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风物水中亭。消得两娉娉。浊酒卷荷倾。早洗尽、筝声笛声。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飞絮挟云轻。任膝上、瑶琴自横。
园中风物水中亭。消得两娉娉。浊酒卷荷倾。早洗尽、筝声笛声。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飞絮挟云轻。任膝上、瑶琴自横。

tàichángyǐn··yuánzhōngfēngshuǐzhōngtíng--

yuánzhōngfēngshuǐzhōngtíngxiāoliǎngpīngpīngzhuójiǔjuǎnqīngzǎojǐnzhēngshēngshēngqíngliǔtiānhuāwǎnshānqīngfēixiéyúnqīngrènshàngyáoqínhéng

马熙

马熙

衡州安仁(今湖南衡阳)人,字明初。由缑山书院山长,累官右卫率府教授。与许有壬兄弟、父子善。尝撰《圭塘欸乃集》。 ▶ 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一代倾城¹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²
译文:一代绝色美人终于如浪花般消失了,在吴宫里的人白白地想念着你。
注释:¹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的诗歌。²儿家:称呼古代女子,你。指西施。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效颦(pín)¹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huàn)²
译文:切莫讥笑东村效颦女长得丑,她满头白发时仍能在溪边浣纱。
注释:¹效颦:相传西施家乡的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她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出《庄子·天运》)。这句倒装,意即“莫笑东村女效颦”。²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浣,洗涤。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小说中由林黛玉所作。前两句直写西施的不幸,后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这首诗是林黛玉以西施自况,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悲哀自已红颜薄命。这首诗引用了东施效颦之典,化用王维《西施咏》和《洛阳女儿行》诗意,增强了全诗的悲叹基调。

  首联直写西施的不幸:一代绝顶美丽的西施葬身江中,有如浪花一样很快消失了,吴宫里的妃子白白地想念她。其中,“一代倾城逐浪花”就把红颜薄命的意思点明,并为全诗定下了悲叹的调子。第二句写“逐流花”后的反响。红颜而薄命,只给人留下悲伤的叹息。

  三四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请不要笑东村效颦女长得丑,却能活到满头白发,且能自由地在溪边浣纱。意思是说美女不如丑女长寿、自由。黛玉《西施》化用王维诗意,意思指西施虽美,已如江中浪花,稍纵即逝;而东村丑女,却可活到银丝白头。

  此诗字句浅白,所用东施效颦之典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其用意却在以古喻今。西施虽美,终究薄命随江水而去,有如浪花易逝。她虽令宫女怀恋,但不如东村女能活到白头。黛玉借此而说自己寄人篱下,虽有贾宝玉等知己的关心,但她也预感到病鹰继身难治,因而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

参考资料:
1、 玉乃球.红楼梦诗词鉴赏.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253-255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随蜂绕绿蕙(huì)¹,避雀隐青薇²
译文:素蝶与群蜂共同盘旋在绿草中,又忽而被飞来的鸟雀冲散,躲避在青青的花叶之中。
注释:素蝶:白蝴蝶。¹蕙:香草名。²青薇:指嫩青的细叶。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映日¹忽争起,因风乍²共归。
译文:群蝶一会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互相追逐,一会儿又与突然吹来的风共舞于花草之中。
注释:¹映日:日光映照。²乍:忽然。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出没¹花中见²,参差³叶际飞。
译文:素蝶时而出没于百花之中,时而穿行于密叶之间。
注释:¹出没:出入。²见:同“现”。³参差:纷纭繁杂。⁴叶际:叶子中间。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芳华¹²勿谢³,嘉(jiā)欲相依
译文:百花千万不要凋谢啊,这美好的树木乃是欲相依起舞之处。
注释:¹芳华:香花,此处泛指百花。²幸:表示希望之辞。³谢:凋谢。⁴嘉树:对树的美称。⁵依:依附、托身。

  这首咏蝶诗体物入微,描摹传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这些诗句犹如电影中的镜头,伴随着由绿蕙、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组成的背景的不断转换,展示出了素蝶轻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不仅如此,诗人在表现素蝶时,还融人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更写它受鸟雀追逐的悲哀,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这些传神的描摹,固然得之于表现手法的精巧,但若诗人不作细致的观察,不作设身处境的体验,恐怕不可能如此形神俱妙地将素蝶的风姿表现出来。

  但如果仅止于此,那也不过是一幅蝴蝶写生而已,然而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素蝶作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在动态描写中进步一写出了蝶蝴的“命运”。不要看它是一只蝴蝶,它同样有悲欢,有升沉,有追求。它要随蜂避雀,要映日因风,有“争起”的奋斗,也有“共归”的退隐,在花中叶际穿来飞去,归宿到底何在呢。“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二句,进一层展示了它的情感,诗句以素蝶自诉的口吻诉说希望百花不要凋零。这一感情的表白,透露出了素蝶内心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全诗由此而更显蕴藉深厚。同时,在这两句中诗人假托蝴蝶的口吻,对蝴蝶的前途给出了答案:它所向往的是一株花繁叶茂、生机无限的“嘉树”以求庇护依托。因此也可以懂得为什么诗人钟情于“素蝶”而不是“彩蝶”。显然,“素蝶”是一种象征。“素”既表示品格高洁,又暗示命运坎坷。它不能象彩蝶那样风云际会,洋洋得意,而必须寻求一个有力的保护者才有前途。刘孝绰的一生并不平坦。“前后五免”,多次遭受打击。这首《咏素蝶诗》或许就是他的一种自我表白。

