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德元功凤应韶,屏风隔坐翊昌朝。星辰循轨三阶正,钟鼓重新一气调。
钜德元功凤应韶,屏风隔坐翊昌朝。星辰循轨三阶正,钟鼓重新一气调。
活国工夫归断断,鍊形真一已飘飘。芒鞋门下尘埃客,拔宅惟看上紫霄。
活国工夫归断断,鍊形真一已飘飘。芒鞋门下尘埃客,拔宅惟看上紫霄。

zhèngshēngshǒusān--cáoxūn

yuángōngfèngyīngsháopíngfēngzuòchāngcháoxīngchénxúnguǐsānjiēzhèngzhōngzhòngxīndiào

huóguógōngguīduànduànliànxíngzhēnpiāopiāomángxiéménxiàchénāizháiwéikànshàngxiāo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14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qiàn)北行椒¹却背村。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注释:¹行椒:成行的椒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梅熟许同朱老¹吃,松高拟对阮生²论。
译文: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注释:¹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²阮生:后世常与“朱老”连用成“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这首诗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显然,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却不是严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
参考资料:
1、 李炎.情于景的佳作——谈杜甫的《绝句四首》.湖南师专学报,1998,04:2-3
2、 王新龙 .杜甫文集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 :150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玄都观¹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²君莫问:清泾(jīng)浊渭(wèi)³,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tán)挥涕(tì),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译文: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注释:¹玄都观:唐代长安城郊的一所道观。²凭:请。³清泾浊渭:泾、渭皆水名,在西高陵县境汇合,泾流清而渭流浊。⁴谢公: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在桓温谋篡及苻坚南侵的历史关头制乱御侮,成为保全东晋王朝的柱石。孝武帝太元年间,琅琊王司马道子擅政,谢安因抑郁成疾,不久病故。⁵羊昙:谢安之甥,东晋名士。

  元太宗十一年(1239),元好问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沂县)。其时金朝已亡,生母张氏已久故,“外家”人物零落殆尽。《人月圆》小令即作于此时。

  同题的第一首:“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表达了“卜居”东园后屏隔红尘、醉度余生的感受。诗人显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于是一连串寓意深沉的典故,便替代了作者的自白,成为这第二首曲子的特殊的景观。

  先看一、二句。“玄都观里桃千树”,注释中已说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成句。刘禹锡于元和十年(815)春,由朗州贬所召回京城,见京城人争相去玄都观赏花,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于是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正是他离京十年、旧地重回的感受。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回到京城重游玄都观,此时已是“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了。元好问将自己二十余年才得重返的家乡秀容,比作刘禹锡所契阔的玄都观,借用的虽是刘诗的原句,“花落水空流”的景象却是惨痛百倍了。

  “清泾浊渭,去马来牛”用杜诗,杜诗原意是写大雨滂沱中河水的印象,“去马来牛”化用《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之意。作者将其从杜诗中游离出来,便与原解无关,而纯粹带上了世事纷纭、是非扰杂的象征意义。江山易主,故里非昔,对于“红尘”中的时世,“莫问”二字含有多少隐痛啊!

  六、七二句的“谢公”、“羊昙”,是联为一义的典故。史载谢安晚年受到司马道子的排挤,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镇广陵。太元十年(385),谢安扶病还京,经过西州门,对左右说:“吾病殆不起乎!”不久果然病逝。他的外甥羊昙素受谢安恩重,从此悲戚辍乐,不忍心再行经西州门。后来因为喝醉了酒,误入这一禁区,发现时已经过晚。他日诵曹植《箜篌引》的诗句,恸哭而去。元好问既以谢安的“扶病”借喻自己重回故园的衰残,又以羊昙的“挥涕”来代表自己对外家人物殁亡的哀悼,所谓“一醉都休”,不过是强行自我麻醉而已。

  至于末二句的“生存华屋,零落山丘”,则正是羊昙所诵曹植诗句的内容。这是对“一醉都休”的事实上的否定。“生存”与“卜居”又建立了想象间的联系,也就是所谓“扣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见到这首不长的小令,全篇蕴涵着作者极为丰富的述意:刘郎去后重来,犹见“玄都观里桃千树”,而如今连片花也没有,说明诗人所重见的故乡,面目全非;“清泾浊渭,去马来牛”,非不可辨,作者却“凭君莫问”,不愿意再细详世事,显示了国变之后的万念俱灰;羊昙恸哭谢安的存殁深情,作者宁可付之醉忘,反映了“旧家人物今谁在”(作者《东园晚眺》句)的严酷事实;而“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引曹植诗句,作为古今至理,则是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全曲通过一系列典故和前人成句的化用,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沧桑巨痛,及“卜居外家东园”而苟延残生的沉重心情。

  这首小令典重蕴深,带有较重的词味。这一来是因为“人月圆”本属词牌,后因合于北曲宫调的缘故才转为小曲;二来是由于散曲初创时期,词、曲界限并无明显分野。日后的散曲也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但援例和用意都要显豁得多。

rényuèyuán ·xuándōuguàntáoqiānshù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xuándōuguàntáoqiānshù huāluòshuǐkōngliú píngjūnwèn qīngjīngzhuówèi láiniú xiègōngbìng yángtánhuī zuìdōuxiū jīn shēngcúnhuá língluòshānqiū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gāo)¹添梅子雨²,淡黄衫耐³(ǒu)丝风。家在五湖东。
注释:¹篙:竹篙。²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³耐:宜,适宜。⁴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⁵五湖:指太湖。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jiāngnán ·chù

wángshìzhēn míngdài 

chù xiēbànjiānghóng róu绿gāotiānméi dànhuángshānnàiǒufēng jiāzàidōng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不辞鶗(tí)(jué)¹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译文:不嫌杜鹃啼鸣,春尽花落,只可惜流动的灰尘使点烛的卧房暗淡下来。
注释:¹鶗鴂:杜鹃鸟。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译文:昨夜西池边很寒冷,就连月亮中的桂花香气,都被寒风所阻断了。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日云景好¹,水绿秋山明。
译文: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注释:¹云景好:景物好。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携壶酌(zhuó)流霞¹,搴(qiān)²泛寒荣³
译文: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注释:¹流霞:美酒名。²搴菊:采取菊花。³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地远壶石古,风扬弦管清。
译文: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窥觞(shāng)¹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译文: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注释:¹觞:古时的酒杯。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落帽¹醉山月,空²歌怀友生³
译文: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¹落帽:典出《晋书》,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²空:徒然。³友生:朋友。

  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地远松石古”四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赏秋时的见闻和感受。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松柏葱茏,怪石嶙峋,阵阵微风吹来,响起松涛清越高雅的音韵,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佳节美景令诗人陶醉,禁不住举杯照欢颜,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还自倾”三字表现了诗人悠然自乐,兴趣盎然的神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尾句由写景转为抒情。诗人独自一人饮酒赏秋,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不胜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满了思念故交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2、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01月:第791页

jiǔ

bái tángdài 

jīnyúnjǐnghǎo shuǐ绿qiūshānmíng 
xiézhuóliúxiá qiānfànhánróng 
yuǎnsōngshí fēngyángxiánguǎnqīng 
kuīshāngzhàohuānyán xiàoháiqīng 
luòmàozuìshānyuè kònghuái怀yǒu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