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汴东倾,消息沈沈祇涕零。赖有真人翔白水,正须元帅得咸宁。
黄河入海汴东倾,消息沈沈祇涕零。赖有真人翔白水,正须元帅得咸宁。

jiāngzisān--chéng

huánghǎibiàndōngqīngxiāoshěnshěnlínglàiyǒuzhēnrénxiángbáishuǐzhèngyuánshuàixiánníng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登高欲¹²千里目³,愁云低锁衡阳路。
译文:登高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却只见衡阳路上愁云满布。
注释:¹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²穷:尽,使达到极点。³千里目:眼界宽阔。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fù)
译文:书信不通,只能满腹悲伤愁苦无处宣泄。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译文:回头看又是一个凄清的夜晚,独自一个人浪迹天涯真是难熬。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译文:都说大丈夫不轻易掉眼泪,这只是因为还没有到真正伤心的时候!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译文:要想升天飞仙,千万不要骑龙,要想游历河川,千万不能骑着老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líng)¹及光武。
译文:朋友相交应不分贵贱,就像东汉的严陵和光武帝一样。
注释:¹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余姚人。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周公¹称大圣,管蔡(cài)²宁相容。
译文:可惜周公执政时是如此的贤明,管叔和蔡叔为什么还苦苦相逼,不能相容呢?
注释:¹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²管蔡:管叔和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汉谣一斗粟(sù),不与淮南舂(chōng)¹
译文:汉代歌谣中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汉文帝却容不下淮南王,将他流放。
注释:¹“汉谣”两句:讲的是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故事。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译文:骨肉兄弟尚且如同路人,我要结交的知己哪里会有呀?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译文:朋友虽然表面上亲密无间,可是心却如同隔着千重山、千重海。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¹
译文:和他们相交时,就像面对着九疑山一样,让人分不清真假,茫然找不到边际。
注释:¹九疑峰: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其山九谷皆相似,故称“九疑”。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译文:许多花长在一个树枝上,必然会早早凋谢,桃李开花虽然很美丽,但不如松柏能四季常青,朋友也是一样。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管鲍(bào)¹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译文:管仲和鲍叔牙这样彼此信任的朋友早已死去,不知道后世还有没有人像他们一样,结交朋友能够贵贱不相移。
注释:¹管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
此诗叹结交挚友之难。全诗可分为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首二句比兴,喻交友须慎重;三四句从正面列举贵贱结交而心不移的典范。中四句为第二段,从反面列举兄弟尚不容的事例。末十句为议论,直接表达诗人对结友不易的看法。“兄弟”四句言兄弟尚且如同路人,他人之间的感情隔阂应如山之高,如海之深。“轻言”二句谓不可轻信、轻托朋友。“开(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喻轻诺必寡信,美言必不信,多交必涉滥,是“轻言”二句的形象化。结尾二句呼唤交友古风的重现。议论部分层层推出,条理井然,虚实相间。

kōnghóuyáo--bái

pāntiāndēnglóngzǒushān

guìjiànjiéjiāoxīnwéiyǒuyánlíngguāng

zhōugōngchēngshèngguǎncàiníngxiāngróng

hànyáodòuhuáinánchōng

xiōngshàngrénxīnānsuǒcóng

rénfāngcùnjiānshānhǎiqiānzhòng

qīngyántuōpéngyǒuduìmiànjiǔfēng

kāihuāzǎoluòtáosōng

guǎnbàojiǔrénzōng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¹(làng)²
译文:嘉陵江的河水自此从东流去,自己站在望喜楼中回忆阆州。
注释:望喜驿:旧址在今四川广元县南。商隐由秦入蜀,自大散关以南,一直沿嘉陵江水行进,至望喜驿,续往西南行,而嘉陵江水则往东南流,故曰“别”。¹忆:思。²阆忆:今四川阆中县。
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
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忆应更有高楼¹
译文:如果江水到了阆州还要入海,那么自己更应该站在高楼上回忆。
注释:¹应更有高楼:指自己当更登高楼望之。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¹
译文:嘉陵江的景色,含烟带月,千里风光,河水比靛青都要蓝。
注释:¹蓝:靛青,一种染料。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译文:现在在江水向东流去之际与你送别,只能独自驱赶着马车向南离去。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亿阆州。”起笔扣题,突出“别”字。诗人站在望喜楼上,注目嘉陵江水滔滔东流,不禁油然升起依依不舍的心情。诗人极目望去,又忆起那远在中游的阆州,思绪为之一顿。

