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
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
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
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
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美人惊起,
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美人惊起,
坐听晨钟。快教折取,戴玉珑璁。
坐听晨钟。快教折取,戴玉珑璁。

zànchénggōng--máowén

hǎitángwèichèwàndiǎnshēnhóngxiāngbāojiānjiézhòngzhòngshìhánxiūtài

yāolēichūnfēngfēngláidiérènràofāngcóng¤¤

zuówēipiāotíngzhōngwénshēngjǐngbiāntóngměirénjīng

zuòtīngchénzhōngkuàijiàozhédàilóngcōng

毛文锡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¹时。
译文:骑着白马的将领,在傍晚时分扬鞭出行。
注释:¹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独将轻骑¹出,暗与伏兵期。
译文:只有一位将领骑马奔出,暗中设置伏兵,与敌人交手。
注释:¹轻骑:单骑。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雨雪移军远,旌旗¹上垄(lǒng)迟。
译文:边关雨雪频繁,士兵行军距离遥远且行动迟缓。
注释:¹旌旗:这里借指军士。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圣心戎寄¹重,未许让恩私。
译文:皇帝将军务大权交给韩将军,感念皇恩不敢有丝毫私心。
注释:¹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

sònghánjiāngjūnhuánbiān

 tángdài 

báilínér yángbiānshí 
jiāngqīngchū ànbīng 
xuějūnyuǎn jīngshànglǒngchí 
shèngxīnróngzhòng wèiràngēn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椒宫荒宴¹竟无疑,倏(shū)忽山河尽入隋(suí)²
注释:¹椒宫荒宴:陈后主贪图逸乐,甚至隋军将领韩擒虎的部队到达陈宫时,陈后主还在和妃嫔在东平苑饮酒赏乐。²倏忽山河尽入隋:指隋文帝杨坚发动的灭陈战争。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留得后庭亡国曲¹,至今犹与酒家吹²
注释:¹后庭亡国曲:指南陈后主陈叔宝的作品《玉树后庭花》,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²至今犹与酒家吹:《玉树后庭花》是一首靡靡之音,在后来广泛流传于瓦肆勾栏之中。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隋灭陈战争的历史题材为典故,辛辣的讽刺了南陈后主陈叔宝贪图逸乐导致国破家亡的昏聩。讽谏当今的统治者要勤于国政。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鸥鹭(lù)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译文:鸥鹭和鸳鸯羽翼不同如何能在一个池子里生活?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东君¹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译文:春天的神若是不为花儿做主,还不如不要让其生长出那连理枝。
注释:¹东君:掌管春天的神。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寒鸦¹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译文:寒鸦点点,上下翻飞,流水潺潺,环绕孤村。
注释:¹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àn)消魂。
译文:傍晚西斜的太阳将落,这场景让人一看就不免黯然惆怅。

shī--yáng广guǎng

hánfēishùdiǎnliúshuǐràocūn

xiéyángluòchùwàngànxiāohún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qiú)¹。瓦垄²上宜栽树,阳沟³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译文:东村里的鸡生出了凤凰,南庄上的马变成了牛,六月里有人身上紧紧地裹着裘衣。瓦脊上正适合栽树,房檐下的阳沟里正好划船一游。有瓮缸这么大的猪肉包子,我家种的茄子大如量米的斗。
注释:商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梧叶儿:曲牌名,属商调。全曲七句二十六字,四平韵一仄韵。¹皮裘:皮衣。²瓦垄:房上瓦脊。³阳沟:屋檐下排水的明沟。

  这是一篇一篇讽刺小品。题材与内容都很通俗,以七句连用七个子虚乌有的谎言对吹牛撒谎者进行了嘲讽,用归谬的手法,让说谎者自我独白,自我暴露,惟妙惟肖。全曲曲辞朴素,幽默诙谐,使人忍俊不禁,充分体现了元散曲通俗和戏谑的特色。

  “东村里鸡生凤。”起唱一句,便令人发笑。鸡与凤虽说皆为禽类,鸡生风却是绝不可能。然而语气却那么肯定,东村里是地点,鸡生下了凤是事实,说得几乎真了。以绝对肯定的语言,说子虚乌有之事情,抓住一点似是而非之处捏造出瞒天过海之谎言,这正是天下一切说谎人的惯伎。此句东村里三字之口吻,已透露出曲中主人公之形象,为一村夫。以下句句亦皆出于同一口吻。“南庄上马变牛。”在说谎人口中,真是无奇不有,南庄上的马也变成了牛。这仍然是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说绝不可能之事,令人好笑以上二句,是以乡村中常见的家禽与家畜作为说谎的材料。

下面五句,则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食住行作其说谎的材料。“六月里裹皮裘。”六月里天气最热谁也不会穿上皮裘,可是在说谎人口中,不但是穿了,而且是紧紧地裹上了皮裘。“裹”字,真是活灵活现。“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瓦垄即房顶上的瓦楞,瓦垄上不可能栽树。然而在他口中,不但能栽,而且宜栽!阳沟是旧时房檐下的浅沟,多用砖砌成,以便雨天排水,不可能放得下船,更不用说什么行舟了。然而他偏说好驾舟。谎言愈说愈玄,愈说愈大。这正是说谎的规律。“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瓮来的”即在瓮中作熟拿出来的意思。大肉指猪肉,今西北方言犹有此语。大肉馒头即猪肉馅包子。大肉馒头只有蒸出来的,没有瓮出来的,只有酒才是瓮(酿)出来的。但他说得煞有介事,令人捧腹。茄子是最常见的一种蔬菜。茄子再大,也不会大如斗。然而他说得更肯定了。“俺家的”三字,尤其有趣,前诸谎言或可为听人所说,“俺家的”却是亲眼所见,亲手所种了,且别家无我家有,无以对证,这又是吹牛说谎的杀手铜,然惟其一来,前面的谎言都出自此公所造,便不待言。说谎人的形象因此而愈加具体生动。

  这篇讽刺小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用说谎人的口吻构成全曲,而不加丝毫评判或叙述。这样便逼真、生动地凸现出说谎人的声口、性格。二是说谎人的谎言全部取材于农村生活常见现象,说者煞有介事,听者洞若观火。其实,这样的谎言一闻而知是假,根本起不到谎言的作用,作者在此只是以夸张的手法、极其明了的事实,来揭穿谎言的实质罢了。

  元散曲中讽刺作品很多。此曲不过是调侃游戏之作,逗人一笑而已:很难说有何深旨大义,然而却体现了元散曲通俗和戏谑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163-1164
2、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64-16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