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相语纸窗鸣,拭缩饥鸦冻下惊。却忆剡木高兴尽,雪消江草唤悲生。
风铃相语纸窗鸣,拭缩饥鸦冻下惊。却忆剡木高兴尽,雪消江草唤悲生。

wēngjiānyànshēnjuéshǒu--chéng

fēnglíngxiāngzhǐchuāngmíngshìsuōdòngxiàjīngquèshàngāoxìngjǐnxuěxiāojiāngcǎohuànbēishēng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大江一浩荡,离悲¹足几重。
译文: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注释:¹离悲:离别的悲愁。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潮落犹如盖¹,云昏²不作峰³
译文: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注释:¹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²云昏:指云雾迷漫。³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远戍(shù)¹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译文: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落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jù)¹有踪。
译文: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注释:¹讵:怎,岂,难道。

  这首《晚出新亭》诗,是写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写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内,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诗的起势不凡,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此诗的发端与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开首两句即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四句具体写江景: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潮落”二句以潮落云昏暗示诗人心潮不平,“远戍”二句则通过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气氛。在这荒寒萧条,满目凄凉的时刻,诗人却不得不孤舟远征,艰难独行,最后两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此诗语言洗炼,写景抒情,皆出于自然,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孤舟远行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归心正似三春草¹。试著莱衣小。橘怀²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chēn)³文度、不归来。
译文:马中玉探母归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莱子著小儿衣以取悦父母一样孝敬父亲;像三国吴人陆绩六岁见袁术时,悄悄怀揣三枚橘子,欲归送母亲;又像晋人王坦之不速归探父怀祖,父亲便要瞪眼发怒了。
注释:¹三春草:意谓探望母亲的归心如春草越来越盛。²橘怀:用陆绩怀橘故事来比喻马中玉孝敬父母。³瞋:瞪眼发怒。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禅心已断人间爱¹。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píng)²。看取灵光新赋³、有家风。
译文:我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看一下《灵光》新赋,颇有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注释:¹禅心已断人间爱:意谓自己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²笑论瓜葛一枰同:意谓不论什么关系都一视同仁。瓜葛:瓜、葛是两种蔓生的植物,蔓生纠结,比喻各种亲友关系。³灵光新赋:指王延寿作的《灵光殿赋》。

  上片赞颂友人马中玉对其父母的孝养之心:四句全部用典。“归心正似三月草”,化用孟郊《游子吟》诗事;“试着莱衣小”,乃选用《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之典;“橘怀几日向翁开”,是用《三国志·吴志·陆绩传》之故事;“怀祖已嗔文度、不归来”,乃化用《晋书·王湛传》事典。这些典故均附含马中玉性情之实际,贴切自然,启人联想,可以窥见词人的学识渊博和才艺出众。

  下片则叹息自己的心绪和情感,远不如友人马中玉的热烈积极:“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祖论瓜葛一秤同。”词人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佛家的清静澄明,已浸透了他的心灵,消磨掉了炽热的情感,已不似马中玉这般执著于人间的诸般情爱了。所剩下的,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平交意指平淡之心。词篇在与友人的对比反差中,突出烘托了马中玉的孝亲个性和形象。末句:“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又回到用典的艺术方法上,它以后汉王延寿作《灵光殿赋》的才华横溢、卓然出众,再次补充赞美了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全词叠用事典,引喻譬类,意象复加地塑造了马中玉友人的高尚品格和丰满形象,堪称是词人“以才学为词”的典型之作。引譬用典,可使词章含蓄蕴藉,别造新境,烘云托月,虚实相生;然而,这首词典故过多,也往往形成词意晦涩,阻滞思路,不易霎时领会词旨的缺憾。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12-1114页

