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箕风白草乾,旗亭歌阕据征鞍。
三冬大雪梁台路,不敢逢君唱苦寒。
动地箕风白草乾,旗亭歌阕据征鞍。
三冬大雪梁台路,不敢逢君唱苦寒。
宋祁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12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yǎo)¹寒山²道,落落³冷涧(jiàn)滨。
译文: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注释:¹杳杳:幽暗状。²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³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jiū)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译文: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xī)¹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译文:啾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注释:¹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译文: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六。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国风·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山这首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叠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

yǎoyǎohánshāndào

hánshān tángdài 

yǎoyǎohánshāndào luòluòlěngjiànbīn 
jiūjiūchángyǒuniǎo gèngrén 
fēngchuīmiàn fēnfēnxuěshēn 
zhāozhāojiàn suìsuìzhīchūn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昨夜吴中雪,子猷(yóu)¹佳兴发。
译文:昨天夜里吴中下了一场大雪,你像王子猷一样兴致勃发。
注释:¹子猷:即王子猷。此以子猷拟王十二。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¹流里月²
译文:浮云万里环绕着青山,天空的正中游动着一轮孤月。
注释:¹中道:中间。²流里月:月亮在空中运行。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里月沧浪¹河汉²清,北斗错落长庚(gēng)³明。
译文:孤月沧凉清冷,银河清朗澄澈。太白星晶莹明亮,北斗星错落纵横。
注释:¹沧浪:这里有清凉的意思。²河汉:银河。³长庚:星名,即太白金星。古时把黄昏时分出现于西方的金星称为长庚星。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¹金井冰峥(zhēng)(róng)
译文:白霜洒地的夜晚你对酒思念起我,金雕玉塑的井台上冰冻峥嵘。
注释:¹玉床:此指井上的装饰华丽的栏杆。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hān)畅万古情。
译文:人生百年不过是飘忽瞬间,要痛饮美酒来渲泄万古的愁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狸(lí)¹金距²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ní)
译文:君不能狸膏金距效法斗鸡之徒,因谄谤获宠,鼻孔出气吹到天上的霓虹。
注释:¹狸膏:用狐狸肉炼成的油脂,斗鸡时涂在鸡头上,对方的鸡闻到气味就畏惧后退。²金距:套在鸡爪上的金属品,使鸡爪更锋利。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君不能学哥舒¹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tú)石堡²取紫袍³
译文:君不能学习那陇右武夫哥舒翰,跨马持刀,横行青海,血洗石堡,换了个紫袍英雄。
注释:¹哥舒:即哥舒翰,唐朝大将,突厥族哥舒部人。曾任陇右、河西节度使。²西屠石堡:指天宝八载哥舒翰率大军强攻吐蕃的石堡城。³紫袍:唐朝三品以上大官所穿的服装。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¹一杯水。
译文:你只能在北窗下面吟诗作赋,纵有万言不如杯水顶用。
注释:¹不直:不值得。“直”通“值”。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译文:今世人听到诗赋皆掉头而去,就好像马耳边吹过一阵东风。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¹同。
译文:鱼目混珠之辈居然也来嘲笑我,夸说他们的才能与明月宝珠相同。
注释:¹明月:一种名贵的珍珠。此以鱼目混为明月珠而喻朝廷小人当道。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huá)(liú)¹拳跼(jú)不能食,蹇(jiǎn)²得志鸣春风。
译文:千里马屈身弓背不能饮食,而那瘸驴却在春风里得意长鸣。
注释:¹骅骝:骏马,此喻贤才。²蹇驴:跛足之驴,此喻奸佞。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折杨》《黄华》¹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²》。
译文:《折杨》和《黄华》这样的曲子才合流俗的口味,像《清角》这样的琴曲,晋平公怎配去听?
注释:¹折扬、黄华:古代俗曲。黄华又作皇华、黄花。²清角:曲调名。传说这个曲调有德之君才能听,否则会引起灾祸。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巴人¹》谁肯和《阳春²》,楚地犹来贱奇璞(pú)³
