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黄金骏马台,都门供帐亦贤哉。炎荒想见乘轺出,北斗旋听曳履回。
摇落黄金骏马台,都门供帐亦贤哉。炎荒想见乘轺出,北斗旋听曳履回。
秋色白云生海峤,主恩华发卧天台。西曹官属衔知遇,东阁清时好再开。
秋色白云生海峤,主恩华发卧天台。西曹官属衔知遇,东阁清时好再开。

sòngkòuyīnggōngguītáizhōu--pānlóng

yáoluòhuángjīnjùntáidōuméngōngzhàngxiánzāiyánhuāngxiǎngjiànchéngyáochūběidòuxuántīnghuí

qiūbáiyúnshēnghǎijiàozhǔēnhuátiāntái西cáoguānshǔxiánzhīdōngqīngshíhǎozàikāi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11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
一树古梅花数亩(mǔ),城中客子¹(zhà)²来看。
译文:旅居南京时,听闻吉祥寺中数亩梅花开的正艳,于是前去观赏。
注释:吉祥寺:在南京东郊。据载,寺后有梅数十亩,铁干虬枝,引人观赏。¹客子:作者旅居南京,故自称“客子”。²乍:初次。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译文:身临其境,只觉得山深境幽,春寒料峭,却不曾想到这正是梅花冷香逼人的缘故。

  古诗中咏梅之作屡见不鲜,自北宋林逋称道梅花的“暗香”以来,诗人们更是常常笔底流香,盛赞梅花。林古度的这首《吉祥寺古梅》,也是众多“梅花颂”中的一篇,表现了作者对梅花清冷香气的由哀赞叹。

  开头两句用“赋”的写法,总说古梅概貌并自己初来观赏之缘起。首句直写所见,“一树古梅花数亩”,即上引《金陵览古》“拜梅庵”条记载的内容,不同之处是突出了“花”,“扶疏十亩”的,不仅有盘曲环绕的“虬枝”,而且还有缀满枝头、“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繁花。在用字上,以“一”领起,前四字与后三字似对非对,梅才“树”,花有“数亩”,于描摹形相的同时,也流泄出诗人的赞叹之情。诗人在明朝灭亡后就住在南京,故以“客子”自称。从时间顺序说,第二句在前,先有来游的客子,然后才见到盛开的古梅,这里为了突出“吉祥寺古梅”,故将写古梅的笔墨提前。一、二句看似平淡,但品味一下,又觉得不是无关诗趣的冗笔。正因为初来乍到,看到盛开的古梅,新鲜感自然特别强烈,若不是“乍来看”,下文对于香气独特感受恐怕就不会那么深了。

  三、四两句凝聚着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此诗的意趣所在。作者本意是赞美梅花冷香扑面而来,但不从正面描写梅香,而是说赏梅时只觉得春寒料峭,袭人肌骨,却不知道这是梅花冷香逼人之故。这种春寒的感觉愈强,愈显出梅花幽香之清冷逼人。明写春寒,暗赞冷香;故意说“不知花气”,实则是深深感到了花气之冷,清冷到了使人都误以为春寒浸身的程度。这就是作者故作不知梅香而蕴含的妙趣。花香,是嗅觉所闻;寒冷,是触觉所感梅花的冷香竟使人产生寒的感觉,这是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段所产生的效果,真切地再现了梅花香气的特征。

  这首诗融合了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来咏梅,清新自然,有一定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343页

xiángméi--lín

shùméihuāshùchéngzhōngzizhàláikàn

zhīhuāqīngxiāngdànjuéshānshēnchūnshànghán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采玉采玉须水碧¹,琢(zhuó)作步摇²徒好色³
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注释:¹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²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³好色:使容颜美好。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¹
译文: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注释:¹“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夜雨冈头食蓁(zhēn)¹子,杜鹃口血老夫泪²
译文: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注释:¹蓁:同“榛”。榛子可食。²“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蓝溪之水厌¹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译文: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注释:¹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斜山¹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niǎo)²
译文: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注释:¹斜山:陡斜的山坡。²“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村寒白屋¹念娇婴²,古台石磴(dèng)³悬肠草
译文: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¹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²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³石磴:石级;石台阶。⁴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从第三句开始专写一个采玉的老汉,忍受着饥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复一日,就连蓝溪里的龙也被骚扰得不堪其苦,蓝溪的水气也浑浊不清了。“龙为愁”和“水气无清白”都是衬托“老夫饥寒”的,连水中的龙都已经这样了,人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两句就“饥寒”二字作进一步的描写:夜雨之中留宿山头,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饥,采玉人的饥饿可想而知。“夜雨冈头食蓁子”这一句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杜鹃口血老夫泪”,是用杜鹃啼血来衬托和比喻老夫泪,充分表现了老夫内心的凄苦。

