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huángzijiǔshānshuǐèrshǒuèr--zhèngyuányòu

zhòngrénjiēxiáchītóupéngmiànzhòubìnchuíyǒngtóunánshānbáiéyuándōnglǐngcǎiqīngzhī

zhòngyōngshānzhǐguīxiūshàngpíngshēnghuàshānhuàshuǐhuàlóutáiwàntàichūnyúnyánàochū

zhǐjīnniánshízàitóuguāngfànshūliúshūyǎnyuèwànqīngguāngmǎntài

郑元祐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 4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朝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zhāo)¹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译文:早上看花盛开,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看花凋谢,空余一树枯枝。
注释:¹朝:早上。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译文: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人生的无常与花的朝开暮谢的无常是一样的。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fú)(yóu)之羽¹,衣裳楚楚²。心之忧矣,於(wū)³我归处。
译文: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於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
注释:¹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比喻微小的生命。²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³於:通“乌”,何,哪里。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之翼,采采¹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译文:细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尽情展示着它华美的衣服。叹其生短促我於涌满忧郁,我人生的归宿将栖落何处?
注释:¹采采:光洁鲜艳状。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掘(jué)(xué)¹,麻衣²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shuì)³
译文:柔嫩的蜉蝣刚刚破土而出,轻轻舞动雪白的麻纹衣服。叹其生命短暂我忧郁满怀,到哪里寻找我人生的归宿?
注释:¹掘阅:挖穴而出。阅:通“穴”。²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³说:通“税”,止息,住,居住。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成人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此诗开篇即以“蜉蝣之羽”为比,这个小生命的翅膀,像一件华美的衣裳那样艳丽多彩。但这种美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天的美丽,宛如昙花一现。诗人见此情景生发感慨。一种珍惜生命、把握现在的紧迫感油然而生。第二章意思大致相同。第三章,描述蜉蝣的初生,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麻衣如雪,那薄如麻丝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样洁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飞翔起来,尽情挥舞生命的光采。相比之下,人当然要学习蜉蝣精神,生之光华,死之绚烂。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复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87-288

yóu

míng xiānqín 

yóuzhī chángchǔchǔ xīnzhīyōu guīchǔ 
yóuzhī cǎicǎi xīnzhīyōu guī 
yóujuéxué xuě xīnzhīyōu guīshuì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霞散绮(qǐ)¹,月沉钩,帘卷未央楼²。夜凉河汉³截天流,宫阙(què)锁清秋。
译文:晚霞渐渐消散,隐去了最后的绚烂;水中的新月,如沉钩弯弯。美人卷起珠帘遥望:那一带清清的天河,在浩瀚的夜空缓缓轻流。又是秋天了,凉意笼罩着京都。
注释:¹霞散绮:形容晚霞绚丽的景象。绮:有花纹的丝织品。²未央楼:汉代有未央宫。这里指代皇宫中的楼房。³河汉:即银河。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版本一)
瑶阶¹( shǔ),金盘露²,凤髓(suǐ)³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chén)游,水殿凉州
译文:朦胧的晨雾里,玉砌的台阶迎来曙光。远处金铜仙人的露盘,闪耀着露珠儿的晶莹透亮。宫内凤髓香飘飘袅袅,烟雾缭绕人的身旁。圣驾一早巡游,如云而从的佳丽,闪起一片宝气珠光。水面上玲珑的殿宇,传来凉州曲悠悠扬扬。
注释:¹瑶阶:美玉做成的台阶。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有瑶池,为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周穆王曾在这里参与西王母的宴会。这里乃以宫殿比神仙居所。²金盘露:汉武帝曾做承露盘,承接天上的露水来饮用,以求长生不老,这里暗用其典。³凤髓:香名。⁴珠翠:指代装饰得珠光宝气的宫女。⁵宸:皇上所居之所。⁶水殿:建于水上的殿宇。⁷按:演奏。⁸凉州:歌舞名。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版本二)
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版本二)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应制词,此词写的是帝王的歌舞升平生活。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首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时令气候,语句精美、华丽,透着淡淡的秋的气息。上片写景,从黄昏的余霞写到初生的新月,以及卷帘眺望之人。“夜凉”二句当为卷帘之所见,境界空阔,万籁俱寂。星汉灿烂,在这浩瀚的天宇之下,人倍觉孤单,再看四周,楼宇宫殿,层层叠叠,都笼罩在清寒的秋意之中。此处“秋”前著一“锁”字,既点出时序,又有秋意清寒的心理感受。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下片转写清晨景象,描写了盛世太平岁月里宫中歌舞升平的场景。“瑶阶”、“金盘”、“凤髓”及“三千珠翠”烘托宫中帝王生活的奢侈与豪华,同时亦反映了北宋初期封建统治者乐于游畋的一个侧面。其中“瑶阶”三句,极写宫中静谧气氛。煞拍两句写帝王之游,富丽豪华的场面与上片的凄清寂寥形成对照。