译文:唱惯《巴人》曲的人怎肯应和《阳春》雅曲?楚国人从来就轻视珍奇的玉石。
注释:¹巴人:即《下里巴人》,古代一种比较通俗的曲调。²阳春:即《阳春白雪》,古代一种比较高雅的曲调。³奇璞:珍奇的美玉。“璞”是内藏美玉的石头。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译文:黄金散尽却没交到知音,白发飘飘的读书人还是被人看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¹贝锦²喧谤(bàng)声。
译文:一谈一笑之间想不到就变了脸色,接着就有苍蝇一样的小人罗织罪名。
注释:¹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²贝锦:有花纹的贝壳,这里比喻谗言。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曾参¹岂是杀人者?谗(chán)言三及慈母惊。
译文:曾参怎么会是杀人犯?可是三进谗言还是使他的母亲震惊。
注释:¹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门徒。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译文:握住你的手告诉你心里话,对我来说,荣与辱早已是身外之物。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孔圣犹闻伤凤麟(lín)¹,董龙更是何鸡狗!
译文:听说孔圣人还感伤过凤凰和麒麟,董龙这小子又是什么鸡和狗!
注释:¹伤凤鳞:《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一生傲岸苦不谐¹,恩疏²媒劳³志多乖
译文:一生傲岸难与权贵相处,皇帝疏远,举荐徒劳,壮志难酬。
注释:¹不谐:不能随俗。²恩疏:这里指君恩疏远。³媒劳:指引荐的人徒费苦心。⁴乖:事与愿违。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严陵¹高揖(yī)汉天子,何必长剑拄(zhǔ)(yí)事玉阶²
译文:严子陵长揖不拜汉家天子,我又何必长剑拄着下巴去把皇帝侍候!
注释:¹严陵:即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严光隐居。帝亲访之,严终不受命。长剑拄颐:长剑顶到面颊。形容剑长。²事玉阶:在皇宫的玉阶下侍候皇帝。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译文:显达也不足贵,穷困也不足愁。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韩信¹羞将绛(jiàng)灌比,祢(mí)²耻逐屠沽(gū)儿。
译文:当年韩信羞与周勃、灌婴为伍,祢衡耻于交往屠沽小儿。
注释:¹韩信:汉初大将,淮阴人。楚汉战争期间,曾被封为齐王。汉王朝建立后,改封楚王,后降为淮阴侯。²祢衡:汉末辞赋家。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李北海¹,英风豪气今何在!
译文: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在何处?
注释:¹李北海:即李邕。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君不见裴(péi)尚书¹,土坟三尺蒿(hāo)(jí)居!
译文:君不见裴尚书,三尺土坟上长满了蒿草荆棘!
注释:¹裴尚书:即裴敦复,唐玄宗时任刑部尚书。李、裴皆当时才俊之士,同时被李林甫杀害。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少年早欲五湖去¹,见此弥²将钟鼎(dǐng)³疏。
译文:年轻时我就想学习范蠡漫游五湖,看到这些更想远离富贵功名。
注释:¹五湖去,是借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居五湖的故事(见《史记·货殖列传》),说明自己自少年时代就有隐居之志。五湖:太湖及其周围的四个湖。²弥:更加。³钟鼎:鸣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人家的排场。这里代指富贵。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首诗突出反映了李白反权贵精神。诗长、典故多,不太好懂,但要读懂。王十二:是李白的朋友,他有一首《寒夜独酌有怀》的诗赠李白,李白这首诗是答诗,大约写于天宝八载,这已是李白二入长婆以后的事。全诗可分四段:第一段:“昨夜吴中雪一一且须酣畅万古情”。主要写想象中王十二寒夜独自饮酒怀念自己的情景。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两句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子猷住在吴地山阴,雪夜乘舟去访问好友戴逵,到了门前却不入而返,说是乘兴而去。到了那里潜发了怀念之情,兴尽而返,何必非要去见戴逵呢?王十二与王子猷同姓,前者寒夜怀友,后者雪夜访友,情境相同。这是用王子猷来比喻王十二,比喻这是一个有着美好兴趣的朋友。他忽然美好兴趣大发,一是看到了美景,一是怀念这位老朋友。这句意是,你像王子猷雪夜访好友戴逵那样想念着我,赠给我热情的诗篇。接下去六句是写王十二寒夜独自喝酒的夜景,环境写得很美。“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是说淡淡的云彩从青绿的山峰中飘过,一轮孤单的明月在碧蓝的中天运转。“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说孤月是那样凄冷,银河是那样清朗,北斗星交错闪烁,金星显得分外明亮。这四句是形容寒夜情况:天上万里无云,不仅有月亮、有天河,而且还有北斗星错落有致、长庚星很亮,这是指天上的愚斗。“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蝾。”床指井架栏杆。“玉、金”修饰性说法。这两句说,王十二怀念自己在寒夜里独自喝酒,屋外满地白霜,借着月色可以看到美丽光洁的井架栏杆周围已结下了厚厚的冰层。这段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飘忽”,非常快、迅速。