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jiàn)小屏山六扇¹。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qǐ)²懒调红锦荐³
注释:¹小屏山六扇:画有山水的小屏风有六扇。²绿绮:古琴名。³红锦荐:以红色锦绣为席垫。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¹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释:¹镇长:常常很久地。镇,常。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

  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结尾一句,别致有情。《栩庄漫记》说:“别愁无那,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注释

注释

小屏山六扇:画有山水的小屏风有六扇。

绿绮:古琴名。

红锦荐:以红色锦绣为席垫。

镇长:常常很久地。镇,常。

顾夐

顾夐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 《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 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春草细¹还生,春雏(chú)²养渐成。
译文: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 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
注释:¹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²春雏: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róng)¹毛色起,应²³自呼名
译文: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注释:¹茸茸 :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²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³解:懂得。⁴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着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这首诗写得富有儿童情趣。

huà

jiē yuándài 

chūncǎoháishēng chūnchúyǎngjiànchéng 
róngróngmáo yīngjiěmíng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一笑相倾国便亡¹,何劳荆(jīng)(jí)始堪伤。
译文: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用不着到宫殿长满荆棘才开始悲伤。
注释:¹“一笑”句:《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谓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小怜¹玉体横陈夜²,已报周师入晋阳。
译文:拥有玉体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注释:¹小怜:即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²玉体横陈:指小怜进御。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巧笑知堪敌万几¹,倾城最在著(zhuó)(róng)衣。
译文:哪知甜甜的笑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淑妃在后主看来最是美丽。
注释:¹万几:即万机,君王纷杂政务。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¹
译文: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淑妃请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注释:¹“晋阳”二句:《北史·后妃传》载:“周师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从之。”所陷者系晋州平阳,非晋阳,作者一时误记。更杀一围,再围猎一次。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议论附丽于形象。既是咏史,便离不开议论。然而好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而不是用抽象的道理教训读者。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第一首前两句是以议论发端。“一笑”句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讽刺“无愁天子”高纬荒淫的生活。“荆棘”句引晋朝索靖预见西晋将亡的典故,照应国亡之意。这两句意思一气蝉联,谓荒淫即亡国取败的先兆。虽每句各用一典故,却不见用事痕迹,全在于意脉不断,可谓巧于用典。但如果只此而已,仍属老生常谈。后两句撇开议论而展示形象画面。第三句描绘冯淑妃进御之夕“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是一幅秽艳的春宫图,与“一笑相倾”句映带;第四句写北齐亡国情景。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晋阳,向齐都邺城进军,高纬出逃被俘,北齐遂灭。此句又与“荆棘”映带。两句实际上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前两句的内容。淑妃进御与周师攻陷晋阳,相隔尚有时日。“已报”两字把两件事扯到一时,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更能发人深省。这便是议论附丽于形象,通过特殊表现一般,是符合形象思维的规律的。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著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古来许多巾帼英雄,其飒爽英姿,确乎给人很美的感觉。但淑妃身著戎衣的举动,不是为天下,而是轻天下。高纬迷恋的不是英武之姿而是忸怩之态。他们逢场作戏,穿著戎衣而把强大的敌国忘记在九霄云外。据《北齐书》载,高纬听信淑妃之言,在自身即将成为敌军猎获物的情况下,仍不忘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三、四句就这样以模拟口气,将帝、妃死不觉悟的昏庸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尽管不著议论,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及反语的运用,即将议论融入形象之中。批判意味仍十分强烈。

  二、强烈的对比色彩。在形象画面之间运用强烈对比色彩,使作者有意指出的对象的特点更强调突出,引人注目,从而获得含蓄有力的表现效果,是这两首诗的又一显著特点。

  第一首三、四两句把一个极艳极亵的镜头和一个极危急险恶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对比色彩强烈,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单从“小怜玉体横陈”的画面,也可见高纬生活之荒淫,然而,如果它不和那个关系危急存亡的“周归入晋阳”的画面组接,就难以产生那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惊险效果,就会显得十分平庸,艺术说服力将大为削弱。第二首三、四句则把“晋阳已陷”的时局,与“更请君王猎一围”的荒唐行径作对比。一面是十万火急,形势严峻;一面却是视若无睹,围猎兴浓。两种画面对照出现,令旁观者为之心寒,从而有力地表明当事者处境的可笑可悲,不着一字而含蓄有力。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是诗人巧于构思的具体表现之一。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37-1138 .
2、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 .李商隐诗选 :中华书局 ,2006 :74-75 .
3、 刘学锴 李翰 .李商隐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72-74 .

