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向清时泣楚囚,长寻佳句拟扬休。碧云千里隔春信,红雨一帘生晚愁。
耻向清时泣楚囚,长寻佳句拟扬休。碧云千里隔春信,红雨一帘生晚愁。
袖手独应怜郢斲,知心谁为和商讴。卜邻幸识刘公干,新得诗声满壁流。
袖手独应怜郢斲,知心谁为和商讴。卜邻幸识刘公干,新得诗声满壁流。
张以宁

张以宁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30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南歧¹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²而不良,凡饮之者辄(zhé)³病瘿(yǐng),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地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¹⁰!”外方人曰:“尔之垒然¹¹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¹²药去¹³尔病,反以¹⁴吾颈为焦耶¹⁵?”地者曰:“吾乡之人皆然¹⁶,焉¹⁷用去乎哉!” 终¹⁸¹⁹知其为丑。
译文:南歧在秦蜀一带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凡是喝了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不患有颈瘤病。到了(他们)见到外地人来的时候,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和妇人们一起涌去围观,还嘲笑外地人说:“这人的脖子真奇怪!细细瘦瘦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嘲笑(外人)的人大笑道:“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注释:¹南岐:地名,在当时秦蜀一带。²甘:甜。³辄:就,总是。⁴瘿:颈瘤病,俗称大脖子病,医学称之为甲状腺肿瘤。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⁵故:所以。⁶及:到了……的时候。⁷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⁸聚:聚拢。⁹焦:通“憔”,细瘦。¹⁰吾类:像我们;类:像。¹¹垒然:高起的样子,像垒砌一样,指加粗了。¹²善:好。¹³去:去除。¹⁴以:认为。¹⁵耶:吗。¹⁶然:代词,这个样子。¹⁷焉:哪里,为什么。¹⁸终:自始至终。¹⁹莫:没有。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开辟荆榛(zhēn)¹逐荷夷²,十年³始克复先基。
译文:披荆斩棘去开辟宝岛,驱逐荷兰侵略者;艰苦奋战了十多年,才收复了祖宗基业。
注释:¹荆榛:丛生的荆棘。²荷夷:荷兰殖民者。³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田横尚有三千客¹,茹(rú)苦间关²不忍离。
译文:我们有很多将士,就像一家人一样亲爱团结;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离别。
注释:¹田横句:田横本齐王,汉灭楚后,横和他的部下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招降,横以为耻,自杀身亡,他的部下闻讯,也全体自杀;这里作者自比田横,表示他和同他一道入台的三千部下是同患难、共生死的战友。²间关:道路险阻难行。

tái

zhèngchénggōng míngdài 

kāijīngzhēnzhú shíniánshǐxiān 
tiánhéngshàngyǒusānqiān jiānguānrěn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齐有倜(tì)(tǎng)¹生,鲁连²特高妙³
译文: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注释:¹倜傥: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²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³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明月¹出海底,一朝开光曜(yào)²
译文: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注释:¹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²光曜:光辉。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却秦振英声¹,后世仰末照²
译文: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注释:¹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²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¹
译文: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注释:¹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吾亦澹(dàn)¹人,拂衣²可同调³
译文: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注释:¹澹荡:淡薄,不慕名利。²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³同调:谓志趣相合。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行舟。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¹行舟。
译文:在古渡头这里落满了树叶,蝉声阵阵,挤满了想要坐船的人。
注释:¹欲:想要。
另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
另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
译文:离别之情就好像长江之水一样长,就让这思念之情与你一起远去吧。

jiāngshàngbiéshílángzhōng--zhōudūn

luòchánshēngtóutóurényōngxíngzhōu

lìngqíngshìzhǎngjiāngshuǐyuǎnsuígōngliú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¹
注释:¹风候:风物气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秦城¹岁芳²老,越国³春山秀。
注释:¹秦城:指长安。²岁芳:指春花。³越国:诸暨一带春秋时属越国。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落日望寒涛,公门¹闭清昼²
注释:¹公门:衙门。²闭清昼:白天闭门。谓政务清闲。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何用慰相思,裁书¹寄关右²
注释:¹裁书:写信。²关右:即关西。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sòngzhūwángzhǔ簿zhīrèn--

biéchóuwànfāngsānzòu

yuǎnhuànxiāngnántiānfēnghòu

qínchéngsuìfānglǎoyuèguóchūnshānxiù

luòwànghántāogōngménqīngzhòu

yòngwèixiāngcáishūguānyò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