是说人活在世间,很快就会度过自己有限的—生,姑且以畅饮来寄托万古不灭的情怀吧!这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这段属叙事,指出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同时表明李白的态度。之后便是诗人自己抒情了。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一—有如东风射马耳。”为第二段:写王十二的操行和在社会上所受的冷遇。抨击宠臣、权贵们斗鸡邀宠,杀戮邀功。“君不见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斗鸡”是盛唐时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唐玄宗时宫廷内盛行斗鸡,比胜负。由于宫中盛行这种东西,所以在王宫、贵族、达官贵人家里也相当盛行。由于斗鸡能升官发财,有些人就以斗鸡为业,甚至因善驯养斗鸡而能进皇宫取得荣华富贵。唐传奇中有篇《东城老夫传》,写的就是唐玄宗时斗鸡童贾昌的事(后世又出现斗“促织”的情景)。“狸膏”,狐狸油,鸡怕狐狸,斗鸡时用狐狸油涂在鸡的头上,对方鸡一嗅到气味就逃之夭夭。“金距”,指装在鸡爪上的芒刺,用来刺伤对方的鸡。这两句说,你不会学习那些专门钻营斗鸡耍弄小计的人,他们因斗鸡而得宠,气焰嚣张,飞扬跋扈。这是“一不学”。“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哥舒”指哥舒翰,他挎刀横行青海一带,因血洗石堡而晋升高位。哥舒翰唐玄宗时著名将领。天宝八年与土伯族作战,攻打石堡城时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死的人很多,哥舒翰因此而升官。“紫袍”,唐三品官以上的穿紫色袍。民歌有“哥舒夜带刀”。这句说,你不要靠着战争去厮杀而夺取个人的富贵。这是二不能学哥舒翰。以上四句一方面称赞了王十二的操守,一方面讽刺抨击了斗鸡与哥舒翰之辈,并且指责了宠信他们的唐玄宗。李白这样公开指责哥舒翰,认为他牺牲几万人的性命,夺取石堡城;与斗鸡邀宠一样,都是奉承统治者,以换取欢心的卑鄙勾当。这在当时是没有人敢做的。这两个“不能学”,都是用不正当途径来求取个人功名:一个纯粹是供皇上享乐;一个是穷兵黩武,戍边不止。这在李白看来都是不走正道,都是通过邪恶的途径来求取功名,所以不能走这样的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吟诗作赋”,作文。写了千言万语在这世上不值一杯淡淡的清水。世人听说你吟诗作赋,把头就转过去了。前四句写王十二不能取宠皇上,这四句说他连应有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成天关在屋里吟诗作赋,其实写的再多,也不值分文,因为世人根本不理踩他,就像是东风吹马耳,怎么吹也无动于衷。李白借写王十二,写了自己以及其它有志之士大致相同的性格、遭遇。 “鱼目亦笑我——谗言三及慈母惊”为第三段:是揭露黑白不分,贤愚不辨的社会,暗示朝廷的不明,并抒发自己在遭受排挤、迫害的愤闷。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明月”,指月明珠。这两句用“鱼目混珠”这一成语,说那些鱼目般的世俗小人来讥笑我,还夸他们的贤能像夜明珠似的在世上是稀有的。“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骅骝”赤色的骏马,比喻贤能。“拳跼”不得伸展的样子。“蹇驴”瘸腿驴,比喻世俗小人。这两句是,在当今世上,良马般的贤能被压抑得不到温饱,而跛驴般的小人却一个个世运亨通。“《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折杨》《黄华》是古代流行的两首通俗歌曲。“晋君”,春秋时代的晋文公。“清角”相传皇帝所作歌曲,只能演奏给有才能的人听,《韩非子十过》篇说,晋平公德薄,却强迫师旷为他演奏《清角》,招致了风雨大作,晋国大旱三年。这两句说,像《折杨》、《黄华》一类低级普通的歌曲,合乎世俗之人的胃口;晋平公竟然想欣赏高级、高尚的《清角》其不枉然。像晋君那样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高尚、高级的乐曲。这里借晋君暗喻玄宗的无德,不任用贤德之士。这话说的比较激烈了。“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巴人”,指喜欢唱通俗歌曲的士人,《阳春》,阳春白雪,是高雅歌曲的名字。“奇璞”珍奇的玉璞。“璞”是内藏美玉的石头,这是用和氏献璞之事,讽刺玄宗不识人才。这两句说,世俗之人谁肯去唱和曲调高雅的〈阳春白雪〉,听说楚地从来就不识美玉。到这里李白写了两种情况:一个高尚的人、高尚的品格、高尚的才能,在这世上不被承认、不被肯定、不被理解,而那些低下的、卑贱的、不成其才的小人,反而被承认、被肯定、被容纳。他说这些话时那义愤不平之气相当强烈。所以有的地方等于冷嘲热骂。如“骅骝”两句,好马吃不饱不能有所作为,而那瘸腿驴却春风得意。以上八句侧重写贤愚不分的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以下六句侧重写黑白不分的情事,朋友交道沦丧,毁谤横行,谗毁之风盛行而抒发自己遭谗谏谤的感慨。“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散尽了黄金也不得与世人相交,身为儒生—辈子都被世俗社会所轻视。“一说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苍蝇”比喻谗人,“贝锦”比喻花言巧语。这都是用《诗经》典故,指小人毁谤之声非常喧闹。这两句说,到处都是世俗小人的谗谤声,谈笑间闻之令人失色。“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这—典故出自刘向的《新序·杂事》篇,曾参是孔子的门生,也是有名的孝子。他在郑国时有个同姓的人杀了人,消息传到他母亲的耳朵里,她前两次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去杀人,于是流言越来越多,最后她竟然信以为真,被吓的连忙扔下手中的织布梭,翻墙逃跑了。这里指谗言可畏。这两句说古代贤人曾参怎么会是杀人犯呢?接连三次的谣言,竟然让最信任他的母亲也受到惊吓。以上集中对世风进行批判,揭露世间贤愚不分,贤者遭诽谤,小人得志猖狂。

