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5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译文:广阔的江面上浮现高高的楼阁,云朵聚在陡峭壁立的高山上。
尘沙连越雟,风雨暗荆蛮。
尘沙连越雟(xī)¹,风雨暗荆(jīng)蛮。
译文:越雟、荆蛮之地,沙尘飞扬,风雨交加,犹如当下动荡不安的时局。
注释:¹越雟:古郡名,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进扰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
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
雁矫衔(xián)¹内,猿啼失木²间。
译文:大雁衔着芦草奋力飞翔,猿猴失去栖息地哀鸣不已,犹如悲苦的百姓。
注释:¹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²猿啼失木:指猿因失去栖息地而哀鸣。
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
弊裘(qiú)苏季子¹,历国未蛮还。
译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而我亦是奔波劳碌、无家可依。
注释:¹弊裘苏子: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译文:欣慰自己这多病之身可以依托这个治理有方的地方来安心疗养,晚起面对着眼前狭小的南塘,多么渴望能走出门去纵览秋江。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
卷帘飞燕还拂水,水户暗虫犹打窗。
译文:卷起窗帘看到燕子低飞,掠过水面,打水窗户只见一只只灰色的小虫子在窗户上扑打不停。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水缸。
译文:重新打水以前读过的书卷再读,依然拿出昨夜不曾打水的酒缸斟酒自酌。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时一双。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¹时一双。
译文:有谁能为我向那些老友捎句话儿,请他们不要过分珍惜时间笔纸,时常给我写信呢?
注释:¹鲤鱼:指书信。

shuǐzhāi

shāngyǐn tángdài 

duōbìngxīnyǒudàobāng nántángyànxiǎngqiūjiāng 
juǎnliánfēiyànhuánshuǐ kāiànchóngyóuchuāng 
gèngyuèqiánjuǎn réngzhēnzuówèikāigāng 
shuírénwèibàojiāodào shíshuāng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¹社稷已惊摇。
译文:在千军万马中奋起向秦始皇的一击,多有胆量和气势。震惊并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注释: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秦始皇灭韩国后,韩世臣之后张良图谋复国,结交刺客,趁秦始皇东巡时抛大铁椎(同“槌”)狙击之。¹祖龙:指秦始皇。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苏林的解释:“祖,始也;龙,人君像。谓始皇也。”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如何¹十二金人²外,犹有³民间铁未销
译文:他怎么也想不到十二个金人之外。人世间居然还有铜铁没有熔销?
注释:¹如何:为什么。²十二金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恐六国起兵造反,下令收缴天下的兵器,铸成十二金人。³犹有:还有。⁴铁未销:铁器没有销毁。

  这是一首托古见志的咏史诗。

  第一句,破题突兀高远,把博浪沙一事概括殆尽,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恰到好处,余下的场面任凭别人去感受,去想象。绝句由于篇幅短小,往往采用这种抓住要点的写法。“击”字如惊涛拍岸,“豪”字则气势冲霄。第二句,转入议论,书事雄胆遒劲,抓住“祖龙社稷”的本质紧紧不放,是“击”的目的和效果。第三句,引证出奇探幽,运用十二金人这一个典故,转入一个新意境,令人惊愕。第四句,诗人故作问句,深切显示出对秦始皇的冷嘲热讽,且干脆利落,从容自然,“铁未销”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这首诗就是抨击秦王朝企图消灭农民武装的暴虐政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与人民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妙设讥刺,词新语尖,道人未道。这种刻意翻新,以议论为主的诗风,正是元初某些诗人受宋诗影响的具体表现。

参考资料:
1、 闫连朵编.元明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06:第2页

làngshā

chén yuándài 

chēzhōngdǎnháo lóngshèjīngyáo 
shíèrjīnrénwài yóuyǒurénjiāntiěwèixiāo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shēng)(huáng),却对菱(líng)¹淡淡妆。
译文:傍晚,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尽了白天逼人的暑热,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抹上一层薄薄的晚妆。
注释:¹菱花:指古代铜镜中一种花式外形的镜,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的镜。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jiàng)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sū)香。笑语檀(tán)¹:今夜纱厨枕簟(diàn)凉。
译文:理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阵阵袭来。轻轻一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注释:¹檀郎:是西晋的潘岳(即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是心中情郎的代称。

chǒuér··wǎnláizhènfēngjiān--qīngzhào

wǎnláizhènfēngjiānjǐnyánguāngshēnghuángquèduìlínghuādàndànzhuāng

jiàngxiāobáobīngyíngxuěxiāngxiàotánlángjīnshāchúzhěndiànliáng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门径俯¹清溪,茅檐(yán)古木²齐。
译文: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
注释:¹俯:向下。²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红尘¹²不到,时有水禽(qín)³啼。
译文: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不时有水鸟儿嘎嘎地鸣啼。
注释:¹红尘:指世俗社会。²飘:一作“飞”。³水禽:水鸟。

  首句“门径俯清溪”,是写别墅的大环境:门前有路径相通,门外有清流一道。这是极为幽雅的去处。有路,则幽人自往来;有溪,则可以濯吾缨。句中一个“俯’’字,充满动态感,表现出居舍与清溪的距离和高下。

  第二句“茅檐古木齐”,是写别墅的小环境;茅屋为舍。古树参天。这是极为简朴高洁的去处。茅屋,则绝无世俗的铜臭;古木,则可渗透人世的沧桑。句中一个“齐”字,极写茅檐处境之高雅幽静。

  第三句“红尘飘不到”,实中带虚,既写出了别墅远绝尘嚣的妙境,也隐含着诗人飘然出世的逸情。作者从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脱身出来,休憩在这绝尘脱俗的所在,感到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轻松与解脱。生理上,耳目所及,皆山光水色,涛声松韵;心理上,不必再思考进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枪。诗人对这种情况,充满了自慰与自豪。

  末句“时有水禽啼”是写实。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众生自在,人鸟同乐,不时传来水禽安然的啼声。只写其“啼”,未状其貌,大约是远在门外溪中之故。而“时有”二字。说明啼声不断,此起彼落,使得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而是充满生气。

  这首诗用欣赏的口吻描绘自己乡间别墅的幽雅环境。诗写得清淡脱俗,格调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韵自佳。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以为天然妙句。裴度“时有水禽啼”之句,似亦尽得其妙。

参考资料:
1、 吴庚舜,陆永品等.唐诗名篇赏析 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684

péi tángdài 

ménjìngqīng máoyán 
hóngchénpiāodào shíyǒushuǐqí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