běièrshǒu--shāngyǐn

xiàoxiāngqīngguó便biànwángláojīngshǐkānshāng

xiǎoliánhéngchénbàozhōushījìnyáng

qiǎoxiàozhīkānwànqīngchéngzuìzàizheróng

jìnyángxiànxiūhuígèngqǐngjūnwánglièwéi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七子¹论诗谁似公,曹刘²须在指挥中。
译文: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
注释:¹七子:指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²曹刘:曹植、刘桢,二人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¹(héng)²昔日知文举³,乞火无人作蒯(kuǎi)通。
译文: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指”的蒯通。
注释:¹荐:举荐。²衡:祢衡。³文举:孔融字文举。祢衡是汉末辞赋家,性格刚强。孔融爱其才,上书推荐他。⁴乞火:用汉代蒯通典故,详见《汉书·蒯通传》。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北极¹楼台长挂梦²,西江³波浪远吞空。
译文: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您的魂梦,像那西江波涛远远遮蔽天空。
注释:¹北极:指北极星,此处喻朝廷。²挂梦:梦中思念。³西江:从西面来的大江,即长江。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可怜¹故国三千里,虚(xū)唱歌词满六宫²
译文:可惜您“故国三千里"的名句,白白地传唱在皇帝的后宫。
注释:¹可怜:可惜。²六宫:皇帝的后宫。

  此诗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与张祜同是怀才不遇,深有感触而发,故而这首和诗写得很有真情与深度。

  首联盛赞张祜诗才高绝:他的才华高过建安七子,连曹植与刘桢都不在话下。这显然是杜牧对张祜的过誉之词,但由于是古人赠答诗中常见的客套话,也就无足深怪。

  颔联叙述张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荐举,就像当日孔融推荐祢衡一样;但是他却没有遇着蒯通那样的人为之旁敲侧击说好话,却碰到了说坏话的元稹,以至于终身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此处诗人使用正反两个典故,十分含蓄而得当。

  颈联表现张祜对朝廷不改其忠贞,隐居乡野之间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在梦中还一直牵挂朝廷,他的胸怀就像流经住处的长江一样浩大,有并吞万里长空之势。以“北极”比喻朝廷是诗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与上句的“北极”构成对仗,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张祜胸怀抱负的曲喻,在修辞上十分巧妙。

  尾联归结到张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宫词》,在皇帝的后宫中被宫女们广泛传唱着,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这并不能对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变,所以说是“虚唱”;而“故国三千里”,一方面是张祜《宫词》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张祜隐居乡野之间,距离朝廷十分遥远。全诗就在这深沉的慨叹之中戛然终止,给人留下无穷感叹。

  此诗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写得有气势,表现了杜牧对张祜的赞赏。当时的诗人郑谷,故称有诗吟咏此事:“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

参考资料:
1、 杨春俏,吉新宏注析.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04:第156页

chóuzhāngchùshìjiànzhǎngyùn--

zilùnshīshuíshìgōngcáoliúzàizhǐhuīzhōng

jiànhéngzhīwénhuǒrénzuòkuǎitōng

běilóutáizhǎngguàmèng西jiānglàngyuǎntūnkōng

liánguósānqiānchàngmǎnliùgōng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落江¹平未有²风,扁(piān)³共济与君同。
译文: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注释:¹江:指钱塘江。²未有:没有。³扁舟:小船。舟:一作“舠(dāo)”。⁴济:渡。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时时引领¹望天末²,何处青山是越中³
译文: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注释:¹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²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³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1-102

zhèjiāngwènzhōuzhōngrén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cháoluòjiāngpīngwèiyǒufēng piānzhōugòngjūntóng 
shíshíyǐnlǐngwàngtiān chùqīngshānshìyuèzhōng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lǔ)¹向西笑²,君门若梦中。
译文: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注释:¹鲁客:客于鲁者,李白自指。²向西笑:即西向笑,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霜凋(diāo)逐臣¹发,日忆²明光宫³
译文: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
注释:¹逐臣:被贬谪的夫意的臣子。这里李白指自已。²忆:忆念,怀念。³明光官:汉宫名,在长安,汉武帝所建,一在北宫,与长乐宫相连;一在甘泉官。诗中借指唐代官殿。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复羡(xiàn)¹二龙²去,才华冠世雄。
译文: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注释:¹羡:羡慕。²二龙:比喻赴举之二从弟。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平衢(qú)¹骋高足²,逸翰(hàn)³凌长风。
译文: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
注释:¹平衢:平坦的道路。²高足:指高等快马,古代驿站设三等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³逸翰:展翅。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舞袖拂秋月,歌筵(yán)闻早鸿¹
译文: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注释:¹早鸿;初来的大雁。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送君日千里,良会¹何由同。
译文: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
注释:¹良会:美好的聚会。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借对西向笑的铺叙,描绘一幅客居东鲁心系长安、若梦中见君门的景致图,暗寓李白轻笑奉诏入京的短暂生旅似做梦一般,表达出李白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写被贬谪之臣的头发像凋残的秋霜一样,白如霜染,皆因思念明光宫所致,隐隐流露了对京都的深切怀念和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表达出李白仕途不通、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侧面赞美二从弟之才华壮志,如人中龙。语本《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日:‘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白以欣羡的心情赞颂了二从弟的盖世才华和少年得意。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紧扣上文,借抒恋阙之情,并颂二从弟之前程。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通过对月起舞、宴饮唱歌的饯别场面的描写,抒写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意。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最后诗送二从弟入京赴举,并对从弟的珍重祝愿、良会相期。

  此诗通过为送从弟至西京长安应举的铺叙描写,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玩世不恭的不平心理。

参考资料:
1、 林东海注.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109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