  “与君论心握君手”—一结尾,为第四段:是表明谢决官场和仕途。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君”指王十二。这两句说,握着你的手,说句心里话吧,光荣和耻辱对于我来说又算了什么?“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凤麟”指凤凰,麒麟,古时认为是祥瑞之物,孔子曾为凤鸟不至,麒麟被获而伤感,以为自己是生逢乱世,理想落空;董龙是前秦右仆射董荣(小半龙)以谄媚皇上而得宠,这里指玄宗的宠臣李林甫、杨国忠之流。这两句说孔圣人尚且因生不逢时理想难成而忧伤,何况自己呢?最可恨董龙之辈靠媚上而得宠,真是令人不耻的鸡狗。这句谈的是社会权要人物,下边又把自己的念头转到皇帝那里。“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谐”谐调,“恩疏媒劳”借《楚辞·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媒劳”,引荐我的人是徒劳。把我向朝廷、皇帝引荐的人白费了力气。说自己虽被荐举入都,却渐疏于玄宗。“乖”不顺利。“志多乖”,自己志愿不能实现。这两句说,自己生性高傲苦于和世俗不谐调,身被举荐又不被皇上赏识,使胸怀大志无法实现。“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严陵”严子陵的简称。严子陵青年时与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光武帝继位后,他不愿称臣,仍以朋友之礼相见,长揖而不肯下拜。这两句说,当年严子陵既然可以和汉天子平礼相处,我们何必—定要插配佩剑站在玉阶前侍奉皇帝呢?对皇帝虽说的不那么暴怒、十分尖刻,可这话里却委婉表示出对皇帝的不满。那骨子里的傲气,表现得很充分。作者以严子陵自喻,表明无心于朝政,“达也不足贵,穷亦不足悲”,照映了“荣辱于余亦何有”一句,说,自然做官不见得高贵,做不得官也就不值得忧伤了,为什么?“韩信羞将绛灌比,弥衡耻逐屠沽儿”,“韩信”,汉初诸侯王。“绛灌”,汉初淮阴侯周勃和颖阴侯灌婴。刘邦先封韩信为齐王,后又封楚王,有人告韩信谋反,被降为淮阴侯,与周勃、灌婴同爵,韩信不服,羞于灌、绛同列。“祢衡”东汉末人,有人问他与陈长文等人的交往情况,他轻蔑地说,我哪里肯轻意尾随屠沽儿呢?屠沽儿指杀猪、卖酒的人,封建士大夫以为下贱的人。这两句说,韩信因与绛灌同列而感到羞惭,祢衡以追随下贱的人为耻辱。这里李白自比韩信、祢衡,表示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君不见李北海,英雄豪气今仍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李北海”指玄宗时北海太守李邕。裴尚书,指曾任刑部尚书的裴敦复。他们都被忌贤妒能的李林甫所杀,作者十分感慨地说:你不见在李林甫的屠刀下,李北海当年杰出的作风和豪爽的气度已荡然无存;裴尚书的土坟上已长满了高高的青蒿和荆棘。作者对李林甫之流迫害贤能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同时紧承上两句,欲感到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后果,引出了最后两句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五湖”指太湖、兆湖、鄱阳湖、青草湖、洞庭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打败吴国,退隐五湖。李白用这典故,说明自己无心仕途。“钟鼎”指代高官厚禄。这最后两句表明自己决心说:我早年早有浪迹江湖之意,见到李北海、裴尚书的悲惨遭遇,更加坚定了辞绝宦途的决心。

