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起绵衣换葛裘,不禁时序去悠悠。
吴江枫老萧萧下,紫塞鸿归点点秋。
几幅蛮笺诗状景,一声羌笛客凭棂。
羁怀正此无聊奈,细雨檐花分外愁。
披起绵衣换葛裘,不禁时序去悠悠。
吴江枫老萧萧下,紫塞鸿归点点秋。
几幅蛮笺诗状景,一声羌笛客凭棂。
羁怀正此无聊奈,细雨檐花分外愁。
杨公远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 4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风号(háo)¹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²
译文:狂风怒吼中,一棵大树坚韧不拔地矗立着,在日薄西山的恶劣环境里,孤立于天地四海。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短策¹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gū)(pú)²
译文:树下的那个扶杖老者虽然随着早晚的气候变化,免不了要作随时的屈伸,可是回首凌冬凋谢的水中菰蒲,却又感到在不堪回首中理应坚强地生活下去。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比喻国破家亡,环境恶劣;后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意喻诗人面对当时的生活境遇,有不堪回首之感,但仍要随时屈伸,继续坚强生活下去。全诗感情深沉含蓄,但不艰深晦涩;语言平易明畅,却流露出不屈的气慨。

  诗的一二句是对“大树”的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首句描写大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风号大树中天立”,在狂风怒号中,大树中天而立,任凭狂风呼啸,仍就岿然不动。次句描绘环境、交代背景,“日薄西山四海孤”,这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这见出环境的险恶,处境的孤危,更见出大树的强劲、兀傲。环境与大树成反衬关系,风之“号”更显出大树“立”的强度,“四海孤”更显出大树的挺拔,不同寻常。这两句既是写树,也是在写人。“风号”是比喻清兵入主中原,明朝灭亡,环境相当险恶。“日薄西山”象征江河日下的明朝的命运,当时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南明小朝廷,但国运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表明要像大树一样独立中天,仍然要不屈不挠,独立自主,保持自己高尚的民族气节。

  结尾两句写画中人的活动。“短策且随时旦暮”,写画上大树下扶杖独行的老人,这老人即作者自身的写照,他面对当时恶劣的生活境遇,表示要随意而安,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这是用老人从正面衬托大树。末句“不堪回首望菰蒲”,“不堪回首”即诉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菰蒲”这里是比喻那些意志薄弱,屈膝仕清的人,这是以软弱的矮小的水草从反面来衬托在狂风中傲然挺立的大树。这末句的感慨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当时的遗民中,不少是此种心境,虽然消沉了一点,缺少那种抗争的力量,但处于污泥而作不染之想,这样的操守,对于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梅桐生著,金元明清绝句五百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第472-473页
2、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347页

huàshù--xiàngshèng

fēnghàoshùzhōngtiānluò西shānhǎi

duǎnqiěsuíshídànkānhuíshǒuwàng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jiǎshěrénzǎocháomínggōngzhīzuò--wángwéi

jiàngrénbàoxiǎochóushàngfāngjìncuìyúnqiú

jiǔtiānchāngkāigōng殿diànwànguóguānbàimiǎnliú

cáilínxiānzhǎngdòngxiāngyānbànggǔnlóng

cháocáizhàopèishēngguīdàofèngchítóu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刘禹锡在仕途上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却是一位不妥协的斗士,是一个硬骨头。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是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政治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措施。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担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改革触及了一大批权贵人物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仅五个月后,“永贞革新”遭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召回长安,诗人看到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不可一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讽刺诗,又触怒了权贵,再度遭贬,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又过了十四年,到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才被召回,又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的硬骨头精神令人敬佩。这首《咏史(其一)》就是诗人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这两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诗中的“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非无势”,并非没有权势,意谓权势显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终不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将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举的方法来叙事。上句写霍去病,称其官职而不称名姓,说道霍去病的官位显赫,接着用双重否定的词句,进一步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下句写任安,称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间有一种亲切感,充满着敬重之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后来独自领兵出战,取得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军官都封侯拜将。后来,汉武帝“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诗人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段事实。一般人读《史记》,一般都不太重视这一段的记载,都注意卫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们的贵幸,所谓“将军不败由天幸”。可诗人对这一段记载却十分在意,十分感慨。可以说,任安身上有诗人的影子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说: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句中的“剧”急剧,厉害的意思;“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中。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诗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倾轧。诗人的两次遭贬,就是最好的说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对任安情有独钟,任安的这种行为,如今更是难能可贵。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他不向权贵屈服,永远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高昂的头。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坚强。“我心如砥柱”,是诗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着实可佩可敬。