  沈祥龙曾指出:“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联系诗人刘孝绰的生平,当可看出,此诗并非泛泛咏蝶之作,而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据《南史·刘孝绰传》记载,孝绰自小聪颖异常,颇得梁武帝萧衍及昭明太子萧统的推重。然其为人好仗气负才,有不合意,便极言诋訾,由是与世乖仵,一生宦途屡起屡蹶,最后以“坐受人绢一束,为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晚年忽忽不得志”。于此诗中,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品质的高尚与纯洁,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对仕宦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诗人索物寄意,已将物象与意念融合为一体,故既得题中之精蕴,又有题外之远致,读者或作咏蝶欣赏,或作寄慨体味,均可感其妙,这正是一般咏物诗所难以企及的。

参考资料:
1、 卢昆,孙安邦.《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130-1131
2、 陈如江.《寻找古典之美 ——诗词探艺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9-150

yǒngdiéshī--liúxiàochuò

suífēngrào绿huìquèyǐnqīngwēi

yìngzhēngyīnfēngzhàgòngguī

chūméihuāzhōngjiàncānchàfēi

fānghuáxìngxièjiāshùxiāng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醒,春江午¹,梦断²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³
译文:渔父酒醒以后,春江上时光已是正午。醒来只见阵阵落花飞絮。醒了以后还会再喝醉,醉了以后又会再醒。将古往今来人间的功名利禄付之一笑。
注释:¹午:正午,晌午。²梦断:梦醒,酒醒。³今古:古往今来。

  “渔父醒,春江午”,描叙渔父从醉到醒经历的时间。春江正午,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由烂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时间长达半天,表现了渔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天而动的。“梦断落花飞絮”,渔父一觉醒来,只见杨柳依依,“落花飞絮”,一派春光满江滨,令渔父赏心悦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为画龙点睛之笔。醉—醒,醒—醉,醉—醒,反复传递,刻画了醉翁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此处点化运用了白居易这段关于诗人饮—醉—吟“循环”式的人生真谛的妙笔,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渔父,是渔父一类的诗人。是渔父们每饮一次、醉一次、醒一次、吟一次,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境界就升华一次。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最终自然精辟地发出“一笑人间今古”的深沉感叹。至此,词人思想上出现了飞跃,由“莫问世间何事”(《好事近·烟外倚危楼》)进到“俯仰人间今古”(《西江月·重九》),再进到“一笑人间今古”。从“莫问”到“俯仰”再到“一笑”,清晰地反映了词人贬谪黄州后思想变化的历程。“一笑”便突出词人此时此地的高洁而自适的坦然心态和清醒的人生观。

  第三首词写渔父随缘放旷、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将渔父置于大好春光中来看世界,强化了渔父的“醒”眼与“笑”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

参考资料:
1、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143-147
2、 朱靖华 等.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856-863
3、 李世忠.逐臣的悲悯——论苏轼的一组《渔父》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

 ·xǐng

shì sòngdài 

xǐng chūnjiāng mèngduànluòhuāfēi jiǔxǐngháizuìzuìháixǐng xiàorénjiānjīn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¹小丘²西³百二十步,隔篁(huáng),闻水声,如鸣珮(pèi),心乐之。竹竹取道,下见小潭¹⁰,水尤清冽(liè)¹¹。全石以为底¹²,近岸,卷(juǎn,旧时读quán)石底以出¹³,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¹⁴。青树翠蔓(màn)¹⁵,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¹⁶。(珮 通:佩)
译文: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注释:¹从:自,由 。²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³西:向西,名词作状语。⁴行:走。⁵篁竹:成林的竹子。⁶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⁷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⁸竹:砍竹。⁹取:这里指开辟。¹⁰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¹¹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¹²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以,把。为,当作。¹³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 岸,岸边。卷,翻卷。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¹⁴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悬崖。¹⁵翠蔓:翠绿的藤蔓。¹⁶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中鱼可百许头¹,皆若空游无所依²。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³。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注释:¹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²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³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透,一作“彻”。⁴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⁵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⁶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¹,明灭可见(jiàn)²。其岸势犬牙差(cī)³,不可知其源。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注释: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³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chuàng)幽邃(suì)¹。以其境过清²,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³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注释: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凄凉。邃:深。²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其,那。清,凄清。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就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去,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者:吴武陵¹,龚(gōng)²,余弟宗玄³。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注释:¹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²龚古:作者的朋友。³宗玄:作者的堂弟。⁴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小生,年轻人。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xiǎoshítá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cóngxiǎoqiū西xíngbǎièrshí huángzhú wénshuǐshēng míngpèihuán xīnzhī zhúdào xiàjiànxiǎotán shuǐyóuqīngliè quánshíwéi jìnàn juǎnshíchū wéichí wéi屿 wéikān wéiyán qīngshùcuìmàn méngluòyáozhuì cēn 

    tánzhōngbǎitóu jiēruòkōngyóusuǒ guāngxiàchè yǐngshíshàng rándòng chùěryuǎnshì wǎnglái yóuzhěxiāng  (xiàchèzuò xiàchè )

    tán西nánérwàng dǒuzhéshéxíng míngmièjiàn ànshìquǎn zhīyuán 

    zuòtánshàng miànzhúshùhuán liáorén shénhán qiǎochuàngyōusuì jìngguòqīng jiǔ nǎizhīér 

    tóngyóuzhě líng gōng zōngxuán ércóngzhě cuīshìèrxiǎoshēng yuēshù yuēfèng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长乐宫¹连上苑春,玉楼金殿(diàn)艳歌新。
译文:长乐宫与后花园正是春意盎然,嵌玉的楼台与镶金的宫殿每日都有新的赋艳词的曲。
注释:¹长乐宫:西汉高帝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yīng)¹得见人。
译文:宫女歌姬只要一进入皇帝的宫门便没有理由再出来,宫中也就只有黄莺儿能够出外见人了。
注释:¹宫莺:即宫中的“黄鹂”。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