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飞。
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飞。
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梁栋

梁栋

(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 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回塘¹雨脚如缫(sāo)²,野禽不起沈鱼³飞。
译文: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
注释:¹回塘:回曲的水池。²缲丝:即缫丝,煮茧抽丝。³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耕蓑(suō)¹钓笠取未暇²,秋沈有望从淋(lín)(lí³
译文: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沈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注释:¹耕蓑:农夫的蓑衣。²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³淋漓:沾湿或流滴貌。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坐看¹黑云衔(xián)²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译文: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
注释:¹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²衔:携带着。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¹明。
译文: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方青翠的山峰上,还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注释:¹晚照:夕阳的余晖。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论,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点。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可谓尽态极妍,但它是只就一处(“望湖楼”外)落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双管齐下,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又有空间的对比。如就诗的情韵而言,苏诗较胜;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不能绝对看待。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诗中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22-1323

shàngèrshǒu

cuīdàoróng tángdài 

huítángjiǎosāo qínchénfēi 
gēngsuōdiàowèixiá qiūtiányǒuwàngcónglín 

zuòkànhēiyúnxiánměng pēnqiánshānqíng 
jīngyúnzàitóushàng quèshìshānqiánwǎnzhàomíng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¹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huò)²。人非生而知之者³,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yōng)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¹⁰¹¹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¹²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注释:¹学者:求学的人。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惑,疑难问题。³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知,懂得。⁴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⁵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⁶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⁷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⁸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学习。⁹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¹⁰是故:因此,所以。¹¹无:没有。¹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jiē)乎!师道¹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²也远矣,犹且³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yú)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¹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¹¹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dòu)之不知¹²,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¹³,小学而大遗¹⁴,吾未见其明也。巫医¹⁵(yuè)师百工¹⁶之人,不耻相师¹⁷。士大夫之族¹⁸,曰师曰弟子云者¹⁹,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²⁰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²¹。”呜呼!师道之不复²²,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²³不齿²⁴,今其智乃²⁵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²⁶
译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注释:¹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²出人:超出一般人。³犹且:尚且。⁴众人:普通人,一般人。⁵下:不如,名作动。⁶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⁷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⁸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⁹惑矣:(真是)糊涂啊!¹⁰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¹¹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的教学。¹²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¹³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¹⁴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¹⁵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¹⁶百工:各种手艺。¹⁷相师:拜别人为师。¹⁸族:类。¹⁹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²⁰年相若:年岁相近。²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²²复:恢复。²³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²⁴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²⁵乃:竟,竟然。²⁶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无常师¹。孔子师郯(tán)²、苌(cháng)³、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注释:¹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²郯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³苌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⁴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⁵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⁶之徒:这类。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⁸不必:不一定。⁹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氏子蟠(pán)¹,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²,不拘于时³,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¹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年)进士。²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³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⁴于:介词,可译为“在”。⁵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⁶贻:赠送,赠予。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在作者的论说文中,《师说》是属于文从字顺、平易畅达一类的,与《原道》一类豪放磅礴、雄奇桀傲的文章显然有别。但在平易畅达中仍贯注着一种气势。这种气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所形成的夺人气势。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张高度自信,对事理又有透彻的分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如首段在一路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其次是硬转直接,不作任何过渡,形成一种陡直峭绝的文势。开篇直书“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已见出奇;中间批判不良风气三小段,各以“嗟乎”、“爱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端,段与段问,没有任何承转过渡,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这种转接发端,最为韩愈所长,读来自觉具有一种雄直峭兀之势。

  此外,散体中参入对偶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上 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第872-874页

shīshuō

hán tángdài 

    zhīxuézhěyǒushī shīzhě suǒchuándàoshòujiěhuò rénfēishēngérzhīzhīzhě shúnénghuò huòércóngshī wéihuò zhōngjiě shēngqián wéndàoxiān cóngérshīzhī shēnghòu wéndàoxiān cóngérshīzhī shīdào yōngzhīniánzhīxiānhòushēng shìguìjiàn zhǎngshào dàozhīsuǒcún shīzhīsuǒcún 

    jiē shīdàozhīchuánjiǔ rénzhīhuònán zhīshèngrén chūrényuǎn yóuqiěcóngshīérwènyān jīnzhīzhòngrén xiàshèngrényuǎn érchǐxuéshī shìshèngshèng  shèngrénzhīsuǒwéishèng rénzhīsuǒwéi jiēchū ài shīérjiāozhī shēn chǐshīyān huò tóngzhīshī shòuzhīshūérdòuzhě fēisuǒwèichuándàojiěhuòzhě dòuzhīzhī huòzhījiě huòshīyān huòfǒuyān xiǎoxuéér wèijiànmíng yuèshībǎigōngzhīrén chǐxiāngshī shìzhī yuēshīyuēyúnzhě qúnérxiàozhī wènzhī yuē  niánxiāngruò dàoxiāng wèibēixiū guānshèngjìn   shīdàozhī zhī yuèshībǎigōngzhīrén jūnchǐ齿 jīnzhìnǎifǎnnéng guài 

