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低天欲曙,孤坐意何长。不惜枫林晚,空怜蕙草芳。
河低天欲曙,孤坐意何长。不惜枫林晚,空怜蕙草芳。
暗投增按剑,夕济限无梁。耿耿不能寐,踟蹰中自伤。
暗投增按剑,夕济限无梁。耿耿不能寐,踟蹰中自伤。

chūqiūsān--xiāng

tiānshǔzuòzhǎngfēnglínwǎnkōngliánhuìcǎofāng

àntóuzēngànjiànxiànliánggěnggěngnéngmèichíchúzhōngshāng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2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译文: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¹迟。
译文: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
注释:¹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译文: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纷纭政令¹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译文: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
注释:¹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春日在天涯¹,天涯日又斜²
译文: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注释:¹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²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yīng)(tí)¹如有泪,为湿最高花²
译文: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¹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²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杨致轩语),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此诗一开头诗人就制造出一种环境和心情强烈反差的氛围。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春日”写时光之美妙可爱,“天涯”喻飘泊之遥远;两词并用,便将旖旎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第二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二字,再点题意。春日越是美妙可爱,落魄江湖,远在天涯的诗人更感到惆怅。“春日在天涯”已经使人黯然伤神;而“天涯日又斜”递进一层,就更加渲染了在天涯海角,踽踽独行,穷愁飘泊的悲凉气氛。“日又斜”是说时间向晚,一天又将过去,这就给艳丽的春景笼罩了一层慵倦凄暗的阴影。繁花似锦的春光,与西沉的斜阳,纵然掩映多姿,但无多时,终将沉没于苍茫暮色之中。日复一日,春天也终将红英落尽,悄然归逝。韶光之易逝,繁花之必将凋零,与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蹉跎,正复泯然相合。著一“又”字,则日暮途穷,苶然疲役之慨,寂寥孤独,空漠无依之痛,尽在言外。两句既包含着对美好事物无限留恋珍惜之意,也包含着生命必将凋零之可悲。

  转句在宛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句余音袅袅,哀艳动人。“莺啼”本来是非常宛转悦耳的,可是由于此时此境,诗人却觉得像在啼哭。这是因为诗人蜡炬成灰,泪已流干,只有托啼莺寄恨了。诗中“啼”写听觉,看花写视觉,“湿”是触觉,为我而湿最高之花乃是意觉,这就把诗人敏锐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受写出来了。诗人移情及物,使黄莺感叹悲啼而垂泪;而泪水所湿之花,自然也泪痕斑斑,凄楚欲绝。莺花之娇艳,最足以代表阳春的盛景,然而春归花落,总不免于凋零寂灭。是莺花为诗人而悲者,正所以自悲也。

  “最高花”之所以会引起诗人如此深情的关注,是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也就是开到最后的花,意味着春天已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莺儿的啼声也倍觉哀绝了。再者,也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上无庇护,风狂雨骤,峣峣者易折,这和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容易遭到损坏的命运非常相似,和李商隐这位有才华、有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的命运也是非常相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夕,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瞬,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情调更加显得沉重。诗人的悲痛已经远远超过了天涯羁旅之愁,而是深深浸透着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往往会令人不能自持,溺而忘返。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参考资料:
1、 宋廓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5-1206

tiān

shāngyǐn tángdài 

chūnzàitiān tiānyòuxié 
yīngyǒulèi wèishī湿zuìgāohuā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试拂么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试拂么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这是一首描写爱恋思念之情的词。上片写思念的情状。开头两句是说,在这个金风玉露天气初凉的夜晚,只能独自一人站在窗前遥望天边那一钩新月,当此牛郎织女相逢之夕,自己却无缘与意中人相会。接下来,自己只好“浅醉闲眠”——这四个字写得很有情趣,醉不要太深,眠须得心情闲适。但这不过是一种故作轻松以自我解嘲的表现而已,其实,单相思的滋味并不好受。闲眠之际,希望能在梦中遇到意中人,但事与愿违,“一枕江风梦不圆”,江风吹来,凉意骤深,睡不稳,梦亦难成。下片写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先是想到写信,紧跟着又否定了,因为“浅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接着又“试拂么弦”,拨动琴弦弹奏一曲,也想效仿司马相如之挑动卓文君,可是自己的意中人并不在近前,这琴心能不能暗中传送呢?看来,如何向对方表述心意,亦非易事。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01-01

cǎisāng ·jīnfēngchūliáng

yàndào sòngdài 

jīnfēngchūliáng qiūcǎochuāngqián qiǎnzuìxiánmián zhěnjiāngfēngmèngyuán 
chángqíngduǎnhènnánpíng wǎngfèihóngjiān shìyāoxián quèkǒngqínxīnànchuán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¹升。
译文:骑在马上却还断续着未醒的残梦,不知道朝阳已要升起来。
注释:¹朝日:清晨初升的太阳。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乱山横翠幛(zhàng),落月淡孤灯。
译文:群山耸立如绿色的屏障横呈,月亮已落下去,只有几点淡淡的孤灯还亮着。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奔走烦邮吏¹,安闲愧老僧。
译文:看到每日疲于奔命的邮差和小吏,悠闲自在的老山僧应感到愧疚。
注释:¹邮吏: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再游应眷眷¹,聊亦记灯曾。
译文:他日再故地重游我应恋恋不舍,记得自己也是来过这里畅游一番的。
注释:¹眷眷:依依不舍。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¹西北见天涯。
译文:太阳斜照,春天的景色一片寂寥冷清,在平凉城的西北遥望远方。
注释:¹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乐年间弃大宁徙东胜,宣德年间又迁开平与独石,嘉靖时复弃哈密、河套,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译文:从平凉城上俯视阡陌纵横却只有青草萋萋,昔日横行霸道的帝子王孙,已不见踪迹。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宛马¹如云²开汉苑³,秦兵二月走胡沙。
译文:平凉府的大牧马场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多如云,明朝军队二月向西胡开去。
注释:¹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²如云:形容奇多。³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平凉府西有群牧监。⁴秦兵:指明朝军队。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bìn)有华。
译文:想要投笔从戎到万里外建功立业,封侯显赫,但惭愧的是做学问的我已经两鬓斑白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