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喜节物,常恨春来迟。而今新年至,怀抱不胜悲。
少时喜节物,常恨春来迟。而今新年至,怀抱不胜悲。
儿童荐椒酒,未饮增长欷。陜洛果何罪,半世戎马嘶。
儿童荐椒酒,未饮增长欷。陜洛果何罪,半世戎马嘶。
坐令冠盖流,星散鸟择栖。回头望乡国,泪雨秋悽悽。
坐令冠盖流,星散鸟择栖。回头望乡国,泪雨秋悽悽。
我公关中豪,志气青云齐。誓当剪豺狼,不复问狐狸。
我公关中豪,志气青云齐。誓当剪豺狼,不复问狐狸。
夫何丘壑间,从事酒与诗。烟尘要一扫,櫜弓卧鼓鞞。
夫何丘壑间,从事酒与诗。烟尘要一扫,櫜弓卧鼓鞞。
天下维泰山,置器安不危。廓廓大丈夫,功勋千载奇。
天下维泰山,置器安不危。廓廓大丈夫,功勋千载奇。
郭印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 3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yú)(huáng)¹何泛泛²,空³共悠悠。
译文: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注释:¹艅艎:舟名。大船。²泛泛:船行无阻。³空:指天空。⁴水:指若耶溪。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阴霞¹生远岫(xiù)²,阳景(yǐng)³逐回流
译文: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注释:¹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²远岫: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³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⁴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噪(zào)¹林逾(yù)²静,鸟鸣山更幽³
译文: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注释:¹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²逾:同“愈”,更加。³幽:宁静、幽静。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此地动归念¹,长年悲倦游²
译文: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注释:¹归念:归隐的念头。²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ruò

wáng nánběicháo 

huángfànfàn kōngshuǐgòngyōuyōu 
yīnxiáshēngyuǎnxiù yángjǐngzhúhuíliú 
chánzàolínjìng niǎomíngshāngèngyōu 
dòngguīniàn chángniánbēijuànyóu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mò)¹谁家年少²,足³风流
译文: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原野小径上是谁家少年,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注释:¹陌上:道路之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野外的道路。²年少:即“少年”,小伙子,青年人。³足:程度副词,很,非常。⁴风流:风度潇洒,举止飘逸,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¹(nǐ)²将身嫁与³,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译文:我想要是能够嫁给他,这一生也就满足了。即使被无情地休弃,也绝不后悔。
注释:¹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²拟:是定、准、必的意思,与“打算”的用法不尽相同,打算,想要。³与:给,这个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将身嫁与,把自己嫁给他。⁴一生休,一辈子就这样罢了,意思是一生就满足了,这一辈子也就算了,意谓一生有了依托,一生满足。休:此处指心愿得遂后的罢休,喜悦,欢乐。⁵纵:纵然,即便。⁶弃:抛弃,弃置。⁷不能羞:意谓不会感到害羞后悔,即也不在乎。

  这首词写一个少女的青春的热情和她对少男的大胆追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自白。

  它描写一位天真烂漫、热情大胆的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爱情和幸福,表现了不顾一切封建伦常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主题。这首词通过对少女心理活动的传神描写,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健全人格、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这个典型在青年男女被剥夺了自由恋爱权利的封建社会里,有着特别的意义。但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纵使刹那间可以爆发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会转眼归于毁灭,以致产生不可设想的悲剧,这是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处境所造成的。

  此词是写游春,有所遇,女遇男;仅是开端“春日游”三个字就极可玩味,表面看来原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文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春日”正是感情的春心觉醒的时节,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及跃动从而可知。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点明时令是早春,缤纷的杏花花瓣落了游春的姑娘一头都是,“吹”字在此一句中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也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而且“吹”字还可表现出一种活泼撩动的感受,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写出了春光明丽,少女欢快的场面。

  前两句以八个字刻画出女子在融融春光中萌发了追寻意中人的春心;叙写至此,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于是以下由景转情,情由景生,一位也漫步在原野小径上的少年公子进入画面,虽然少女并不认识他,但他那翩翩的风度,飞扬的神采,却吸引了少女的注目,引起了少女的爱慕。九字长句“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泻而出毫无假借,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曰“陌上”,是游春时士女云集之所在;曰“谁家年少”,则表现了期望的真诚与选择的珍重;更加之以“足风流”,是对于美好多情之预想的最高要求。“足风流”是少女眼中少年公子的形象,也是少女对少年的评价,少女对少年的爱慕之情全由这一“足”字传出。

