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今几日,特色已全回。
青入株株柳,芳残树树梅。
自由人历落,莫怨马虺{尬介换贵}。
总是天涯客,何伤岁尽来。
立春今几日,特色已全回。
青入株株柳,芳残树树梅。
自由人历落,莫怨马虺{尬介换贵}。
总是天涯客,何伤岁尽来。
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33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岁在壬(rén)¹,余与晦(huì)²泽望³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fēn)霭淟(diǎn),明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yǎo)。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chǐ)¹⁰气。呼嗟(jiē)咽续,忽尔冥¹¹(jì)¹²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¹³插于幽篁(huáng)¹⁴,缨络¹⁵缠于萝阙¹⁶。琤琮(cóng)¹⁷俯仰¹⁸,金¹⁹奏石²⁰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è)(chì)²¹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²²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²³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译文:那年是壬午年,我和晦木、泽望两个弟弟进入四明山,从雪窦山回到过云。这里云雾缭绕,充满了整个山谷,乱云并不飞散,高高的瀑布因云雾遮蔽,好像停止了下落,蜿蜒曲折的山路向远处延伸。我们撤去烛火夜行,雾和露水沾湿了衣裳。山间寒气彻骨,大家相互看着对方呼吸的白气,只能听到彼此断断续续的喘气声和叹息声。忽然,雾散云收,天地都出现在眼前,万物改换了样子,眼前一片光亮。小草上结着圆圆的冰珠,树上长长的枝条镶着白玉般晶莹的冰衣。幽静的竹林像插满美人头上的银色玉簪,柔软的藤蔓像缀满美人颈上的成串珠饰。风吹草木,发出铮铮琮琮玉石般的的声响,就像乐器奏击的声音,即使是微小的一叶一茎,也没有不被冰雾缠绕的。
注释:过云:浙江四明山内的一个地段。木冰:一种自然现象,雨着木即凝结成冰。又称“木介”。¹壬午:指年(明崇祯十五年)。²晦木:黄宗羲的弟弟,名宗炎,世称立溪先生。³泽望:亦作者弟弟,名宗曾,号缩斋,人称石田先生。⁴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属天台山支脉。⁵雪窦:山名,在浙江省奉化县西,为四明山分支。⁶雰:雾气。⁷淟浊:混浊,污垢。⁸窈然:深远貌。⁹岚:山林的雾气。¹⁰禠:剥,夺。¹¹冥:晦暗。¹²霁: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¹³珑松:同“珑璁”,即玉簪。¹⁴篁:竹林,竹丛。¹⁵缨络: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¹⁶阙:通“缺”,空隙处。¹⁷琤琮:玉石碰击声。¹⁸俯仰:高低。¹⁹金:金属乐器,如钟、钹。²⁰石:石制的乐器,如磬。²¹愕眙:惊视。眙,直视貌。²²五行:指刘向《五行传》。其书曰:“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²³苦:极。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鐍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xiāo)¹沸响,扃(jiōng)²(jué)人间。屯烟佛照³,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shuò)心骨。南箕(jī)(chǐ)口,飞廉(mǐ)¹⁰;土囊(náng)¹¹大隧(suì)¹²,所在而是。故为勃郁¹³烦冤¹⁴之所不散,溪回壑(hè)转,蛟¹⁵(chī)¹⁶(huò)(zhé)¹⁷,山鬼窈窕(tiǎo)¹⁸,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kè)¹⁹。天呵地吼,阴崖冱(hù)²⁰穴,聚雹(báo)堆冰,故为玄冥²¹之所长驾²²;群峰灌顶,北斗堕脅(xié),藜(lí)蓬臭(xiù)²³,虽焦原竭泽,巫吁魃(bá)²⁴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yào)²⁵之所割匿²⁶。且其怪松入枫²⁷,礜(yù)²⁸(wǎng)²⁹,碎碑埋甎(zhuān),枯胔(zì)³⁰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³¹,高僧悬记³²,冶鸟³³木客³⁴,窅(yǎo)³⁵(cuì)³⁶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yù)³⁷