  在这一段里李白从多方面揭示了辞绝宦途的原因,如对荣辱穷达的看法,傲岸不屈的性格,生不逢时,免遭迫害等等,其中核心是对腐败政治的不满,不甘作权贵的奴仆,与他们同流合污。李白的傲岸正是表现对当时权贵的蔑视,他揭露了权贵们肮脏的灵魂和血腥罪行,怒骂他们是鸡狗。诗人这种襟怀磊落,放荡无羁的精神,给这首诗披上一层夺目的光彩。

wángshíèrhánzhuóyǒuhuái怀

bái tángdài 

zuózhōngxuě yóujiāxìng 
wànyúnjuǎnshān qīngtiānzhōngdàoliúyuè 
yuècānglánghànqīng běidǒucuòluòchánggēngmíng 
huái怀duìjiǔshuāngbái chuángjīnjǐngbīngzhéngróng 
rénshēngpiāobǎiniánnèi qiěhānchàngwànqíng 
jūnnénggāojīnxuédǒu zuòlìngchuīhóng 
jūnnéngxuéshūhéngxíngqīnghǎidàidāo 西shíbǎopáo 
yínshīzuòběichuāng wànyánzhíbēishuǐ 
shìrénwénjiēdiàotóu yǒudōngfēngshèěr 
xiào wèimíngyuètóng 
huáliúquánnéngshí jiǎnzhìmíngchūnfēng 
 zhéyáng  huánghuá liú jìnjūntīngqínwǎng qīngjiǎo  
 rén shuíkěn yángchūn  chǔyóuláijiàn 
huángjīnsànjìnjiāochéng báishǒuwéishēnbèiqīng 
tánxiàoshīyán cāngyíngbèijǐnxuānbàngshēng 
zēngshēnshìshārénzhě chányánsānjīng 
jūnlùnxīnjūnshǒu róngyǒu 
kǒngshèngyóuwénshāngfènglín dǒnglónggèngshìgǒu 
shēngàoànxié ēnshūméiláozhìduōguāi 
yánlínggāohàntiān chángjiànzhǔshìjiē 
guì qióngbēi 
hánxìnxiūjiāngjiàngguàn héngchǐzhúér 
jūnjiànběihǎi yīngfēngháojīnzài 
jūnjiànpéishàngshū fénsānchǐhāo 
shàoniánzǎo jiànjiāngzhōngdǐngshū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bìn)云松,红玉¹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yōng)未整,晕入轻潮²,刚爱微风醒。
注释:¹红玉:红色宝石,比喻女子红润之肌肤。²晕入句:意谓微微泛起红润的肤色。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露华¹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luán)²。罗袜³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注释:¹露华:清冷的月光。²青莺镜:《鸳鸟诗序》云即镜子。³罗袜:此为描绘女子沐浴的情景。⁴凌波:比喻女子步履轻盈,行于水上。此处谓拨动所沐浴之水。