měirén··shù怀huái--shì

guīxīnzhèngshìsānchūncǎoshìzheláixiǎo怀huáixiàngwēngkāi怀huáichēnwénguīlái

chánxīnduànrénjiānàizhǐyǒupíngjiāozàixiàolùnguāpíngtóngkànlíngguāngxīnyǒujiāfēng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jiē)嗟烈祖¹!有秩斯祜(hù)²
译文:赞叹伟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
注释:¹烈祖:功业显赫的祖先,此指商朝开国的君王成汤。²祜:福。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¹²无疆,及尔斯所。
译文:永无休止赏赐厚,至今恩泽仍丰足。
注释:¹申:再三。²锡:同“赐”。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既载清酤(gū)¹,赉(lài)²我思³成。
译文: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
注释:¹清酤:清酒。²赉:赐予。³思:语助词。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亦有和羹(gēng),既戒¹既平。
译文: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注释:¹戒:齐备。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zōng)¹无言,时靡(mí)有争。
译文:众人祷告不出声,没有争执很庄重。
注释:¹鬷假:集合大众祈祷。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suí)¹我眉寿²,黄耇(gǒu)³无疆。
译文:赐我平安得长寿,长寿无终保安康。
注释:¹绥:安抚。²眉寿:高寿。³黄耇:义同“眉寿”。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约軧(qí)错衡¹,八鸾(luán)²(qiāng)³
译文:车衡车轴金革镶,銮铃八个鸣铿锵。
注释:¹约軝错衡:用皮革缠绕车毂(gǔ)两端并涂上红色,车辕前端的横木用金涂装饰。错,金涂。²鸾:通“銮”,一种饰于马车上的铃。³鸧鸧:同“锵锵”,象声词。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以假(gé)¹以享²,我受命溥(pǔ)³
译文: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荡。
注释:¹假:同“格”,至也。²享:祭。³溥:大。⁴将:王引之《经义述闻》释为“长”。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译文:平安康宁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译文:先祖之灵请尚飨,赐我大福绵绵长。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¹予烝(zhēng)²,汤孙³之将
译文:秋冬两祭都登场,成汤子孙永祭享。
注释:¹顾:光顾,光临。指先祖之灵光临。²烝尝:冬祭叫“烝”。秋祭叫“尝”。³汤孙:指商汤王的后代子孙。⁴将:奉祀。

  全诗一章二十二句,分四层铺写祭祀烈祖的盛况。开头四句是第一层,首先点明了祭祀烈祖的原由,就在于他洪福齐天,并能给子孙“申锡(赐)无疆”;“嗟嗟”一词的运用,可谓崇拜得五体投地。接下八句,写主祭者献“清酤”、献“和羹”,作“无言”、无争的祷告,是为了“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这种祭祀场面的铺叙,表现了祭祀隆重肃穆的气氛,反映出主祭者恭敬虔诚的心态。再接下去八句,写助祭者所坐车马的奢豪华丽,以此衬托出主祭者身份的尊贵,将祈求获福的祭祀场面再次推向高潮。结尾两句祝词,点明了举行时祭的是“汤孙”。首尾相应,不失为一首结构完整的诗篇。

  此诗在语言运用上同其他《颂》诗一样,讲究典雅庄重,但由此也产生弊端,难免有些刻板乏味(当然也有好的句子,如“约軝错衡,八鸾鸧鸧”等)。在韵律安排上,此诗倒很有特色,三换韵脚,先用鱼部韵,再用耕部韵,最后是用阳部韵。押阳部韵的句子特多,从“黄耇无疆”到“汤孙之将”的下半部分十一句,连用“疆”、“衡”、“鸧”、“享”、“将”、“康”、“穰”、“享”、“疆”、“尝”、“将”十一个阳部韵,音调非常铿锵和谐,其音节美远胜于文句美。后世句句用韵的“柏梁体”诗恐怕也是滥觞于此。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721-722页

liè

míng xiānqín 

jiējiēliè yǒuzhì 
shēnjiāng ěrsuǒ 
zàiqīng làichéng 
yǒugēng jièpíng 
zōngyán shíyǒuzhēng 
suíméishòu寿 huánggǒujiāng 
yuēcuòhéng luánqiāngqiāng 
xiǎng shòumìngjiāng 
tiānjiàngkāng fēngniánrángráng 
láiláixiǎng jiàngjiāng 
zhēngcháng tāngsūnzhījiāng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侧身¹人海叹栖(qī)²,浪说³文章擅色丝
译文:我置身于人群中叹息我的闲游,认为我的文章写得美好那只是白说。
注释:¹侧身:置身。²栖迟:游息,游乐休息。此处当为“闲游”之意。³浪说:徒说,空说。⁴擅:专;据有。⁵色丝:本为“绝”字之解。《世说新语·捷悟》:“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后常以“色丝”喻美丽辞藻及文章。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倦客马卿¹谁买赋²,诸生³何武漫称诗。
译文:己客居京都无人识才,何武诵诗尚可得帛,而自己只不过空自称诗而已。
注释:¹倦客马卿:指司马相如。²买赋: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妬,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³诸生:许多儒生。⁴何武:前汉人,字君公,蜀郡郫县人。历任州刺史、御史大夫、大司空,封氾乡侯。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一梳霜冷¹慈亲发,半甑(zèng)²凝病妇炊。
译文:慈母每一梳头都要经受霜天的寒冷,锅台上已经凝聚了一些灰尘,妻子带病升火做饭。
注释:¹霜冷:霜天寒冷。²甑尘:形容断炊已久。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译文:我告诉绕枝飞翔的乌鹊说:天气寒冷,不要依傍最高的树枝。