译文:我惊奇地看着并感叹道:“这不是人们所说的木冰吗?《春秋》上写过它,《五行》上记载过它,怎么我们家乡也有这种奇异之景呢?”话还未说完,有一个当地的僧人在旁边笑着说:“这有什么值得诧异?山中极冷,刚进入十一月,就风起云涌,冰凌满山,所以常年积满霜雪。因为这里地处万山之中,没有尘俗的纷争,隔绝人世,既无乡村和寺庙的烟火,也没有特殊的地热潜入,所以酷热的太阳的热量也到不了这里。这里距离平地有一万八千丈,强劲的风像急转的车轮,侵人心骨。像南箕星张着大口,风神在这里停车,到处都是土洞和长长的隧道,所以大风回旋不散。溪流迂回,山谷递转,蛟螭潜伏,山鬼妖媚。暴风强劲有力,瀑布震天作响,天地怒吼,背阳的山崖封闭了洞穴,堆聚着冰雪,所以这里常年被北方玄冥所控制。群峰直上云霄,北斗星都似乎堕入她的腰际,杂草的气味浓郁,即使是原野枯焦,沼泽干涸,巫师呼唱着旱魃狂舞,这里也常年如秋夜般凉爽阴湿,这里好像被太阳分割藏匿起来。况且这里怪异的松树和枫树上的人形瘿瘤、毒石杂草、破碎的古碑、残埋的砖块、腐肉枯骨,都可以兴云吐雨。更有仙宫里治理此间的仙灵,山岳间显赫的精魂,高僧大德在山崖上刻下的文字,还有妖鸟和山怪,(这一切神异)汇集在这里,幽邃难明,他们的气息都收敛着而不散发,所以总是那么寒冷而不温暖。”
注释:¹嚣尘:喧闹多尘埃。²扃:关锁,引申为隔绝。³佛照:寺庙的灯火。⁴阴火:磷火,野地夜间常见的青色火焰,俗称鬼火,实际是磷的氧化现象。⁵愆阳:阳气过盛,多指天旱或酷热。愆,超过。⁶刚风:强大的风。⁷南箕:星宿名,古人认为南箕主风。⁸哆:张口貌。⁹飞廉:风神。¹⁰弭节:驻车。弭,止。节,策,马鞭。¹¹土囊:土穴。¹²隧:洞。¹³勃郁:蕴积,壅塞。¹⁴烦冤:风回旋貌。¹⁵蛟:传说的动物,龙类,能发洪水。¹⁶螭:传说的动物,龙类。¹⁷蠖蛰:像蠖一样伏藏。蠖,一种昆虫。¹⁸窈窕:深远貌。¹⁹嗑:碰,敲击。²⁰沍:闭塞。²¹玄冥:水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²²驾:骑,乘。²³臭蔚:气味浓郁。²⁴魃:神话中的旱神。²⁵曜灵:太阳。²⁶割匿:割舍和躲藏。²⁷人枫:即“枫人”,枫树上生成的人形瘿瘤。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曾有记载。²⁸礜石:《山海经》中记载的有毒的矿石。²⁹罔草:纠结的丛草。³⁰胔:肉腐烂。³¹炳灵:显赫的魂灵。³²悬记:高处的题记。³³冶鸟:晋干宝《搜神记》中所载的鸟名。³⁴木客:山中的精怪。³⁵窅:深远。³⁶崒:通“萃”,聚集。³⁷燠:暖。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¹之地;同一过忒(tè)²,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³,无与(yù)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jǔ)(yǔ)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译文:我于是喟然长叹说:“哎!同是一样的寒来暑往,但仍有不听命于自然的地方;同是一样的变化无常,就有与占卜吉凶无关之处。住在这里的人,难道就没有翻越山峰挖掘药材,说着有高深道理的话语,做着与世不同的行为的人,就没有能参与决定人间治乱命运的人吗?我正难容于世间的法度,正想过去向他们求教一番。”
注释:¹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自然界。²过忒:此处犹言“变更”。³畸行:异味行。⁴与:参预,在其中。⁵数:气数,命运。⁶龃龉:不合,不融洽。
这是一篇奇特的游记。四明山过云地区的木冰本来就是罕见的奇特景观,作者绘声绘色,善造意境,写木冰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写木冰的形成,又令人夺魄心惊,纸上生寒,确实是揉细腻的工笔与磅礴的气势于一体。更奇特的是它的结尾,感慨似乎漫不经心,寓意若有若无,结合作者身世处境,实在引人深思。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家 一作:吾家;朵朵 一作:个个)
我家¹洗砚(yàn)²³树,朵朵花开淡墨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注释:¹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²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³头:边上。⁴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⁵痕:痕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好颜色 一作:颜色好)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¹满乾(qián)(kūn)²
译文: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¹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²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参考资料:
1、 贾志永导读.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M].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第204-206页
2、 张泉评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金榜青少版[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09.第140页