  “若到阆州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嘉陵江经阆州后继续向东南流去,到重庆汇入长江,最终流入东海,故曰“赴海”。“应更”是肯定句,前行匆匆,无暇游赏,而此行又不经此,当然不可能再到阆州的“高楼”眺望嘉陵江水了。“阆州”也是写实,而不是未曾涉足的想象,从而更增强了“别”的韵味。

  第一首重在远眺嘉陵江,从宏观着笔,第二首重在写嘉陵江水之澄碧,于细微处见精神。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诗人把视线收回,注目脚下的江水;江天一色,千里嘉陵,烟波浩渺,它象皓月那样洁白,又比纯蓝还碧。诗人尽情描摹江水之美,以增加不忍“别”之情。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这里把江水人格化了,也就是把自然人格化。江水变成了有生命力的东西了,这样也遂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犹”,有不忍之意,“更向南”意谓前途渺茫。诗人尽管受柳仲郢之邀,但此行如何,还未可预料,故尔发出“犹自驱车更向南”,以收束全篇。

  这两首绝句通过赞美嘉陵江水,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依恋,从而也反衬了人世间的倾轧、污浊。诗曾有自注:“此情别寄。”当指另有所寄,这或许就是人情冷暖,世风日下,李商隐虽有才华和政治抱负,但时时受到猜忌、排挤。王氏卒后,他更觉无所依托,人生飘泊,内心矛盾也偶尔流露。他渴望得到知音,但现实社会知音难觅,只好钟情于嘉陵江水,聊以片刻的自慰。

  这两首绝句是联章体,紧紧围绕嘉陵江来抒发情感。前者重虚写,以想象嘉陵江壮阔景象,但虚中含实;后者重写实,以细腻的笔触,抒发自己的无尽山水之情,但实中寓虚。这组诗以江水为核心,从不同侧面加以描摹。从其过程上看,写其上游、中游、下游,淡淡勾渤几笔,写出江水的博大;从其特色上看,写其“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芝,极富画意;从其人格化上看,有“相送”,人送江,江送人,生动活泼。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编.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1077页