    shèngrénchángshī kǒngshītán chánghóng shīxiāng lǎodān tánzhī xiánkǒng kǒngyuē sānrénxíng yǒushī shìshī shīxián wéndàoyǒuxiānhòu shùyǒuzhuāngōng shìér 

    shìpán niánshí hàowén liùjīngzhuànjiētōngzhī shí xué jiānéngxíngdào zuò shīshuō zhī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灵、博之山,有象祠(cí)焉。其下诸苗夷(yí)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zhào)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zhū)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sù)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yīn)(sì)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¹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译文: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有鼻地方的象寺,唐朝人就把它毁废了。象的为人,作为人子则不孝忤逆,作为弟弟则蛮横无理。对他的祭祀在唐朝就已被废弃,今天却还有保存着这一习俗的地方;有鼻地方已经废除了祭祀活动,这里却香火不断。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¹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shùn),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áo)(jié)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译文: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zhēng)烝乂,不格奸。” 瞽(gǔ)(sǒu)¹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dài)仿于舜之封象欤?
译文: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书》不也是说:“克谐以孝,醇厚友善,不格奸”,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有像周公那样的圣明,管叔、蔡叔也不能避免被诛杀放逐。从这里能够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
注释:¹瞽瞍:舜父名。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译文: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这个意义,我将把它向世上讲明。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本文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夷(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不过,王守仁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夷子修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致良知”的具体例证。

  这又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全文从宣夷修缮象祠写起,作者连着用了两个“胡然乎”的质疑句子带动了全文。在正面论证“致良知”这一中心内容时,作者采取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手法。他首先指出,人们之所以为象立祠,是为了纪念舜,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然后具体到舜是如何感化象的。(关于象在早年是如何的“不善”,在古代是人人熟知的,所以作者不再列举。)这就很自然地得出了第四段结尾中所说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结论。

  王阳明的文章比较通俗明快,这是为了宣扬他的哲学思想的需要。同时,为了触类旁通,他惯于在行文时多举例证。例如,在这篇短文中,他援引的古书就有《书经》《孟子》;还用“管蔡不免”的史实反衬舜的感化之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
(huán)¹放春,三月观于野²,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
译文:桓公春游,三月天在田野观赏。桓公说:“什么东西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呢?”
注释:¹桓公: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²野:田野。
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
(xí)¹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shì),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
译文:隰朋回答说:“粟粒,身在甲胄之内,中层有围城环绕,外有尖锐的兵刃保护。它还不敢自恃其强大,谦虚地自称为栗。这大概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了吧!”
注释:¹隰朋:隰朋(?~前644年),姜姓,出身于齐国公族。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大夫,朋氏鼻祖。他是齐庄公曾孙。与管仲、鲍叔牙等共同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大治。
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管子》
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xuàn)¹乎何其孺子²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管子》
译文:管仲说:“禾苗,开始在年少的时候,柔顺得像个小孩子;到它壮年,庄重得像一个士人;到它成熟的时候,和悦地愈来愈俯首向根,多么像个君子。天下有了它就安定,没有它就危险,所以叫作禾。这可以同君子之德相比了。”
注释:¹眴眴:柔顺的样子。²孺子:多指幼儿、儿童。
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劝谏慵。
驿亭斜¹²楚城³东,满引浓醪(láo)劝谏慵(yōng)
译文:暮色中长台驿亭掩隐在古楚城东面的渡头边,我斟满浊酒,已经懒得再向朝廷进谏忠言。
注释:长台驿:在今河南信阳郊外,有长台古渡。¹斜: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这里指临水斜坡。²掩:遮蔽,隐藏。³楚城:信阳为春秋时楚地,故云。⁴满引:这里指满杯酒。⁵浓醪:带滓的醇酒。⁶慵:懒。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自恋明时¹²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译文:但我仍然眷恋这圣明的时代,还不想辞官归隐。倒并不是山神不肯接纳我,他完全知道我淡泊名利的心念。
注释:¹明时:圣明的时代,也叫清时,盛世。²休:指辞官归隐。

wǎnzhǎngtái驿--zhāngyǒng

驿tíngxiéyǎnchǔchéngdōngmǎnyǐnnóngláoquànjiànyōng

liànmíngshíxiūwèihǎoshānfēishìxiāngr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