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甚处¹寻芳赏翠²,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³,来绕琼筵(yán)看。金缕罗衣轻褪,似觉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译文:不知她去了什么地方游春赏景,回来的时候已快到晚上了。她迈着轻缓的步子来大厅的宴席上绕了一圈看了看。轻轻脱下金缕衣,似乎感觉到春游归来的困倦。大家远远看着她盈盈的身影。
注释:¹甚处:何处。²寻芳赏翠:指游春赏景。多用于妇女。³罗袜生尘: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
(nǐ)回首,又伫(zhù)立、帘帏(wéi)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¹微见。笑整金翘²,一点芳心在娇眼。王孙空恁(nèn)肠断。
译文:她好像要回头看一看,又在窗帘旁边停了下来。她掀开面纱,微微露出了素白的脸庞和画出来的红眉。她笑着整理了一下金翠翘,心里的情意全在娇媚的眼睛里。让王孙公子白白愁断肠。
注释:¹盖头:面巾。²金翘:古代女子一种金质的像翠鸟尾羽的首饰。

zhīxiāngxiēzhǐdiào--liǔyǒng

shénchùxúnfāngshǎngcuìguīwǎnhuǎnluóshēngchénláiràoqióngyánkànjīnxiáqīngtuìshìjuéchūnyóujuànyáorènzhòngyíngyínghǎoshēnduànhuíshǒuyòuzhùliánwéipànliǎnhóngméishíjiēgàitóuwēijiànxiàozhěngjīnqiàodiǎnfāngxīnzàijiāoyǎnwángsūnkōngnènchángduà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她去了什么地方游春赏景,回来的时候已快到晚上了。她迈着轻缓的步子来大厅的宴席上绕了一圈看了看。轻轻脱下金缕衣,似乎感觉到春游归来的困倦。大家远远看着她盈盈的身影。

她好像要回头看一看,又在窗帘旁边停了下来。她掀开面纱,微微露出了素白的脸庞和画出来的红眉。她笑着整理了一下金翠翘,心里的情意全在娇媚的眼睛里。让王孙公子白白愁断肠。

注释

甚处:何处。

寻芳赏翠:指游春赏景。多用于妇女。

罗袜生尘: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盖头:面巾。

金翘:古代女子一种金质的像翠鸟尾羽的首饰。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¹。落月关山何处笛²?马嘶还向北。
译文:君王呵,想归归不得。虽然林间的乌鸦头羽,已经一夜变白。伴随关山落月的,是何处哀怨的长笛?连嘶鸣的征马,也朝向关山以北。
注释:¹林乌头白:喻事情难以实现。《史记·荆轲传赞》注引《索隐》:“燕太子丹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尽白,马亦生角。”唐李商隐《人欲》:“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²“落月”句: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又《关山月》是汉乐府横吹曲名,多写边塞士卒久戍不归及家人伤别思远之情。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鱼雁¹沉沉²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译文:江南的书信断绝,可能是上苍知道我不忍心听到君王落魄的消息。但是我的心里却恨不能生出奋飞的双翼。纷乱的愁云,宛如复盖大地的巨幂。
注释:¹鱼雁:代指书信。鱼、雁均可传书。²沉沉:谓音信不通。

  这首词顺承了前两首词已有的气氛,并创造新的意境加以进一步的渲染,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切肤之痛推上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一夜林乌头白”,乍看起来悖情拗理,“林乌” 头白,事实上,这一句不是以视觉去描写实景,而是以听觉去构筑想象。那野林之中夜宿的鸟儿哀啭地啼个不停,亦是因于无家可归的怨愁,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深深理解鸟儿的言语。但怀疑鸟儿是否一夜之间也如自己一样愁白了头发,“一夜”正是作者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写照。月亮渐渐向天边落去,忽然传来了呜咽咽的笛声、如泣如诉,那一定是远处关山之下戍边将士思归的心曲,啸啸的马嘶似乎也来自那个方向,战马怀念故土的感情非常深沉。

  暗夜之中,作者目送着天空的落月,耳边时时听到这样一些声响,心里的衰伤和悲寂愈演愈烈。对比前两首词上片的写法,这首变换的手法更奇巧。黑夜遮挡了人的视线,听觉上升为感受外界事物的首位。一种声音引发一种想象的画面。所以,这首词的意境与前两首有所不同,缥缈、清虚,流溢着一种奇幻的美。

  下片还是转入对主题的阐发上。 “鱼雁沉沉江国”是说两地遥遥相离,音讯难以相通。不要说难见“君”的“颜色”,难知“君”的“踪迹”,就是“君”的消息都难以得到。作者怎能不顿生感慨:“恨不奋飞生六翼?”可见,从第一首到第三首,作者思“君”的感情在逐步加深。“乱云愁似幂”是作者深重如云的哀愁形象的描述。就象那铺天盖地,悠悠不尽的浓云。真所谓“痛彻骨髓”“沉哀入骨”。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460-1463.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大用外腓(féi)¹,真体内充²
译文:诗篇的魅力外放光华,纯真体质充实于内。
注释:¹大用外腓:巨大功用庇护于外。腓,庇护。²真体内充:纯真体质充实于内。形容雄浑之气包举诗文内外。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译文:返回至虚空浑沌境界,秉赋刚健,英姿勃发。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具备万物,横绝浑空。
译文:洞悉世间多样的风情,纵观环宇的沧桑演化。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译文:看天际行云鼓荡翻卷,听荒漠长风呼啸叱咤。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¹
译文:超脱大千世界的表象,得以实现其最大之自我完整世界。
注释:¹环中:世界。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持之匪¹强,来之无穷。
译文:切不可任性附会牵强,诗情无涯会汩汩萌发。
注释:¹匪:非,下同。