wàng驿biéjiālíngjiāngshuǐèrjué--shāngyǐn

jiālíngjiāngshuǐdōngliúwànglóuzhōnglángzhōu

ruòdàolángzhōngháihǎilángzhōuyīnggèngyǒugāolóu

qiānjiālíngjiāngshuǐhányāndàiyuèlán

jīncháoxiāngsòngdōngliúhòuyóuchēgèngxiàngnán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一女¹,嫁为畿(jī)²某官某妻³。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qiǎn),恚(huì)而人女曰:“而¹⁰(quán)¹¹,迁我京职¹²,则¹³¹⁴朝夕¹⁵侍母;且¹⁶迁我如振落叶¹⁷¹⁸,而¹⁹固吝(lìn)者何²⁰?”女寄言²¹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²²公。公大怒,取案²³上器击伤夫人,出,驾²⁴而宿于朝房²⁵,旬²⁶²⁷还第²⁸。婿竟²⁹不调³⁰
译文: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什么可吝啬的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告诉了母亲,夫人在当天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门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注释:¹公:指王翱。²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辅,亦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汉代京城之外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政区,称三辅。³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某,前一个代官职,后一个代其人姓名。⁴固:副词,坚决,坚持。⁵不遣:不让回娘家。遣,打发走。⁶恚:怨怒。⁷人:告诉。这一句意谓你父亲为吏部长官。⁸而:你,代词。⁹翁:父。¹⁰长:长官。这里用为动词,做……长官。¹¹铨:铨选,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由吏部按照规定任免、考核、选拔官吏。故吏部亦称“铨部”,其长官称尚书。¹²迁我京职: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¹³则:连词,那么。¹⁴汝:你。¹⁵朝夕:天天,时时。¹⁶且:连词,况且。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¹⁷振落叶: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振,摇动。¹⁸耳:而已,罢了。¹⁹而:可是。²⁰固吝者何: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固,坚持。²¹寄言:寄人,托人带话。²²白:告诉。²³案:几桌,此指餐桌。一说,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²⁴驾:坐车。²⁵朝房:官吏上朝前停留休息的房舍。²⁶旬:十天。²⁷乃:才。²⁸第:府第,王公大臣的住宅。²⁹竟:终于。³⁰不调:没有调职。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公为都御史¹,与太监²某守辽东³。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huì)¹⁰之。昔先皇¹¹(bān)¹²僧保¹³所货¹⁴西洋¹⁵珠于¹⁶侍臣¹⁷,某¹⁸得八焉¹⁹,今以半别²⁰公,公固²¹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²²所著²³披袄²⁴中,纫之²⁵。后²⁶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²⁷。公劳²⁸之曰:“若²⁹翁廉(lián),若辈得无³⁰苦贫³¹乎?”皆曰:“然³²。”公曰:“如有营³³,予³⁴³⁵尔贾(gǔ)³⁶。”二子心计³⁷,公无从办³⁸,特³⁹示故人⁴⁰意耳。皆阳⁴¹应曰:“诺⁴²。”公屡促之,必如约⁴³。乃⁴⁴伪为屋券⁴⁵,列贾⁴⁶五百金⁴⁷,告公。公拆袄,出珠授⁴⁸之,封识宛然⁴⁹
译文: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注释:¹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都,总。御史,明清是监察官吏的官,属都察院。²太监:清朝宦官统称。明朝时宦官首领称太监。³辽东:明朝在今辽宁省内设辽东都指挥司,防守边境。⁴甚相得:相处得很好。相得,互相投合。⁵改:改任,改换官职或另任某官。⁶两广:广东和广西两省。王翱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时在年(代宗景泰三年),时年六十九岁。⁷泣:小声地哭。⁸枚:本义为树干,引申为计量单位,犹“个”、“颗”等。⁹是:指示代词,这,指大珠。¹⁰贿得:通过受贿得到。贿,贿赂,这里指接受贿赂,用作“得”的状人。¹¹先皇:先朝皇帝。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此处指明成祖或明宣宗。¹²颁:赏赐。¹³僧保:人名,不详。¹⁴货:买。¹⁵西洋:泛指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明成祖时,曾命郑和等七次下西洋。¹⁶于:给。¹⁷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包括太监。¹⁸某:自称之词,指代“我”。¹⁹焉:人气助词。²⁰别:赠别。²¹固:副词,本来。²²内:同“纳”,放入。²³著:“着”的本字,穿。²⁴披袄: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的或棉的。²⁵纫之:意谓把珠缝在披袄中。纫:缝。²⁶后:后代,此处指太监的继承人,过继之子或养子。²⁷从子:兄或弟的儿子、侄子。²⁸劳:慰问他们。²⁹若:你们,代词。³⁰得无:犹言“莫非”、“恐怕”,表示对事实的测度。³¹苦贫:苦于贫穷,为贫穷所困。³²然:表应对的副词,常单独成句,可译作“是的”,“对”。³³营:经营,置办,指做生意或买房产等。³⁴予:我,代词。³⁵佐:辅助,帮助。