨花,盼着远人也如杨花般早日回家。全词格调清新秀雅,虽写一般闺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欢,能于词中独赋一种绵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长。

mán··chūnguī--càn

kùnhuāruǐkānzhǐgòngchóuréndòuzhàngbàochūnhánmèngzhōngchùshān

juǎnliánfēngèlèicánhóngluòxiànshāshìyánghuāshūxiāndàojiā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¹²茅檐(yán)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译文:拂晓时醒来,天还没有大亮,只看见低低欲息的—弯月亮。
注释:¹晓:天刚亮的时候。²觉:醒。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译文:依稀记得梦中梦见家乡的景色。世间什么东西催人变老?—半是鸡声—半是马蹄声。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士卒何¹草草²,筑城潼关道。
译文: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城关要道筑城。
注释:¹何:多么。²草草:疲劳不堪之貌。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¹
译文: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注释:¹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¹
译文:请问城关吏:你们重新修筑城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注释:¹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¹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yú)
译文:城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注释:¹要:同“邀”,邀请。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连云列战格¹,飞鸟不能逾(yú)
译文:“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注释:¹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¹
译文: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注释:¹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丈人¹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译文: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注释:¹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艰难¹²长戟(jǐ),万古用一夫。
译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注释:¹艰难:战事紧急之时。²奋:挥动。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哀哉桃林¹战,百万化为鱼。
译文:“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注释:¹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¹
译文: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注释:¹哥舒:即哥舒翰。

  此诗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笔姿无呆滞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杜甫忧心忡忡,而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老丈,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官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程千帆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86-487 .

tóngguān

 tángdài 

shìcǎocǎo zhùchéngtóngguāndào 
chéngtiě xiǎochéngwànzhàng 
jièwèntóngguān xiūguānháibèi 
yàoxiàxíng wéizhǐshān 
liányúnlièzhàn fēiniǎonéng 
láidànshǒu yōu西 
zhàngrénshìyàochù zhǎixiáróngdānchē 
jiānnánfèncháng wànyòng 
āizāitáolínzhàn bǎiwànhuàwéi 
qǐngzhǔfángguānjiàng shènxuésh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rǎn)¹孤生竹²,结根泰山³(ē)
译文: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注释:¹冉冉:柔弱下垂貌。²孤生竹:犹言野生竹。孤,独。³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⁴阿:山坳。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与君为新婚¹,菟(tù)²附女萝³
译文: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菟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注释:¹为新婚:刚出嫁婚娶。²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³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男子。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菟丝生有时¹,夫妇会有宜²
译文: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
注释:¹生有时: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²宜:犹言适当的时间。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千里远结婚,悠悠¹隔山陂(bēi)²
译文: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注释:¹悠悠:遥远貌。²山陂:泛指山和水。吕向注:“陂,水也。”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思君令人老,轩车¹来何迟!
译文: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注释:¹轩车:有篷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伤彼蕙(huì)兰花¹,含英²扬光辉³
译文: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注释:¹蕙兰花:女子自比。蕙、兰是两种同类香草。²含英:指花朵初开而未尽发。含,没有完全发舒。英,花瓣。³扬光辉:形容容光焕发。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wěi)¹
译文: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
注释:¹萎:枯萎,凋谢。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君亮¹执高节²,贱妾(qiè)³亦何为?
译文: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注释:¹亮:同“谅”,料想。²执高节:即守节情不移的意思。³贱妾:女子自称。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女子自寓柔弱。竹结根之处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菟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清方廷珪《文选集成》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可能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兔丝(菟丝)”自喻,既然菟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既然订婚,就及时结合,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从女子的心境,可以感受到诗人珍惜时光的思想,珍惜美好人生的情感的态度。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用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女子以蕙和兰两种香草自喻,把现时的自已比作为娇艳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错过时候,娇艳美丽的蕙兰花就将像秋草一样枯黄凋萎。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则不必怨伤。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其次,心理描写,情感丰富;再次,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第四,结尾反问,增强效果。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4-145

rǎnrǎnshēngzhú

míng liǎnghàn 

rǎnrǎnshēngzhú jiégēntàishānē 
jūnwéixīnhūn luó 
shēngyǒushí huìyǒu 
qiānyuǎnjiéhūn yōuyōushānbēi 
jūnlìngrénlǎo xuānchēláichí 
shānghuìlánhuā hányīngyángguānghuī 
guòshíércǎi jiāngsuíqiūcǎowěi 
jūnliàngzhígāojié jiànqièwéi 
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劝谏慵。
驿亭斜¹²楚城³东,满引浓醪(láo)劝谏慵(yōng)
译文:暮色中长台驿亭掩隐在古楚城东面的渡头边,我斟满浊酒,已经懒得再向朝廷进谏忠言。
注释:长台驿:在今河南信阳郊外,有长台古渡。¹斜: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这里指临水斜坡。²掩:遮蔽,隐藏。³楚城:信阳为春秋时楚地,故云。⁴满引:这里指满杯酒。⁵浓醪:带滓的醇酒。⁶慵:懒。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自恋明时¹²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译文:但我仍然眷恋这圣明的时代,还不想辞官归隐。倒并不是山神不肯接纳我,他完全知道我淡泊名利的心念。
注释:¹明时:圣明的时代,也叫清时,盛世。²休:指辞官归隐。

wǎnzhǎngtái驿--zhāngyǒng

驿tíngxiéyǎnchǔchéngdōngmǎnyǐnnóngláoquànjiànyōng

liànmíngshíxiūwèihǎoshānfēishìxiāngr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