  因而少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一个“拟”字,点明这是少女内心的打算。曰“足风流”,曰“一生休”,前一句写期望之理想,后一句写自我之奉献,两相呼应,极为有力地表现了意志之坚决与感情之深挚。这一个九字长句与上一句的节奏句式全同,都是前面的六字句以两字为一顿,造成一波三折的气势,然后以一个三字句为总结,字字斩钉截铁,口气是真挚、诚实、坚定的。这里写出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然后用“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加重这爱的力量。这种强力的爱慕之情,不仅使她要终身相许,嫁给他,而且即使以后少年公子将她无情地遗弃,她也决无后悔。在“足”字上可见少年风流了,至此犹嫌不够,还通过“休”和“羞”两个字,层层加码地予以强调,写出了为爱情不惜代价、终身不悔的决心,进一步突出了少年风流之甚,由此足见少女之痴情。结尾处二句殉身无悔的誓词,正是以其深挚的情意,提高加深了这首小词的境界,一个真正愿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人,是为了对它的热爱,词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

  这首词从字面解释或直为“一位女子在游春时对一个风流多情男子的向往和期待。”而若从“自比女性”的角度审视,则小词实际上婉转地传达了作者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抛逐在西蜀一隅,但此心仍属故唐的赤子情怀。首句“春日游”自然是对唐王朝鼎盛局面的期许;二句的风流少年乃是暗喻君王;三句的“妾”即属自比,他是要将终生都托付唐王朝的了,即便如当下的暂被抛别,也是不离不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态度决绝。

  这首词虽是少女单方面的一见钟情,然用通俗明快的语言,率真、坦直的感情表达方式和长短错落、声情激动的语调,塑造出一个敢于冲破礼教、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少女形象,异常鲜明,逗人喜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和清新明朗的笔调,刻画这位少女天真烂漫、极富个性的形象,语言质朴而多情韵,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该一首词纯用赋体,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它用的是长短错落、声情激越的句式,选择的词调与所表达的内容、感情的强度都很相适,最后以誓言般的三个字短句作结,显得十分果决干脆,志不可夺。作为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作者敢于道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词语,写出这样明快决绝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学习民歌的结果。韦庄抒情词这种真率大胆的作风原本是民间文学的本色,在词从民间到了文人手中之后慢慢朝向婉约化道路迈进的这个历史进程中,韦庄词却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民间词的一些特色,十分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盛静霞著 .唐宋词选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19 .
2、 唐圭璋 .唐宋词鉴赏辞典 .江苏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72-73页 .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¹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ǒu)²身?
译文: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注释:¹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²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¹,风来蒿(hāo)(ài)²气如薰(xūn)³。使君元是此中人。
译文: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注释:¹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²蒿艾:两种草名。³薰:香草名。⁴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 ”,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8页

huànshā ·ruǎncǎopíngsuōguòxīn

shì sòngdài 

zhōushítánxiè dàoshàngzuòshǒu tánzàichéngdōngèrshí chángshuǐzēngjiǎnqīngzhuóxiāngyìng 

ruǎncǎopíngsuōguòxīn qīngshāzǒuchén shíshōushíǒugēngshēn 
nuǎnsāngguāng fēngláihāoàixūn shǐ使jūnyuánshìzhōngrén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xīng)¹角弓,翩(piān)²其反矣。兄弟婚姻³,无胥(xū)矣。
译文:调好角弓绷紧弦,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姻亲一家人,相互亲爱不疏远。
注释: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弓。¹骍骍:弦和弓调和的样子。²翩:此指反过来弯曲的样子。³昏姻:即“婚姻”,指姻亲。⁴胥:相。⁵远:疏远。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尔之远矣,民胥¹²矣。尔之教³矣,民胥效矣。
译文:你和兄弟太疏远,民众就会跟着干。你能言传加身教,民众互相来仿效。
注释:¹胥:皆。²然:这样。³教:教导。⁴效:仿效,效法。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此令¹兄弟,绰(chuò)²有裕³。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译文: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亲兄弟,相互残害全不顾。
注释:¹令:善。²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³裕:宽大。⁴不令:不善,指兄弟不相友善。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¹
译文:民众心地如不善,就会相互成积怨。接受爵禄不相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注释:¹亡:通“忘”。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老马反为驹(jū),不顾其后。如食宜饇(yù)¹,如酌(zhuó)²取。
译文:老马当作驹使唤,不顾其后生祸患。如像吃饭只宜饱,又像喝酒不贪欢。
注释:¹饇:饱。²孔:恰如其分。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毋教猱(náo)¹升木,如涂²涂附³。君子有徽(huī)(yóu),小人与
译文:猴子爬树不用教,如泥涂墙容易牢。君子善政去引导,小民自然跟着跑。
注释:¹猱:猿类,善攀援。²涂:泥土。³附:沾着。⁴徽:美。⁵猷:道。⁶与:从。⁷属:依附。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瀌(biāo)¹,见晛(xiàn)²曰消。莫肯下遗³,式居娄骄。
译文:雪花落下满天飘,一见阳光全融销。居于上位不谦恭,别人学样耍高傲。
注释:¹瀌瀌:下雪很盛的样子。²晛:日气。³遗:通“隤”,柔顺的样子。⁴式:用,因也。⁵娄:借为“屡”。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雨雪浮浮¹,见晛曰流。如蛮如髦(máo)²,我是用忧。
译文:雪花落下飘悠悠,一见阳光化水流。无良小人像蛮髦,对此我心深烦忧。
注释:¹浮浮:与“瀌瀌”义同。²蛮、髦:南蛮与夷髦,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全诗共八章,取喻多奇。首章“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是用角弓不可松弛暗喻兄弟之间不可疏远。“兄弟昏姻”是同类连及,并无确指,着重点是同宗兄弟。“兄弟昏姻,无胥远矣”,为全诗主题句,以下各章,多方申述,皆以此为本。