  鬓云松令,原名苏幕遮, 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范仲淹有一首著名的《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后周邦彦《苏幕遮》词中有“鬓云松,眉叶聚。一阕离歌,不为行人驻”之句而得名鬓云松令。纳兰性德写过两首鬓云松令, 本篇咏浴是其一。

  美人出浴是现代影视作品、西方美术中的常见题材。然而在我国的浩瀚的诗歌中却不多见,词里面有以此来形容花的,如李清照的“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却极少有直接以此作为主题的来吟咏的,仅见过有五代阎选的《谒金门·美人浴》,清代 徐石麒的《南乡子 美人浴》和纳兰的此篇。

  本词的上半阙写美人入浴。

  “鬓云松,红玉莹” 写入浴前美人散开的乌发和晶莹的肌肤。以玉石喻女子之肌肤,如东坡《诉衷情·琵琶女》词“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 “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 写时令,暮春梨花季节,新月初升时分,同时暗写月下女子洁白的浴衣或身躯。”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写她慵懒的泡在水中,半晌没有动静,腾腾的热气烘得她泛起了红晕。或许头也有点晕了,刚好一阵微风吹来,吹醒了她,好舒服啊!

  词的下半阙写美人出浴。

  “露华清,人语静”。夜幕降临,起露了,外面安静下来。美人出浴了,身上带着的水滴就像那晶莹的露珠。外面突然的安静,反而让她有点担心会不会有人偷窥刚出浴的她。”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殊不知,移镜这个小动作,还有她的轻盈的步履都被郎看在眼里呢!不光看在眼里,而且为她担心,只穿了单衣的她能不能耐得住这星星出来之前的夜寒呢。“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罗袜凌波典出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像走在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

bìnyúnsōnglìng··yǒng--lánxìng

bìnyúnsōnghóngyíngzǎoyuèduōqíngsòngguòhuāyǐngbànxiǎngxiéchāiyōngwèizhěngyūnqīngcháogāngàiwēifēngxǐng

huáqīngrénjìngbèilángkuīquèqīngluánjìngluólíngdìngxiǎoshàndānnàixīngqiánlěng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译文:躺着听到外面的衙役打早鼓的咚咚声,晚起睡眠充足心情变得很不错。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华簪(zān)¹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译文:华贵的冠簪脱掉后头上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堆积的案子公文一眼一眼地仔细察明。
注释:¹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
闲上篮舆秉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闲上篮舆(yú)¹秉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译文:闲时坐着篮舆乘兴而出,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
注释:¹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明朝更濯(zhuó)¹尘缨(yīng)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译文:向往去清澈的松江去洗濯尘缨,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
注释:¹濯:洗。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故人¹不可见,新知²万里外。
译文: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注释:¹故人:古人,死者。²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丹心¹照夙(sù)²,鬓(bìn)发日已改。
译文: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注释:¹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²夙昔:指昔时,往日。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我欲从灵均¹,三湘隔²辽海³
译文: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注释:¹灵均:在这里指屈原。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²隔:间隔,距离。³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duānshì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yuè zèngzhīài 
rénjiàn xīnzhīwànwài 
dānxīnzhào bìngǎi 
cónglíngjūn sānxiāngliáohǎ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