méi

wángmiǎn yuándài 

jiāyànchítóushù duǒduǒhuākāidànhén  (jiāzuò jiā duǒduǒzuò  )
yàorénkuāhǎoyán zhǐliúqīngmǎnqiánkūn  (hǎoyánzuò yánhǎo )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上国¹随缘²³,来途(tú)若梦行。
译文: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注释:¹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²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³住:一作“至”,一作“去”。⁴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浮天¹(cāng)²远,去世³法舟轻
译文: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注释:¹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一作“浮云”。²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³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⁴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法舟:指受佛法庇佑的船。一作“法船”。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水月¹通禅(chán)²,鱼龙听梵(fàn)³
译文: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注释:¹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像水中月那样虚幻。²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³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惟怜¹一灯²影,万里眼中明。
译文: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注释:¹惟怜:最爱;最怜。一作“惟慧”。²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一作“一塔”。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此诗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此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全诗前半部分写日本僧人来华,后半部分写日本僧人回国,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充满宗教色彩,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并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全诗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23-224

sòngsēngguīběn

qián tángdài 

shàngguósuíyuánzhù láiruòmèngxíng 
tiāncānghǎiyuǎn shìzhōuqīng 
shuǐyuètōngchán lóngtīngfànshēng 
wéiliándēngyǐng wànyǎnzhōngmíng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¹成?
译文:人说如果心里有所思,夜里就会有所梦,没有梦就是没有思念吗?每天夜里相思到天明,如果有梦的话,如何思念?
注释:¹怎生:怎样,如何。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yī)¹若忽然²来梦里,邻笛又还惊³。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译文:他大概一会儿就要来到我的梦里,附近响起的笛声却又把我惊醒。实在不忍听这声声笛乐,在我听来全是断肠之音。
注释:¹夜:他。 ²忽然:一会,俄顷。³惊:将梦惊醒。⁴浑是:全是,都是。

língchūn··réndàoyǒuqíngyǒumèng--liánjìng

réndàoyǒuqíngyǒumèngmèngqíngxiāngzhídàomíngyǒumèngzěnshēngchéng

ruòránláimènglínyòuháijīngshēngshēngrěntīnghúnshìduànchángshēng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粗缯(zēng)大布裹生涯,腹有¹诗书²³自华
译文: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注释:¹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²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³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⁴华:丰盈而实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厌伴老儒¹(pēng)(hù)叶,强随举子²踏槐(huái)³
译文: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注释:¹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²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³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náng)¹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xù)²
译文: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注释:¹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²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得意¹犹堪夸世俗²,诏黄³新湿字如鸦
译文: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注释:¹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²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³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⁴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dǒngchuánliúbié

shì sòngdài 

zēngguǒshēng yǒushīshūhuá 
yànbànlǎopēng qiángsuíhuáihuā 
nángkōngbànxúnchūn yǎnluànxíngkàn婿chē 
yóukānkuāshì zhàohuángxīnshī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