  此词为应制之作,言辞颇为考究、精致,雍容华丽中不乏清婉。

参考资料:
1、 杨恩成.宋词观止.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3-14页

qiānyīng ·xiásàn

xiàsǒng sòngdài 

xiásàn yuèchéngōu liánjuǎnwèiyānglóu liánghànjiétiānliú gōngquèsuǒqīngqiū 
yáojiēshǔ jīnpán fèngsuǐxiāngyān sānqiānzhūcuìyōngchényóu shuǐdiàn殿ànliángzhōu  (bǎnběn )

xiásàn yuèchéngōu liánjuǎnwèiyānglóu liánghànjiétiānliú gōngquèsuǒqīngqiū 
yáotáishù jīnjīng fèngsuǐxiāngpányān sānqiānzhūcuìyōngchényóu shuǐdiàn殿ànliángzhōu  (bǎnběnèr )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yāng)(mǎng)¹望舒²隐,黮(dàn)(yǎn)³玄夜阴。
译文: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漆黑夜晚黝黑阴森。
注释:北芒:即“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北,是洛阳北御黄河的重要屏障,东汉、魏、晋时达官贵族死后多葬于此。客舍:犹言“客居”、“寄居”。¹泱漭:不明的样子。²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后常代指月亮。³黮黤:昏暗的样子。⁴玄夜:黑夜。《八代诗揆》“黮黤”作“黤黮”,义同。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寒鸡¹思天曙(shǔ),振翅吹长音²
译文:半夜时分啼叫的鸡以为天将亮,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
注释:¹寒鸡:指在半夜时分不按一定时间啼叫的荒鸡。古时迷信认为半夜鸡鸣为不祥的恶声。²吹长音:拉长声音啼鸣。吹:这里指鸣叫。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蚊蚋(ruì)¹归丰草²,枯叶散³萧林
译文: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枯叶散落在寂静冷落的树林。
注释:¹蚋:一种似蚊的昆虫,头小,色黑,吸人畜血液。²丰草:丰茂的草。³散:飘散。⁴萧林:清静冷落的树林。树叶落后是秋冬之季,树林更少生气,故称“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陈醴(lǐ)¹²悴颜³,巴歈(yú)畅真心。
译文: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心中畅怀高歌巴渝。
注释:¹醴:甜酒。陈醴,陈酒。²发:发动,焕发。³悴颜:憔悴的面容。⁴巴歈:亦作巴渝,歌舞名,《晋书·乐志》记载为“巴渝舞”。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yùn)¹终不晓²,斯叹³难任。
译文:在乱麻做的被子中迟迟等不到天亮,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注释:¹缊被:用乱麻做成的被子。²不晓:到不了早晨。因“缊被”不暖,难过寒夜,故说“缊被终不晓”。³斯叹:此叹,指“缊被终不晓”之叹。⁴信:确实,的确。任:担当,承受。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何以除斯叹¹,付之与瑟琴²
译文:如何才能排遣心中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注释:¹斯叹:代指胸中满腹的愁怀。²瑟琴: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和,每以此比喻事物之和于心。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长笛¹响中夕²,闻此消³胸襟(jīn)
译文:在半夜吹奏起长笛,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注释:¹长笛:长笛,乐器名,汉武帝时丘仲因羌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²中夕:半夜。³消:消除。⁴胸襟:胸,指胸中;襟,指衣襟。襟当胸,故说胸而并及襟。胸襟,引申为指某种心情,志趣或抱负。