  第二章叙说疏远王室父兄的危害。“无之远矣,民胥然矣;无之教矣,民胥效矣”,四句皆以语气词煞尾,父兄口气,语重心长。作为君王而与自家兄弟疏远,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风丕变,教化不存。

  第三章用兄弟之间善与不善的两种不同结果增强说服的效果。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处,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残害,不能自保。如果说这一章还是因说理的需要而作的正反两方面的假设,那么第四章则是通过现实中已成为风气的责人不责己的小人做法直言王行不善的社会恶果。“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不善良的兄弟间只知相互怨怒,不顾礼仪道德,为争爵禄地位各不相让,涉及一己小利便忘了大德。

  第五、六两章以奇特的比喻、切直的口吻从正反两方面劝诱周王。只有自身行为合乎礼仪,才能引导小民相亲为善。“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取譬新奇,以物喻人,指责小人不知优老而颠倒常情的乖戾荒唐,一个“反”字凸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如食宜饇,如酌孔取”,正面教导养老之道。第六章更是新意新语竞出。“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用猿猴不用教也会上树,泥巴涂在泥上自然粘牢比喻小人本性无德,善于攀附,如果上行不正,其行必有过之。后两句“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又是正面劝戒,如果周王有美德,小民也会改变恶习,相亲为善的。此意与后世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正相一致。

  诗的最后两章以雪花见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骄横而无所节制和不可理喻。“莫肯下遗,式居娄骄”和“如蛮如髦”说的是小人,却暗指周王无道。有鉴于此,诗人不禁长叹“我是用忧”,此“忧”非为自身忧,也非为小人忧,而是为国家为天下而深怀忧患。

  全诗因是父兄口吻,所以“少微婉,多切直”(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孙鑛语),少了一些通常意义上的诗味。又正因为是父兄口吻,全诗以气贯通,或取譬,或直言,都在光怪陆离中显示出一种酣畅,一种奔涌的激情。因此孙鑛给出“风骨自高奇”的评价。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1-494

jiǎogōng

míng xiānqín 

xīngxīngjiǎogōng piānfǎn xiōnghūnyīn yuǎn 

ěrzhīyuǎn mínrán ěrzhījiāo mínxiào 

lìngxiōng chuòchuòyǒu lìngxiōng jiāoxiāngwéi 

mínzhīliáng xiāngyuànfāng shòujuéràng zhì wàng 

lǎofǎnwéi hòu shí zhuókǒng 

jiāonáoshēng  jūnyǒuhuīyóu xiǎorénzhǔ 

xuěbiāobiāo jiànxiànyuēxiāo kěnxiàsuí shìjiāo 

xuě jiànxiànyuēliú mánmáo shìyòngyōu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
译文:上一次你们在曲江西面为我送行,我们在红杏园里喝的烂醉如泥。
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¹鹧鸪啼。
译文:今天在越溪之上遇到了你,这时杜鹃花开放,鹧鸪鸟啼叫。
注释:¹发:花开放。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译文:先前为我送别的故人谁还在呢,分别后这江上烟波浩渺,让我几乎迷路。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