³⁶贾:同“价”,钱。³⁷心计:心里盘算。³⁸无从办:无法办到。³⁹特:副词,只,不过。⁴⁰故人:旧友,老朋友。⁴¹阳:同“佯”假装,伪装。⁴²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顺从。犹“是”,“好吧”。⁴³如约:按照约定的办。如,依照。⁴⁴乃:于是,就。副词。⁴⁵伪为屋券:假造一张买房子的契约。为,动词。券,契据。古代的券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今之合同。⁴⁶列贾:开列的价格。⁴⁷五百金:五百两银子。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子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告公。⁴⁸授:给予,交给。⁴⁹封识宛然:意谓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那样,即仍是原来包裹的样子。识,同“志”,标记,记号。宛然,依然。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¹²³知耻,贡公未遗荣
译文:彭薛告老仅仅算知耻,贡公贺友确是好虚荣。
注释:¹彭:彭宣。汉代研究《周易》学者,官至大司空。王莽时上书求归乡里。²薛:薛广德,汉代“鲁诗”专家,字长卿,官至御史大夫,后辞官归里,不再出仕。朝廷赐以安车驷马,广德悬挂其事以示荣。班固评价此二人“近于知耻”。³裁:通“才”,仅只。⁴知耻:谓有羞耻之心。⁵贡公:贡禹,汉人,字少翁,为光禄大夫,后辞官不许,又为御史大夫。与王阳友善,见其被用而喜。⁶未遗荣:没有忘记荣华富贵。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或可优贪竞¹,岂足称达生²
译文:此辈稍胜贪求名利徒,岂够保身全生受称扬。
注释:¹贪竞:贪恋官位。²达生:通达人生,为道家对生命的认识理论。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¹余秉²微尚³,拙(zhuō)(nè)浮名
译文:唯我怀抱出尘隐逸志,才疏口讷鄙弃虚浮名。
注释:¹伊:语助。²秉:执持。³微尚:隐遁的志趣。尚:志向。⁴拙讷:笨拙又口不善言;自谦之词,指自己不善作官。⁵谢:弃绝。⁶浮名:指功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庐园当栖(qī)¹,卑位²代躬耕。
译文:田园当作巢栖穴居处,爵位可代亲自去耕种。
注释:¹栖岩:指古代巢居穴处,这里指隐居。²卑位:谦指所袭康乐侯。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顾己¹虽自许²,心³犹未并
译文:久想退隐虽说自赞许,愿望行迹尚未成一统。
注释:¹顾己:回顾自己。²自许:自赞。³心:心愿,指隐居。⁴迹:行迹,指做官。⁵并:合一,具备。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无庸¹方周任²,有疾象长卿³
译文:仿效周任无功不求升,取法长卿闲居说多病。
注释:¹无庸:无所作为。²周任:春秋时周大夫,言行为孔子所称。³长卿: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常托病不朝。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毕娶¹类尚子²,薄游³似邴生
译文:儿女完婚离家像尚子,谢绝高位知足似邴生。
注释:¹毕娶,办完婚娶之事。²尚子:尚长,东汉隐士,为儿女办完婚嫁,即隐迹山林。³薄游:指做小官。⁴邴生:西汉邴曼容,养志自修,不愿作六百石以上的官,如超过,便自免退居。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恭承古人意,促装¹返柴荆(jīng)²
译文:恭谨承继古人清高意,快备行装尽速返故乡。
注释:¹促装:收拾行装。²柴荆:柴草竹木编织的门或屋舍,代指故居。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牵丝¹及元兴²,解龟³在景平
译文:回想初仕正是元兴问,此次辞官适逢在景平。
注释:¹牵丝:指初仕。《礼记·缁衣》有“王言如丝”。²元兴:东晋安帝年号(402-404年)。灵运初仕为晋琅玡王大司马参军,时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是年正月戊戌(十六日)方才改元,而上一年的年号为元兴,故云“及元兴”。³解龟:即去官。龟:龟纽。宫印印鼻刻有龟形,下有穿丝条的孔眼。⁴景平:宋少帝年号(423-424年)。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负心¹二十载,于今废将迎²
译文:违背心愿居官二十载,从今清静不为俗事忙。
注释:¹负心:违背心愿,指作官。²废将迎:指省去官场送往迎来的繁琐礼节。将迎:官场上的应酬。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理棹(zhào)¹(chuán)²还期,遵渚(zhǔ)³(wù)修坰(jiōng)
译文:归期将近登船心如箭,沿岸船飞大地退后方。
注释:¹理棹:准备船只。²遄:急忙。³遵渚:沿着江中小洲。⁴骛:疾驰而过。⁵修垌:绵长的原野。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溯溪¹终水涉²,登岭始山行。
译文:由江入溪水路至尽头,离船登岭跨步山路行。
注释:¹溯溪:沿溪逆流而上。²终水涉:结束水上旅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译文:原野空旷沙岸一片静,天空高远秋月分外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憩石挹(yì)¹飞泉,攀林搴(qiān)²落英³
译文:石上休息尽情饮流泉,攀附林木随意餐落英。
注释:¹挹:双手合捧取水。²搴:拉动、拾取。³落英:落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战胜臞(qú)¹者肥,鉴²³流归停
译文:归隐心静体瘦已变肥,临水照容终得清流静。
注释:¹臞:瘦。清瘦。²鉴:镜子,此作动词,犹临照。³止:止水。⁴流归停:指流水终归静止。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即是羲(xī)¹²化,获我击壤情³
译文:就此超世作个羲唐人,我学击壤重获真朴情。
注释:¹羲:伏羲氏。²唐:唐尧。³击壤情:即风俗淳朴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击壤:上古时的一种游戏。