shīpǐnèrshí ·xiónghún

kōng tángdài 

yòngwàiféi zhēnnèichōng 
fǎnhún jiànwéixióng 
bèiwàn héngjuétàikōng 
huānghuāngyóuyún liáoliáochángfēng 
chāoxiàngwài huánzhōng 
chízhīfěiqiáng láizhīqióng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¹,年老以树为巢,而寝营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营膺²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营耳,拭营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译文:巢父是尧时期的隐士。他居住在山中,不问世事,老了之后就以树为巢,睡在树上,当时的人都叫他“巢父”。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以告诉巢父。巢父说:“你为什么不隐藏你的身体,收起你的光芒?如果不这样,你就不是我的朋友。”巢父击打许由的胸口而让他下树。许由惆怅不已。许由过清泠的溪水时,用溪水洗耳,擦洗眼睛,并说:“一向听闻你贪从进言,辜负了我的友谊啊!”于是离去,终身不再和巢父相见。
注释:¹世利:世间的利禄。²膺:胸。
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有巢父牵牛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牵牛上流饮之。《高士传》
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有巢父牵牛欲饮之,见由洗耳,问营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营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营名誉,污我犊口!”牵牛上流饮之。《高士传》
译文:许由,字武仲,尧听说他贤能,打算把天下让给他。许由不接受,退而隐居在中岳颖水的阳面,箕山之下。尧后来又召许由为九州长,许由都不想听,在颖水河边洗耳。当时巢父牵着牛打算饮水,看见许由洗耳,就问他为什么。许由回答说:“尧打算让我出任九州长,我很讨厌听到这个消息,所以洗耳。”巢父说:“你要是居住在深谷高山之中,都没有道路达到,谁能看见你?你在世间游览,故意留下声名,想要追求名誉,简直是污染了我的牛喝的水。”于是牵着牛到上游喝水。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牡丹花谢¹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²,背窗³灯半明。
译文:牡丹花谢,夜莺也停止了歌声,月光在满种满绿杨的庭院。我思念着你难以入梦,背窗陪伴着长夜孤灯,看着它昏昏欲。
注释:¹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²梦难成:指难以入眠。³背窗:谓人面背窗。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翠钿(diàn)¹金压脸²,寂寞香闺³掩。人远泪阑(lán),燕飞春又残。
译文:玉翠金钿低垂在我的脸上,在紧闭着门窗的闺阁里,我只觉心中满是孤寂。想到远在边关的亲人,想一想燕子衔走的春光,伤心的泪,不停地淌!
注释:¹翠钿:绿色的花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花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妇女面额上的一种妆饰。唐代妇女多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额上以为妆饰。²金压脸:指以黄粉敷面。³香闺:女子居室。⁴阑干:纵横。

  这是一首闺怨词,主要描写闺中思妇忆念远人的悠悠情思。上片先写外界环境,再转入室内写人,点明主人公伤情怀远的具体情状;下片抒写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充满相忆之苦与人生感慨。全词意脉连贯统一,情景交织互渗,结构首尾呼应,创造出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

  上片首二句写外界环境。“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可见时当春暮,“中庭月”则点明“夜”。这两句,除表现时间外,又兼有布置环境的作用,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洒下清冷的光辉,同时点出了女主人公情绪的外感因素。

  “相忆”两句,转入室内写人,直接点明在这暮春良宵之时,主人公伤情怀远的具体情状:因离别而相忆,继而辗转反侧,彻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灯,想要做个远梦,与远人相偎相倚,可梦也难成。

  下片深入一层,写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先刻画女子的情态:“翠钿金压脸”,以首饰之缤纷富丽反面衬托美人之孤寂;再写香闺的孤独:“寂寞香闺掩”,以香闺之掩闭正面状美人内心之凄苦,深动人心。末二句既叹春去匆匆,也叹年华易逝,一笔兼写两意,相忆之苦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

  “人远泪阑干”,正面揭示出孤独与寂寞都是因为“人远”所致;而“燕飞春又残”,再从侧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随时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闺空掩,盛装之下,却难掩寂寞;无语泪流,春已暮,人未还,真不知这种等待还要持续多久。以景结情,感情的表露凄恻感人,更加渲染出无限感伤的意绪。

  这首词时而正面描写,时而侧面描写,回环往复,层层深入。全词意脉连贯统一,情景交织互渗,结构首尾呼应,创造出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4-15
2、 王克俭.温庭筠晏殊诗词选.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07:70

mán··dānhuāxièyīngshēngxiē--wēntíngyún

dānhuāxièyīngshēngxiē绿yángmǎnyuànzhōngtíngyuèxiāngmèngnánchéngbèichuāngdēngbànmíng

cuìdiànjīnliǎnxiāngguīyǎnrényuǎnlèilángànyànfēichūnyòucán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急雨收¹绿,斜风约²水。浮红涨绿鱼文³起。年年游子惜余绿,绿归不解招游子
译文: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注释:¹收:结束。停止。²约:阻止,拦挡。³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⁴解:懂得,明白。⁵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留恨城隅(yú)¹,关情²纸尾³。阑干长对西曛(xūn)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译文: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注释:¹隅:角落。²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³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⁴曛:日落时的余光。⁵渭北:渭水以北。渭水在袂西省。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

chūn ·shōuchūn

zhù sòngdài 

shōuchūn xiéfēngyuēshuǐ hóngzhǎng绿wén niánniányóuchūn chūnguījiězhāoyóu 
liúhènchéng guānqíngzhǐwěi lángānchángduì西xūn yuānyāngshìbáitóushí jiāngnánwèiběisānqi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