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
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
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
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

zhōngtiáojìngguānhóudàohuáshàngshēngchù--zhèngáo

sōngdǐngliúshàngxiāoyǒngchuánzàizhōngtiáo

zhībiànzhūxiānfǒuqǐngháidānwènzuóxiāo

郑遨

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阆风歧路连银阙,曾许金桃容易窃。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làng)¹歧路²连银阙(què)³。曾许金桃容易窃。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译文:昆仑仙山上的小路通向西王母居住的宫殿,曾经许诺给我的金桃很容易就偷到了。狗还没睡着定会惊醒猜疑,鹦鹉会说话也得防着泄露。
注释:¹阆风:昆仑仙山。²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³银阙:西王母居住的宫殿。⁴金桃:西王母种的仙桃。窃金桃比喻偷情。⁵乌龙:狗。
匆匆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别来也拟不思量,争奈余香犹未歇。
匆匆纵得邻¹香雪²。窗隔残烟帘映月。别来也拟不思量,争奈馀香犹未歇³
译文:急匆匆地亲近了一下佳人,隔着窗子,缕缕残惊缭绕,帘子上映着月影。自从分别以来,本不打算思念,奈何佳人的余香还未消散。
注释:¹邻:亲近。²香雪:指女子。³歇:消散。

lóuchūnzhī··shídiào--liǔyǒng

lángfēngliányínquēcéngjīntáoróngqièlóngwèishuìdìngjīngcāiyīngnéngyánfánglòuxiècōngcōngzònglínxiāngxuěchuāngcányānliányìngyuèbiéláiliàngzhēngnàixiāngyóuwèixiē

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
百壶载酒¹游凌云,醉中挥袖别²故人。
译文:在凌云山设酒为我送行,醉着挥动衣袖向老朋友告别。
注释:¹百壶载酒:酒很多。²别:告别。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依依¹向我不忍²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译文:老友留恋不已迟迟不忍离开,谁肯峨眉山出现了半轮月亮?
注释:¹依依:留恋的样子。²忍:忍心。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¹到渝州酒初醒。
译文:月亮窥视着窗外挂着凄冷月光的小船,将要到达渝州的时候酒才醒。
注释:¹欲:将要。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江空袅(niǎo)袅钓丝风,人静翩(piān)翩葛巾影¹
译文:月光下空阔的江面不时拂过阵阵微风,自己的影子显得格外寂静。
注释:¹葛巾影:指诗人自己的影子。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常为位卑者所服。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哦诗¹不睡月满船,清寒²入骨我欲仙。
译文:吟诗不睡一直到月光洒满小船,月光入骨我仿佛快要成仙飘然而去。
注释:¹哦诗:吟诗。²清寒:月光。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译文:没有明亮的月光到不了的地方,不时看见沙禽背着船只离去。

  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以“对月”为题,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表明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说作者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还一直陪伴在身边。起言“百壶”载酒,以示在凌云山设酒送行的人很多,但“谁似”二字轻轻一拨,就在故人的陪衬下突出了峨媚山月同作者的联系。这是《舟中对月》一诗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从此“月”便成了故人,下边的抒写全在“月”、“我”之间进行。

  中间四句主要写月。峨媚的月亮到了渝州,尚且频频“窥船”,可见月有情;即将到达渝州,凌云之酒方才“初醒”,在浓醉的背后读者也许看得出“不忍别”时作者借酒浇愁的初衷,是人有意。更妙的是人初醒时看见的只有月光的“凄冷”,这里“月色恼人眠不得”竞成了“月挂凄冷眠不成”了。诗中说“江空”、“人静”,因此“钓丝”当指竹,“葛巾影”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江空”两句不用“月”字,但竹形袅袅,人影翩翩,分明是一片空明的月光,状物至此,可谓神笔。对月只见“葛巾影”,不但再写孤独,而且以“起舞弄清影”启下句中的“哦诗”。

  最后四句诗终于由孤寂进入飘逸,在清寒中寄寓作者对自我解脱的追求。诗至此,人由醉中别友到江船初醒,再到哦诗不睡;月则由峨媚山巅到时窥船窗,再到清光满船,最后月光入骨、月人一体,把“舟中对月”这一题目发挥到淋漓痛快的地步。

  结尾两句,“更漏不到”直承“我欲仙”,同时又用无更漏暗台唯有月满船的意思——这里明写更漏,暗写月光,但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虚无的是更漏,实际存在的倒是月光。“沙禽背船”继续写“月满船”,因为只有月光明亮,离去的沙禽才清晰可见;不过,诗句又以沙禽背船而去照应诗人遗世欲仙:这两句字字不离“月”和“我”,却又能字字不涉“月”和“我”,象这样的诗句,其可谓炉火纯青,余音满万壑。本篇截中有纵,是善于收束的神品。