  此诗是一篇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通过对寒夜、荒鸡、蚊蚋、枯叶、萧林等寒秋萧索景物以及陈醴、巴歈、缊被的描写,抒写了作者远行客居中的困顿心境以及思乡之情。全诗共十四句,前六句主要是写景,后八句则重在感怀。

  诗一开头描写一个浓云盖月的寒夜,天宇阴暗,夜幕低垂:“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这两句给全诗涂上了一层黯淡的色彩。

  接下来六句写景,都是些凄凉之景:广漠空寂,黯淡无光;荒鸡长鸣,恶声传不祥之兆;残叶飘零,寒林呈萧飒之状。如此寒夜,如此景况,独宿孤舍,情何以堪。于是借酒浇愁,自我宽解;故作旷达,歌舞畅怀:“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痛饮陈年老酒,使原本憔悴的面容泛起红颜;酒酣歌舞,一畅心怀。作者生性嗜酒,所著《酒德颂》中有辞曰:“有大人先生,……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正是作者自己耽酒生活的真切写照。而这种于醉乡之中“其乐陶陶”的情景,正是他在醒时的现实生活中心情悲痛欲绝的表现。这种因酒力而激发起来的兴奋,和因酒酣而一畅真心的狂舞,都是短暂的,很快,“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再接下来四句:“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是写在以乱麻破絮缝制而成的衾被里,度时如年地盼望天亮,如此沉重的悲叹,实在是人难以担荷的。怎样才能排遣掉那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最后两句“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半夜里听到长笛鸣响,使得心中悲愤之情渐渐地平息下来。这八句言情,表现出作者感情上的起伏跌宕。以酒浇愁,陈醴酡颜,歌舞尽情,是一扬;叹息难任,将心事付于琴瑟,是一抑。最后闻长笛而胸襟消释,似乎抚平了心中激愤的浪谷,但实际上不过是表面上的平静,内心深处的愤慨之情并没有真正消失,不过是在无可奈何中暂时歇息下来罢了。

  这首诗前面写黯淡之景,后面抒哀痛之情。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因理想和现实矛盾而激发起来的阵阵悲雾愁云。《晋书·本传》记载,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在如此放浪形骸、肆意恣情的言行背后,正隐藏着一个极端痛苦的灵魂。

  这是一篇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夜半昏黑,星月无光,作者寓居北芒山麓的简陋客店,心绪重重,难以入睡。户外寒鸡孤鸣,落叶萧索,更加重了作者的苦闷。由近及远,自然会联想到附近山中埋葬的王侯公卿,人生当有一搏的念头油然而生。于是借酒壮志,想象着在巴渝武乐的激励下建功立业。然而,现实窘迫的境况又使他心灰意冷,忧叹不已。这时,传来涤邪纳正的悠扬笛声,作者的心情方稍有缓解。全诗思路曲折而细腻,流露出浓郁的压抑与忧愁。愁从何来,作者没有明说,但从诗中可以品味出,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作者积极进取的志向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
1、 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575~576页
2、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37~338页
晓风清,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晓风清,幽沼(zhǎo)绿¹,倚栏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fù)郁。
注释:¹幽沼绿:深池碧绿。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好摅(shū)怀¹,堪寓(yù)²,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³,名利无心较逐。
注释:¹好掳怀:便于抒发感情。掳:表达,抒发。²堪寓目:值得观赏。寓目:过目。³光影促:光阴短促,这里指人生短促。

  这首词是抒怀之作。

  上片头二句,写出幽静的环境。“倚栏”一句写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人也悠闲自在,倚栏欣赏着珍禽戏水。“画帘”三句,写观景后回到室内,满身还留有荷花的清香,更见其闲适。

  下片前三句,直述对此景的感触,足以舒展心怀,足以清新耳目,像这样的闲静日子,平生已可满足了。结尾三句,有“对酒当歌”之意,因为他觉得光阴短促,所以人要与世无争,莫图名利。这首词在旷达之中,透露着光阴促迫之感。

zi··xiǎofēngqīng--xiòng

xiǎofēngqīngyōuzhǎo绿lánníngwàngzhēnqínhuàliánchuícuìpíngmǎnxiùxiāng

hǎoshū怀huáikānshēnxiánxīnjìngpíngshēngjiǔbēishēnguāngyǐngmíngxīnjiàozh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