  这首诗借史说话,抒发感慨,将叙事、议论、抒怀融为一体。《史记》中短短的一句话,诗人撰写成一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道了心志,感情强烈,志向坚定,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贾生道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高位?”刘禹锡的《咏史》(其二)别出心裁,让人有深远的回味与联想。晚唐时宦官擅权皇权旁落,朝廷用人唯宦官之喜好,道于治乱之士无不痛恨,宦官亦忌惮正直之朝臣,所用之人大多无能之辈,戏嘘之人。这首诗是他的早年之作,诗中流露出了对朝庭用人制度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yǒngshǐèrshǒu--liú

biāofēishìshǎoqīngzhōng

shìdàotuíxīnzhù

jiǎshēngmíngwángdàowèiwǎngōngchē

tónghànwénshírénguìwèi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¹醉以酒,既饱以德²。君子万年,介³景福
译文: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君王赐美食我们饱受恩惠。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世世代代永享福禄和祥瑞。
注释:¹既:已经。²德:恩惠。³介:借为“丐”,施予。⁴尔:指君子。⁵景福:大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既醉以酒,尔肴(yáo)既将¹。君子万年,介尔昭(zhāo)²
译文: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您又令人奉上佳肴和美味。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您的美名大德永远放光辉。
注释:¹将:行也。亦奉持而进也。一说通“臧”。²昭明:光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昭明有融¹,高朗令终,令终²有俶(chù)³。公尸嘉告
译文:您的伟大光辉是那样长盛,高风亮节将使您必得善终。好的结局说明有好的开端,先王替身发出美好的祝愿:
注释:¹有融:融融,盛长之貌。²令终:好的结果。³俶:始。⁴公尸:古代祭祀时以人装扮成祖先接受祭祀,这人就称“尸”,祖先为君主诸侯,则称“公尸”。⁵嘉告:好话,指祭祀时祝官代表尸为主祭者致嘏辞(赐福之辞)。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其告维何?笾(biān)¹²嘉。朋友攸摄³,摄以威仪。
译文:他到底说出什么样的预言?祭祀用的笾豆净洁而美好;亲朋好友们都来维护辅助,同把隆重热烈氛围来营造。
注释:¹笾豆:两种古代食器、礼器,笾竹制,豆陶制或青铜制。²静:善。³攸摄:所助,所辅。摄,辅助。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威仪孔时¹,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kuì)²,永锡(cì)³尔类
译文: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注释:¹孔时:很好。²匮:亏,竭。³锡:同“赐”。⁴类:属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kǔn)¹。君子万年,永锡祚(zuò)²(yìn)³
译文:您的家族领域到底有多大?王家深宫内的道路细又长。敬祝伟大的君王万寿无疆,上天永赐您福禄远子孙旺!
注释:¹壸:宫中之道,言深远而严肃也。引申为齐家。²祚:福。³胤:后嗣。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胤维何?天被¹尔禄。君子万年,景命²有仆³
译文:您的子孙后代将来怎么样?上天让他们遍享福禄富贵。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上天授予您大命永远附随!
注释:¹被:加。²景命:大命,天命。³仆:附。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其仆维何?釐(lài)¹尔女士²。釐尔女士,从以³孙子
译文:上天授予的大命如何附随?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自有孝子贤孙世代永不亏!
注释:¹釐:通“ 赉”。赐予。²女士:女男,才女。又《郑笺》释为“女而有士行者,谓生淑媛,使为之妃也”。³从以:随之以。⁴孙子:“子孙”的倒文。