  首联:“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诗人对自己作了一个概括的写照。置身茫茫人海,哀叹自己飘零失意。漫言自己有创作专长,能写出极好的诗文。侧身:置身。栖迟:游息,淹留,引申为漂泊失意。浪说:无根据地信口胡说,色丝:《世说新语·捷悟》载,邯郸淳作孝娥碑,蔡邕题其后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此为绝妙好辞之隐语。黄绢,色丝也。色丝相合为“绝”。擅色丝:擅长写“绝妙好辞”。首句一“叹”字流露出浓情深慨,显得沉重压抑。下句高扬,毫不遮掩自己具有创作才华,而“浪说”二字又显得谦逊。

  颔联“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意思是:我象疲惫的司马相如,谁来买我的诗赋,又象少年时代的何武,信口随意地吟唱诗歌。马卿:司马相如,字长卿,故曰马卿。司马相如《长门赋》序云:“陈皇宫别在长门宫,闻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词。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亲幸。”何武:《汉书·何武传》:“字君公,蜀郡郫县人……盖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紧接上联,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的文学才能,但有艺难售,无人看重,空有逞才献技愿望。于自傲自负中自叹自怜。一“谁”字问得力透纸背,一“漫”字又显得似不经心,使诗句起伏跌宕,饶有意味。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慈母头上己现出冷霜似的白发,甑上己凝结尘埃,带病的妻子难为无米之炊。字面不写白发而白发自现,不言家人饥饿而饥饿自明。用“冷”用“病”,可见人物之悲惨,景况之凄凉。作者对家人的挚爱深情,包孕于字句之中,又溢出字句之外。遣词造句,工巧新颖而不失自然,可谓“人工天巧”。两句展现母老、家贫、妇病,既形象真切,又精炼至极。

  “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技。”我向那绕树飞旋的乌鹊发出劝告,虽然大气寒凉,也休要向最高枝投靠。绕枝乌鹊:见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运用此典,别出新意,即是有枝可依也不依。它否定了向最高统治者投靠依附,表现出凛凛正气,铮铮铁骨。这也许还含有他多次科场败北后的沉痛教训。

  此诗首先回顾栖身于世写诗作文的生活,继用司马相如卖赋、何武少年时咏唱诗歌自比,在委婉谦逊

  中隐含自负。但自己遭遇如何呢?于是转笔写穷困家境。白发如霜的老母,饥饿无食的病妻,使诗人忧心如焚,痛苦难耐。最后,诗人领悟到自己命运多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逢迎攀附,尤其没有“傍最高枝”,但诗人始终坚持操守,决心放弃对买赋者的希望,不去写作歌功颂德的诗让人传唱。可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而且,他还劝告与自己命运相似,境遇相同的人也“休傍最高枝”。反映出诗人对所处社会有了深刻认识后的抉择,表现出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

二十四番花有信,一百七日食犹寒。
二十四番花有信,一百七日¹食犹寒。
译文:二十四节气依然准时到来,冬至过后第一百零七天寒食节到来。
注释:¹一百七日:指寒食。
眼中不是无春色,叹息衰翁自鲜欢。
眼中不是无春色,叹息衰翁自鲜欢。
译文:眼中并非没有春天的美景,只是叹息自己这个老人已不再如往昔般欢喜。

chūnjuéshǒuèr--yóu

èrshífānhuāyǒuxìnbǎishíyóuhányǎnzhōngshìchūntànshuāiwēngxiānh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