  方东树的《昭昧詹言》说它是李白、苏轼合作,大约首先是因为起句用东坡《送张嘉州》诗中“颇愿身为汉嘉守,裁酒时作凌云游”,第四句、第六句用太白《峨媚山月歌》:“峨媚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第八句又用太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更重要的却是此诗清隽奔放,飘逸欲仙,酷似太白;轻灵流丽,如行云流水,又颇类东坡。然而也应该看到,陆游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他向一切入学习长处,同时又主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蹦敷、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你。”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他以超迈的笔力熔太白、坡公于一炉,自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的风格,因而使这首诗既如李白、苏轼合作,又为陆游所独有。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957-958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杨朱见梁王¹,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译文:杨朱进见梁惠王,称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翻转东西那么容易。
注释:¹梁王: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
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
梁王曰:“先生有诸妻诸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¹掌,何也?
译文:梁惠王说:“先生有一妻一妾都管教不好,三亩大的菜园都除不净草,却说治理天下就同在手掌中玩弄东西一样容易,这是什么道理呢?”
注释:¹诸:“之于”的合音。
对曰:“君见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洿池。何则?其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矣。”
对曰:“君见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chuí)¹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诸羊,舜荷箠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洿(wā)²。何则?其极远也³。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矣。”
译文:杨朱答道:“您见到过那牧羊的人吗?成百只羊合为一群,让一个五尺高的小孩拿着鞭子跟着羊群,想叫羊向东羊就向东,想叫羊向西羊就向西。如果尧牵着一只羊,舜拿着鞭子踉着羊,羊就不容易往前走了。而且我听说过:能吞没船只的大鱼不到支流中游玩,鸿鹊在高空飞翔不落在池塘上。为什么?它们的志向极其远大。黄钟大吕这样的音乐不能给节奏很快的舞蹈伴奏。为什么?它们的音律十分舒缓。准备做大事的不做小事,要成就大功的人不纠缠小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¹箠:“棰”之异体字,鞭子。²洿池:停积不流的小水坑。洿,停积不流的水。³其极远也:诸说当作“其志极远也”。⁴黄钟大吕:分别为古代十二律中的第诸、第二律。音频很低,发声稀疏、缓慢。⁵烦奏之舞:用繁剧复杂的音乐伴奏的舞蹈。即节奏很快的舞蹈。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¹学讴(ōu)²³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遂¹⁰¹¹。秦青弗¹²¹³,饯¹⁴¹⁵郊衢(qú)¹⁶,抚节¹⁷悲歌¹⁸,声振¹⁹林木,响遏行云²⁰。薛谭乃谢²¹求反²²,终身不敢言²³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注释:¹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²讴:徒歌(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歌。³于:向。⁴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⁵技:本领。⁶谓:以为,认为,自认为。⁷尽:学尽,学完。⁸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⁹遂:于是,就。¹⁰辞:告辞,告别。¹¹归:回去,回家。¹²弗:没有,不。¹³止:挽留,阻止。¹⁴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¹⁵于:在。¹⁶郊衢:郊外的大道边。郊:城外大道旁。衢:大路,四通八达的路。¹⁷抚节:打着节拍。¹⁸悲歌:慷慨悲壮的歌。¹⁹振:使...振动。²⁰响遏行云: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²¹谢:道歉。²²反:通“返”,返回。²³言:说。

xuētánxuéōu

liè xiānqín 

    xuētánxuéōuqínqīng wèiqióngqīngzhī wèijìnzhī suìguī qínqīngzhǐ jiànjiāo jiébēi shēngzhènlín xiǎngèxíngyún xuētánnǎixièqiúfǎn zhōngshēnggǎnyánguī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fān)¹(hù)叶,采之亨(pēng)²之。君子有酒,酌(zhuó)³之。
译文: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请客尝。
注释:瓠:葫芦科植物的总称。¹幡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²亨:同“烹”,煮。³酌:斟酒。⁴言:助词。⁵尝:品尝。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¹²,炮(páo)³之燔(fán)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注释:¹斯:语助词。²首:头,只。一说斯首即白头,兔小者头白。³炮: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⁴燔:用火烤熟。⁵献:主人向宾客敬酒曰献。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zhì)¹之。君子有酒,酌言酢(zuò)²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熏它成佳肴。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注释:¹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²酢:回敬酒。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chóu)¹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煨它烤它成美味。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注释:¹酬:劝酒。

  这是一首描述普通人家热情待客的小诗。全诗共分四章,形式上全用赋法,颇具雅诗特点,然诗中反覆咏叹者多,渲染描绘者寡,又与风诗相近,故龚橙《诗本谊》谓此《小雅》“西周民风”之一。

  诗首章取瓠叶这一典型意象,极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瓠叶味苦,则所食非美味佳肴可知,但主人并没有以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并取酒相待,请客人一同品尝。诗中多用代词,加快了节奏,情绪显得欢快跳跃,而首章“亨”、“尝”押韵,属阳部,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热烈高昂的基调。

  诗后三章以白头小兔为叙赋对象,从另一面极言菜肴简陋。“一物而三举之者,以礼有献酢酬故也,酒三行而肴惟一兔首,益以见其约矣。”(《传说汇纂》引张彩语)《诗经》时代,关于荤菜,有“六牲”之说,即豕、牛、羊、鸡、鱼、雁(见《礼记·内则》),在正式宴请客人的场合,据礼当备“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谚语所谓“狗肉端不上台面”一样。明了这一点,便可看出同是宴饮之诗,《小雅·伐木》有“肥羜(音zhù,小羊)”“肥牡”,《小雅·鱼丽》有“鲿”“鲨”“鲂鳢”“鰋鲤”,和《小雅·瓠叶》中仅有“瓠叶”“兔首”相比,厚薄奢简尽显。正如第一章所叙述的那样,主人并没有因小兔之微薄而废燕饮之礼,而是或炮或燔或炙,变化烹调手段,使单调而粗简的原料变成诱人的佳肴,复以酒献客、酢客、酬客,礼至且意切,在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中,可以看出主宾之间确实“有不任欣喜之状”(陈延杰《诗序解》)。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来看,《小雅·瓠叶》确实算不上雅诗中的上品,但它却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这首诗既表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又表现出礼仪之邦所独有的尚礼民风和谦虚美德。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9-510

míng xiānqín 

fānfān cǎizhīpēng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chángzhī 

yǒushǒu páozhīfánzhī júnyǒujiǔ zhuóyánxiànzhī 

yǒushǒu fánzhīzhì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zuòzhī 

yǒushǒu fánzhīpáo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chóu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