  此诗通篇都是祝福词。全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此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此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此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产生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效。由此可见,颂诗的表现力也相当强。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62-564

zuì

shījīng··shēngmínzhīshí xiānqín 

zuìjiǔ bǎo jūnwànnián jièěrjǐng 

zuìjiǔ ěryáojiāng jūnwànnián jièěrzhāomíng 

zhāomíngyǒuróng gāolǎnglìngzhōng lìngzhōngyǒuchù gōngshījiāgào 

gàowéi biāndòujìngjiā péngyǒuyōushè shèwēi 

wēikǒngshí jūnyǒuxiào xiàokuì yǒngěrlèi 

lèiwéi shìjiāzhīkǔn jūnwànnián yǒngzuòyìn 

yìnwéi tiānbèiěr jūnwànnián jǐngmìngyǒu 

wéi làiěrshì làiěrshì cóngsūn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杜审言在狭窄的领域里是一个天才。如果他生活在诗歌范围较广阔的时代,或拥有反抗的、冒险的诗歌个性,那么他将可能成为一位重要的诗人。按照实际情况来说,他致力于将诗歌写得直率优美,这在当时的宫廷诗人中是罕见的。杜审言首先是一位文体家,他的作品具有特别的价值——精练的词语和轻度的句法转换,这是无法翻译出来的。甚至连他的正规宫廷应景诗,也闪耀着流畅的光芒,使其他宫廷诗人显得呆板。这组诗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其中,第一首诗的首联被《唐人句法》引为对句典范,保存在宋代的诗论集《诗人玉屑》中。这一联作为开头是突兀的,它的风格及自然景物支配人类建筑的主题,更适于放在中间部分。次联修正了开头的突兀,写进了宴会,描写酒杯正漂浮在溪水上,并表现求仙主题,正在烧煮石髓作为长生不老药,至少这是诗人闻到粳香后的联想。三联描写柳叶或虫丝垂挂在雾中,仿佛“绾”住了雾;悬挂的藤蔓在风中飘拂,似乎牵住了风。诗人将隐喻的因果关系倒置,这一手法后来在律诗中很流行,杜甫就经常运用。尾联是惋惜的传统结尾。除了尾联,每一联都是佳对,但互不关联,只是以韵脚和宴会的实际情况串联在一起。

  第二首诗说作者跟韦承庆两个人在宴会后尽情欣赏美景,游玩享乐,辞句非常优美。

  第三首诗说带着琴瑟,吟诗作画,野餐登山,一直玩到夕阳西下,非常尽兴。

  第四首诗也是一首特别优美精巧的宫廷诗:这首诗也以一联适于中间位置的对句开头(应该指出,组诗之一的开头是恰当的),尾联将传统的“天已晚了,该回去了”的结尾翻新,写参与宴会者不愿意离开眼前的美景,虽然他们知道不能不离开。

  第五首诗写参与宴会者对宴会周围的美景十分留恋,离开时还要相约他日重来游玩欣赏。

wéichéngqìngguòyánggōngzhǔshānchíshǒu--shěnyán

xìngchéngzhōngcháoyīngwàiqiú

qíngxuánzhūwàngdòngchìquányóu

hǎiyàncháoshūshānhuàlóu

qīngwǎnxiàgòngzuòběiyányōu

jìngzhuǎnwēifēngqiáohuíquēànfáng

quánjiǔwèishísuǐhuànjīngxiāng

wǎnqīngruòqiānfēngmànzhǎng

yóuyányànshǎobiéxiànghòuchítáng

xiéqínràoshāyáonòngqīngxiá

ruòyōutíngcǎoróngzhǎohuā

yànyóuchéngxíngshèngshānjiā

wǎngwǎngliúxiāndēngpānxié

zǎnshídāngxuānxuánquányǒufēi

鹿chōngzitóng

yuánguǒchángnánbiànchíliánzhāiwèi

juǎnliánwéidàiyuèyīngzàizuìzhōngguī

shǎngwángāoshēnàishí

chífēnshuǐbèifēngzuòjiǔshān

jìngpiānrénxiánniǎo

qīngliúbiéxìnggèngbáiy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