  七、八句写采玉的民夫经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厌恶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惨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对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长。这种写法很委婉,对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间。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山崖间,柏林里,风雨如啸;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一条条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只见那绳子在狂风暴雨中摇曳着、摆动着。就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刹那,采玉老汉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这种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娇弱的儿女,他自己一旦丧命,那他的儿女就将很难为生了。

  早于李贺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蓝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诗是这样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对比之下,李贺此篇立意更深,用笔也更锋利,特别是对老夫的心理有很细致的刻画。

  《老夫采玉歌》是李贺少数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奇想。如“龙为愁”“杜鹃口血”,是奇特的艺术联想。“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这些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浪漫情趣,体现了李贺特有的瑰奇艳丽的风格。

  从结构上说,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阶级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愁苦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颇见李贺不同凡响的艺术匠心。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18-1020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挑残,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xiè)¹挑残,炉烟爇(ruò)²尽,无语空凝咽³。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
译文:人生能有多长呢?还不如不要去沾惹那些爱恨情愁。刚刚还是酒席宴上相聚欢笑,转眼间又 到了离别的时候。灯油已燃尽了、炉烟也烧尽了,说不出话,空自哽咽。虽然长夜清冷,天空中飘落霜露,但值得欣慰的 是此夜能偷偷地和佳人相亲相近。
注释:¹灯灺:灯烛。亦作“炧”。²爇:燃烧。³凝咽:形容悲泣幽咽之声。⁴芳魂:谓美人之魂魄。此处指某意中人或指亡妻。⁵接:见面。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埽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尚暖檀痕,扰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埽窗间月¹。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jīn)亲结²。尚暖檀(tán)³,扰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译文:害怕看见那人物楼空的阁楼,柳枝依旧,枝条遮掩了窗间的月色。你我没有缘分,不能同居共处,真悔恨当初那样的亲昵。 想到佳人还带着香粉的泪痕,已经远去的清寒的背影,心中不禁更加悲伤。愁多成病,这种悲愁又又能向谁诉说。
注释:¹犹埽句:谓柳枝遮掩了窗间的月色。²无分二句:意谓你我没有缘分,不能同居共处,真悔恨当初那样的亲昵。无分:没有机缘。宋黄庭坚《江城子·忆别》:“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暗香,幽香。兰襟,本指芬芳之衣襟,又比喻为知己之交,心心相连,此处指与情人的浓密情意。³檀痕:带有香粉的泪痕。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绿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献书入金阙¹,酌醴奉琼筵。
注释:¹金阙:天子之门阙,犹金门也。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注释:颓靡:颓坏靡散之义。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扬雄《解嘲》:“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苏秀才,名不详。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篠,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

jīnménxiùcái

bái tángdài 

jūnhuánshímén zhūhuǒshǐgǎi 
chūncǎoyǒuqíng shānzhōngshànghán绿 
zhéfāngkuìyáo yǒngdāng 
yuǎnjiànrénxīn píngshēng 
hǎibǎichuān línduōcáixián 
xiànshūjīnquè zhuófèngqióngyán 
tiǎnbáiyúnchàng gōngwénhuángzhúpiān 
ēnguāngzhàozhuōbáo yúnhànténgqiān 
míngdǐngchángyúnsuì piānzhōufāngmiǎorán 
liúzàijīnmén jūndān 
wèiguǒsānshān yáoxīnqiū 
xuánzhūxiàngwǎng chìshuǐfēiliáokuò 
yuànxiádōnghǎiōu gòngyíng西shānyào 
yánjūnmiè chǔshìlónghuò 
liángchéntóngshǎng yǒngyīngxián 
niǎoyínyánjiānshù huāluòchuāngxiàshū 
yuánjiàn绿xiǎo xiùkuīhóng 
cǎiwēixíngxiào juànqíng 
yuèchūshíjìngjiān sōngmíngfēngqín 
xīnmiào wàikōngtuí 
shēnshìliǎngwàng cóngjūnlǎoyānshuǐ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山边幽谷¹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译文: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
注释:¹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¹²东风无意思³,更吹烟雨暗黄昏。
译文: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注释:¹犹:仍然,还。²恨:悔恨,遗憾。³无意思:没有风情,情趣。⁴烟雨:像烟雾一样的朦胧细雨。

  在山边幽静的山谷和水边的村落里,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尤其憎恨东风不解风情,更把烟雨吹拂地使黄昏更暗淡。

  这首诗描写了开在山野村头的梅花,虽然地处偏远,梅花一样能给人带来含蓄的美,并给人带来情绪上的触动。

  这笔墨梅更是孑孓独立,清高脱俗,隐忍着寂寞,在孤独中悄然地绽放着,也与作者落寞又清高的心绪产生共鸣。

méi

zhāngniè sòngdài 

shānbiānyōushuǐbiāncūn céngbèishūhuāduànhún 
yóuhèndōngfēng gèngchuīyānànhuáng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