  诗作前部分叙写古人事迹,以之为衬托表明自己坚决辞职隐居的意志与行为。诗作后部分写自己返家行程中的景象及感想。诗中抒发了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悦心情。诗中写景不多,却极为清丽动人。

  一至十句自述隐居丘园之志。

  先对几位古人加以评价:西汉的彭宣、薛广德、贡禹虽有高名,但只能说是优于贪婪奔竞之徒,还说不上是懂得养生缮性。彭宣和薛广德,班固《汉书》对他们评价颇高,称其“近于知耻”(《汉书·叙传》);谢灵运却说他们“裁知耻”而已,并不十分推崇。贡禹曾为河南县令,因受上司责备,便辞官而去。后又出仕,元帝时为光禄大夫,以年迈求退,为皇帝所挽留,进为御史大夫。诗人认为他并未能遗弃荣华富贵。评论古人只是陪衬,目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不仅是不贪竞而已,而且要做到“达生”。《庄子》有《达生》篇,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认为人之性分有定,不可勉强致力于性分之外的事。

  篇中又说欲存生养性,莫如弃世而无所牵累。诗人正以此种思想作为隐退的精神支柱。其具体的打算,则是“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山居赋》云:“古巢居穴处曰岩栖,传说古代隐士也有过此种原始生活者。但诗人毕竟做不到这样,故有所变通,以田园当作岩栖。他也不能真的耕稼自给,故欲学习古代一些达士的做法,安于卑位,以薄俸为生生之资。他说自己拙于仕宦,讷于言辞,故欲选择这样的生活道路,不过以往行迹尚未能与此种生活理想相一致。这可说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个总结。

  十一至二十句写去职。

  先举周任、司马相如、尚子、邴生以自比。诗人说自己在种种方面都类似于上举那些淡泊明志的古人。自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至景平元年(423年),实得十八年,说“二十载”是约略言之。二十年来做违心的事,心情是悒郁的;而今终于摆脱了送往迎来等等俗务,其快意可知。

  二十一句至三十二句写初去郡途中的所见所感。

  “理棹”以下四句写其水陆行程。为早日还家,乃疾速行舟。遄、鹜二字表现出心情之急迫。“理棹”二句已兼写水陆,“溯溪”二句又写水涉山行,但不觉累赘,因读者可由此充分想象其行进的画面,感受到行程的漫长辛苦。“野旷”二句是写景名句,景中其实有情。清旷无际的风景正与诗人心境相应。久被絷牵,一朝脱去,自感到无限的开朗、轻快,故触目皆成佳趣。

  “憩石”二句写山林小憩情景,暗用《楚辞》典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又《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熟悉典故的读者可于言外获得一种清幽芳洁之感。“理棹”四句写疾速前行,途程漫漫,“野旷”四句写赏玩风物,途中小憩,形成情绪和内在节奏的对比;而其心情之急迫与愉悦,都得到了表现。由愉悦的心情、悠然的意绪,进而引发出一番情理相融的议论:高尚之志战胜了富贵之欲,胸襟旷然,则臞者可肥;以止水为鉴,则流荡不返者将归于宁静清明。(二句用《韩非子·喻老》和《庄子·德充符》典故)心灵获得了自由宁静,则即使处于纷乱奔竞之世,也等于是归真返璞,回到了伏羲、唐尧时代,可以无拘无束、怡然自得了。传说尧时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诗人用此典故,似有“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韩愈《山石》)之慨,且使人隐约感到他与当权者关系之不和谐。

  谢灵运去郡之志是坚定的。当时其堂弟谢晦等人都写信劝他不要离职,他执意不从。不过他并非一贯恬退之人。《宋书》本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其出为永嘉太守,正是与当权者矛盾的结果。他之去郡,乃是一种不合作态度的表现。明乎此,对于此诗的理解便可更深入一层了。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古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第381-383页

chūjùn

xièlíngyùn nánběicháo 

péngxuēcáizhīchǐ gònggōngwèiróng 
huòyōutānjìng chēngshēng 
bǐngwēishàng zhuōxièmíng 
yuándāngyán bēiwèidàigōnggēng 
suī xīnyóuwèibìng 
yōngfāngzhōurèn yǒuxiàngzhǎngqīng 
lèishàng yóubǐngshēng 
gōngchéngrén zhuāngfǎncháijīng 
qiānyuánxìng jiěguīzàijǐngpíng 
xīnèrshízǎi jīnfèijiāngyíng 
zhàochuánhuán zūnzhǔxiūjiōng 
zhōngshuǐshè dēnglǐngshǐshānxíng 
kuàngshāànjìng tiāngāoqiūyuèmíng 
shífēiquán pānlínqiānluòyīng 
zhànshèngzhěféi jiànzhǐliúguītíng 
shìtánghuà huòrǎngq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