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zi--xiòng

xiǎofēngqīngyōuzhǎo绿lánníngwàngzhēnqínhuàliánchuícuìpíngmǎnxiùxiāng

hǎoshū怀huáikānshēnxiánxīnjìngpíngshēngjiǔbēishēnguāngyǐngmíngxīnjiàozhú

顾夐

顾夐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 《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 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chán)¹生。荷露坠,翠烟轻,拨剌²游鱼几处惊。
注释:¹玉蟾: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用以代称月。²拨剌:象声词,鱼跳水声。

··fēnghàohánzhàodǎnmíng--ōuyángjiǒng

fēnghàohánzhàodǎnmíngxiǎojūnshānshàngchánshēngzhuìcuìyānqīngyóuchùjīng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不自识疏鄙(bǐ)¹,终年住在城。
译文: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
注释:¹疏鄙:粗野,俗陋。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过门¹无马迹,满宅是蝉(chán)声。
译文: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
注释:¹过门:登门;上门。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带病吟虽苦,休官¹梦已清。
译文: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
注释:¹休官:辞去官职。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何当学禅(chán)¹,依止古先生²
译文: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注释:¹禅观:即禅理、禅道,学佛参禅。禅,梵语“禅那”的省略,意“静思自虐”,“思维修”,为心注一境、正深思虑的意思。观,即观照。²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

  姚合极称赏王维的诗,特别追求王诗中的一种“静趣”,此诗就反映了这个倾向。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武功县诗》)自己作这样一番解释,是明心迹,也见心安理得了。这儿写身处县城,却透露了心地的静趣。

  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观,即观照。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即禅理、禅道),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姚合是写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参考资料:
1、 韦立军 .《宋词鉴赏辞典》 :北京出版社 ,2009年05月 :15 .

xián--yáo

shíshūzhōngniánzhùzàichéng

guòménmǎnzháishìchánshēng

dàibìngyínsuīxiūguānmèngqīng

dāngxuéchánguānzhǐxiānshēng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渡口、向晚¹,乘瘦马、陟(zhì)²平冈³。西郊又送秋光。对暮(mù)横翠,衬郊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译文:傍晚离开渡口,乘瘦马登上山岗平坦路。西郊又送来了秋日的凤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现的翠绿色,衬托着纷纷飘落的黄叶。登高思远,南国的秋景,无处不凄凉。
注释:临江仙引:词牌名,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¹向晚:近晚,傍晚。²陟:登上。³平冈:平缓的山脊。⁴暮山:暮色中的山。⁵横翠:翠色横亘。⁶衬:以暮山为背景衬托。⁷飘黄:黄叶飘零。⁸素景:秋景。⁹楚天:长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¹难忘。指帝城²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³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译文:自从和她离别以来彼此便杳无音信,难忘那云愁雨恨的离别之情。指着回归京城的道路,但见雾霭笼罩着广阔无际的茫茫水面。泪眼情意专注,向远处望去,直到看不见,终日就这样独自伫立,直到夕阳西沉。
注释:¹云愁雨恨:因男女恋情而引起的烦恼。²帝城:京城。³凝情:全神贯注。⁴望断泪眼:即泪眼望断。望断,望尽。

  上片在人物活动中写景:渡口斜陌,瘦马行人,登平冈而望秋景,从暮山横翠、残叶飘黄中生发出凭高念远的凄凉之感。下片怀念香闺佳人,因久无信息而烦恼愈深,旧情难忘。意欲返回帝城,却又烟水茫茫,归期无望,只好独立斜阳,望断泪眼。

  此词表面上虽写的是旅途相思之情,但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慨实在多于相思之情。词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凄苦的漂泊者的形象:乘瘦马,陟平冈,在深秋暮色中,面对的只是暮山横翠、残叶飘黄,非常的凄凉。此刻,或许只有脉脉温情可以抚慰他孤独的怀抱,但“香闺别来无信息”,他所能把握的,只有一些温馨的回忆,也只是回忆而已。而另一方面,“帝城归路”又“烟水茫茫”,纵使他“凝情望断”了“泪眼”,最终也只留下一个“尽日独立斜阳”的孤独的身影。漂泊,阻断了过去和未来,使漂泊者成为一个纯粹孤独的存在,一个被时间和空间同时剥离了的存在,这是非常悲哀的。

  这首词语言凝练,节奏舒缓,首尾呼应;通篇不用典实,不施涂泽,清畅如话,弥见其天真率意也。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柳永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01月:509
2、 王星琦编选.柳永集:凤凰出版社,2014.10:272

línjiāngxiānyǐn··kǒu--liǔyǒng

kǒuxiàngwǎnchéngshòuzhìpínggāng西jiāoyòusòngqiūguāngduìshānhéngcuìshāncánpiāohuángpínggāoniànyuǎnjǐngchǔtiānchùliáng

xiāngguībiéláixìnyúnchóuhènnánwàngzhǐchéngguīdànyānshuǐmángmángníngqíngwàngduànlèiyǎnjǐnxiéyáng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亏功一篑(kuì)¹,未成丘山。
译文:差一筐土的努力,也会堆不成山丘。
注释:¹篑:盛土的筐子。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译文: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qì)¹²(rú)其尾。
译文:一百里走了九阶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小狐狸渡河,几乎就要渡过了,结果还是颠簸挣扎,险象环生,连尾巴都弄湿了。
注释:¹汔:接近。²济:过河,渡。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译文:所以说时机稍纵即逝、时光一去不回。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译文:君子应该始终如一、谨慎警醒。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此诗见于《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这是一首写游宴山水的诗,相当有特色。第一句表明时节,第二句说明和谐愉悦的气氛,第三四句描写美景,五六两句突出主题,最后两句写分别的不舍。此诗对仗工整,清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

  律诗体制的定型和规范化,沈佺期、宋之问贡献较大,而武则天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作为最高统治者,她不仅大力倡导,而且身体力行。她的时代,还称不上是唐诗繁盛的时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诗已经蓄势待发,预示着它的繁盛时代终将到来。

zǎochūnyàn

tiān tángdài 

jiǔchūnkāishàngjié qiānménchǎngfēi 
lándēngxīnyàn guìlǎngyuánhuī 
sòngjiǔwéimǎn liúbēiyòng 
shǐ使xiájiāngxìng fāngchéngfànluògu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